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临潭一中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试卷
七年级 历史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0分)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人
历史学家认为我国原始社会的氏族聚落居民已大量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下列遗址能够证明这一论点的是(  )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海外华人常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
A. 炎帝、黄帝战胜了蚩尤 B. 海外华人散居世界各地
C. 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D. 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商周时期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商朝的(  )
A. 司母戊鼎 B. 四羊方尊 C. 青铜立人像 D. 大盂鼎
商朝又叫殷朝,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最后一个国王是有名的暴君,他滥杀无辜,最终在一场大战中商军阵前倒戈,致使商朝灭亡,这场大战是(  )
A. 阪泉大战 B. 长平之战 C. 涿鹿之战 D. 牧野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诸侯争霸 B. 百家争鸣
C. 商鞅变法 D.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进一步推广
重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的是(  )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宋襄公
在中华传统美德里,最重要、影响最大的就是“仁”。提出“仁”的学说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老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的是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提出该观点的思想家是(  )
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老子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的君王。其中“秦皇”最主要的功绩是(  )
A. 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B. “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C. 开创王位世袭制 D. 实行分封制
贾谊的《过秦论》中以“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  )
A. 陈胜、项羽 B. 吴广、项羽 C. 陈胜、吴广 D. 项羽、刘邦
历史事件之间往往存在一定因果关系。下列各项没有因果关系的是
A. 秦末暴政——大泽乡起义 B. 汉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
C. 楚汉之争——西汉建立 D. 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B. 社会变革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D. 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东汉和西汉的相同之处有
①都定都洛阳 ②都大规模出击匈奴
③都派使臣出使西域 ④都出现过盛世局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下面是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的几个共同点,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都发生在三国时期
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结果都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曹操都有参与
A. B. C. D.
有同学在学习历史时搜集到“定都洛阳”“司马炎”“八王之乱”等信息,据此判断他学习的朝代是(  )
A. 西晋 B. 东晋 C. 前秦 D. 北魏
下列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 ,正确的是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
A. 匈奴、羯 B. 氐、鲜卑 C. 匈奴、羌 D. 鲜卑、羌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科技与文化。取得这些杰出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 南方经济发展 B. 人民勤劳智慧 C. 民族大交融 D. 国家大一统
魏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包括()
①经济恢复和发展 ②胡汉民族的交融
③中外文化的交流 ④统一局面的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列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一)我国远古先民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1)在我国长江流域最早种植了__________;
(2)在我国黄河流域最早种植了_________和________
(二)文字的诞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1)相传在黄帝时,______________创造了文字;
(2)商朝时,我国出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是____________;
(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把____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三)请把下列思想家所代表的字母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A B C D
(1)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顺应自然( )
(2)主张“兼爱”、“非攻”,选贤任能,提倡节俭( )
(3)提出“仁者爱人”,主张以德治国( )
(4)主张实行“仁政”,认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的局面。请简要回答:
(1)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在政治上采取的两个重大措施是什么?
(2)汉武帝在思想上加强控制的措施又是什么?
(3)汉武帝派谁开通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陆上起点在哪里?
23.古代的北方,少数民族众多,政权林立,割据现象严重,战乱频繁。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 列举东汉末年为曹操统一北方和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两场战役。
(2) 说出十六国时期,先后统一黄河流域的两个少数民族政权。
(3) 列举东晋十六国时期发生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一例。
(4) 战乱、统一、改革促进了民族大交融,请举出我国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一个典型历史事件。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其三)》
材料二“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于是上从其计。——《史记》
(1)材料一中“秦王”指谁?他创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2)材料二中的“陛下”“上”指的是谁?“从其计”中“其”指的是谁?除此之外,“上”在地方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3)“秦王”和“上”经常被人相提并论,请你用一两句话分别概括他们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贡献。
参考答案
1. A 2. D 3. D 4. A 5. D 6. D 7. B
8. A 9. D 10. A 11. C 12. D 13. C 14. B
15. C 16. A 17. B 18. B 19. D 20. A
21. (一)
(1)水稻;
(2)粟、黍、
(二)
(1)仓颉;
(2)甲骨文;
(3)小篆、
(三)
(1)A、
(2)B、
(3)D、
(4)C
22. (1)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推恩”建议;建立刺史制度。
(2)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
(3)汉武帝派张骞开通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西安)。
23. (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2)前秦、北魏。
(3)淝水之战。
(4)北魏孝文帝改革。
24. (1)秦始皇嬴政。中央集权制度。
(2)汉武帝。主父偃。建立刺史制度,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
(3)秦始皇建立并巩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