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概况填图(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概况填图(无答案)

资源简介

七年级上册世界地理概况填图
1.地球及经纬度
字母 表示意义 大小
A 地球_______ _______千米
B 赤道最大_______ 约_______千米
C 地球_______ 约_______亿平方千米
毛泽东的《七律二首·送瘟神》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指的是  
八大行星 类地行星 A_______
B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巨行星 E_______
F_______
远日行星 G_______
H_______
经、纬线:
项目 纬线 经线
定义 在地球仪上,与赤道_______的圆圈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____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指示方向 _______ _______
长度 纬线长度_______,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到两极缩为一个点 所有经线都_______。
形状 _______(南北两极是一个点) _______
相互关系 纬线互相_______ 所有经线相交于_______
经、纬度:
项目 纬度 经度
代表字母 南纬用S_______ 北纬用_______ 东经用_______; 西经用_______
划分界限 _______(0°纬线) _______(0°经线)
度数范围 0°——_______° 0°——_______°
变化规律 从_______向南北逐渐增加至90° 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逐渐_______至180°
度数的划分图示
特殊的经纬线 0°纬线:又叫____,是地球上____的纬线回归线:北回归线的纬度为________, 南回归线的纬度为 ________极圈:南极圈纬度为________,北极圈纬度为________ 极点:南极点为____,北极点为____ 0°经线:又叫________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20°W以____是东半球,以____是西半球;160°E以____是东半球,以____是西半球。
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字母 表示意义 度数
A ____纬度 ________
B ____纬度 ________
C ____纬度 ________
半球的划分:
半球 南北半球 东西半球
划分界限 ____ ______与____两条经线构成的经线圈,作为划分的界限,从20°W往东到与160°E为东半球,从20°W往西到与160°E为东半球
半球划分
2.地球运动
地球自转的基本情况
自转
定义 地球绕着________的旋转运动
绕转中心 ________
周期 一天,约________小时
方向 ________
面对赤道:________ 俯视北极:________ 俯视南极:________
地理现象   更替各地的地方时不同( )     (一天/一年)物体影子长短的变化
地球公转的基本情况
含义 地球绕着________的旋转运动
绕转中心 ________
方向 ________
周期 ________
特征 地轴是____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________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四季的变化: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
北半球 ____季 ____季 ____季 ____季
南半球 ____季 ____季 ____季 ____季
地球运动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日期 节气 阳光直射点 北半球昼夜长短 极昼极夜现象
3月21日前后 无
6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为____
9月23日前后 无
12月22日前后 北极圈及其以北为____,南极圈及其以南为____
昼夜长短的变化: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位置
春分日 3月21日前后 全球________
夏至日 6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____夜____ ,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全球________
冬至日 12月22日前后 北半球昼____夜____,北极圈以北出现____现象;南半球与之相反
记忆口诀:点北北长,点南南长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昼____夜____,越往北昼越____,直至出现____;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过程,就是北半球________的过程。
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昼渐长夜渐短 ____和____
昼渐短夜渐长 ____和____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北半球为例):
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大,____季正午太阳高度小。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北、向南逐渐____。
五带的划分
五带名称 纬度范围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无阳光直射 气候特征
3.地图
地形部位 等高线分布特点
① 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
②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处凸出
③ 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处凸出
④ 等高线重叠
⑤ 相邻两个 之间相对低洼的部分
下面两幅图,一幅是中国地图,另一幅是北京市地图。
表示范围大或小 表示内容的详或略
比例尺较大
比例尺较小
五种陆地地形: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
平原 低,一般在(___米以下) 起伏小,平坦广阔
高原 较高(___米以上) 起伏不大,边缘比较陡峭,面积较大
山地 较高(___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丘陵 较低(___米以下 坡度和缓,相对高度较小,不超过200米
盆地 四周___,中间___
4.大洲大洋
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下列问题:
A是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C是____________,D是____________,E是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
七大洲: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E_______、F_______、G_______。
四大洋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
大洲分界线:①亚洲与欧洲:a____________山脉、____________河、里海、___________山脉、黑海、___________海峡;
②亚洲与非洲:b____________运河;
③南、北美洲:c ____________运河;
④亚洲与北美洲:d ____________海峡。
5.板块
板块名称:A 板块; B 板块;C 板块; D 板块;E 板块; F 板块 。
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地带的名称:① 地带;② 地带。
6.天气与气候
A为   气候,B为  气候,C为   气候,
D为   气候,E为   气候,F为   气候,
G为   气候,H为   气候,J为   气候。
读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候特征。
①  ;②   ;③   ;
④   ;⑤   ;⑥   ;
⑦   ;⑧   ;⑨   ;
⑩   。
7.人文环境
(1)图中,世界人口稠密区: 洲的东部和南部、 洲西部和 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2)图中,世界人口稀疏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 (填字母) 地区;气候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如 (填字母)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如 (填字母)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如 (填字母)地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