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了解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1.钠与水的反应,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 2.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难点 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新知探究(一)——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导学设计 1.探究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变化实验步骤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 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实验结论 钠是 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 ,在常温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1)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钠的强还原性及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2)新切开的钠由光亮变暗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2.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实验实验步骤 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钠受热后先熔化成光亮的液态小球,片刻后剧烈燃烧,发出____色火焰,生成______色固体实验结论 钠的熔点______,易燃烧,在空气中加热生成________色的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1)实验时如何取钠?用手直接拿可以吗?剩余的钠如何处理?(2)写出钠与Cl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系统融通知能]1.钠的结构及物理性质(1)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表现强还原性,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熔点低。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转化关系(2)注意事项①Na与O2反应时,温度不同,反应产物不同,常温生成Na2O,加热生成Na2O2。②Na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主要有四点:一是Na先熔化后燃烧;二是燃烧剧烈;三是发出黄色火焰;四是生成淡黄色固体。③Na与O2反应,不论生成Na2O还是Na2O2,每个Na原子都是失去1个电子变为Na+,因此,只要发生反应的Na的量一定,电子转移数就是一定的。3.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Na2CO3,变化过程的现象及主要反应如下:[题点多维训练]题点(一) 钠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B.钠在自然界中可以游离态存在C.钠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明钠质软D.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2.(2024·深圳高级中学月考)下列有关钠的取用方法、保存及存在形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取用少量的金属钠不可用手直接取B.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C.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丢入垃圾桶,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D.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题点(二) 钠与非金属的反应3.下列现象或性质能体现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③熔点低 ④密度比水小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①Na和Cl2 ②Na和O2 ③Zn和盐酸 ④C和O2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5.用流程图示的方法可以清楚反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Na→→NaOH→NaCl,则在常温下,上述转化关系中的物质是( )A.Na2CO3 B.Na2OC.Na2S D.Na2O2新知探究(二)——钠与水的反应导学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①钠____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____②钠________成闪亮的小球 钠的熔点____,反应放热③小球在水面上_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____推动小球运动④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钠与水______反应,产生气体⑤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______ 有______物质(NaOH)生成1.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律分析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H2而不是O2的原因。2.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Na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Na与H2O反应的更剧烈,甚至燃烧爆炸,写出N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将Na投入FeCl3溶液中,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5.火灾现场存在大量活泼金属(如Na)时,用什么灭火?不能用什么灭火?[系统融通知能]1.钠与H2O的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2.钠与酸溶液的反应(以盐酸为例)(1)酸过量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2)酸不足先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再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3.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其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如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即钠与水的反应。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1)先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2)再考虑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微点拨] ①过量的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最后消耗完。②钠能与任何水溶液反应。不要认为盐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就不能与钠反应。[题点多维训练]题点(一) Na与H2O的反应1.将一块金属钠投入盛有冷水的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某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 D.③④⑥2.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C.钠块在CCl4层和水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D.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题点(二) Na与酸、盐溶液的反应3.(2024·杭州期末检测)向溶液X中投入一小块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为FeCl3溶液,则有红褐色沉淀生成B.若X为CuSO4溶液,则有红色沉淀生成C.若X为稀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D.若X为NaOH饱和溶液,则恢复至室温后有白色固体析出4.将金属钠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盐酸 B.K2SO4稀溶液C.MgCl2稀溶液 D.Na2CO3溶液5.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_。①Mg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2SO4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FeCl3溶液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新知探究(一)[导学设计]1.银白 变暗 银白 软 氧化钠 4Na+O2===2Na2O(1)提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表现强还原性。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提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薄层白色的氧化钠而变暗,说明了钠很活泼,具有强还原性。2.黄 淡黄 低 淡黄 过氧化钠 2Na+O2Na2O2(1)提示:应用镊子夹取出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然后切取绿豆大小即可;不能用手直接拿;剩余的钠要放回原瓶中,不能乱扔。(2)提示:2Na+Cl22NaCl,2Na+SNa2S。[题点多维训练]1.选B 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等。2.选C 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3.选D 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是钠的焰色试验,属于物理性质;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③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④密度比水小,属于物理性质;⑤热和电的良导体,属于物理性质;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属于化学性质。4.选C Na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②错误;C与O2反应时,O2不足时生成CO,O2足量时生成CO2,④错误。5.选B 在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新知探究(二)[导学设计]①浮 小 ②熔化 低 ③四处游动 气体 ④剧烈 ⑤红 碱性1.提示:Na是金属,与H2O反应时,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若生成O2,氧的化合价升高,违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故生成的气体不是O2而是H2。2.提示:2Na+2H2O===2NaOH+H2↑3.提示:2Na+2HCl===2NaCl+H2↑4.提示:2Na+2H2O===2NaOH+H2↑FeCl3+3NaOH===3NaCl+Fe(OH)3↓5.提示:用干燥的沙土灭火,不能用水灭火。[题点多维训练]1.选C 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中,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反应后溶液变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2.选D 将钠块投入盛有煤油的烧杯中,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3.选B 钠投入到FeCl3溶液,先发生Na与水的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再发生NaOH与氯化铁的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正确;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发生反应有: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为钠浮在液面上,与溶液剧烈反应,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有气泡冒出,有蓝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2Na+2H+===2Na++H2↑,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故C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消耗水,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有NaOH晶体析出,故D正确。4.选C Na加入盐酸中,根据关系式2Na~2HCl~H2,可知46 g Na参加反应生成2 g H2,即溶液质量增加,类似的还有B、D项;Na加入Mg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MgCl2===2NaCl+H2↑+Mg(OH)2,即向溶液中加入46 g Na,反应后生成2 g H2和58 g Mg(OH)2沉淀,导致溶液质量减小。5.解析:在题给几种溶液中,金属钠均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①中Mg2++2OH-===Mg(OH)2↓;②中NaHCO3+NaOH===Na2CO3+H2O,故不会产生沉淀;③中Na2SO4与NaOH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④中反应消耗水并使溶液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析出Ca(OH)2沉淀;⑤中Fe3++3OH-===Fe(OH)3↓。答案:①④⑤(共79张PPT)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章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了解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 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1.钠与水的反应,Na2CO3和NaHCO3的性质比较。2.钠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难点 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实验。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目录新知探究(一)——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新知探究(二)——钠与水的反应课时跟踪检测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新知探究(一)导学设计 1.探究金属钠在空气中的变化实验步骤 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 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____实验结论 钠是 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 ,在常温下可以与O2反应生成白色的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银白变暗银白软氧化钠4Na+O2===2Na2O(1)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钠的强还原性及在自然界中存在的状态。提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电子,表现强还原性。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2)新切开的钠由光亮变暗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提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一薄层白色的氧化钠而变暗,说明了钠很活泼,具有强还原性。2.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实验实验步骤 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实验现象 钠受热后先熔化成光亮的液态小球,片刻后剧烈燃烧,发出 色火焰,生成 色固体实验结论 钠的熔点 ,易燃烧,在空气中加热生成 色的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黄淡黄低淡黄过氧化钠(1)实验时如何取钠?用手直接拿可以吗?剩余的钠如何处理?提示:应用镊子夹取出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然后切取绿豆大小即可;不能用手直接拿;剩余的钠要放回原瓶中,不能乱扔。(2)写出钠与Cl2、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系统融通知能]1.钠的结构及物理性质(1)钠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表现强还原性,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存在,钠可以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为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熔点低。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1)转化关系(2)注意事项①Na与O2反应时,温度不同,反应产物不同,常温生成Na2O,加热生成Na2O2。②Na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主要有四点:一是Na先熔化后燃烧;二是燃烧剧烈;三是发出黄色火焰;四是生成淡黄色固体。③Na与O2反应,不论生成Na2O还是Na2O2,每个Na原子都是失去1个电子变为Na+,因此,只要发生反应的Na的量一定,电子转移数就是一定的。3.钠暴露在空气中发生一系列变化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转化为Na2CO3,变化过程的现象及主要反应如下:[题点多维训练]题点(一) 钠的结构与物理性质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只有一个电子B.钠在自然界中可以游离态存在C.钠可以用小刀切割,说明钠质软D.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解析: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Na2CO3等。√2.(2024·深圳高级中学月考)下列有关钠的取用方法、保存及存在形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取用少量的金属钠不可用手直接取B.实验室中,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C.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丢入垃圾桶,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D.取用金属钠时,所需用品一般有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解析: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题点(二) 钠与非金属的反应3.下列现象或性质能体现钠的物理性质的是( )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 ③熔点低 ④密度比水小 ⑤热和电的良导体 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解析:①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是钠的焰色试验,属于物理性质;②钠燃烧时生成过氧化钠,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性质;③熔点低,属于物理性质;④密度比水小,属于物理性质;⑤热和电的良导体,属于物理性质;⑥钠有很强的还原性,在反应中失去电子,属于化学性质。4.下列各组物质中的两种物质发生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①Na和Cl2 ②Na和O2 ③Zn和盐酸 ④C和O2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解析:Na与O2常温下反应生成Na2O,加热时反应生成Na2O2,②错误;C与O2反应时,O2不足时生成CO,O2足量时生成CO2,④错误。5.用流程图示的方法可以清楚反映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Na→ →NaOH→NaCl,则在常温下,上述转化关系 中的物质是( )A.Na2CO3 B.Na2OC.Na2S D.Na2O2解析:在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钠与水的反应新知探究(二)导学设计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①钠 在水面上 钠的密度比水___②钠 成闪亮的小球 钠的熔点 ,反应放热③小球在水面上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 推动小球运动④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变小,最后消失 钠与水 反应,产生气体⑤反应后溶液的颜色变___ 有 物质(NaOH)生成浮小熔化低四处游动气体剧烈红碱性1.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律分析实验中产生的气体是H2而不是O2的原因。提示:Na是金属,与H2O反应时,N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若生成O2,氧的化合价升高,违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故生成的气体不是O2而是H2。2.写出Na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2Na+2H2O===2NaOH+H2↑3.Na与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Na与H2O反应的更剧烈,甚至燃烧爆炸,写出Na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2Na+2HCl===2NaCl+H2↑4.将Na投入FeCl3溶液中,溶液中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提示:2Na+2H2O===2NaOH+H2↑FeCl3+3NaOH===3NaCl+Fe(OH)3↓5.火灾现场存在大量活泼金属(如Na)时,用什么灭火?不能用什么灭火?提示:用干燥的沙土灭火,不能用水灭火。[系统融通知能]1.钠与H2O的反应2Na+2H2O===2NaOH+H2↑2.钠与酸溶液的反应(以盐酸为例)(1)酸过量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2)酸不足先与酸反应:2Na+2HCl===2NaCl+H2↑;再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3.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其实质是钠与水的反应,如钠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即钠与水的反应。4.钠与盐溶液的反应(1)先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2)再考虑氢氧化钠是否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微点拨] ①过量的钠与酸溶液反应时,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最后消耗完。②钠能与任何水溶液反应。不要认为盐不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就不能与钠反应。[题点多维训练]题点(一) Na与H2O的反应1.将一块金属钠投入盛有冷水的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烧杯中,某同学认为可观察到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①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②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③反应后溶液变红 ④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⑤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⑥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C.②④⑤⑥ D.③④⑥解析: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中,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反应后溶液变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并在水面上四处游动。√2.将绿豆大的钠块投入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钠块只在煤油层中游动,并放出气体B.钠块只在水层中游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C.钠块在CCl4层和水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D.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解析:将钠块投入盛有煤油的烧杯中,钠块在水层和煤油层界面处游动并上下跳动,钠块熔化,水层变红。题点(二) Na与酸、盐溶液的反应3.(2024·杭州期末检测)向溶液X中投入一小块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X为FeCl3溶液,则有红褐色沉淀生成B.若X为CuSO4溶液,则有红色沉淀生成C.若X为稀盐酸,则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D.若X为NaOH饱和溶液,则恢复至室温后有白色固体析出√解析:钠投入到FeCl3溶液,先发生Na与水的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再发生NaOH与氯化铁的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A正确;钠投入到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里,发生反应有: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现象为钠浮在液面上,与溶液剧烈反应,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声,有气泡冒出,有蓝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钠与盐酸反应的实质为2Na+2H+===2Na++H2↑,反应后溶液的pH增大,故C正确;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消耗水,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有NaOH晶体析出,故D正确。4.将金属钠分别投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A.盐酸 B.K2SO4稀溶液C.MgCl2稀溶液 D.Na2CO3溶液√解析:Na加入盐酸中,根据关系式2Na~2HCl~H2,可知46 g Na参加反应生成2 g H2,即溶液质量增加,类似的还有B、D项;Na加入MgCl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MgCl2===2NaCl+H2↑+Mg(OH)2,即向溶液中加入46 g Na,反应后生成2 g H2和58 g Mg(OH)2沉淀,导致溶液质量减小。5.将金属钠放入盛有下列溶液的小烧杯中,既有气体产生,又有沉淀产生的是________。①MgSO4溶液 ②NaHCO3溶液 ③Na2SO4溶液 ④饱和澄清石灰水 ⑤FeCl3溶液①④⑤解析:在题给几种溶液中,金属钠均先与水发生反应:2Na+2H2O===2NaOH+H2↑,①中Mg2++2OH-===Mg(OH)2↓;②中NaHCO3+NaOH===Na2CO3+H2O,故不会产生沉淀;③中Na2SO4与NaOH不反应,没有沉淀生成;④中反应消耗水并使溶液温度升高,Ca(OH)2的溶解度降低,析出Ca(OH)2沉淀;⑤中Fe3++3OH-===Fe(OH)3↓。课时跟踪检测(选择题第1~11小题,每小题3分,第14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1412345678910111315√1.(2024·温州期末检测)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不需要的仪器是( )121412345678910111315解析:钠是固体,完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应该在坩埚中进行,A是玻璃棒,B是泥三角,C是三脚架,D所示仪器是坩埚,用不到的仪器为玻璃棒,故A错误。12√12456789101113141532.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氯气反应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失去电子,常温条件下也能与氯气反应,故A错误。12√12456789101113141533.(2024·杭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将4.6 g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C.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钠的表面生成了Na2O2D.Na与H2O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12124567891011131415312124567891011131415312√1245678910111314153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第二块在常温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相同C.两块钠的反应产物的颜色相同D.两块钠所得反应产物的质量相等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Na与O2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Na的化合价变化相同,则两块等质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1212456789101113141535.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121245678910111314153A.图②中钠熔化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B.图③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D.实验过程中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后,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解析: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若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钠和水剧烈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事故。√12√12456789101113141536.(2024·惠州高一检测)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B.有气体产生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Na投入饱和石灰水中,Na与H2O反应,水减少,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溶液底部不可能有银白色物质生成,C符合题意。12√12456789101113141537.已知液氨(密度为0.617 g·cm-3)与钠的反应和水与钠的反应相似:2NH3+2Na===2NaNH2+H2↑,NaNH2易溶于液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钠会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C.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D.钠与液氨的反应中NH3为氧化剂,NaNH2为还原产物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2NH3+2Na===2NaNH2+H2↑,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钠的密度大于液氨,不会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故B错误;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能缓慢产生氢气,不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故C错误;钠与液氨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H3为氧化剂,NaNH2为氧化产物,氢气为还原产物,故D错误。12√12456789101113141538.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钠在空气中发生如下转化: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现象为钠由银白色变暗,之后变成白色固体(NaOH),白色固体潮解变成液体,与空气中的CO2、H2O结合形成白色晶体(Na2CO3·10H2O),最后白色晶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12√12456789101113141539.如图所示,在坩埚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放出热量C.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钠与无水CuSO4接触产生火花,说明反应放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铜产生,则表明熔化的钠与无水CuSO4粉末发生了置换反应,钠表现出还原性。12124567891011131415310.将钠和木炭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盛水的试剂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A.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B.左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导管液面上升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燃烧后左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右瓶内气体体积变化不大,压强变化不大,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12124567891011131415311.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 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a(密度为0.97 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MgCl2溶液(密度约为1 g·cm-3)。12124567891011131415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MgCl2溶液加入苯中,MgCl2溶液在上层B.钠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C.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至消失,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D.Na在MgCl2溶液底部四处游动,Mg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MgCl2溶液的密度大于苯的,分层后MgCl2溶液在下层,A项错误;Na的密度介于苯和MgCl2溶液之间,故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与水反应,生成的H2附着在Na表面,在H2逸出的过程中带动Na上浮至苯层,H2逸出后,Na在重力作用下又回到界面处,故可观察到Na上下跳动直至消失,又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故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C项正确,B、D两项错误。1212456789101112131415312.(7分)(1)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以下反应:2NaNO3+10Na===6Na2O+N2↑。试说明不用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而采用此反应制取氧化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钠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钠与O2直接反应易生成Na2O2,而此方法有N2的保护避免生成Na2O2124567891011131415313.(10分)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反应关系。121245678910111314153回答下列问题:(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2)写出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 A的粉末,置于陶土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H2O2Na+2H2O===2NaOH+H2↑121312456789101114153①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A和H2O反应的结论是________(填字母)。a.反应放热b.脱脂棉在空气中可以自燃c.有O2生成d.A在空气中可以自燃②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O2+2H2O===4NaOH+O2↑ac121312456789101114153解析:甲点燃生成A,A、甲均与B反应生成C,所以甲是钠,A是过氧化钠,B是水,C是氢氧化钠,丙是氢气,乙是氧气。(3)①脱脂棉剧烈燃烧,说明反应放热,a正确;脱脂棉在空气中不自燃,b错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不可以自燃,d错误。②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121012456789111314153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14.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dCl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21245678910111314153A.装置①的仪器可以制取H2B.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生成,发生的反应是PdCl2+CO+H2O===Pd↓+CO2+2HCl√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装置①为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可以用装置①,A正确;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实验之前,应用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当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说明空气已排净,再点燃酒精灯,可排除氧气、水蒸气等对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干扰,B正确;装置①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碳酸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故装置②中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知,PdCl2溶液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黑色的P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D正确。12124567891011131415315.(15分)(2024·福建宁德高一期中)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2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Na+2H2O===2Na++2OH-+H2↑121245678910111314153解析: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原因是金属钠可以和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121245678910111314153(2)如图所示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淡黄色121245678910111314153(3)Na、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是转变为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金属钠可用于生产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剂NaN3。某汽车安全气囊中含NaN3、Fe2O3和NaHCO3等物质。①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Na2CO3121245678910111314153②气囊中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反应生成Na2O与另一种单质,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置换12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选择题第1~11小题,每小题3分,第14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1.(2024·温州期末检测)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不需要的仪器是( )2.下列有关金属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钠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与氯气反应B.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与反应条件有关C.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D.实验室中少量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3.(2024·杭州高一期末)下列关于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钠的熔点低,且与水反应放出热量B.将4.6 g钠投入95.4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C.钠放置在空气中表面变暗是由于钠的表面生成了Na2O2D.Na与H2O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4.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加热条件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第二块在常温下与足量氧气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两块钠失去电子数相同C.两块钠的反应产物的颜色相同D.两块钠所得反应产物的质量相等5.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过程如图①、②、③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②中钠熔化成小球,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B.图③中滴加酚酞溶液后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钠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D.实验过程中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后,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6.(2024·惠州高一检测)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化成光亮的小球,在液面四处游动B.有气体产生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7.已知液氨(密度为0.617 g·cm-3)与钠的反应和水与钠的反应相似:2NH3+2Na===2NaNH2+H2↑,NaNH2易溶于液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钠会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C.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D.钠与液氨的反应中NH3为氧化剂,NaNH2为还原产物8.一小块金属钠长时间放置于空气中,可能有下列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变成白色粉末 ②变暗 ③变成白色固体 ④变成液体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9.如图所示,在坩埚中放一小块钠,加热至熔化时,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无水CuSO4粉末与熔化的钠接触,瞬间产生耀眼的火花,同时有红色物质生成。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是置换反应B.上述反应放出热量C.上述反应中CuSO4表现了还原性D.加热且无水条件下,Na可以与CuSO4反应并生成Cu10.将钠和木炭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盛水的试剂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A.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B.左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导管液面上升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11.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 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a(密度为0.97 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MgCl2溶液(密度约为1 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MgCl2溶液加入苯中,MgCl2溶液在上层B.钠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C.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至消失,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D.Na在MgCl2溶液底部四处游动,Mg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12.(7分)(1)将金属钠放入CuSO4溶液中会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利用以下反应:2NaNO3+10Na===6Na2O+N2↑。试说明不用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而采用此反应制取氧化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10分)A、B、C是由H、O、Na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的化合物。甲、乙、丙是三种单质,分别由上述元素组成。上述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反应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B的分子式为________。(2)写出甲+B→C+丙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脱脂棉包住约0.2 g A的粉末,置于陶土网上,往脱脂棉上滴水,可观察到脱脂棉剧烈燃烧。①由实验现象所得出的有关A和H2O反应的结论是________(填字母)。a.反应放热b.脱脂棉在空气中可以自燃c.有O2生成d.A在空气中可以自燃②写出A和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14.实验室验证钠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并确定其产物的装置如图所示(已知:PdCl2溶液遇CO能产生黑色的Pd)。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的仪器可以制取H2B.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再点燃酒精灯C.装置②③中分别盛装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D.装置⑥中有黑色沉淀生成,发生的反应是PdCl2+CO+H2O===Pd↓+CO2+2HCl15.(15分)(2024·福建宁德高一期中)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我国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室温下“可呼吸”的Na CO2充电电池。电池的总反应为3CO2+4Na===2Na2CO3+C,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所示将一小块钠放在水平放置的试管中部,用酒精灯加热充分反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颜色为________。(3)Na、NaOH久置于空气中最终都是转变为 (填化学式)。(4)金属钠可用于生产汽车安全气囊中的气体发生剂NaN3。某汽车安全气囊中含NaN3、Fe2O3和NaHCO3等物质。①当汽车发生较严重的碰撞时,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气囊中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反应生成Na2O与另一种单质,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反应。课时跟踪检测(十一)1.选A 钠是固体,完成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应该在坩埚中进行,A是玻璃棒,B是泥三角,C是三脚架,D所示仪器是坩埚,用不到的仪器为玻璃棒,故A错误。2.选A 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失去电子,常温条件下也能与氯气反应,故A错误。3.选A 钠与水反应的现象之一为熔化成闪亮的小球,说明放出大量热,而且钠的熔点较低,故A正确;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 + H2↑46 80 24.6 g m(NaOH) m(H2)解得m(NaOH)=8 g,m(H2)=0.2 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故B错误;Na是活泼金属,易被氧气氧化,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是因为钠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Na2O,故C错误;Na与H2O反应生成NaOH和H2,是氧化还原反应,故D错误。4.选B Na与O2反应无论生成Na2O还是Na2O2,Na的化合价变化相同,则两块等质量的钠失去的电子数相同。5.选D 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若将剩余的钠放入废液缸中,钠和水剧烈反应,易引起火灾或爆炸等事故。6.选C Na投入饱和石灰水中,Na与H2O反应,水减少,Ca(OH)2析出,溶液变浑浊,溶液底部不可能有银白色物质生成,C符合题意。7.选A 2NH3+2Na===2NaNH2+H2↑,反应为置换反应,故A正确;将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钠的密度大于液氨,不会浮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故B错误;金属钠投入到液氨中,能缓慢产生氢气,不会发出轻微的爆鸣声,故C错误;钠与液氨的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变化,NH3为氧化剂,NaNH2为氧化产物,氢气为还原产物,故D错误。8.选B 钠在空气中发生如下转化:Na→Na2O→NaOH→Na2CO3·10H2O→Na2CO3,现象为钠由银白色变暗,之后变成白色固体(NaOH),白色固体潮解变成液体,与空气中的CO2、H2O结合形成白色晶体(Na2CO3·10H2O),最后白色晶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9.选C 钠与无水CuSO4接触产生火花,说明反应放热;有红色物质生成说明有铜产生,则表明熔化的钠与无水CuSO4粉末发生了置换反应,钠表现出还原性。10.选A 钠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固体,燃烧后左瓶内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木炭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右瓶内气体体积变化不大,压强变化不大,故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同时打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11.选C MgCl2溶液的密度大于苯的,分层后MgCl2溶液在下层,A项错误;Na的密度介于苯和MgCl2溶液之间,故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与水反应,生成的H2附着在Na表面,在H2逸出的过程中带动Na上浮至苯层,H2逸出后,Na在重力作用下又回到界面处,故可观察到Na上下跳动直至消失,又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故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C项正确,B、D两项错误。12.(1)钠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Cu(OH)2沉淀(2)钠与O2直接反应易生成Na2O2,而此方法有N2的保护避免生成Na2O213.解析:甲点燃生成A,A、甲均与B反应生成C,所以甲是钠,A是过氧化钠,B是水,C是氢氧化钠,丙是氢气,乙是氧气。(3)①脱脂棉剧烈燃烧,说明反应放热,a正确;脱脂棉在空气中不自燃,b错误;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c正确;过氧化钠在空气中不可以自燃,d错误。②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答案:(1)H2O (2)2Na+2H2O===2NaOH+H2↑(3)①ac ②2Na2O2+2H2O===4NaOH+O2↑14.选C 装置①为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可以用装置①,A正确;金属钠易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等发生反应,实验之前,应用二氧化碳气体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当装置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后,说明空气已排净,再点燃酒精灯,可排除氧气、水蒸气等对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干扰,B正确;装置①中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碳酸钠溶液可与二氧化碳反应,故装置②中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C错误;根据题给信息可知,PdCl2溶液与C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黑色的Pd、二氧化碳和氯化氢,D正确。15.解析:(1)该电池中不能存在水,否则可能引起电池爆炸,原因是金属钠可以和水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物是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2)钠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2Na2O2。(4)①NaN3受热分解为Na和N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化学方程式为2NaN32Na+3N2↑。②气囊中产生的Na立即与Fe2O3反应生成Na2O与另一种单质,属于置换反应。答案:(1)2Na+2H2O===2Na++2OH-+H2↑(2)2Na+O2Na2O2 淡黄色 (3)Na2CO3(4)①2NaN32Na+3N2↑ ②置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docx 第一节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pptx 课时跟踪检测(十一)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