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学科素养水平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沂市2024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检测考试
历史 2025.7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在被征服地区“曾经虔诚拜谒埃及和巴比伦的各大神庙,奉献祭祀,整修厅堂,赢得了当地人的感激与好感。······还鼓励其部下与当地贵族联姻。”这些举措
A.弥合了战争造成的伤痕
B.加深了东方各国的灾难
C.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
D.提高了地方管理的效率
2.图1为约公元117年罗马帝国的陆上交通示意图。当时罗马的道路交通网
A.推动了丝绸之路的繁荣与兴盛
B.打破了地中海周边的交通阻隔
C.采取了统一的修建要求和标准
D.加强了帝国政府对地方的控制
3.图2所示为中世纪早期西欧常见的修道院。图中修士有的在裁剪羊皮纸,
有的在进行几何计算,有的在抄写书稿,有的正在敲钟,要召集修士和周围
社区的人来举行宗教仪式。这反映出当时西欧的修道院
A.兼具文化功能 B.内部等级森严
C.参与地方治理 D.束缚人性发展
4.阿拉伯语对中世纪西欧各国的语言产生了重要影响。西班牙语中与阿拉伯语有关联的字词多达4000个以上,英语中有大约400个常用词汇源于阿拉伯语,法语、意大利语等也有不少此类情况。这反映出阿拉伯人
A.采取了较为包容的文化政策 B.创造了本民族的灿烂文明
C.拓展了阿拉伯语的使用范围 D.推动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5.在印加帝国社会结构中,所有印加人按照年龄和身体状况被划分为十个层次,每个人都要在自己的位置上各司其职,懒惰是被人瞧不起的。这有利于
A.划分清晰的社会等级 B.维系国家的正常运转
C.方便各阶层间的联系 D.防范民众的暴力反抗
6.1637年,英国人蒙迪说:“在澳门的船上我第一次喝到巧克力,这是一种生长在西印度的豆类做成的饮品,将它们晒干磨成粉以后,加上糖和香料,每天早上喝一杯真是奇妙无比。”这反映了
A.大众伙食习惯改变 B.商品的流动性增强
C.英国主导世界贸易 D.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7.16世纪,英国政府打出“海洋自由”旗号,强调海洋不可占有;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转而主张海洋可被占有,并据此宣称英国拥有周边海域的主权。英国海洋观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A.航海技术的进步 B.国家实力的上升
C.统治王朝的变更 D.工业革命的开展
8.17、18世纪,欧洲几乎全部的国际性约定、文字档案等均用法语书写,各国贵族将“一日流利的法语”当作社会地位的象征。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拿破仑帝国的持续对外扩张 B.法语通俗易懂便于交流
C.启蒙运动提升法国国际影响 D.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增强
9.表1是1789年7月美国《关税法》中关于进口茶叶关税的规定(单位:美分/磅)。表明当时美国
表1
进口来源地 茶叶品种 中国或印度 欧洲
武夷茶 6 8
小种红茶或其他红茶 10 13
熙春茶 20 26
其他绿茶 12 16
A.抵制与欧洲的贸易 B.关税额度具有地域差别
C.侵略重心转向亚洲 D.进口商品种类相对单一
10.图3可以用来说明
A.工业革命的扩展
B.文艺复兴的传播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经济危机的蔓延
11.《共产党宣言》中写道:他们(空想社会主义者)一贯企图削弱阶级斗争、调和对立,还总是梦想用试验的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呼吁资产阶级发善心和慷慨解囊,这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
A.未找到建立理想社会的正确途径 B.没有批判资木主义社会的弊端
C.无法为马克思主义提供理论来源 D.否定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合法性
12.表2是1870年到1901年间印度对外出口比例表。据此可知,印度
年份 英国 欧洲大陆 美洲
1870-1871 54.6% 3.6% 3.1%
1880-1881 41.6% 12.9% 3.5%
1890-1891 32.7% 15.8% 4.0%
1900-1901 29.8% 17.1% 6.7%
A.民族工业获得迅速发展 B.非暴不合作运动初见成效
C.国际分工地位提高 D.国际市场融入度有所提升
13.图4漫画中,带着德国和英国军帽的两个人试图翻越一堵写有“MONROE DOCTRINE”(门罗主义)字样的围墙。图中的场景不早于
图4
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初期 C.19世纪末期 D.20世纪中期
14.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提出了战后和平计划即“十四点原则”,主张公海航行绝对自由,并倡导国际贸易平等,取消关税壁垒,建立全球性自由贸易体系。其意图是
A.构建公正而持久的世界和平 B.缓和交战各国之间的关系
C.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D.为美国经济扩张准备条件
15.图5为漫画《无尽的赔偿》(1921年1月24日)。画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对法国总理白里安说:“也许让马蹄着地,它会跑得更快一些。”漫画反映了
图5
A.一战后的国际秩序隐含危机 B.战胜国之间矛盾趋于公开
C.德国对凡尔赛体系心怀不满 D.英国对德国实行绥清政策
16.图6为1923年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中的论述。这一论述
图6
A.促进了新经济政策出台 B.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C.推动了苏联模式形成 D.否定了战时共产主义
17.表3为苏联两个五年计划期间部分农产品产量统计。表中农产品产量变化的原因是
表3
时期 年均粮食产量 年均肉类产量(净重)
总产量(万吨) 人均产量(公斤) 总产量(万吨) 人均产量(公斤)
1928-1929 7300 470 540 35
1930-1932 7400 460 370 20-25
1933-1937 7300 440-450 270 15-20
A.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B.农业集体化程度不足
工业化战略的影响 D.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18.图7是1956年新西兰人所绘漫画《苏伊十运河的巨人》。图中巨轮上印有英、法、美三国的国旗。该漫画反映出
图7
A.新兴国家捍卫主权的决心 B.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崩溃
C.国际交流受到了严重阻碍 D.阿拉伯国家走向大团结
19.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在古巴的进攻性导弹,美国公开承诺不入侵古巴,并撤走在土耳其的进攻性导弹。这反映了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美苏意识形态对立减弱
C.联合国的作用日益突出 D.美苏双方的谨慎与自控
20.20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将部分社会福利项目的管理权从联邦政府下放到州和地方政府,并鼓励私人企业参与社会福利服务。政策调整的出发点是
A.加强各州的经济管理权限 B.减少联邦政府的财政负担
C.缓和州与联邦政府的矛盾 D.提高私人企业的社会责任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2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穿越·远航
材料一
7世纪以后,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的崛起,大大推动了撤哈拉沙漠南北贸易的发展。西非的黄金、奴隶、象牙通过撒哈拉商路北运,而北非或地中海地区的盐、布匹等则沿这条商路南运到西非。在外来先进文明的影响下,西非地区先后发展起加的、马里和桑海三个君主制国家。
7世纪后期,大批阿拉伯和西亚商人来到东非沿岸,带来了伊斯兰教文化,促进了东非城邦的兴起。这些城邦和中国、古吉拉特(印度境内)、安南(今越南)等地的商人有频繁的往来。这一时期东非出口的商品主要有黄金、象牙、香料以及奴隶等,进口的商品主要有来自中国的瓷器、丝绸,中东的纺织品、铁器,印度的宝石、棉布等。
-摘编自孟广林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图8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王国、帝国和城邦(800-1500年)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000-1800年)
(1)概述1500年以前非洲大陆的对外贸易路线。(6分)
(2)分析非洲大陆对外贸易的影响。(6分)
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图上的作业”
图9 教皇于午线示意图 图10 列强瓜分非洲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下)》
说明图9、图10中两次“地图上的作业”体现出的不同。(12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的发展趋势
材料一
表4 19世纪英国的三次议会改革
1832年 补充和新分配给24个新兴工业城市以议员席位;调整了选民财产资格限制,使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表得以进入议会
1867年 再次降低选民财产资格限制,范围扩大到小资产阶级、工人上层,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取得主宰地位
1884年 再次扩大选举范围,使农业工人获得选举权,更多议席分配给英格兰、威尔士和部分新兴城市
材料二
图11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人民教育出版社《世界近代现代史(上)》
说明19世纪中后期的英国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12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联合国
材料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成立。
1946年1月24日,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召开,通过“和平使用原子能和消除原子能武器及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决议。
1946年2月16日,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ECOSOC)在英国伦敦正式开始运作,推动全球经济复苏与社会发展合作,并为联合国专门机构(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提供政策指导框架。
1948年5月,联合国停战 监督组织成立。1960年,17个新独立国 家加入联合国,其中16个国家来自非洲,这是历年来会员国增长最多的一次。
1968年6月12日,联合国大会通过《核不扩散条约》,要非核武器国家“尽早停止核军备竞赛并采取措施消除核武器”。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大通过第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摘自《经济日报》(2020.9.21)
(1)概括联合国的主要职能。(6分)
(2)材料反映出哪些时代特征?(8分)
临沂市 2024 级普通高中学科素养水平检测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5. 7
评分说明 :
非选择题部分 ,若考生答案与本答案不完全相同 ,但言之有理 ,可酌情给分 ,但不得超 过本题所分配的分数。
一、选择题 :每小题 2. 5 分 ,共 50 分
1. C 2. D 3. A 4. D 5. B 6. B 7. B 8. C 9. B 10. A
11. A 12. D 13. C 14. D 15. A 16. B 17. C 18. A 19. D 20. B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 4 小题 ,共 50 分。
21. (12 分)
(1) 主要有两条商贸路线 :一是穿越撒哈拉沙漠连接西非和地中海 ,到达欧洲、中东的 贸易路线;二是东非到亚洲的环印度洋海上贸易路线 。(4 分) 输出的主要是黄金、象牙、香 料和奴隶 ,以特产和劳动力为主 ;输入的是盐、瓷器、丝绸、棉布、铁器等 ,主要是生活和生产 用品 。(2 分)
(2) 影响 :促进了非洲经济文化发展和撒哈拉以南国家的兴起 ;促进了非洲与地中海地 区以及亚洲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 ;推动了世界联系加强和整体化趋势 。(6 分)
22. (12 分)
范围 :图 9 是对世界的划分 ;图 10 是对非洲的瓜分。
主导国家 :图 9 是西班牙、葡萄牙两个国家 ;图 10 是欧洲众多资本主义国家。
结果 :图 9 是形成两国的势力范围 ;图 10 是形成欧洲各国的殖民地。
方式 :图 9 是教皇仲裁、两国缔约 ;图 10 是通过国际会议( 柏林会议) 协调。
背景 :图 9 是在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中出现 ;图 10 是在工业革命扩展、资本主义 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中出现。
23. (12 分)
工业化趋势 。工业革命持续开展 ,工业生产能力大大提升 ,英国经济空前繁荣 ,经济社 会结构随之变化 。(4 分)
政治民主化趋势 。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掌握了议会的权力 ,获得选举权的群体范围不断
扩大 ;英国社会各阶级围绕着议会选举 ,以平和的、非暴力的方式实行渐进性改革 。(4 分)
贸易国际化趋势 。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工业品输往世界各地 ,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 心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4 分)
24. (14 分)
(1)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加强国际合作 ;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国际关系的民 主化 。(6 分)
(2) 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多极化趋势出现 ;世界面临核威胁与全球安全治理的紧迫性 ; 世界殖民体系瓦解 ,新兴国家发展 ;世界经济联系密切 , 国际协调加强 。(8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