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二语文2025.06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6分)你所在的班级组织了以“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探文字中“和”字体样张 讲解文稿中国人非常钟爱“和”这个汉字。“和”字源于“龢”,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它的左下方是连接起来的排箫的形状,右边是个禾字。《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龠,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可见,“和”字的本意有协调各种声音的意思。【甲】 在秦朝《会稽刻石》中,刻有“和安敦勉”四字,有家家和好、共同勉励的意思,其中“和”字,以其古朴圆润的线条,彰显和谐融洽之意。【乙】 在隶书中,“和”字字形扁方,笔画的转折处多为方折,使得整个字更加苍劲有力。【丙】 草书的“和”字字体流畅,极具灵动之美,展现出自由奔放而又和谐统一的韵味。【丁】 楷书的“和”字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褪去了隶书的波折之势,以更加规范端正的模样,呈现在我们眼前。1. 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 因为“钟爱”有发自内心的喜爱的意思,所以“钟”字书写有误,应改为“衷”。B. 因为“苍劲”的意思是书法老练、雄健有力,所以“劲”字的读音应该为“jìn”。C. 因为“蜿延”是形容弯弯曲曲的延伸的样子,所以“延”字的书写没有错误。D. 因为“模样”指的是楷书所呈现的形态特征,所以“模”字的读音应该为“mú”2. 小和同学想为讲解文稿配图,却拿不定主意。请你帮他将下面的图片序号,正确填入字体样张一栏中的【甲】【乙】【丙】【丁】处,使图片与讲解文稿相对应,正确的顺序是( )A ②③④① B. ④③②①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④③3. 同学们对讲解稿中“▲”和“△”两处标点符号的使用产生了分歧,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处冒号使用错误,因为后面是间接转述《说文解字》的内容,应改为逗号。B. “▲”处冒号应改为破折号,因为后面引用的内容是对前文的解释说明。C. “△”处句号在引号内,使用正确,因为是直接引用《说文解字》的完整语句。D. “△”处句号应该在引号外,因为是间接转述《说文解字》中的内容。学典籍中“和”和文化在古籍中 ① (演绎/演示)出丰富的内涵。孔子在《论语·学而》中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将“和”奉为礼制精髓, ② (奠定/积淀)了儒家以礼乐 ③ (调和/调整)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东晋诗人 甲 文风和谐自然,其“田园诗人”的称号 ④ (名副其实 名不副实)。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田园风貌,屋舍良田与自然景致相映成趣,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令人心驰神往。儒家论著汇编《________________》中的“讲信修睦”,以“睦”为理想社会的纽带,描绘出天下大同的愿景。4. 根据文段内容,依次填入文中画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演绎 ②积淀 ③调整 ④名副其实B. ①演绎 ②奠定 ③调和 ④名副其实C. ①演示 ②奠定 ③调和 ④名不副实D. ①演示 ②积淀 ③调整 ④名不副实5. 请你依次在文段【甲】【乙】两处填入恰当的内容。寻“和”之用6. 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观点的交锋。相持不下时,有些同学会恶语伤人,最后不欢而散。针对这一现象班级组织了以“和而不同”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呼吁大家和睦共处。接下来,请你阅读并完善下面演讲稿中的内容。学习了孔子“君子和而不同”,让我很受启发。我认为“和而不同”是实现和睦共处的良方。在人际交往中,“和而不同”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要和睦地相处,要尊重彼此不同的观点和个性,不随便附和。_______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产生矛盾时,我们要以包容之心,尊重彼此差异,既要坚守自我立场,又要相互欣赏,在矛盾中寻求对彼此的尊重与精神共鸣。(1)为使“和而不同是实现和睦共处的良方”这一观点更具说服力,你想在文段中的横线处,引用历史故事进行论证,请选出最恰当的一项( )A.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部分内容,多次上书表达异议,二人由此产生矛盾,但二人能放下政见上的分歧,在文学领域相互欣赏。后来苏轼拜访隐居的王安石,二人抛开恩怨,畅聊诗文与人生。B.康熙年间,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家人与邻居吴家,因宅基地边界划分一事产生争执。张英得知后,修书一封,劝家人豁达谦让。张家率先让出三尺地,吴家深受触动,也主动退让三尺。(2)你发现画线的句子有两处表达欠妥,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7. 在活动即将结束时,班长邀请大家以“和”为主题创作宣传标语。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宣传标语的一项是( )A. 有容乃大,心境宽;兼容并包,万事顺B. 各美其美,方有个性;美人之美,相容无间C. 息事宁人,相安无事;顺势附和,不起纷争D. 和以处众,平以养心,独以思己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5分)8. 默写,完成下面小题。(1)是鸟也,________________。《北冥有鱼》)(2)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己亥杂诗》其五)(3)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嘉肴》)(4)即将步入初三年级,如果让你用古诗文激励同学们积极进取,不怕困难,你选择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二)(共6分)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完成下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9.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反映出卖炭翁生活处境悲惨。B. “翩翩”是轻快潇洒意思,表现宫使风度翩翩、英俊潇洒之态。C. “卷”“飞”“渡”这些动词,写出风的威力之大,衬托诗人的无奈。D. “何由彻”既是诗人对“长夜难挨”的感慨,又表达诗人对乱世终结的渴望。10. 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杜甫诗被称为“诗史”。请结合两首诗具体内容分析他们是如何紧扣现实,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抱负的。(三)(共7分)阅读《马说》,完成下面小题。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食之不能尽其材”中“尽”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林尽水源 B. 尽粟一石 C. 尽善尽美 D. 物尽其用12. 对“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的理解,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句中“与常马等不可得”道出千里马连常马待遇都难获得,突显其被埋没的处境,强化对统治者不识人才的批判。B. “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反问的修辞,强烈批判了统治者既不善用人才,又苛求人才的不合理现象。C. 此句将“常马”与“千里马”对比,突出食马者对千里马的歧视,致使千里马不能拥有日行千里的能力。13. 根据《马说》及下面的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今幸赖天子每岁诏公卿大夫贡士①,若某②等比,咸得以荐闻,是以冒进其说③,以累于执事④,亦不自量己。然执事其知某如何哉?昔人有鬻⑤马不售于市者,知伯乐之善相也,从而求之,伯乐一顾,价增三倍。某与其事颇相类,是故终始言之耳。某再拜。(取材于韩愈《为人求荐书》)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南面⑥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取材于韩愈《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注释】①贡士:举荐人才。②某:指代自己。③冒进其说:冒昧地进呈此信。④执事:对说话的对象的尊称。⑤鬻(yù):卖。⑥南面:此处指皇帝。古代以坐北朝南为尊位,故皇帝见群臣时面向南而坐。韩愈在文章中曾多次引用“伯乐相马”的典故。《马说》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与《为人求荐书》中卖马者_______的故事,都强调了千里马需要有伯乐的赏识,才能凸显其价值。《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中韩愈提到宰相在朝廷为天子求贤人,将军“_______”,使朝廷内外得到治理,这与《马说》中“食马者”代表的执政者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韩愈对统治者_______的期待。三、整本书阅读(5分)14. 读书时,摘抄和笔记可以帮助你重温作品内容,提升阅读鉴赏能力。下面是同学们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的经典语句,请你结合书中的具体内容,谈谈对下面摘抄内容的理解。(100字左右)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共10分)班级组织了主题为“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三则材料,请你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①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出行即服务)是通过AI等技术整合分析交通数据,提供多方式融合出行方案的高智能化服务模式。2019年11月北京启动MaaS建设以来,始终坚持“绿色、协同”发展理念,致力于提供优质“门到门”绿色出行综合服务。②北京MaaS平台整合了公交、地铁、市郊铁路、步行、骑行、网约车、航空、铁路、长途大巴、自驾等全品类交通出行服务,为市民提供行前智慧决策、行中全程引导、行后绿色激励等全流程一站式出行智能引导,大幅提升民众出行的便捷性、高效性与舒适度。③平台依托北京交通行业大数据,运用AI技术分析,为公众提供实时公交、地铁拥挤度查询等功能。市民通过新版高德地图,可便捷查看公交车实时位置与预计到站时间,有效缓解等待焦虑,优化“公交+步行”等绿色出行组合体验。同时,平台试点推行接驳通勤预约服务,积极探索多类绿色出行方式协同联动,持续提升出行服务水平。④2020年,平台推出绿色出行碳普惠激励机制,市民选择公交、轨道、步行、骑行等绿色出行方式,可获取碳减排量积分,用于兑换公交卡、代金券,或捐赠环保公益活动。据统计(如图1),2020年至2024年, ① ,这表明 ② 。⑤《北京MaaS2.0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平台力争实现日均服务绿色出行人数不少于600万,绿色出行服务渗透率达20%,绿色出行转化率达3%,持续推动绿色交通发展。材料二①城市慢行系统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出行体系,既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生活品质、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在低碳出行的大背景下,它通过构建舒适安全的慢行空间,有效缓解交通压力,降低碳排放。为推进步行与自行车友好城市建设,北京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发布了《城市道路慢行系统、绿道①与滨水慢行路②融合规划设计标准》,自2024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②该标准秉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等原则,致力于实现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通过路径连通、合并、借用等融合举措,实现综合效益。社会效益层面,绿道与城市道路绿化设施带融合(如图2),为市民创造更多休闲健身空间,让人们在通勤或闲暇时享受自然,显著提升生活幸福感与城市宜居性。环保效益方面,绿道与滨水慢行路的融合规划(如图3),引导市民选择步行、骑行,减少机动车使用,降低尾气排放与能源消耗,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经济效益上,完善的慢行系统能提升周边土地价值,吸引更多人来到周边区域,带动餐饮、零售、文化创意等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生态、经济的多赢格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材料三①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北京市多维度推进氢能源清洁化。政策端发布系列产业政策并牵头建设京津冀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夯实发展根基。②产业布局形成两大高地。房山区燕山石化依托冬奥会项目,建成2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氢气装置,当前供氢量占北京市50%左右,其1万标准立方米/小时提纯项目投产后,日供氢能力将从4吨提升至24吨。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已聚集228家企业,构建全产业链,海珀尔加氢站日加氢量4.8吨,居亚洲之首;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质检中心填补华北空白。③应用场景不断突破。大兴区“兴40路”开通氢能公交,单次加氢续航400千米;全国首个百台燃料电池冷藏车项目落地。中国石化青云店油氢合建站加氢量稳步增长。政策、产业、应用协同推进,北京氢能源清洁化发展持续加速,为“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能。【注释】①绿道:以自然要素为依托,串联城乡绿空间,兼具游憩、通行与生态功能的廊道。②滨水慢行路:位于河道一侧或两侧的滨水步道以及仅供行人、自行车和巡河车辆通行的巡河路。15. 下列对“北京MaaS平台”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整合全品类交通出行服务,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出行智能引导。B. 市民通过新版高德地图,实时查询预计公交到站时间和实时位置。C. 平台试点推行接驳通勤预约服务,探索绿色出行方式协同联动。D. 以绿色出行获取碳减排量积分,强制要求市民减少机动车使用。16. 结合材料一的内容和图片信息,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据统计(如图1),2020年至2024年,①_______,这表明②_______。17. 根据材料二,城市慢行系统规划的主要目标不包括( )A. 缓解交通压力提升市民生活幸福感 B. 通过融合绿道降低交通建设成本C. 减少机动车使用以助力“双碳”目标 D. 带动周边商业发展形成多赢格局18. 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北京市为实现“低碳生活”目标采取的具体措施有: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每点措施限12个字以内)(二)(共11分)阅读《秋至祁连山》,完成下面小题。秋至祁连山朝颜①在秋季的祁连山,我亲眼见证了一场属于高原的天地大美。②9月上旬,我从西宁城起身,一头扎进了祁连山腹地。车子顺着祁连山南麓的公路匀速前行,窗外的祁连山始终逶迤左右,耐心地画着似乎永远也画不完的盘曲线条。我掏出手机,定格下一幅色彩斑斓、意境悠远的画面:山的高处,蓝天清澈旷远,天边的白云仿佛随时要飘落下来,轻轻覆住青绿的山脊;山坡上,几顶白色的帐篷散落其间,黑的牦牛、白的藏羊正在啃食青草;山坳里,几块高矮不一的牧草地不规则地卧伏着,密密丛丛的牧草正在由青转黄;山脚下,一条泛着粼粼银光的河流从白桦林间穿过,大片的青稞已经熟透,铺排开平整的金色地毯……初遇的震撼让心跳都随车轮颠簸加速。③行至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丰收的田野图景远非我想象中高原的样子。在祁连山的重重包裹之下,县境内有一块块宽阔平坦的盆地,放眼望去,一马平川。每到秋天,4万多公顷的耕地麦浪翻滚,青稞饱满,油菜丰收,收割机在庄稼地里穿梭忙碌,目之所及无不是铺天盖地的金黄。趁着汽车停下的空当,我飞快地跑向一块青稞地,小心地剥出一粒青稞米,放进嘴里尝了尝,感觉到一股淡淡的粮食清香。当地人用青稞做成糌粑、面饼、粥或炒饭,也用来酿青稞酒。青海的文友买了几张大大的青稞饼,我掰了一点儿,细细地咀嚼着,那种陌生而青涩的味道,在我口腔里充盈了许久。④更惊喜的是秋果:沙果、梨、沙棘果、人参果……各具风味。在这里,我第一次品尝到了青海的香蕉梨。它形状似梨,色泽金黄,个头匀称,口感却似香蕉,软糯香甜,入口即化。我惊讶这么好吃的水果为何没有卖到外地去,原来香蕉梨一旦成熟,保鲜时间极短,无法长途运输。我算了一下,高原上的油菜、粮食和水果从生长到成熟的周期,都比低海拔地区短得多,因为一年中温度适宜的时间只有区区几个月,它们要抢着开花,抢着结果,抢着成熟。⑤站在金色的高原上,口中的青稞与果香沁爽交融,久久未散。在成熟的香气中我读懂了高原的植物,它们在寒风与缺氧的环境中,用生命的热烈对抗常年的寒冷,迎接短暂的温暖,这种与时间赛跑的倔强,是高原生灵最本真的生存智慧。⑥从门源进入祁连县的那个雨夜,气温骤降,却也悄然为大地换上了新的妆容。每一场寒雨过后,都像是大自然打翻了一次调色盘,金的、黄的、红的、绿的、白的,各种植物的色泽将更加明艳,雪山、草甸、树木、田野、河流,各个板块的层次将更加分明。或许风雨不仅是洗礼,更是生命蜕变的催化剂使这里的一切绽放出明艳的色彩。⑦清晨从酒店出发,隔着车窗玻璃往外看,天地间水汽氤氲,一团团厚厚的云雾缠绕在祁连山脉的峰顶和山腰上,真是云山雾罩,恍如仙境,令人沉醉。一路上,我们经过牛羊和马匹成群的草场,也经过河汊纵横的湿地。那些小而曲折的水系,都是八宝河的支流。它们在草原上时而出现、时而消失,并没有一条十分清晰的水路,似乎它们只是自由随意地滋养草地,喂哺生灵。⑧来到祁连山南麓的湿地,这里生活着大天鹅、黑颈鹤、绿头鸭、赤麻鸭、斑头雁等大量野生动物。其中黑颈鹤是唯一生存和繁衍于高原的鹤类。它的故事最令人动容:一对黑颈鹤夫妇生下一儿一女两只小黑颈鹤,哥哥在刚刚学会飞翔时不幸遇难。当黑颈鹤夫妇带着妹妹飞离青海越冬时,它们一齐来到哥哥遇难的地方,反复低飞、盘旋、悲鸣,然后才不舍地振翅高飞。它们是如此长情,就像对这片高原湿地一样,不离不弃。⑨正当我想着黑颈鹤出神之际,突然有人惊呼:“快看,斑头雁!”我赶紧转过头去,只见一群大鸟正从湿地上起飞,在空中排成队列,朝高处和远方飞去。天气凉了,它们迁徙的时候已经到了。此后,它们将承受极低的氧气浓度,飞越高山,跨越千万里之遥,飞向温暖的南方度过冬天。这渺小的身影毅然踏上险途,它们用生命丈量天地的执着再次令我动容。这让我想到,人类总自诩万物灵长,却常常在这些生灵的坚韧与执着面前,显得如此渺小。⑩到祁连山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时,雨已经停了下来。云开雾散之后的山地和草原显得更加清新明媚,一丛丛树形优美的青海云杉为大地增添了勃勃生机。一只毫不惧人的岩羊踩着小碎步走向人群,左嗅嗅、右蹭蹭,仿佛在进行独特的迎客仪式。我走过去,摸摸它坚硬的羊角,摸摸它光滑的皮毛,它也不急不恼。听工作人员说,这是去年救护的野生岩羊,刚带回来时还不会走路。现在,它活得健康、安然,俨然已经把救护中心当成家。 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朝着一个个繁育基地走去,我见到了此前从未见过的藏原羚、狍子、蓝马鸡、秃鹫等野生动物,也见到一只会伸出舌头舔人手指的梅花鹿。每一只野生动物救护回来后,工作人员都要对它们进行驱虫、救治,而后是繁育或者放归自然。但总有一些无法适应野外生存的野生动物,要在这里终老。比如一只受伤的黑颈鹤,从德令哈救助回来后,由于翅膀和脚趾都受过伤,且不能完全恢复健康,只能孤单地待在一个小房间里,遥想曾经任它翱翔的广阔天地。庆幸的是,天气一日日变凉,再也不能完成迁徙的它,至少拥有一个温暖的庇护所。 返程的时候,我仍然一次次被祁连山饱满柔和的线条感动,被山沟里流淌的溪流感动。天地有大美,当人类用心庇护着自然,自然也会全力佑护着人类。(取材于朝颜的同名文章)19. 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作者行踪 所见景物及特点 情感南麓公路 山脊处,蓝天澄澈,白云低垂;山坡处,帐篷散落,牛羊啃草;山坳处,①________,________;山脚处、②________,________。 震撼与赞叹③________ 麦浪翻滚,青稞饱满,油菜丰收,秋果独特。 好奇与惊喜祁连县及湿地 雨景层次分明,山中云雾缭绕,河流纵横交错,斑头雁有序迁徙。 ④________救护繁育中心 与人亲近康复岩羊,舔人手指的梅花鹿,无法翱翔的黑颈鹤。 庆幸与感动20. 分析文中第⑥段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21.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对第 段“天地有大美”的理解。五、写作(40分)22. 外出旅行,我们不仅能够欣赏自然风光的神奇瑰丽,还可以探寻一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在旅行的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新奇的感受,产生很多思考和遐想请结合自己的一次旅行经历,以“最美旅程”为题,写一篇游记。要求: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师生姓名。大兴区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二语文2025.06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6分)【1~7题答案】【答案】1. D 2. C 3. C 4. B5. 【甲】:陶渊明;【乙】:《礼记》 6. (1)答案:A(2)答案示例:学习了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我很受启发。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让我很受启发。 7. C二、古诗文阅读(共18分)(一)(共5分)【8题答案】【答案】 ①.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②.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③.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④. 会当凌绝顶 ⑤. 一览众山小(二)(共6分)【9~10题答案】【答案】9. B 10. 白居易通过写卖炭翁艰辛劳作过程和贫困悲惨的处境,又遭到宫使残酷掠夺的现实,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表达诗人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批判和愤恨,以及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通过写自己屋破漏雨的遭遇和贫困悲苦的现实,推己及人,从个人遭遇联想到天下寒士,表达了诗人关心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和博大胸怀。(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杜甫自身茅屋被秋风所破,长夜难眠,却没有只哀叹个人不幸,而是由自己的悲惨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将个人苦难与时代伤痛相连,展现出推己及人的博大济世情怀。)(三)(共7分)【11~13题答案】【答案】11. D 12. C13. ①. 知道伯乐擅长相马,请求伯乐看了一眼,马的价钱就涨了三倍 ②. 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 ③. 识别人才,重视人才,举贤任能三、整本书阅读(5分)【14题答案】【答案】答案示例一:从这句话中我读懂了,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保尔在朱赫来引领下,确立“为人类解放而斗争”的理想,年少投身革命,战场负伤,即便瘫痪失明,仍以笔为武器创作。他以生命践行理想,诠释了远大理想的力量与奋斗的价值,激励人们勇追理想。答案示例二:从这段话中我读懂了,奋斗和奉献使生命更有意义,保尔一生历经苦难,从童工到投身革命,战场上冲锋陷阵,建设时艰苦奋斗,伤病缠身仍笔耕不辍。他将生命投入到为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中,不浪费时光、不碌碌无为,完美诠释了生命应有的价值与意义。四、现代文阅读(共21分)(一)(共10分)【15~18题答案】【答案】15. D 16. ①. 北京MaaS平台日均使用用户数呈逐年上升趋势 ②. 绿色出行理念逐渐普及。(在平台的激励下,更多人选择低碳出行) 17. B18. ①. 推广MaaS平台,激励绿色出行; ②. 建设城市慢行系统; ③. 推进氢能源清洁化。(二)(共11分)【19~21题答案】【答案】19. ①. 草地错落 ②. 牧草转黄 ③. 河流闪烁 ④. 青稞灿灿 ⑤. 门源回族自治县 ⑥. 沉醉与动容20. 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寒流带来的秋色变化比作“大自然打翻调色盘”,生动形象地表现祁连山秋景色彩绚烂、层次丰富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秋色渐浓的惊喜与赞美,对大自然的神奇赞叹。21. ①是自然景观之美:祁连山逶迤线条、丰收的田野图景、寒雨后如调色盘般明艳的秋景以及云雾缭绕的仙境般画面,让作者感受到祁连山的自然景观之美。②是生命倔强之美:高原作物抢着开花、抢着结果、抢着成熟,这种与时间赛跑的倔强,让作者感受到高原生灵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倔强之美。③是温情与坚韧之美:斑头雁跨越千万里的迁徙,黑颈鹤夫妇为遇难幼鸟低飞悲鸣,让作者感受到生灵的坚韧、执着与长情。④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美:工作人员救护岩羊、黑颈鹤等野生动物,让其在繁育中心安然生活;牧民在祁连山放牧,人类享用青稞、秋果等自然馈赠,展现出自然滋养人类、人类守护生命的共生之美。五、写作(40分)【22题答案】【答案】例文:最美旅程 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一段旅程如星辰般闪耀——那次前往乡村外婆家的经历,看似平凡,却藏着无尽温暖与惊喜,成为我心中当之无愧的最美旅程。 出发那天,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身上,我起初兴致平平,满脑子都是没拼完的拼图。车窗外,高楼渐变成田野山峦,景色虽开阔,我也只盼着快点到外婆家。 村口的风带着泥土与花草的清香,瞬间吹散了旅途疲惫。外婆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在门口笑着挥手,粗糙的手掌拉住我时,乡音里的念叨像暖流淌进心里:“可算来了,我的乖孩子!” 第二天清晨,外婆带我去田里摘菜。乡间小路的泥土软软的,沾着晨露的野草蹭过脚踝,凉丝丝的。路边野花红紫黄相间,在风里摇晃着打招呼。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拔青菜,却用力太猛摔了个屁股蹲,沾了满身泥。外婆笑得眼角堆起皱纹,手把手教我掐住菜根轻轻一拧,“干活要巧劲儿,就像做人得踏实”。不一会儿,篮子里就堆满了带着露珠的青菜,那股清甜的成就感,是城市里从未有过的。 除了摘菜,我跟着外公给果树浇水,看他用手指戳戳土壤就知道干湿;帮外婆喂鸡时,看那群芦花鸡争抢玉米粒,扑棱着翅膀扬起金色的尘土。这些新鲜事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最难忘的是和村里孩子玩弹珠。午后在院里闲逛时,路边传来清脆的笑闹声。几个晒得黝黑的孩子蹲在地上,玻璃弹珠在指间闪光。“一起来玩呀!”扎羊角辫的小姑娘举着弹珠朝我喊。我攥着衣角犹豫片刻,还是跑了过去。他们教我勾着手指瞄准,告诉我“贴着地面滚才不容易跑偏”。输了弹珠时,穿黄背心的男孩大方地塞给我一颗:“明天再赢回去!”夕阳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弹珠在石板路上滚出叮叮当当的响,那是我听过最欢快的声音。 离别的那天,外婆往车里塞了满满一布袋蔬菜,青辣椒还带着蒂上的泥土。她站在老槐树下挥手,蓝布衫被风吹得鼓起来,像只想要飞翔的鸟。车子开动时,我看见她的身影越来越小,眼眶突然热了。 这次旅程没有繁华风景,却让我懂得:最美的风光,藏在沾着泥土的指尖上,躲在分享弹珠的笑容里,融在老人念叨的家常中。原来最动人的旅程,从来不是去远方打卡,而是在寻常日子里,撞见那些直抵心底的温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