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题一运动图像问题课件(41页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秋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专题一运动图像问题课件(41页PPT)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一 运动图像问题
素养目标 1.掌握x-t图像、v-t图像、a-t图像及v-x图像.(物理观念) 2.会应用图像的特点分析x-t、v-t图像的物理意义.(科学思维) 3.运用物理图像对物体的运动进行描述和分析.根据运动学的规律,对追及、相遇问题进行分析、推理.(科学思维)
一、运动学常规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C
解析:质点做直线运动,同一时刻只能对应一个位置或一个速度,选项A、B、D不符合这个特点,C正确.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A
解析:篮球由静止开始下落,由题图可知,第1段过程速度v为负,说明规定向上为正方向,题图中a点到d点之间图线表示篮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下落到被地面反弹反向运动至速度为0的过程,当向上的速度为0时,篮球上升的高度达到最大,由于下落的过程,v-t图线与横轴所围图形的面积更大,则a点比d点更高,A正确.
深化1  x-t图像与v-t图像的比较
项目 x-t图像 v-t图像
图像
举例
坐标轴 纵轴表示位移x,横轴表示时间t 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
图线 倾斜直线表示匀速直线运动 倾斜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
斜率 表示速度 表示加速度
截距 纵轴截距表示初位置 纵轴截距表示初速度
面积 无实际意义 图线和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
交点 表示物体相遇 表示速度相等
拐点 表示速度方向改变 表示加速度方向改变
深化2  对运动图像的两点提醒
(1)x-t图像和v-t图像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图像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2)分析图像要充分利用图像与其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函数关系.
C
解析:根据题意标准泳池的长度为50 m,我国运动员获得第33届奥运会男子100 m自由泳冠军,可知运动员最后的位移为零,所以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离出发点最远处位移为50 m,只有C选项满足.故选C.
A. 980 m B. 1 230 m
C. 1 430 m D. 1 880 m
C
B
二、运动学非常规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二、运动学非常规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A. t=2t0时,P回到原点
B. t=2t0时,P的运动速度最小
C. t=t0时,P到原点的距离最远
BD
深化  对于非常规运动图像,可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关系来分析图像、截距、面积的含义.
图像类型 图像 重要信息
v2-x
图像
图像类型 图像 重要信息
a-x
图像
v-x
图像
A. 质点做匀减速运动
B. 加速度的大小是1 m/s2
C. t=2 s时的速度是1 m/s
D. t=2 s时位移是3 m
B
角度2 对v-x图像的理解
A. 4∶3 B. 3∶4
C. 3∶2 D. 2∶3
A
角度3 对v2-x图像的理解
A. t=1.25 s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B. 前1 s内两物体间距离一直在变大
C. t=0时刻,a的速度为2 m/s,b的速度为8 m/s
D. a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2,b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
B
A. 0~x2过程中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x2~x3过程中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
C. 位移为x2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B
角度4 对a-x图像的理解
限时跟踪检测
A级·基础对点练
题组一 运动学常规图像的理解和应用
A. 从20.0 s到30.0 s
B. 从30.0 s到40.0 s
C. 从40.0 s到50.0 s
D. 从50.0 s到60.0 s
解析:因电梯上升,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电梯加速上升的时间段为20.0 s到
30.0 s.故选A.
A
1
2
3
4
5
6
7
8
9
10
A. 甲、乙两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且速度大小相等
B. 甲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两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C. 在t=5 s时,甲、乙两质点相距最近
D. 丙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解析:x-t图像中图线在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在该点的瞬时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方向,由题图可知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两质点均做匀速直线运动,A正确,B错误;由题图可知,在t=5 s时,甲、乙位移之差最大,故两质点相距最远,C错误;丙的图线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右侧的一部分,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规律可知,丙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正确.
AD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是m/s2
B. “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且a-t图像如图所示,则物体的速度在减小
D. 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a-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物体在t=0时速度为5 m/s,则第2 s末的速度大小为7 m/s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t1 B. t2 C. t3 D. t4
B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根据题意,运动员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速度为零,即t1时刻到达最高点,接下来做自由落体运动,图线的斜率不变,当运动员与水面接触时,受到向上的水的阻力,加速度开始减小,但加速度仍然向下,速度增大,所以运动员与水面接触的时刻为t2,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运动员的速度达到最大,之后阻力大于重力,运动员开始做减速运动,直到最低点速度减为零.故选B.
1
2
3
4
5
6
7
8
9
10
A. 4 s B. 6 s
C. 7 s D. 8 s
C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A. 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 汽车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x=0时汽车的速度大小为2 m/s
D. 图示过程中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
D
1
2
3
4
5
6
7
8
9
10
A. 出发后,A、B两物体相遇时B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v0
B. A、B两物体在距坐标原点x1处相遇
D. B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
A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B级·能力提升练
A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析:由于竖直方向有空气阻力,可知物体运动过程的机械能逐渐减小,可知经过同一位置时,下落过程的速度一定小于上升过程的速度,则物体上升过程的平均速度一定大于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物体上升过程所用时间小于下落过程所用时间,根据s-t图像的切线斜率绝对值表示速度大小,上升过程做减速运动,所以s-t图像的切线斜率逐渐减小,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所以s-t图像的切线斜率逐渐增大,故A正确,B错误;上升过程做减速运动,下落过程做加速运动,上升过程和下落过程速度方向相反,且回到初位置时的速度小于抛出时的初速度,故C、D错误.故选A.
1
2
3
4
5
6
7
8
9
10
A. 汽车A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
B. 汽车B的加速度大小为1.5 m/s2
C. 汽车B在x=4 m处的速度大小为12 m/s
D. 汽车A、B在x=4 m处相遇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0. (2025·南充高考适应性考试)如图(a)所示,为了测试智能汽车自动防撞系统的性能,智能汽车在水平面匀速直线前行,通过激光雷达和传感器检测到车头正前方26 m处有静止障碍物时,系统立即自动控制汽车,使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并向驾驶员发出警告,驾驶员在此次测试中未进行任何操作,汽车继续前行至某处时自动触发“紧急制动”,即在切断动力系统的同时提供阻力使汽车做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最终该汽车恰好没有与障碍物发生碰撞.全程汽车速度的平方随位移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
(1)测试汽车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a1、a2分别为多大?
答案:(1)1 m/s2 4 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解得a1=-1 m/s2,a2=-4 m/s2
所以测试汽车在两个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 m/s2、4 m/s2.
1
2
3
4
5
6
7
8
9
10
(2)测试汽车从检测到有障碍物到停止运动所用的总时间为多少?
答案:(2)4 s
1
2
3
4
5
6
7
8
9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