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以哪位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A. 焦耳 B. 牛顿 C. 帕斯卡 D. 瓦特
2.下列实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拦河大坝 B. 船闸 C. 铅垂线 D. 高压锅
3.赛龙舟是我国民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比赛前,龙舟静止在湖面上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该浮力的施力物体是( )
A. 人 B. 龙舟 C. 湖水 D. 船桨
4.仔细观察教室里悬挂的灯,假如某一时刻它所受的力突然全部消失了,则它将( )
A. 加速下落 B. 匀速下落 C. 保持静止 D. 无法确定
5.下列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 镊子 B. 撬棒 C. 船桨 D. 天平
6.“天宫”空间站,是我国宇航员的“太空家园”,宇航员要在“失重”状态时进行体能锻炼,下述活动中可采用的是( )
A. 举哑铃 B. 做俯卧撑 C. 用单杠做引体向上 D. 用弹簧拉力器健身
7.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利用流体压强和流速关系解释的是( )
A. 火车的轨道下面铺放枕木 B. 点燃松脂“孔明灯”升空
C. 活塞式抽水机将水从低处抽到高处 D. 飞机机翼设计成“上凸下平”的形状
8.寒假期间,小明学校发起了“悦享劳动喜迎新年”活动。他在帮妈妈洗菜时发现,茄子浮在水面,西红柿沉在水底。利用所学知识他对此作出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 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
B. 由于茄子漂浮,它受到的浮力大于它自身的重力
C. 由于西红柿沉底,它不受浮力
D. 茄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9.如图所示,左手手指和右手手掌分别沿水平方向压在气球的两侧,使气球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手指对气球的压力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
B. 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
C. 手指对气球的压力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的合力为
D. 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10.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提升物体,已知物体重,施加在绳端竖直向上的拉力为,在内物体被提升。不计绳重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装置中的滑轮是动滑轮
B. 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C. 滑轮的重力为
D. 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2分。
11.如图甲是我国冰壶队参加冬奥会时的比赛情景。
运动员将静止的冰壶用力推出,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松开手后冰壶由于具有______继续向前运动。
运动员在冰壶前方用力刷冰,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其目的是为了______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力。
如图乙,比赛时运动员用的力从点推动冰壶前进,到点时松手,冰壶滑行到点静止。冰壶从点到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功的是______,从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功的是______。
12.如图所示,撑杆跳高一般要经历持杆助跑、撑杆起跳、越过横杆三个阶段,这个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发生了相互转化。
如图甲,运动员持杆助跑时,逐渐加速,______能增加。
如图乙,撑杆起跳时撑杆发生弯曲,说明______能增加。
如图丙,运动员越过横杆后落向垫子时的速度将______。
13.利用常用的吸管可以做很多物理实验。
用吸管吸饮料入口,是利用了______的作用。
如图甲所示,用圆柱形塑料吸管等材料自制了气压计。将这个自制气压计从楼带到楼,观察到吸管内水柱的高度将______。
如图乙所示,用圆柱形塑料吸管、铜丝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将其放入盛有水和酒精的、两个烧杯中,液面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则______烧杯中装的是水,密度计的底端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液体压强______。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2分。
14.利用小桌、砝码和海绵“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探究过程如图所示。
图甲、乙是探究______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当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图______是探究受力面积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公共汽车的“破窗锤”在紧急逃生时用来破坏汽车窗玻璃。“破窗锤”的锤尖是利用减小______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15.为了“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轻压橡皮膜,发现形管中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______选填“漏气”或“不漏气”。
比较图甲、乙两图可初步判断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着______的增加而增大;比较______两图的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若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将一小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发现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______,原因是______。
16.某同学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他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使用接触面越来越粗糙的木板、、进行实验,根据情况改变钩码的数量。
次数 接触面 压力 摩擦力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木板
如图甲,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着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如图乙,在木块上放上钩码,从而改变木块对木板的______,测出此种情况下的滑动摩擦力;他改变钩码的数量,重复操作,将数据填入表中。
如图丙,他换用材料相同,但接触面越来越粗糙长木板、,重复和的操作,将数据填入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
第、、或、、三次实验是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______关系的。
第______三次实验是用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的。
从这个实验中你发现的规律是______。
17.为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前,若出现图甲所示情况,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图乙所示,改变两边所挂钩码个数及钩码距离支点的距离,实验第、次杠杆平衡时的数据已经填入表中。图乙是第次杠杆平衡时的情景,此次杠杆右侧的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为______,为______。
分析实验数据,可归纳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用表格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序号 动力 动力臂 阻力 阻力臂
如图丙,保持点所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将弹簧测力计绕点从位置缓慢转到位置,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在此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请在图丙中画出在位置时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
18.车祸的危害程度与汽车的动能大小有关,小明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来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甲,钢球从高处滚下,高度越高,钢球运动到水平面时将木块撞得越______。所以质量相同时,钢球的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如图乙表明,钢球的速度相同时,______越大,动能越大。
交通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了最高行驶速度,质量越大的车,限速越______选填“高”或“低”,主要是受到如图实验______结论的启示。
19.如图所示,是在进行“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个高为的长方体物块,请在图中画出物块所受重力的示意图,并标出重力的大小。
将长方体物块缓慢浸在水中,记录静止在、、、、五个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物块下表面距离水面的深度。请根据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物块所受浮力随深度变化的图像。
分析图像可知:浸没前,深度增加,浮力______;浸没后,深度增加,浮力______。此实验说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______。
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还需要添加一种材料:______。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20.浮吊船是载有起重机的浮动平台,专门在水上从事起重作业的工程船舶。如图所示,在建设桥梁时,需要用浮吊船将所用的桥墩构件从港口转移至江底。完成下列问题:
浮吊船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______重力;吊臂上的定滑轮起到改变力的______的作用。
浮吊船船底距水面,则船底所受水的压强为______。
当浮吊船将桥墩构件从港口转移到甲板上时,浮吊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如图所示,为了将桥墩构件放入江底,吊臂将放置在甲板上的构件逐渐浸没在水中,当构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钢绳对构件的拉力比放入水中之前减小了,由此可知桥墩构件的密度为多少?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在物理学中,
A、焦耳是功和各种能量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B符合题意;
C、帕斯卡是压强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
D、瓦特是功率的基本单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根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作答。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掌握情况,属于识记性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容易解答。
2.【答案】
【解析】解:由于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河水的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为了使拦河坝能承受更大的水压,应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应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船闸在工作时,闸室分别与上游和下游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故B符合题意;
C.铅垂线利用的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应用,故C不符合题意;
D.高压锅是利用气压越高,沸点越高的特点制成的,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应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判断是不是连通器要根据这两个特征。
记住连通器定义,生活中的锅炉水位计、自动喂水器、洗手盆的回水弯、过桥涵洞、船闸等等都是连通器。
3.【答案】
【解析】解:漂浮在水面上的龙舟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重力和浮力,其中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湖水。
故选:。
浮力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托的力。
此题考查的是漂浮物体的受力分析,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
4.【答案】
【解析】解:教室里悬挂的灯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若电灯所受的所有力都消失,电灯的运动状态将不变,即仍保持静止状态。
故选:。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力消失的一瞬间,原来运动的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静止下去。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5.【答案】
【解析】解:
A、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A错误;
B、撬棒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故B正确;
C、船桨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故C错误;
D、天平在使用时,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故D错误。
故选:。
判断杠杆的类型可结合生活经验和动力臂与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来判断。
判断杠杆类型的方法有三种:比较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动力小的是省力杠杆;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动力臂长的是省力杠杆。比较动力和阻力移动的距离,动力移动距离大的是省力杠杆。
6.【答案】
【解析】解:当没有重力时,
A、人可以用很小的力举哑铃,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踢出的毽子会浮在空中,不会下落。故B不符合题意;
C、身体不受重力作用,用很小的力就可做引体向上,起不到锻炼的作用。故C不符合题意;
D、“失重”不影响用力拉弹簧,所以可以用拉力器进行锻炼。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宇宙飞船中是失重状态,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根据活动是否受到重力的影响来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了重力对人的影响;在没有重力时,用弹簧拉力器健身时,所用的力是不变的。
7.【答案】
【解析】解:、火车轨道下面铺放枕木,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A不符合题意;
B、灯笼升空是因为灯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密度减小,热空气密度小于周围空气的密度,所以它就会升空,故B不符合题意;
C、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将水抽到高处的,故C不符合题意;
D、飞机机翼为上方为凸型,下方是平的;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因为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较小;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机翼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强差,飞机受到向上的升力,故D符合题意。
故选:。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
“孔明灯”飞起来,是因为热空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活塞式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将水抽到高处的;
在流体中,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本题考查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增大压强的方法、物体的浮沉条件的应用、大气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答案】
【解析】解:、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茄子漂浮在水面,茄子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西红柿沉在水底,西红柿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西红柿的密度大于茄子的密度,故A正确。
B、由图可知,茄子漂浮在水面,茄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故B错误;
C、西红柿沉在水底,由于上下表面存在压力差,所以仍受浮力,故C错误;
D、放入茄子和西红柿后,排开水的体积无法比较,根据可知,茄子受到的浮力与西红柿受到的浮力无法比较,故D错误。
故选:。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茄子和西红柿密度的大小;
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判断茄子受到的浮力与它受到的重力大小关系;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分析解答;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判断浮力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一定要掌握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沉底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9.【答案】
【解析】解:、在水平方向上,气球受到手指对它向左的压力和手掌对它向右的压力,气球处于平衡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手指对气球的压力等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手指与气球的接触面积较小,由可知,手指对气球的压强大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故A错误,B正确;
C、气球静止不动,说明气球受力平衡,气球在水平方向上受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手指对气球的压力与手掌对气球的压力合力为,故C正确;
D、手掌对气球的压力与气球对手掌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正确。
故选:。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一个受力物体,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相互作用力的特点是:两个受力物体相互的,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压强公式比较手指对气球的压强与手掌对气球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了气球受力和压强比较,重点在于要会区分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结合压力压强的概念解答即可,难度中等。
10.【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装置中的滑轮随物体一起移动,是动滑轮,故A正确;
B、动滑轮绳子股数为,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故B错误;
C、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可知,动滑轮重为:
,故C正确;
D、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
,故D错误。
故选:。
使用过程中,轴固定不动的滑轮是定滑轮,滑轮和物体一起移动的是动滑轮;
动滑轮绳子股数为,根据求出拉力做功的功率;
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求出动滑轮重;
根据求出该装置的机械效率。
本题考查了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和滑轮组绳子拉力公式的综合应用。
11.【答案】运动状态;惯性; 减小; ;
【解析】解:运动员将静止的冰壶用力推出,这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松开手后,冰壶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
运动员在冰壶前方用力刷冰,使冰面形成一层水膜,这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减小冰壶与冰面间的摩擦力,使冰壶运动得更远;
冰壶从点到运动过程中,冰壶受到推力的作用,并且在推力的方向上通过了距离,所以推力对冰壶做了功,所以运动员对冰壶做功为:;
从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冰壶虽然通过了一定距离,但不再受到推力的作用,运动员对冰壶不做功,即从点到点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对冰壶做功的功为。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惯性;减小;;。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是指物体具有的能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和静止状态的性质;
减小摩擦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分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利用求运动员对冰壶做的功。
本题考查力的作用效果、惯性、减小摩擦的方法、功的计算和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属于基础题。
12.【答案】动 弹性势 增大
【解析】解:阶段运动员持杆加速助跑,速度不断增大,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增大。
撑杆在力的作用下变得弯曲,由于此时撑杆弹性形变增大,所以弹性势能增加。
阶段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高度不断降低,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不断减小,转化为动能增大,即运动员运动的速度增大。
故答案为:动;弹性势;增大。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运动的速度有关:物体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阶段越过横杆后,运动员的高度不断降低,质量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不断减小。
本题考查动能与重力势能大小的决定因素,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难度适中。
13.【答案】大气压 升高
【解析】解: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
如果把这个自制气压计从楼带到楼,高度升高,气压降低,由于瓶内气体密闭,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变,外界气压变小,所以玻璃管中的水柱高度将升高;
密度计始终是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故不同液体中的浮力相等的,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知,浮力相等,液体的密度越大,浸入的体积越小,浸入的深度越小,故水中浸入深度比酒精中要小;
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浮力等于物体上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对于密度计,下表面受到的压力等于浮力,因为浮力相等,且密度计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
故答案为:大气压;升高;;。
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嘴中;
大气压与海拔的关系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根据漂浮的条件比较浮力,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比较液体的密度,根据浮力产生的原因,压强公式对比密度计低端在液体中所受的压强。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应用,自制的气压计的原理,以及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的灵活运用,综合性较强。
14.【答案】压力;压力越大; 乙、丙; 受力面积
【解析】图甲、乙中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是探究压力与压力作用效果的关系,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图乙、丙是探究受力面积与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关系。
公共汽车的“破窗锤”在紧急逃生时用来破坏汽车窗玻璃。“破窗锤”的锤尖是利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力作用效果的。
故答案为:压力;压力越大;乙、丙;受力面积。
根据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海绵的凹陷程度越大,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用到的科学实验方法是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据此分析回答。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15.【答案】不漏气; 深度;乙、丙; 不可靠
【解析】轻压橡皮膜,发现形管中液面升降灵活,说明该装置不漏气。
比较图甲、乙两图可知,液体密度相同,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产生的压强也大,可初步判断得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要控制深度相同,比较乙、丙两图的实验可初步判断,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要控制深度相同,若保持图乙中探头的位置不变,将一小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则深度变大了,发现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变大。由此得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这个结论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液体的深度一定。
故答案为:不漏气;深度;乙、丙;不可靠。
用手指轻轻按压探头的橡皮膜,发现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变化都很小,这说明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若液面灵活升降,则装置不漏气,压强计的气密性好。
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的,高度差越大说明此时的液体压强越大,采用了转换法;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本题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考查转换法、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16.【答案】等于; 压力; 压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解析】实验中,应将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拉动木块,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原理可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图乙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第、、或、、三次实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第、、三次实验压力相同,以此来研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的关系;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为定值。
故答案为:等于;压力;压力;、、;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
实验时应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根据控制变量法、及表格中的数据分析解答。
此题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主要考查了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常见题目。
17.【答案】右; ;; ; 增大; 见解答
【解析】为了便于测量力臂,应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由图知,右端偏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由图可知,杠杆左端挂了个钩码,钩码在格处,右端挂了个钩码,位置在格处,结合表中数据可知,格处的力臂是,因此格处的力臂为,故为,为;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将测力计绕点从位置转动到位置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阻力臂不变,即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而动力臂在从到的过程逐渐减小,动力逐渐增大;
过支点作拉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力臂,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右;;;;增大;见解答。
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应将平衡螺母向较高的一端调节;
结合表格数据得出结论,利用杠杆平衡条件:计算;
在测力计转动过程中,钩码的重力不变,其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变化情况;
力臂的画法:先确定支点,然后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此题是探究杠杆平衡实验,考查了杠杆的调平及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在利用平衡条件公式时,要注意分析力和对应的力臂。
18.【答案】远;速度; 质量; 低;乙
【解析】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位置高的滚到水平面时的速度就快,把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对木块做功越多,动能越大,表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由此得出结论:在质量一定时,钢球的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该结论可以解释汽车超速带来的危害;
由图乙两次实验可知,钢球滚下的高度相同,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是相同的,钢球的质量越大,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动能越大,故结论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交通部门对不同车型设定了最高行驶速度,根据动能与速度的关系设定限速,受到实验乙得出结论,质量越大,限定速度越低。
故答案为:远;速度;质量;低;乙。
动能的决定因素有两个:质量和速度。让同一钢球从不同的高度滚下,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质量一定而速度不同,从斜面越高的位置滚下,钢球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就越大。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钢球的质量越大,木块推得越远,说明在钢球速度相同的情况下,钢球的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本题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考查了转换法、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并要掌握实验中控制小球滚下速度的方法,这些都是此实验中常考查的内容。
19.【答案】见解答图; 见解答图; 变大;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不同密度的液体
【解析】由图可知,物块所受重力为,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表示,大小为,如图所示:
根据;、、、、、时,受到的浮力分别为、、、、、;由此在图象上描点画出图象,如图:
根据图像知,浸没前,增加,变大;浸没后,增加,不变,此实验说明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根据控制变量法,若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需保持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改变液体的密度,因而需要不同密度的液体。
故答案为:见解答图;见解答图;变大;不变;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密度的液体。
看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然后即可读数,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物体重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根据称重法计算浮力,由表格数据描点画图象;
浸没后,随着深度增加,因木块受到浮力大小不变;
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
本题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考查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和分析图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20.【答案】等于;方向; ;
【解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在液体表面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所以浮吊船漂浮在水面上时,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定滑轮的特点是轴的位置固定不动,其作用是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所以吊臂上的定滑轮起到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
船底所受水的压强为。
当浮吊船将桥墩构件从港口转移到甲板上时,浮吊船排开水的体积增加了,
桥墩构件的重力;
当构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钢绳对构件的拉力比放入水中之前减小了,根据称重法可知,
构件受到的浮力;
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可得构件的体积;
桥墩构件的密度。
故答案为:等于;方向;;。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其重力,定滑轮不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
根据称重法测浮力,可知构件受到的浮力。再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构件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构件密度。
本题综合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