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创新实践,展现时代新人精神风貌》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投身创新实践,展现时代新人精神风貌》课堂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资源简介

《投身创新实践,展现时代新人精神风貌》课堂同步练习 2024 - 2025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哲学与人生
一、填空题
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______,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______。
2.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_”,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3.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____________,敢于破除落后的____________。
4. 创新思维的过程,离不开对前人和他人已有成果的______和______。
5. 社会实践是创造的______,我们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选择题
1. 下列对创新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创新就是否定一切传统
B. 创新就是敢于突破规律的束缚
C.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D. 创新就是标新立异
2.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勇于创新
C.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3. 某企业打破传统生产模式,采用智能制造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赢得了市场。该企业的成功得益于( )
A. 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B. 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 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 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 从哲学上看,之所以要树立创新意识,是因为( )
A.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B.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 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规律是客观的
5. 创新思维的源泉是( )
A. 人的大脑
B. 客观实践
C. 书本知识
D. 主观想象
6. 下列选项中,属于创新实践活动的是( )
A. 学生模仿他人的学习方法
B. 科学家进行新的科学实验
C. 工人按照传统工艺进行生产
D. 农民遵循旧的种植经验种地
7. 培养创新能力,需要我们( )
①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②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 ③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素质 ④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讲取决于( )
A. 人口素质的高低
B. 教育水平的高低
C. 科技发展水平的高低
D. 创新人才的培养
9. 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下列关于创新与继承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创新就是对传统的彻底否定
B.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 创新与继承是相互对立的
D. 创新不需要继承
三、多选题
1. 下列属于创新思维特点的有( )
A. 思路具有多向性
B. 步骤具有跨越性
C. 结果具有独特性
D. 方法具有单一性
2.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 )
A.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B.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C.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D. 敢于突破一切规则
3. 创新实践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在于( )
A.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B. 能够培养个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 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D. 对个人成长没有实际作用
4. 从哲学角度看,创新的哲学依据有( )
A. 辩证否定观
B.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C.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D.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原理
5. 下列做法中,体现创新精神的有( )
A. 企业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
B. 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C. 艺术家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D. 科研人员研发新的技术和工艺
四、判断题
1. 创新就是要否定过去的一切。( )
2. 只要有创新意识,就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
3. 社会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
4. 创新思维是一种独立的思维方式,不需要借鉴其他思维方式。( )
5. 培养创新能力与遵守规则是相互矛盾的。( )
五、简答题
1. 简述创新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如何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近年来,某中职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学校开设了多个创新社团,如机器人社团、3D打印社团、创意设计社团等,为学生提供了创新实践的平台。学生们在社团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各类创新项目。在一次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该校机器人社团的学生设计并制作的智能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功能和创新的设计,获得了一等奖。这些学生不仅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而且在创新实践过程中,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毕业后受到了企业的青睐。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该中职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的意义,并谈谈中学生应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答案
一、填空题
1. 灵魂;动力
2. 扬弃
3. 成规陈说;思想观念
4. 继承;发展
5. 源泉
二、选择题
1. C 2. B 3. A 4. C 5. B 6. B 7. A 8. D 9. A 10. B
三、多选题
1. ABC 2. ABC 3. ABC 4. ABD 5. ABCD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五、简答题
1. 对个人:
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个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可以激发个人的潜能,帮助个人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人生价值 。
能让个人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提升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
对社会: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更新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劳动者素质,开辟新的劳动对象。
促进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带动其他各方面创新。
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使人类认识的对象和范围扩大,思维能力和水平提高,促进文化的繁荣。
2. 培养创新意识:
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对周围世界充满探索精神,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敢于质疑,不盲目迷信权威和既有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
树立创新的信念,相信自己具有创新的能力,克服害怕犯错和失败的心理 。
培养创新能力: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累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发散思维、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式,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参与团队合作项目,与他人交流思想,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六、材料分析题
意义:
对学生个人而言,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使他们毕业后受到企业青睐。
对学校而言,学生在创新实践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从社会角度看,为社会培养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培养方法:
树立创新意识,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质疑,勇于突破常规思维。
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和社团,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
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为创新提供知识支撑。
学会与他人合作,在团队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共同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