《学以致用 实事求是 开拓进取 圆梦未来始于足下》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以致用 实事求是 开拓进取 圆梦未来始于足下》课堂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学以致用 实事求是 开拓进取 圆梦未来始于足下》课堂同步练习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一、填空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和______的关系问题。
2.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____________。
3.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______的联系。
二、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B. 水往低处流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 存在即被感知
2. 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B.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 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17世纪美国哲学
C. 18世纪法国哲学
D. 德国古典哲学
4. “实事求是”中的“是”指的是( )
A. 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 我们去研究
D. 正确的思想
5. 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
①人脑 ②党的基本路线 ③生产关系 ④思想观念 ⑤国家 ⑥辩证唯物主义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③⑤⑥
D. ②③⑤
6.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 (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是诡辩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 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7. 下列选项中,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是( )
A.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B. 物质是人的感觉的复合
C. 物质是可以被创造或消灭的
D. 物质就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8. “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寓言故事反映的同一哲理是( )
A.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映
B. 人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C. 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D.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9. 意识的本质是( )
A.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 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 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D. 意识是第一性的
10. 下列观点属于唯心主义的是( )
A. 水是万物的始基
B. 气者,理之依也
C. 存在即被感知
D.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三、多选题(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关于哲学与具体科学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 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C.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D. 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
2. 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是( )
A. 四季更替
B. 万有引力
C.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D.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3. 下列属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是( )
A. 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B. 守株待兔
C.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D. 拔苗助长
4. 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 )
A. 人脑的机能
B. 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 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D. 人脑中主观自生的
5. 下列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有( )
A. 量体裁衣
B. 刻舟求剑
C. 因地制宜
D. 削足适履
四、判断题
1.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2. 物质和意识相互依赖、不可分割。( )
3. 规律是客观的,是永恒不变的。( )
4. 意识对物质具有促进作用。( )
5. 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
五、简答题
1. 简述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
2. 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某地区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盲目跟风,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结果由于缺乏特色和竞争力,导致大量资金浪费,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后来,该地区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经济逐渐得到好转。
请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该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
答案
一、填空题
1. 思维;存在
2. 客观实在性
3. 稳定
二、选择题
1. B 2. D 3. D 4. B 5. A 6. A 7. A 8. C 9. A 10. C
三、多选题
1. ABC 2. BC 3. AC 4. B 5. AC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
1. 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2. 做法:
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六、材料分析题
1. 教训:该地区在发展经济初期盲目跟风,没有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这导致了大量资金浪费,经济发展受影响,说明如果不尊重客观实际,主观脱离客观,就会给实践带来危害 。
2. 经验:后来该地区认真分析自身优势和劣势,从实际出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经济逐渐好转。这体现了他们正确认识到物质决定意识,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也表明,只有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促进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