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辽宁省2024-2025学年度(下)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年级期末检测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则为( )A. B. C. D.2 已知集合,则( )A. B. C. D.3. 已知函数,则( )A 1 B. 2 C. D.4. 函数的最小值为( )A. 0 B. 4 C. D.5. 若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则( )A. 0.2 B. 0.3 C. 0.4 D. 0.66. 某工业园区安装了一套AⅠ水质污染监测系统,对每日的水质是否被化学污染进行检测.已知该园区水质每日发生化学污染的概率为0.1.当某日水质被化学污染时,系统正确发生警报的概率为0.95;当某日污染不存在时,系统误报的概率为0.05,则该监测系统每日发生警报的概率为( )A. 0.095 B. 0.45 C. 0.14 D. 0.17.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 )A. B. C. D.8. 若对任意,则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 若,且,则( )A. B.C. D.10. 已知随机变量X满足,则( )A. B.C. D. 记,则11 已知函数,则( )A 有极大值,也有极小值B. 没有最大值,也没有最小值C. 对任意D. 当方程恰有2个不同实根时,a的取值范围是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13. 已知盒子中有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的6个乒乓球,其中有2个白色的,4个橙色的.若每次随机抽取1个球,确定颜色后再放回,直到两种颜色的球都取到后停止取球,则第2次取球后恰好停止的概率为______.14. 已知数列满足,且当n为奇数时,;当n为偶数时,则被9整除所得余数为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1)若是等差数列,且,求;(2)若是等比数列,且,3,成等差数列,求.16. 已知函数.(1)若,求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2)若在区间上单调递减,求a的取值范围.17.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按需提供可扩展计算资源的服务模式,其应用不限于企业ⅠT优化,更是渗透到教育、医疗、制造等垂直领域,推动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某媒体进行“你是否了解云计算?”的问卷调查,统计了200名调查者,结果如下男 女不了解 35 50了解 65 50(1)根据调查结果回答:有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是否了解云计算有关吗?(2)下表为2020—2025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单位:千亿元,2025年为预测规模),其中2020—2025年的年份代码x依次为1,2,3,4,5,6年份代码x 1 2 3 4 5 6市场规模y 1.67 2.11 2.59 3.10 3.64 4.26根据上表数据求得y关于x的回归方程为,用相关系数r判断该回归方程是否有价值.(若,则认为回归方程有价值,反之则无)附:,其中.0.1 0.05 0.01 0.005 0.001k 2.706 3.841 6.635 7.879 10.82818. 已知正项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1)证明:数列等差数列;(2)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3)若,求数列的前n项和.19. 已知定义在D上的函数的导函数为,且满足,记.(1)若,且为奇函数,判断的奇偶性;(2)若,从数列的前5项中任取不同两项,记这两项差的绝对值为X,求X的分布列;(3)若,证明:.辽宁省2024-2025学年度(下)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年级期末检测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C【4题答案】【答案】D【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D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9题答案】【答案】ACD【10题答案】【答案】ABD【11题答案】【答案】AC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题答案】【答案】【13题答案】【答案】【14题答案】【答案】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题答案】【答案】(1)(2)【16题答案】【答案】(1)(2)【17题答案】【答案】(1)有 (2),该回归方程有价值.【18题答案】【答案】(1)证明见解析(2)(3)【19题答案】【答案】(1)偶函数;(2)答案见解析; (3)证明见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