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勾股定理本章综合训练(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章 勾股定理本章综合训练(原卷版+解析版)2025~2026学年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一章 勾股定理 本章综合训练
【本章概述】
一、勾股定理(核心基础)
1. 定理内容: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公式:若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
2. 定理证明方法(重点掌握):
(1)面积拼图法(赵爽弦图):通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利用面积相等推导,主要关键在于: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2)总统证法(梯形面积法):利用直角梯形分割,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证明。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重要推论)
1. 逆定理内容:若三角形三边满足(c为最长边),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c所对的角为直角。
2. 应用场景:
(1)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如给出三边长度:3, 4, 5)。
(2)验证实际结构中的直角(如木工检验墙角)。
三、定理的实际应用(高频考点)
1. 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已知任意两边,求第三边(注意区分直角边/斜边)。
2. 解决“不可达距离”问题:测量河宽、山高、旗杆高度等(构造直角三角形模型)。
3. 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重难点):圆柱/长方体的表面爬行最短路径(展开成平面直角形)。
四、勾股数(常考记忆点)
1. 定义:满足的正整数三元组。
2. 常见勾股数:
(1)基本组:(3, 4, 5)、(5, 12, 13)、(7, 24, 25)、(8, 15, 17)
(2)倍数组:(6, 8, 10)、(9, 12, 15)等(比例缩放仍成立)。
五、易错点与关键技巧
1. 陷阱警示:
(1)未区分直角边与斜边→混淆中的c是斜边。
(2)忽略三角形存在条件(如边长 1, 2, 3 不满足三角形,更非直角)。
2. 解题关键:
(1)复杂图形中构造直角三角形(作辅助线、分割图形)。
(2)实际应用题先建模(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六、数学思想方法总结
思想方法 具体体现
数形结合 代数式与几何图形的统一
模型思想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求解
分类讨论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第三边时,需明确哪条是斜边
从特殊到一般 通过特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归纳出普适规律
【直击真题】
【考点1】勾股定理
【典例】(2025·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长为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离墙脚线的距离为,则梯子顶端的高度h为 m.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根据长为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离墙脚线的距离为,进行列式计算,即可作答.
【详解】解:∵长为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离墙脚线的距离为,
∴,
故答案为:.
【变式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如图,在中,,,,D是边的中点,E是边上一点,连接.将沿翻折,点C落在上的点F处,则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与折叠问题,勾股定理求出的长,折叠得到,,设,在中,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D是边的中点,
∴,
∴,
∵将沿翻折,点C落在上的点F处,
∴,,
∴,
设,则:,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
故答案为:.
【变式2】(2023·辽宁·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点D为的中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若,,则的长为 .

【答案】//1.5
【分析】先根据证明,推出,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最后根据中点的定义即可求的长.
【详解】解:,

点D为的中点,

又,


中,,,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性质等,证明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2025·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小丽在公园里荡秋千,在起始位置处摆绳与地面垂直,摆绳长,向前荡起到最高点处时距地面高度,摆动水平距离为,然后向后摆到最高点处.若前后摆动过程中绳始终拉直,且与成角,则小丽在处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过点作于点,摆绳与地面的垂点为,由勾股定理得到,进而得出,证明,得到,进而求出,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如图,过点作于点,摆绳与地面的垂点为,
由题意可知,,,,







在和中,




即小丽在处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故选:A.
【考点2】直角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典例】(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图①、图②、图③均是的网格,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其顶点称为格点.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使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在图①中,是面积最大的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②中,是面积最大的直角三角形;
(3)在图③中,是面积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答案】(1)见解析
(2)见解析
(3)见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格点作图,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网格中求三角形面积,熟知相关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1)根据面积最大,且为等腰三角形,顶点均在格点上;
(2)根据面积最大,且为直角三角形,顶点均在格点上;
(3)作个腰长为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顺次连接A、B、C,则即为所求.
【详解】(1)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2)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3)解:如图所示,即为所求.
【变式1】(24-25八年级上·山西晋中·期末)五根小木棒的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应用.欲求证是否为直角三角形,这里给出三边的长,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解:A、,,故A不正确;
B、,,故B正确;
C、,,故C不正确;
D、,,故D不正确.
故选:B.
【变式2】(24-25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在中,,且周长为,点从点开始沿边向点以每秒的速度运动;点从点沿边向点以每秒的速度运动,两点同时出发,
(1)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当运动了3秒时,求的面积.
【答案】(1)见解析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是直角三角形是关键;
(1)由,设,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
(2)由(1)的结论及周长条件可求得x的值,从而求得的长;由条件求得,利用三角形面积求解即可.
【详解】(1)证明:,
设.


是直角三角形;
(2)解:由(1)可知.
根据题意得,
解得.

当运动了3秒时,.
的面积.
【变式3】(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BAC=90°,AB=2,AC=3.沿过点A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BC上的点D处;再折叠纸片,使点C与点D重合,若折痕与AC的交点为E,则AE的长是( )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AD = AB = 2, ∠B = ∠ADB, CE= DE, ∠C=∠CDE,可得∠ADE = 90°,继而设AE=x,则CE=DE=3-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沿过点A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BC上的点D处,
∴AD = AB = 2, ∠B = ∠ADB,
∵折叠纸片,使点C与点D重合,
∴CE= DE, ∠C=∠CDE,
∵∠BAC = 90°,
∴∠B+ ∠C= 90°,
∴∠ADB + ∠CDE = 90°,
∴∠ADE = 90°,
∴AD2 + DE2 = AE2,
设AE=x,则CE=DE=3-x,
∴22+(3-x)2 =x2,
解得
即AE=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折叠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考点3】勾股数
【典例】(2025·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清代扬州数学家罗士琳痴迷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提出了推算勾股数的“罗士琳法则”.法则的提出,不仅简化了勾股数的生成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数学在数论领域的贡献.由此法则写出了下列几组勾股数: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根据上述规律,写出第⑤组勾股数为 .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数字类规律探究,观察可知,每组勾股数的第一个数字为奇数,后面两个数字为两个连续的整数,得到第⑤组勾股数的第1个数为11,设第2个数为,则第3个数为,根据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进行求解.
【详解】解:由题意,第⑤组勾股数的第1个数为11,设第2个数为,则第3个数为,
由勾股定理,得:,
解得:,
∴;
∴第⑤组勾股数为;
故答案为:.
【变式1】(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勾股数是指能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世界上第一次给出勾股数公式的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现有勾股数a,b,c,其中,均小于,,,是大于1的奇数,则 (用含的式子表示).
【答案】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边小于斜边得到,为直角边,为斜边,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的值.
【详解】解:由于现有勾股数a,b,c,其中,均小于,
,为直角边,为斜边,


得到,


是大于1的奇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清楚,为直角边,为斜边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2】(2025·广东·中考真题)《九章算术》是世界上较早给出勾股数公式的著作,掌握确定勾股数组的方法对研究直角三角形具有重要意义.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都是正整数,则,,为一组“勾股数”.下表中的每一组数都是勾股数.
3,4,5 7,24,25 11,60,61 15,112,113 19,180,181
4,3,5 8,15,17 12,35,37 16,63,65 20,21,29
5,12,13 9,12,15 13,84,85 17,144,145 21,28,35
6,8,10 10,___,26 14,48,50 18,80,82 22,120,122
(1)请补全上表中的勾股数.
(2)根据上表中数据规律,用含字母(均为正整数)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使该组代数式能表示上表中所有的勾股数,并证明.
(3)某校计划在一块绿地上种花,使之构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该图案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种花要求:仅在三角形边上种花,每个三角形顶点处都种一株花,各边上相邻两株花之间的距离均为.如果每个三角形最短边都种21株花,那么这块绿地最少需要种植多少株花?
【答案】(1)
(2),,,其中、、都是正整数,,证明见解析
(3)280
【分析】(1)先由表中勾股数规律,令,,,由勾股数定义列方程求解即可得到答案;
(2)由表中数据,分别用代数式表示出,,,再由整式混合运算求证即可得证明;
(3)由于该图案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下面只需要解决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种植情况即可,根据题意可知,最短边为20,另一个直角边为21,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斜边,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由表中勾股数的规律可知,令,,,
则由勾股数定义可知,
即,

解得或(舍去);
故答案为:24.
(2)解:由题意,,,,其中、、都是正整数,,证明过程如下:
,,,





(3)解:由于该图案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下面只需要解决其中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种植情况即可,如图所示:
设,即直角三角形中最短边为,
仅在三角形边上种花,三角形顶点处都种一株花,各边上相邻两株花之间的距离均为,三角形最短边种株花,

由题意可知,最小为,
那么 ,
那么这块绿地最少需要种植株花.
【点睛】本题考查由勾股数涉及的数字规律问题,难度中等偏上,涉及勾股数定义、整式加减乘法混合运算、平方差公式等知识,观察分析所给表中勾股数,分类找准规律并灵活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是关键.
【变式3】(2023·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该著作中给出了勾股数,,的计算公式:,,,其中,,是互质的奇数.下列四组勾股数中,不能由该勾股数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的是(  )
A.3,4,5 B.5,12,13 C.6,8,10 D.7,24,25
【答案】C
【分析】首先证明出,得到a,b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然后由,,是互质的奇数逐项求解即可.
【详解】∵,
∴.
∵,
∴.
∴a,b是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
∵,是互质的奇数,
∴A.,
∴当,时,,,,
∴3,4,5能由该勾股数计算公式直接得出;
B.,
∴当,时,,,,
∴5,12,13能由该勾股数计算公式直接得出;
C.,,
∵,是互质的奇数,
∴6,8,10不能由该勾股数计算公式直接得出;
D.,
∴当,时,,,,
∴7,24,25能由该勾股数计算公式直接得出.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数的应用,通过,,是互质的奇数这两个条件去求得符合题意的t的值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考点4】勾股定理的应用
【典例】(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如图,圆柱形玻璃杯的杯高为,底面周长为,在杯内壁离杯底的点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上,它在离杯上沿,且与蜂蜜相对的点处,则蚂蚁从外壁处到内壁处所走的最短路程为 .(杯壁厚度不计)
【答案】10
【分析】如图(见解析),将玻璃杯侧面展开,作关于的对称点,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的长度即为所求,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得.
【详解】解:如图,将玻璃杯侧面展开,作关于的对称点,作,交延长线于点,连接,
由题意得:,

∵底面周长为,


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蚂蚁从外壁处到内壁处所走的最短路程为,
故答案为:10.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将图形展开,利用轴对称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是解题的关键.同时也考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变式1】(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这是我国数学史上的“葭生池中”问题.即,,,则( )
A.8 B.10 C.12 D.13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设,则,由勾股定理列出方程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则,
由题意,得:,
解得:,即,
故选:C.
【变式2】(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30km至B港,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航行40km至C港,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 km.
【答案】50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易证是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如图,根据题意,得,,,,



∴在中,
即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50 km.
故答案为:50
【点睛】本题考查方位角,勾股定理,根据题意画出图形,证明是直角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变式3】(2025·陕西咸阳·模拟预测)如图,在矩形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
【答案】17
【分析】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是,连接,,证明和全等得,则,由此得当为最小时,为最小,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进而得当点,,共线时,的值为最小,最小值为线段的长,在中,根据,,由勾股定理得,据此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是,连接,,如图所示:
四边形是矩形,且,,
,,,

在和中,




当为最小时,为最小,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得:,
的最小值为线段的长,
当点,,共线时,的值为最小,最小值为线段的长,
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的最小值是17.
故答案为:17.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理解矩形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单元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给出的“弦图”,它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A.勾股定理 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三角形全等 D.中心对称图形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对勾股定理的证明,掌握“弦图”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弦图”是解决勾股定理的证明的解答即可.
【详解】解:∵“弦图”是利用面积关系证明勾股定理的,
∴“弦图”解决的数学问题是:勾股定理.
故选:A.
2.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为( )
A.3 B.9 C.16 D.25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
【详解】解:由图可知正方形的边长为,
∴正方形的面积为,
故选:B.
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比较简单,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三边长满足 (其中 为最长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依次验证各选项即可.
【详解】解:A、不能,因为,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B、不能,因为,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C、不能,因为,故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D、能,因为,故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D.
4.在中,,、、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那么的值是( )
A.2 B.6 C.20 D.36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勾股定理直接计算斜边的平方即可.
【详解】解:根据题意,为直角三角形,,因此边c为斜边,a、b为直角边,
由勾股定理得:,
代入已知条件,,
得:,
因此,的值为6,
故选:B.
5.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的著作《算法统宗》中写了一首计算秋千绳索长度的词《西江月》:“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翻译成现代文为:如图,秋千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尺),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尺),则秋千绳索(或)的长度为多少尺?设秋千绳索的长为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应用,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可知 ,,,,由勾股定理,得到,即可解答.
【详解】解:根据题意,有,,,
∴,
由勾股定理,得,
即.
故选C.
6.如图是勾股树衍生图案,它由若干个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分别表示其对应正方形的面积,若已知上方左右两端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64,9,则的值为( )
A.22 B.45 C.55 D.73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代数式求值,掌握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解题关键.由勾股定理可得,,,,再代入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解:如图,
由勾股定理可得,,,,


故选:C.
7.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作“垂美”四边形,现有如图所示的“垂美”四边形,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则的值为( )
A.20 B.16 C.18 D.25
【答案】A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证明,再由勾股定理得,,然后证明,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解:∵,
∴,
由勾股定理得:,,
∴,
∵,
∴.
故选:A.
8.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1
【答案】B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解直角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熟练掌握基本作图是解题的关键.过点作于点,证明,利用面积法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解:过点作于点,
在中,,,,

以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
是的角平分线,





故选B.
9.如图,在 中, ,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图中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 为“希波克拉底月牙 ”.当 , 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答案】D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圆的面积,能把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转化成规则图形的面积是解此题的关键.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分别求出三个半圆的面积和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在中, , ,,
由勾股定理得:,
∴阴影部分的面积

故选:D.
10.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于点E,PF⊥ CD于点F,连接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 AP=EF;② AP⊥ EF;③∠PFE=∠BAP;④ PD=EC;⑤ PB2+PD2=2PA2,正确结论是(  )
A.①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③ ⑤
【答案】D
【分析】① 先证,由全等的性质可得;② 由全等及矩形的性质可得;③ 由全等及矩形的性质可得;④ 由PF=EC且可判断错误 ⑤ 由勾股定理得、、,再相加后等量代换可得
【详解】① 解:过点P作于G,连接PC
易证
又PE⊥BC,PF⊥ CD,
∴ 四边形PECF是矩形

故 ① 正确;
② 解:延长AP交BC于H,连接PC交EF于O,如图
由① 知:
故② 正确;
③ 解:由①② 知:
故③正确;
④解:∵四边形PECF是矩形
∴ PF=EC
在中
故④错误;
⑤ 解:过点P作于G,连接PC
易知四边形ABEG、PECF、GPFD为矩形

故⑤ 正确;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性质,矩形的判定及性质,勾股定理,灵活运用知识及作出辅助线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
11.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底面圆的周长为,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求它从点A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上底面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最短路径是 .
【答案】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展开图求最短路径问题,将圆柱体展开,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运用勾股定理解答是解题关键.
根据题意得出蚂蚁沿圆柱侧面爬行的最短路程是指展开后线段的长,求出,,根据勾股定理求出即可.
【详解】解:如图:
由题意得:,
由勾股定理有
故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
故答案为:
12.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是斜边上的高,则的长为 .
【答案】/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面积计算,正确得出的长是解题关键.直接利用勾股定理得出的长,再利用三角形面积求法得出答案.
【详解】解: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


则,
解得:.
故答案为:.
13.如图,在中,,,,将折叠,沿折叠,使点与点重合,则的周长等于 .
【答案】17
【分析】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折叠前后对应边相等.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的长,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与的关系,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可得答案.
【详解】解:在中,,
由勾股定理,得,
由翻折的性质,得.
的周长.
故答案为:17.
14.小亮在一个科学实验课上学习了发声物体的振动实验后,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在一个支架的横杆点处用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可以自由摆动,如图,表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当小明用发声物体靠进小球时,小球从摆到位置,此时过点作于点,当小球摆到位置时,与恰好垂直(图中的O、A、B、C、D均在同一平面上),过点作于点.现已知,测得,则的长为 cm.
【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利用证明得到,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进而求解即可.
【详解】解:,

又,,



在和中,
,,,


∵,,
∴,
∴.
故答案为:35.
15.中国传统房屋往往将屋脊做成三角形形状,如图1,用三角形房梁支撑房檩,做成三角形屋脊,图2是房梁的平面图,是加固房梁的一根横撑.若米,米,为的中点,于点,则的长度为 米.
【答案】
【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
∵米,为的中点,米,
∴,米;
在中,(米);
∵,
∴,
∴(米),
故答案为:.
16.如图,等腰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以A、C为圆心,大于的长度为半径分别画圆弧相交于两点E,F,若直线上有一个动点P,则线段的最小值为 .
【答案】8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点,利用垂直平分线将转化为,找到P、A、D三点共线时最短成为解题的关键.
由作法知是的垂直平分线,可得,线段的最小就是,当A、P、D三点共线时最短,由点D是底边的中点,可,由可得,在中运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解:如图:连接,
由作法知是的垂直平分线,
∴,
∴,
线段的最小就是,
当A、P、D三点共线时最短,
∵点D是底边的中点,
∴,
∵,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线段的最小值为8.
故答案为8.
三、解答题
17.如图,一架消防梯的长为25米,斜靠在竖直的墙面上,消防梯底端A距墙面的水平距离为7米.
(1)求消防梯顶端B离地面的竖直高度为多少米?
(2)若消防梯顶端B沿墙面竖直向下滑动了4米,试求其底端A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
【答案】(1)米
(2)米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熟知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由题意得,米,米,,据此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即可得到答案;
(2)由题意得,米,米,据此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的长,进而求出的长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由题意得,米,米,,
∴米,
答:消防梯顶端B离地面的竖直高度为米;
(2)解:由题意得,米,米,
∴米,
∴米,
答:底端A在水平方向滑动了米.
18.如图,在中,,为线段上一点,,连接.若,求的长度.
【答案】20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运用,根据勾股定理逆定理得到是直角三角形,在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
∴,
∴是直角三角形,且,
∴,
又∵,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的长度为.
19.如图,,,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动点,分别从点,同时出发,点以的速度向点移动,一直到达点为止,点以的速度向点移动,当点到达点时点随之停止运动.
(1)___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为多少时,四边形的面积为;
(3)为多少时,点和点的距离为.
【答案】(1);
(2)当t为5时,四边形的面积为.
(3)当t为或时,点P和点Q的距离为10cm
【分析】(1)当运动时间为t s时,根据点P,Q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即可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
(2)利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t的值;
(3)过点Q作于点E,则,利用勾股定理,即可得出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解:当运动时间为时,,,,.
故答案为:;.
(2)依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答:当t为5时,四边形的面积为.
(3)过点Q作于点E,则,如图所示.
依题意得:,
即,
解得,.
答:当t为或时,点P和点Q的距离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以及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各线段之间的关系,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出各线段的长度;(2)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20.【课本再现】
(1)如图1,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空白部分也是正方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课堂上,老师结合图形,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证明了勾股定理.请写出证明过程.
【类比迁移】
(2)现将图1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向内翻折,得到图2,若,,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3)如图3,在中,是边上的高,,,,设的长为,请求出的值.
【答案】(1)见解析;(2)13;(3)
【分析】(1)利用以c为边的正方形和4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等于以边为的正方形的面积建立方程,即可得出结论;
(2)由折叠后空白部分的面积为边长为c的正方形的面积 2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得答案;
(3)设的长为,则,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1)依题意,∵大的正方形的面积可以表示为,
大的正方形的面积还可以表示为


∴;
(2)空白部分的面积边长为c的正方形的面积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
∴空白部分的面积;
(3)∵设的长为,则
∵是边上的高



解得.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以上知识点.
21.我们规定:三角形任意一条边的“边高差”等于这条边与这条边上高的长度之差.如图1,中,为边上高,边的“边高差”等于,记为.
(1)如图2,若中,,,,则 ;
(2)若中,,,求的值;
(3)若中,,边上的高为15,求的值.
【答案】(1)1
(2)
(3)13或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新定义下的三角形边高的数量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等内容,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掌握勾股定理.
(1)根据条件判定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底边,然后根据新定义即可得出结果;
(2)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相关边长,最后根据新定义求解即可;
(3)分两种情况画出示意图,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相关边长,最后根据新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1)解:∵,
∴为等腰三角形,
∵,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
∴为底边上的高,
∴,
故答案为:1;
(2)解:如图所示,是边上的高,
由勾股定理得,
利用等面积法可得,
∴;
(3)解:①如图所示,是边上的高,
由勾股定理得,,

∴,
∴;
②如图所示,是边上的高,
同①可得,此时,
∴.
综上,的值为13或.
22.探究与理解
【思考探究】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小林同学对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公式(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乘法公式进行了“联合”探究.
【理解分析】小林这样认为:如果乘法公式中的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那么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得出另外的等式:,在这个等式里,可以将,,分别看成三个量,由此,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解决问题】
(1)在一直角三角形中:
①已知两条直角边长的和为7,积为12,求斜边的长;
②已知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为169,且两条直角边的乘积为60,求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求的面积.
【答案】(1)①5;②;
(2)1.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
(1)①由题意可知,,根据计算即可;
②由题意得到,,可知,求出,再根据求出,即可求出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先证明、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题干所给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1)①解:∵两条直角边长的和为7,积为12,
∴,,
∵,
∴,
解得:(负值舍去);
②解:∵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为169,且两条直角边的乘积为60,
∴,,
∴,
∴(负值舍去),

∴,
解得:(负值舍去),
∴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解:∵,
∴、是直角三角形,
∵,,
∴,
∵,,
∴,即,
∴,
∴.
23.在物理力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将一根不可拉伸的绳子绕过定滑轮A,一端拴在滑块B上,另一端拴在物体C上,滑块B与物体C均放置在水平地面的直轨道上,通过滑块B的左右滑动来调节物体C的升降.实验过程中,绳子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实验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物体C到定滑轮A的垂直距离是,.定滑轮、滑块和物体的大小忽略不计.
(1)求绳子的总长度;
(2)如图2,若物体C升高,求滑块B向左滑动的距离.
【答案】(1)
(2)
【分析】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熟悉掌握勾股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1)利用勾股定理运算求解即可;
(2)根据勾股定理和线段的和差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解:设,则,
在中,,
∴,
解得:,
∴,
∴绳子长度;
(2)解:如图进行标注:
若物体升高,则此时,
∴在中,,
由(1)可知:,
∴,
答:滑块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24.如图,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在线段上,连结,过点作,垂足为点,点在线段上.
(1)求证:;
(2)请直接写出、和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
(3)求证:
【答案】(1)见解析
(2)
(3)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性质,三线合一,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1)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从而得出,最后根据即可证明;
(2)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易证,即可得出结论;
(3)证明得,由三线合一得,进而可证结论成立.
【详解】(1)证明: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在与中

(2)解:∵
∴,


∴.
(3)证明:∵
平分
过点作
在与中



25.如图是“赵爽弦图”,根据这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其中和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1)如果,那么长为________;
(2)设,取.
①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______;
②求的值.
【答案】(1)20
(2)①4,96;②19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的变形求值,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知勾股定理和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1)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则可由勾股定理得到,据此可得答案;
(2)①根据题意可得,则,则由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可得正方形的面积,由勾股定理可得,则,据此求出的值即可得到答案;②根据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
(2)解:①∵,
∴,
∴正方形的面积为;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
∴,
∴,
∴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
②.2025~2026学年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时同步训练
第一章 勾股定理 本章综合训练
【本章概述】
一、勾股定理(核心基础)
1. 定理内容: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公式:若直角边为a、b,斜边为c,则:
2. 定理证明方法(重点掌握):
(1)面积拼图法(赵爽弦图):通过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利用面积相等推导,主要关键在于:大正方形面积小正方形面积4个直角三角形面积。
(2)总统证法(梯形面积法):利用直角梯形分割,结合三角形面积公式证明。
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重要推论)
1. 逆定理内容:若三角形三边满足(c为最长边),则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且c所对的角为直角。
2. 应用场景:
(1)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如给出三边长度:3, 4, 5)。
(2)验证实际结构中的直角(如木工检验墙角)。
三、定理的实际应用(高频考点)
1. 求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已知任意两边,求第三边(注意区分直角边/斜边)。
2. 解决“不可达距离”问题:测量河宽、山高、旗杆高度等(构造直角三角形模型)。
3. 立体图形中的最短路径(重难点):圆柱/长方体的表面爬行最短路径(展开成平面直角形)。
四、勾股数(常考记忆点)
1. 定义:满足的正整数三元组。
2. 常见勾股数:
(1)基本组:(3, 4, 5)、(5, 12, 13)、(7, 24, 25)、(8, 15, 17)
(2)倍数组:(6, 8, 10)、(9, 12, 15)等(比例缩放仍成立)。
五、易错点与关键技巧
1. 陷阱警示:
(1)未区分直角边与斜边→混淆中的c是斜边。
(2)忽略三角形存在条件(如边长 1, 2, 3 不满足三角形,更非直角)。
2. 解题关键:
(1)复杂图形中构造直角三角形(作辅助线、分割图形)。
(2)实际应用题先建模(将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
六、数学思想方法总结
思想方法 具体体现
数形结合 代数式与几何图形的统一
模型思想 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关系求解
分类讨论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第三边时,需明确哪条是斜边
从特殊到一般 通过特例(如等腰直角三角形)归纳出普适规律
【直击真题】
【考点1】勾股定理
【典例】(2025·江苏连云港·中考真题)如图,长为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端离墙脚线的距离为,则梯子顶端的高度h为 m.
【变式1】(2024·江苏常州·中考真题)如图,在中,,,,D是边的中点,E是边上一点,连接.将沿翻折,点C落在上的点F处,则 .
【变式2】(2023·辽宁·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点D为的中点,过点C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若,,则的长为 .

【变式3】(2025·山东东营·中考真题)如图,小丽在公园里荡秋千,在起始位置处摆绳与地面垂直,摆绳长,向前荡起到最高点处时距地面高度,摆动水平距离为,然后向后摆到最高点处.若前后摆动过程中绳始终拉直,且与成角,则小丽在处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 )
A. B. C. D.
【考点2】直角三角形判定的应用
【典例】(2025·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图①、图②、图③均是的网格,其中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相等的正方形,其顶点称为格点.只用无刻度的直尺,分别在给定的网格中按下列要求作,使的顶点均在格点上.
(1)在图①中,是面积最大的等腰三角形;
(2)在图②中,是面积最大的直角三角形;
(3)在图③中,是面积最大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变式1】(24-25八年级上·山西晋中·期末)五根小木棒的长度分别为7,15,20,24,25,现将它们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下列图形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2】(24-25八年级下·江西赣州·期末)如图所示,在中,,且周长为,点从点开始沿边向点以每秒的速度运动;点从点沿边向点以每秒的速度运动,两点同时出发,
(1)求证:是直角三角形;
(2)当运动了3秒时,求的面积.
【变式3】(2022·山东济宁·中考真题)如图,三角形纸片ABC中,∠BAC=90°,AB=2,AC=3.沿过点A的直线将纸片折叠,使点B落在边BC上的点D处;再折叠纸片,使点C与点D重合,若折痕与AC的交点为E,则AE的长是( )
A. B. C. D.
【考点3】勾股数
【典例】(2025·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清代扬州数学家罗士琳痴迷于勾股定理的研究,提出了推算勾股数的“罗士琳法则”.法则的提出,不仅简化了勾股数的生成过程,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数学在数论领域的贡献.由此法则写出了下列几组勾股数:①3,4,5;②5,12,13;③7,24,25;④9,40,41;……根据上述规律,写出第⑤组勾股数为 .
【变式1】(2023·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勾股数是指能成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长的三个正整数,世界上第一次给出勾股数公式的是中国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现有勾股数a,b,c,其中,均小于,,,是大于1的奇数,则 (用含的式子表示).
【变式2】(2025·广东·中考真题)《九章算术》是世界上较早给出勾股数公式的著作,掌握确定勾股数组的方法对研究直角三角形具有重要意义.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都是正整数,则,,为一组“勾股数”.下表中的每一组数都是勾股数.
3,4,5 7,24,25 11,60,61 15,112,113 19,180,181
4,3,5 8,15,17 12,35,37 16,63,65 20,21,29
5,12,13 9,12,15 13,84,85 17,144,145 21,28,35
6,8,10 10,___,26 14,48,50 18,80,82 22,120,122
(1)请补全上表中的勾股数.
(2)根据上表中数据规律,用含字母(均为正整数)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使该组代数式能表示上表中所有的勾股数,并证明.
(3)某校计划在一块绿地上种花,使之构成如图所示的图案,该图案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组成.种花要求:仅在三角形边上种花,每个三角形顶点处都种一株花,各边上相邻两株花之间的距离均为.如果每个三角形最短边都种21株花,那么这块绿地最少需要种植多少株花?
【变式3】(2023·四川泸州·中考真题)《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该著作中给出了勾股数,,的计算公式:,,,其中,,是互质的奇数.下列四组勾股数中,不能由该勾股数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的是(  )
A.3,4,5 B.5,12,13 C.6,8,10 D.7,24,25
【考点4】勾股定理的应用
【典例】(2023·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如图,圆柱形玻璃杯的杯高为,底面周长为,在杯内壁离杯底的点处有一滴蜂蜜,此时,一只蚂蚁正好在杯外壁上,它在离杯上沿,且与蜂蜜相对的点处,则蚂蚁从外壁处到内壁处所走的最短路程为 .(杯壁厚度不计)
【变式1】(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题)“今有方池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几何?”这是我国数学史上的“葭生池中”问题.即,,,则( )
A.8 B.10 C.12 D.13
【变式2】(2023·山东东营·中考真题)一艘船由A港沿北偏东60°方向航行30km至B港,然后再沿北偏西30°方向航行40km至C港,则A,C两港之间的距离为 km.
【变式3】(2025·陕西咸阳·模拟预测)如图,在矩形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
【单元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如图是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为《周髀算经》作注解时给出的“弦图”,它解决的数学问题是( )
A.勾股定理 B.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C.三角形全等 D.中心对称图形
2.如图,阴影部分是一个正方形,该正方形的面积为( )
A.3 B.9 C.16 D.25
3.以下列各组线段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B.、、
C.、、 D.、、
4.在中,,、、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若,,那么的值是( )
A.2 B.6 C.20 D.36
5.明朝数学家程大位在他的著作《算法统宗》中写了一首计算秋千绳索长度的词《西江月》:“平地秋千未起,踏板一尺离地,送行二步恰竿齐,五尺板高离地…”翻译成现代文为:如图,秋千静止的时候,踏板离地高一尺(尺),将它往前推进两步(尺),此时踏板升高离地五尺(尺),则秋千绳索(或)的长度为多少尺?设秋千绳索的长为尺,则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6.如图是勾股树衍生图案,它由若干个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分别表示其对应正方形的面积,若已知上方左右两端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64,9,则的值为( )
A.22 B.45 C.55 D.73
7.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叫作“垂美”四边形,现有如图所示的“垂美”四边形,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则的值为( )
A.20 B.16 C.18 D.25
8.如图,在中,,,,以点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于点,再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作射线交于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1
9.如图,在 中, ,分别以各边为直径作半圆,图中阴影部分在数学史上称 为“希波克拉底月牙 ”.当 , 时,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10.如图,点P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PE⊥BC于点E,PF⊥ CD于点F,连接EF,给出下列五个结论:① AP=EF;② AP⊥ EF;③∠PFE=∠BAP;④ PD=EC;⑤ PB2+PD2=2PA2,正确结论是(  )
A.① ③ B.① ② ③ C.① ③ ⑤ D.① ② ③ ⑤
二、填空题
11.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为,底面圆的周长为,在圆柱下底面的点A处有一只蚂蚁,求它从点A出发沿圆柱表面爬行到上底面与点A相对的点B处的最短路径是 .
12.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是斜边上的高,则的长为 .
13.如图,在中,,,,将折叠,沿折叠,使点与点重合,则的周长等于 .
14.小亮在一个科学实验课上学习了发声物体的振动实验后,对其作了进一步的探究:在一个支架的横杆点处用一根细绳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可以自由摆动,如图,表示小球静止时的位置.当小明用发声物体靠进小球时,小球从摆到位置,此时过点作于点,当小球摆到位置时,与恰好垂直(图中的O、A、B、C、D均在同一平面上),过点作于点.现已知,测得,则的长为 cm.
15.中国传统房屋往往将屋脊做成三角形形状,如图1,用三角形房梁支撑房檩,做成三角形屋脊,图2是房梁的平面图,是加固房梁的一根横撑.若米,米,为的中点,于点,则的长度为 米.
16.如图,等腰中,,,点D是底边BC的中点,以A、C为圆心,大于的长度为半径分别画圆弧相交于两点E,F,若直线上有一个动点P,则线段的最小值为 .
三、解答题
17.如图,一架消防梯的长为25米,斜靠在竖直的墙面上,消防梯底端A距墙面的水平距离为7米.
(1)求消防梯顶端B离地面的竖直高度为多少米?
(2)若消防梯顶端B沿墙面竖直向下滑动了4米,试求其底端A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多少米?
18.如图,在中,,为线段上一点,,连接.若,求的长度.
19.如图,,,为矩形的四个顶点,,,动点,分别从点,同时出发,点以的速度向点移动,一直到达点为止,点以的速度向点移动,当点到达点时点随之停止运动.
(1)___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2)为多少时,四边形的面积为;
(3)为多少时,点和点的距离为.
20.【课本再现】
(1)如图1,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中间空白部分也是正方形.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课堂上,老师结合图形,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证明了勾股定理.请写出证明过程.
【类比迁移】
(2)现将图1中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向内翻折,得到图2,若,,则空白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3)如图3,在中,是边上的高,,,,设的长为,请求出的值.
21.我们规定:三角形任意一条边的“边高差”等于这条边与这条边上高的长度之差.如图1,中,为边上高,边的“边高差”等于,记为.
(1)如图2,若中,,,,则 ;
(2)若中,,,求的值;
(3)若中,,边上的高为15,求的值.
22.探究与理解
【思考探究】学习了勾股定理之后,小林同学对勾股定理的数学表达公式(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乘法公式进行了“联合”探究.
【理解分析】小林这样认为:如果乘法公式中的a,b表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边长,那么根据以上两个公式可以得出另外的等式:,在这个等式里,可以将,,分别看成三个量,由此,只要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
【解决问题】
(1)在一直角三角形中:
①已知两条直角边长的和为7,积为12,求斜边的长;
②已知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为169,且两条直角边的乘积为60,求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
(2)如图,在四边形中,已知,,,求的面积.
23.在物理力学实验探究活动中,同学们将一根不可拉伸的绳子绕过定滑轮A,一端拴在滑块B上,另一端拴在物体C上,滑块B与物体C均放置在水平地面的直轨道上,通过滑块B的左右滑动来调节物体C的升降.实验过程中,绳子始终保持绷紧状态,实验初始状态如图1所示,物体C到定滑轮A的垂直距离是,.定滑轮、滑块和物体的大小忽略不计.
(1)求绳子的总长度;
(2)如图2,若物体C升高,求滑块B向左滑动的距离.
24.如图,和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中,点在线段上,连结,过点作,垂足为点,点在线段上.
(1)求证:;
(2)请直接写出、和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
(3)求证:
25.如图是“赵爽弦图”,根据这个图形的面积关系,可以证明勾股定理.其中和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四边形和四边形都是正方形.
(1)如果,那么长为________;
(2)设,取.
①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和为______;
②求的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