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节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 2.氯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
难点 1.氯气分别与水、氢氧化钠的反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新知探究(一)——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性质
1.氯元素的存在
氯是一种重要的“_________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的主要用途
重要的__________,可用来制造________、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也可生产漂白液和漂白粉等。
3.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发现
(1)Cl2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的气体,有毒,熔点为-101 ℃,沸点为-34.6 ℃,密度为3.214 g·L-1(0 ℃),比空气的密度大。25 ℃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Cl2,其水溶液称为________。
(2)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________发现了Cl2,1810年,英国化学家________确认这种气体是Cl2。
[微点拨] ①闻Cl2的方法:在瓶口用手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②Cl2为黄绿色气体,最初命名为“绿气”,后又改为“氯气”。
4.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最外层有7个电子,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______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Cl2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一种________剂,具有________性。
(1)Cl2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与钠反应 产生大量白色烟
与铁反应 产生大量棕褐色烟
与铜反应 产生大量棕黄色烟
 [微点拨] 氯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Cl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①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__________,发出__________火焰,集气瓶口上方出现________。
②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事项
①燃烧的理解: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燃烧不一定有O2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和液氯都不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干燥的氯气和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③实验现象描述中的“烟、雾、气”。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描述为烟;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描述为雾;气体从溶液中或固体表面产生,描述为气。
④Cl2与H2的混合气体受热或光照可以发生爆炸生成HCl。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只存在于海水中(  )
(2)发生氯气泄漏时,污染区的居民应向低洼处转移(  )
(3)收集氯气时,可根据集气瓶内是否充满黄绿色气体来判断是否收集满(  )
(4)充满氯气的塑料矿泉水瓶中加入20 mL水,盖好瓶盖,用力振荡,矿泉水瓶会变瘪(  )
(5)Cl2是一种强氧化剂表现强还原性(  )
(6)Na、Fe与Cl2反应分别生成NaCl、FeCl2(  )
(7)工业制备HCl,可将Cl2和H2混合,然后光照或加热(  )
(8)Cl2与H2、Fe反应时,Cl2均表现氧化性(  )
2.(1)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______(填序号)。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可溶于水
(2)写出Cl2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C.Cl-和Cl2均有毒
D.Cl-和Cl2均呈黄绿色
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新知探究(二)——氯气与水的反应
导学设计 
漂白原理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色布条________ 干燥的Cl2____________
有色布条______ 在有H2O存在的条件下,Cl2有 __________
有色鲜花________ 在有H2O存在的条件下,Cl2有__________
1.在H2O存在的条件下,Cl2有漂白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用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说明。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Na2CO3溶液分别有什么现象?
3.将氯水进行光照,氯水中有气泡生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系统融通知能]
1.氯水的成分
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HCl发生电离,HClO和H2O发生微弱电离。氯水中含有以下微粒:
2.新制氯水的性质
3.次氯酸(HClO)的三种性质
4.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
物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OH-、H2O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保存 方法 特制钢瓶 棕色试剂瓶盛装,置于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置于普通试剂瓶,玻璃塞即可(会腐蚀橡胶)
[题点多维训练]
题点(一) Cl2与H2O反应和氯水的性质
1.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出现无色、浅黄绿色、红色等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Ⅰ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
B.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②中溶液不再呈酸性
C.过程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溶液中有HClO
D.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2.(2024·福建宁德期中)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ClO两种分子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呈无色,酸性变弱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中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的反应,且氯水足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填“a”“b”“c”或“d”)。
(2)c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点(二) 氯水性质的实验探究
4.(2024·汕头高一检测)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5.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D.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盐酸与指示剂的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6.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其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其中,HClO名为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_______ 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论:氯水中的____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
(1)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新知探究(一)
1.成盐 2.化工原料 盐酸 3.(1)黄绿 刺激性气味 氯水
(2)舍勒 戴维 4. 1 强氧化 强氧化 
(1)2Na+Cl22NaCl 2Fe+3Cl22FeCl3 Cu+Cl2CuCl2
(2)①燃烧 苍白色 白雾 ②H2+Cl22HCl
[题点多维训练]
1.(1)× (2)× (3)√ (4)√ (5)× (6)× (7)× (8)√
2.(1)②③
(2)3Cl2+2F6e-e 2FeCl3
3.选B 氯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无色,无毒。
4.选A 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白色固体,所以燃烧产生白烟,A正确;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B错误;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错误;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D错误。
5.选D 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D符合题意。
新知探究(二)
[导学设计]
不褪色 无漂白作用 褪色 漂白作用 褪色 漂白作用
1.提示:Cl2与H2O反应Cl2+H2O=HCl+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作用。
2.提示:白色沉淀、生成气体。
3.提示:2HClO2HCl+O2↑
[题点多维训练]
1.选A 过程Ⅰ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A正确;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是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溶液仍然呈酸性,B错误;过程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是因为溶液中溶有氯气,C错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为弱酸,不可拆分,D错误。
2.选B 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A项错误;新制氯水呈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试纸褪色,B项正确;光照新制氯水时发生反应2HClO2HCl+O2↑,放出O2,C项错误;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Cl2全部溶解,HClO逐渐转化为HCl,酸性变强,D项错误。
3.(1)d (2)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2H++CO===H2O+CO2↑
(3)2FeCl2+Cl2===2FeCl3
4.选D 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故A正确;溶液中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故B正确;氯水中含有大量的H+,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C正确;溶液中氯气、HClO都具有强氧化性,都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故D错误。
5.选C 由氯水的成分可知,该实验能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A正确;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内环是HClO起作用,外环是H+起作用,B正确;Cl2+H2O=HCl+HClO,还原产物是HCl,HClO是氧化产物,C错误;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盐酸与指示剂的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D正确。
6.解析:根据氯水中的主要成分可知猜想2是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褪色的;要证明猜想3不成立,只要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现象是无变化即可;猜想1、2、3均不成立,则猜想4成立,所以是氯水中的HClO使品红褪色。(1)AgNO3溶液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即HCl+AgNO3===AgCl↓+HNO3;(2)因为氯水中有HCl和HClO,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又能使颜色褪去,所以现象为先变红色后褪色。
答案:Cl2 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 HClO
(1)HCl+AgNO3===AgCl↓+HNO3 (2)先变红色后褪色(共82张PPT)
第二节 
氯及其化合物
学习目标 重点难点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氯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认识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重点 1.氯气的化学性质、氯离子的检验。
2.氯及其化合物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建构。
难点 1.氯气分别与水、氢氧化钠的反应。
2.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第1课时 氯气的性质
目录
新知探究(一)——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性质
新知探究(二)——氯气与水的反应
课时跟踪检测
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性质
新知探究(一)
1.氯元素的存在
氯是一种重要的“ 元素”,在自然界中除了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的主要用途
重要的 ,可用来制造 、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也可生产漂白液和漂白粉等。
成盐
化工原料
盐酸
3.氯气的物理性质与发现
(1)Cl2是 色、有 的气体,有毒,熔点为-101 ℃,沸点为-34.6 ℃,密度为3.214 g·L-1(0 ℃),比空气的密度大。25 ℃时,1体积的水可溶解约2体积Cl2,其水溶液称为 。
(2)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 发现了Cl2,1810年,英国化学家 确认这种气体是Cl2。
黄绿
刺激性气味
氯水
舍勒
戴维
[微点拨] ①闻Cl2的方法:在瓶口用手轻轻扇动,仅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②Cl2为黄绿色气体,最初命名为“绿气”,后又改为“氯气”。
4.氯气与金属、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7个电子,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__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Cl2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是一种 剂,具有 性。
1
强氧化
强氧化
(1)Cl2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微点拨] 氯气在加热条件下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高价金属氯化物。
(2)Cl2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然后把导管缓慢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①现象:氢气在氯气中安静地 ,发出 火焰,集气瓶口上方出现 。
②化学方程式: 。
燃烧
苍白色
白雾
(3)注意事项
①燃烧的理解: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叫燃烧,燃烧不一定有O2参加,燃烧的本质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常温下,干燥的氯气和液氯都不与铁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干燥的氯气和液氯可以储存在钢瓶中。
③实验现象描述中的“烟、雾、气”。固体小颗粒分散到空气中,描述为烟;小液滴分散到空气中,描述为雾;气体从溶液中或固体表面产生,描述为气。
④Cl2与H2的混合气体受热或光照可以发生爆炸生成HCl。
[题点多维训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氯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只存在于海水中( )
(2)发生氯气泄漏时,污染区的居民应向低洼处转移( )
(3)收集氯气时,可根据集气瓶内是否充满黄绿色气体来判断是否收集满( )
(4)充满氯气的塑料矿泉水瓶中加入20 mL水,盖好瓶盖,用力振荡,矿泉水瓶会变瘪( )
×
×


(5)Cl2是一种强氧化剂表现强还原性( )
(6)Na、Fe与Cl2反应分别生成NaCl、FeCl2 ( )
(7)工业制备HCl,可将Cl2和H2混合,然后光照或加热( )
(8)Cl2与H2、Fe反应时,Cl2均表现氧化性( )
×
×
×

2.(1)氯气可用于消灭田鼠,为此,可将氯气用软管通入田鼠洞中,这是利用了氯气下列性质中的______(填序号)。
①黄绿色 ②密度比空气大 ③有毒 ④易液化
⑤可溶于水
(2)写出Cl2与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___________。
②③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
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
C.Cl-和Cl2均有毒
D.Cl-和Cl2均呈黄绿色
解析:氯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氯气,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无色,无毒。
4.下列关于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B.红热的铜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
C.纯净的氢气可以在氯气中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氯气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氯气是电解质

解析: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氯化钠是白色固体,所以燃烧产生白烟,A正确;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铜,B错误;纯净的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C错误;氯气是单质不是电解质,D错误。
5.下列化合物中,不能通过两种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
A.FeCl3 B.CuCl2
C.HCl D.FeCl2
解析: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D符合题意。

氯气与水的反应
新知探究(二)
导学设计 
漂白原理的探究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有色布条 _______ 干燥的Cl2________________
有色布条_____ 在有H2O存在的条件下,
Cl2有 _________
不褪色
无漂白作用
褪色
漂白作用
有色鲜花_____ 在有H2O存在的条件下,
Cl2有_________
续表
褪色
漂白作用
1.在H2O存在的条件下,Cl2有漂白作用的原因是什么?用有关化学方程式和文字说明。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Na2CO3溶液分别有什么现象?
提示:白色沉淀、生成气体。
3.将氯水进行光照,氯水中有气泡生成,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新制氯水的性质
3.次氯酸(HClO)的三种性质
4.液氯、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比较
物质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
成分 Cl2 Cl2、HClO、H2O、H+、Cl-、ClO-、OH- H+、Cl-、OH-、H2O
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
颜色 黄绿色 浅黄绿色 无色
性质 氧化性 酸性、氧化性、漂白性 酸性
保存方法 特制钢瓶 棕色试剂瓶盛装,置于阴凉处,一般现用现配 置于普通试剂瓶,玻璃塞即可(会腐蚀橡胶)
[题点多维训练]
题点(一) Cl2与H2O反应和氯水的性质
1.向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持续通入氯气至过量,溶液颜色可能出现无色、浅黄绿色、红色等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Ⅰ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
B.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证明试管②中溶液不再呈酸性
C.过程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证明溶液中有HClO
D.Cl2与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2H++Cl-+ClO-

解析:过程Ⅰ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起作用的微粒是H+,A正确;过程Ⅱ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是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溶液仍然呈酸性,B错误;过程Ⅲ溶液由无色变成浅黄绿色,是因为溶液中溶有氯气,C错误;Cl2与H2O反应生成的HClO为弱酸,不可拆分,D错误。
2.(2024·福建宁德期中)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ClO两种分子
B.新制氯水可以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逸出的气体是氯气
D.氯水放置数天后呈无色,酸性变弱

解析:新制氯水中含有Cl2、H2O和HClO三种分子,A项错误;新制氯水呈酸性,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而HClO具有漂白性,能使试纸褪色,B项正确;光照新制氯水时发生反应2HClO 2HCl+O2↑,放出O2,C项错误;新制氯水放置数天后,Cl2全部溶解,HClO逐渐转化为HCl,酸性变强,D项错误。
3.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氯水分别与如图中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a、b、c、d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的反应,且氯水足量)。
(1)能证明氯水具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填“a”“b”“c”或“d”)。
d
(2)c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b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2FeCl2+Cl2===2FeCl3
题点(二) 氯水性质的实验探究
4.(2024·汕头高一检测)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解析:只有氯气有颜色,为黄绿色,氯水的颜色呈黄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故A正确;溶液中Cl-与硝酸银反应产生AgCl白色沉淀,故B正确;氯水中含有大量的H+,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有气泡产生,故C正确;溶液中氯气、HClO都具有强氧化性,都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而使溶液变为棕黄色,不能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故D错误。
5.实验表明:将氯水滴加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上会出现如图所示的半径慢慢扩大的内外两个圆环,且两环颜色不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表明氯水具有酸性、漂白性
B.内环呈白色,外环呈红色或浅红色
C.氯水中形成次氯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HClO
D.内外环上颜色的差异表明此变化过程中,盐酸与指示剂的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快

6.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其水溶液叫氯水。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
猜想:
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2:是氯水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
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Cl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过程分析
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 没有褪色 猜想1不成立
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 没有褪色 猜想2不成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没有褪色 猜想3不成立
结论:氯水中的______(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
HClO
反思:
(1)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氯水中的主要成分可知猜想2是氯水中的Cl2使品红褪色的;要证明猜想3不成立,只要把品红试纸伸入到盐酸中,现象是无变化即可;猜想1、2、3均不成立,则猜想4成立,所以是氯水中的HClO使品红褪色;(1)AgNO3溶液和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即HCl+AgNO3===AgCl↓+HNO3;
HCl+AgNO3===AgCl↓+HNO3
(2)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为氯水中有HCl和HClO,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又能使颜色褪去,所以现象为先变红色后褪色。
先变红色后褪色
课时跟踪检测
(选择题第1~9小题,每小题3分,第13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2024·开封期末)下列关于氯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Cl2是黄绿色气体
B.Cl2在化学反应中能表现还原性
C.加热能使次氯酸发生分解
D.氯水和液氯的成分相同
1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3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烟
D.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黑色的烟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Na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并产生白烟,B项正确;Cu在Cl2中燃烧生成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C项错误;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产生棕褐色的烟,D项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是纯净物
B.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
C.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氯水不能与锌粉反应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氯水是混合物,氯气、液氯是纯净物,A、B错误;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中都含Cl-,都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C正确;氯水中含H+,能与锌粉反应,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4.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氯水中含有Cl2、HCl和HClO,具有酸性、漂白性等,而液氯中只有Cl2,C项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5.(2024·东莞高一期末)某学习小组实施数字化实验,探究新制氯水在光照下的变化。下列图中曲线,对应溶液中Cl-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6.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2存在
D.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据此说明有氯气存在,C项错误;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呈酸性,有盐酸存在,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D项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3
7.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2
11
13
14
3
解析:由题目信息可知,Na和Cl2发生反应生成NaCl固体,对应的现象是火焰为黄色,有白烟(NaCl)生成,为防止空气污染,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8.(2024·宁波高一期中)向新制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的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氯水中存在Cl-,Cl-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A正确;氯水中有较多量的H+,能使石蕊溶液显红色,存在HClO分子,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错误;氯水中有较多量的H+,能与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C错误;氯水中存在HClO,具有漂白性,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而Cl2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9.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解析:HClO具有漂白性,Cl2无漂白性,A错误;由实验可知,滴加新制氯水的区域变白色,而周围变成浅红色,可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B正确;HClO的漂白持久、稳定,实验后的pH试纸加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错误;久置的氯水中主要成分为HCl,无漂白性,D错误。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0.(6分)将新制氯水滴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逐渐褪去,根据此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文字简要说明: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氯水中的H+中和了NaOH,使红色褪去
氯水中的HClO将酚酞漂白,使红色褪去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第一个结论
正确,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第二个结论正确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11.(12分)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红色布条褪色?
收集资料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提出假设 ①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 实验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入稀盐酸中,布条不褪色
得出结论
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
HClO
使红色布条褪色
盐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把红色布条放入新制氯水中,红色布条褪色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1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3
14
3
12.(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铁粉放在耐高温的硬质玻璃管中。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实验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
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3)盛水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_,说明氯气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解析:盛水的试管中,溶液最后的颜色为浅黄绿色,说明氯气能溶于水。
浅黄绿色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3.(2024·哈尔滨高一质检)用如图装置探究Cl2的漂白原理,其中红纸①是干燥的,红纸②~④分别用下表中的试剂润湿。向中心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盐酸,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红纸变化如下: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红纸编号 试剂 红纸变化
① — 不褪色
② 蒸馏水 逐渐褪色
③ 饱和食盐水 几乎不褪色
④ NaHCO3溶液调至中性(pH=7) 快速褪色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B.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
C.对比②④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H+
D.对比②③④的现象,说明c(HClO)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13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4
3
10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3
14.(10分)实验室中某同学不经意间将氯水滴在了石灰石上,产生了大量气泡。
为了探究氯水能否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饱和氯水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并同时产生气体。
实验二:取实验一后锥形瓶中清液,进行如下实验:
10
1
2
4
5
6
7
8
9
11
12
13
14
3
①该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
②该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该清液中滴加盐酸可产生大量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二中,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清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HClO
Ca2+
Cl2
1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
(2)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写出了氯水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aCO3+2Cl2+H2O===2HClO+CaCl2+CO2↑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氯气的性质
(选择题第1~9小题,每小题3分,第13小题5分,本检测满分70分)
1.(2024·开封期末)下列关于氯的单质及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Cl2是黄绿色气体
B.Cl2在化学反应中能表现还原性
C.加热能使次氯酸发生分解
D.氯水和液氯的成分相同
2.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氯气可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钠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烟
C.铜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的烟
D.红热的铁丝在氯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黑色的烟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水是纯净物
B.氯气、氯水、液氯是同一种物质,只是状态不同
C.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都能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D.氯水不能与锌粉反应
4.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通常将氯气溶解于水中形成氯水或将其降温加压形成液氯来使用。下列有关这两种液体的实验描述都正确的是(  )
A.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布条褪色
B.两种液体都可以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用这两种液体都可给自来水消毒
D.分别向这两种液体中投入几颗金属锌粒均有气泡产生
5.(2024·东莞高一期末)某学习小组实施数字化实验,探究新制氯水在光照下的变化。下列图中曲线,对应溶液中Cl-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是(  )
6.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  )
A.加入有色布条,一会儿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存在
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l2分子存在
C.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2存在
D.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7.某化学教师为“氯气与金属钠反应”设计了如图装置的实验。实验操作:先给钠预热,到钠熔化成圆球时,撤火,通入氯气,即可见钠着火燃烧,生成大量白烟。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反应产生的大量白烟是氯化钠晶体
B.玻璃管尾部塞一团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球是用于吸收过量的氯气,以免其污染空气
C.钠着火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
D.发生的反应为2Na+Cl22NaCl
8.(2024·宁波高一期中)向新制氯水中加入下列物质,产生的现象、解释或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加入物质 现象 解释或离子方程式
A AgNO3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l-+Ag+===AgCl↓
B 石蕊溶液 显红色 氯水中有H+、HClO
C CaCO3 有气体放出 CO+2H+===H2O+CO2↑
D 有色布条 有色布条褪色 Cl2有漂白性
9.某同学在一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置的氯水进行实验,现象相同
10.(6分)将新制氯水滴入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红色逐渐褪去,根据此现象。试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请用文字简要说明:
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设计一个较简单的实验探究红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2分)新制氯水中含有多种粒子,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其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氯水能使红色布条褪色。对于使红色布条褪色的物质,同学们的看法不一致,认为氯水中存在的几种粒子都有可能。请你设计实验,得出正确结论。
提出问题 氯水中何种物质能使红色布条褪色?
收集资料 ①氯气有强氧化性;②氯气与冷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③次氯酸有强氧化性
提出假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假设 实验①:把红色干布条放入充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布条不褪色; 实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③:把红色布条放入稀盐酸中,布条不褪色
得出结论
12.(10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铁粉放在耐高温的硬质玻璃管中。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盛水的试管中,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______,说明氯气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高阶思维训练(选做题)
13.(2024·哈尔滨高一质检)用如图装置探究Cl2的漂白原理,其中红纸①是干燥的,红纸②~④分别用下表中的试剂润湿。向中心Ca(ClO)2粉末上滴加几滴盐酸,产生大量黄绿色气体,红纸变化如下:
红纸编号 试剂 红纸变化
① — 不褪色
② 蒸馏水 逐渐褪色
③ 饱和食盐水 几乎不褪色
④ NaHCO3溶液调至中性(pH=7) 快速褪色
已知酸性:H2CO3>HClO>HCO,下列对于该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对比①②的现象,说明红纸褪色涉及的反应是Cl2+H2OHCl+HClO
B.对比②③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
C.对比②④的现象,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H+
D.对比②③④的现象,说明c(HClO)越大,漂白效果越好
14.(10分)实验室中某同学不经意间将氯水滴在了石灰石上,产生了大量气泡。
为了探究氯水能否和碳酸钙发生化学反应,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一:向盛有饱和氯水的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并充分振荡,观察到氯水的浅黄绿色褪去并同时产生气体。
实验二:取实验一后锥形瓶中清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该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
②该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③该清液中滴加盐酸可产生大量气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二中,清液滴在有色布条上有极强的漂白作用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__(写化学式);清液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清液中含有__________;清液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2)该学生通过上述实验,写出了氯水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时跟踪检测(十四)
1.选D 依据氯气的物理性质可知,氯气是黄绿色的有毒气体,故A正确;氯气与水反应,氯气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能表现还原性,故B正确;加热能使次氯酸发生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2HClO2HCl+O2↑,故C正确;氯气的水溶液是氯水,属于混合物,液氯的成分是氯气,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
2.选B Cl2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Cl2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A项错误;Na在Cl2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并产生白烟,B项正确;Cu在Cl2中燃烧生成CuCl2,产生棕黄色的烟,C项错误;铁丝在Cl2中燃烧生成FeCl3,产生棕褐色的烟,D项错误。
3.选C 氯水是混合物,氯气、液氯是纯净物,A、B错误;新制氯水与久置氯水中都含Cl-,都可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C正确;氯水中含H+,能与锌粉反应,D错误。
4.选C 氯水中含有Cl2、HCl和HClO,具有酸性、漂白性等,而液氯中只有Cl2,C项正确。
5.选D 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①Cl2+H2OH++Cl-+HClO;②HClO??H++ClO-,HClO不稳定分解:2HClO,2HCl+O2↑,随着HClO的分解,水中的Cl2+H2O??HClO+HCl平衡会向右移动,氯离子浓度不断增大。
6.选B 氯气溶于水后,部分氯气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所以氯水中含有的粒子是Cl2、HClO、H2O、H+、Cl-、ClO-、OH-。氯化氢不具有漂白性,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HClO存在,A项错误;氯水中含有氯气分子,氯气呈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B项正确;氯水中含有氯离子,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所以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但不能据此说明有氯气存在,C项错误;次氯酸的酸性弱于碳酸,加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呈酸性,有盐酸存在,不能证明含有次氯酸,D项错误。
7.选C 由题目信息可知,Na和Cl2发生反应生成NaCl固体,对应的现象是火焰为黄色,有白烟(NaCl)生成,为防止空气污染,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
8.选A 氯水中存在Cl-,Cl-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Cl-+Ag+===AgCl↓,A正确;氯水中有较多量的H+,能使石蕊溶液显红色,存在HClO分子,HClO具有漂白性,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B错误;氯水中有较多量的H+,能与CaCO3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C错误;氯水中存在HClO,具有漂白性,能够使有色布条褪色,而Cl2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
9.选B HClO具有漂白性,Cl2无漂白性,A错误;由实验可知,滴加新制氯水的区域变白色,而周围变成浅红色,可说明H+的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B正确;HClO的漂白持久、稳定,实验后的pH试纸加热不会恢复原来的颜色,C错误;久置的氯水中主要成分为HCl,无漂白性,D错误。
10.(1)氯水中的H+中和了NaOH,使红色褪去 氯水中的HClO将酚酞漂白,使红色褪去
(2)继续向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则说明第一个结论正确,若溶液仍为无色,则说明第二个结论正确
11.氯气使红色布条褪色 HClO使红色布条褪色 盐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把红色布条放入新制氯水中,红色布条褪色 次氯酸使红色布条褪色
12.解析:(1)为防止铁粉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在加热之前应该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2)装置中空试管的作用是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3)盛水的试管中,溶液最后的颜色为浅黄绿色,说明氯气能溶于水。
答案:(1)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防止右侧试管中的水倒吸入硬质玻璃管中,使硬质玻璃管炸裂 (3)浅黄绿色 能
13.选B ①中干燥的红纸不褪色,②中湿润的红纸褪色,说明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涉及的反应是Cl2+H2OHCl+HClO,故A正确;②中湿润的红纸褪色,③中浸泡在饱和食盐水中的红纸不褪色,说明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几乎没有溶解,不能说明使红纸褪色的微粒是HClO,故B错误;②中湿润的红纸逐渐褪色,Cl2+H2O??HCl+HClO,溶液呈酸性,④中NaHCO3溶液调至中性(pH=7),红纸快速褪色,说明能使红纸褪色的微粒一定不是H+,故C正确;④中c(HClO)最大,红纸快速褪色,②中c(HClO)其次,红纸逐渐褪色,③中c(HClO)最小,红纸几乎不褪色,说明c(HClO)越大,漂白效果越好,故D正确。
14.解析:氯气溶于水,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生成的HCl与CaCO3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CO2↑+H2O,滴加盐酸产生Cl2发生反应:HCl+HClO===Cl2↑+H2O。
答案:(1)HClO Ca2+ Cl2
(2)CaCO3+2Cl2+H2O===2HClO+CaCl2+CO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