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8课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
纲要下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课程标准:了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理解其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渊源。
14至16世纪,欧洲处于“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布克哈特
新航路开辟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即尊重人,重视人的价值,以人为本。
它是世界思想文化的瑰宝,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西方人文精神最初来自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等对人的价值的阐述,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中世纪时,天主教统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神本主义取代了人文精神。
主线:人文主义精神的复兴和发展
整体概况
人文主义精神
的复兴
人文主义精神
的湮灭
人文主义精神
的发展
5-15世纪
中古时期
14-17世纪
文艺复兴
16-17世纪
宗教改革
17-18世纪
启蒙运动
人文主义精神
的成熟
基督教神学束缚,教会主宰一切
批判禁欲苦行的神学世界观、提倡个性解放和现世享乐
反王权、反教权,全面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思想体系
批判教会神权统治,提倡因信称义,宣扬民族国家
名称 时间 国家 原因 核心主张 代表 影响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科学革命
启蒙运动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整理
1.文艺复兴实质就是一场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复兴运动。( )
提示 文艺复兴不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简单复兴,而是借其名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
2.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重视人的自由意志,强调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反对的是封建的教会与宗教观念,并不是反对基督教。( )
4.牛顿建立了经典力学,改变了自中世纪以来人们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
5.理性强调凡事要以人自己的思维去判断,而不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都是保障人的自然权利。( )
×




(一)概念
文艺复兴发生于14——17世纪的欧洲,是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运动。它发源于意大利,扩展到英、法、德等西欧国家。
思考:为什么会爆发文艺复兴运动?为什么是西欧(意大利)?
一、文艺复兴
材料2:意大利是古罗马文化的中心和继承者,较多地保留了古罗马文化;它那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直接吸收、或通过拜占廷和阿拉伯人吸收希腊文化。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
文化根源: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和东方汲取的文化养料
材料1:中世纪的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在多种条件的促生下,于欧洲的意大利首先出现。…商品经济是通过市场来运转的,而市场上择优选购、讨价还价、成交签约,都是斟酌思量之后的自愿行为,这就是自由的体现…此时意大利呼唤人的自由,陈腐的欧洲需要一场新的提倡人的自由的思想运动。…城市经济的繁荣,使事业成功财富巨大的富商、作坊主和银行家等更加相信个人的价值和力量,更加充满创新进取、冒险求胜的精神,多才多艺、高雅博学之士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
——《全球通史》
思考:文艺复兴得以从意大利地区兴起的原因有哪些?
(一)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根本原因:意大利最早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
政治基础:新兴贵族、资产阶级的扶持
社会背景:基督教神权统治,提倡禁欲主义
思想基础:西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追求自由、肯定人的价值)
一、文艺复兴
材料3:文艺复兴运动还将种种新事物传播到了北欧。促成这一传播的一个因素是加快了图书的发行和思想的交流的印刷机。
——《全球通史》
技术条件:印刷术、造纸术传入欧洲。
直接原因:黑死病的传播,使人们对旧有宗教信仰、生活方式产生反思与怀疑;
材料4:1348年,黑死病传遍欧洲,给整个欧洲毁灭性打击。佛罗伦萨如地狱一般,无计可施的市民只能举行盛大游行,向上帝忏悔,结果更多的人感染了瘟疫,无路可走的人们开始酗酒玩乐、日夜狂欢,用纵情享乐忘记身边的痛苦。
——《全球通史》
彼得·布鲁盖尔于1562年绘制的油画《死亡的胜利》以“天灾亡灵军团”的隐喻,纪录了这次黑死病瘟疫。
(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历史背景
①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发展。
②阶级原因:新兴资产阶级的壮大,要求建立适应资产阶级发展需要的思想文化
③文化因素: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和发展;丰厚古希腊罗马文化积淀,并从东方汲取大量文化养料;
④人才因素: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聚集,新兴贵族、资产阶级扶持;
⑤思想状况:天主教的神权统治,教会神学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⑥直接原因:黑死病流行,人们对宗教信仰进行反思与怀疑(社会心理)
一、文艺复兴
(二)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成果
时间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14世纪 文学三杰
15世纪 美术三杰
16世纪 文学、艺术、科学
思考:请结合教材补全文艺复兴的成就表,并赏析部分作品的重要思想。
薄伽丘
但丁
彼特拉克
达·芬奇
米开朗琪罗
拉斐尔
莎士比亚
《十日谈》
《神曲》
《歌集》
《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
《大卫》、《创世纪》
《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
《哈姆雷特》、《李尔王》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的巨人
初期
14C—15C中后期
“文学三杰”

自我
但丁对地狱中的教皇尼古拉三世说:因为你的贪婪使世界陷于悲惨,把好人蹂躏,把恶人提升。你们这些贪得无厌的人,竟然拿上帝的物品去倒换金银 …教皇尼古拉三世是如此的贪婪成性,死后双脚将被火烧,从脚跟慢慢烧到脚尖。——《神曲·地狱篇》
——[意]但丁《神曲》
我不想变成上帝……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意]比特拉克《歌集》
享乐
……只有开怀吃喝,自找快活,尽量满足自己的欲望,纵情玩笑,才是对付疫病的灵丹妙方。
——【意】薄伽丘《十日谈》
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
追求现世的幸福
宣扬人性的自由,歌颂自然的人性。
材料:(第四天故事一)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以杜绝人欲横流的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迎面碰上一群健康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儿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虔诚的父亲告诉他这些是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说:
人性无所不在,无从回避
“爸爸,让我带一只回去吧!”
父亲这才明白……
《十日谈》反映出文艺复兴早期人文主义精神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人性中的本能方面
一、文艺复兴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
多么伟大的力量!
多么优美的仪表!
多么文雅的举动!
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哈姆雷特》
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观念
(提倡人性的高尚与尊严)
莎士比亚与《哈姆雷特》
一、文艺复兴
美术作品欣赏
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蒙娜丽莎》( 高77厘米,宽53厘米,现藏于巴黎的卢浮宫)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画中人物坐姿优雅, 笑容神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 使人物内心丰富的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这种臻于完美的生动肖像作品,实为人文主义关于人的崇高理想的光辉体现。
近代科学、艺术研究范式的先行者——达·芬奇
观察
事实
数学
一、文艺复兴
请你就此谈谈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对宗教持什么态度?
一方面认识并揭露了教会的腐朽、罪恶,反对教会神学思想对人性的束缚。
另一方面仍信仰天主教,对教会势力抱和解态度。热衷于通过宗教题材的绘画来展现人性的美,表达一种世俗化、人性化的理想追求。
一、文艺复兴
(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内涵
思考:请对比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作品,分析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核。
以“人”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实质:以学习和恢复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为号召,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
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
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鼓励冒险进取。
以神为中心
禁欲主义、蒙昧迷信
安于现状、等待来世
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实质):即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追求现世的幸福,确立以人为本的世界观。
一、文艺复兴
材料三 文艺复兴后出现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等。
(四)文艺复兴的影响——冲破中世纪追寻人与现世
材料二:“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教会控制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守旧思想,崇尚理性。”
——纲要下17页、45页
文艺复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人文主义的伟大思想光辉和永恒艺术魅力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失了。”
材料一 文艺复兴运动后经传播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著名的城市如罗马,佛罗伦萨等一系列新型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茁壮发展。
1、经济: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
3、思想:把西欧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桎梏下解放出来,为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2、政治:推动了人民的发封建斗争,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灭亡和资本主义的兴起
4、科学文化:推动了世俗教育的发展,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文艺复兴
材料五:在16世纪初,当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已经达到高峰的时候,道德堕落跟随个性的高度发展成为了一种流行。这种精神常常表现出肆无忌惮的利己主义。
材料四: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中心地位——即人的尊严——的坚持,…然而,作为历史力量,它有明显的软弱性…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
——[英]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局限性:
1.过分推崇个人主义,导致了个人主义的膨胀, 不利于社会稳定。
2.把资产阶级特性看作是全人类普遍任性,掩盖了资产阶级与人民的对立。
(四)文艺复兴的影响——冲破中世纪追寻人与现世
一、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与中国
吾每入花院,辄于拉飞尔画为流连焉…此如右军之字,太白之诗,东坡之词,清水照芙蓉,非人力也。
——钟叔河.走向世界丛书【M】长沙:岳麓书社,2008年,第X卷:133
上海市哲学学会等11家单位于1988年联合发起了“文艺复兴与人的‘现代化’讨论会”...这种认为文艺复兴催生现代个体、并进而触发现代化的思路,成为当时文艺复兴研究的主要倾向。
——高薪.他者的想象—意大利文艺复兴百年中国接受史【J】.文艺理论研究,2017(1):204
一、文艺复兴
二、宗教改革
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
2.过程: 1517年,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撰写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痛斥教廷推销赎罪券的欺骗行为,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继德意志之后,西欧其他一些国家也进行宗教改革,建立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新教,其中瑞士的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影响最大。
3.影响:宗教改革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基督教
1054
东正教(拜占庭帝国、沙皇俄国)
天主教
16世纪
新教(路德教、加尔文教、英国国教)
天主教
瑞士 加尔文教
英国 国教
新教: 路德派,加尔文派(瑞士)和英国的国教。
二、宗教改革
人文主义
教皇权威
新教
质疑教会神学思想
找到现世生活中的自我
文艺复兴
新文化运动
宗教改革
否定教皇绝对权威找到宗教生活中的
自我
社会政治运动
上流社会
知识阶层
基层社会
大众群体
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是自己的牧师;发挥个人在宗教信仰上的主体性,否定教会的特殊作用;手按圣经,心向上帝……
人文主义扩展
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思维拓展
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也产生了革命性变化。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突破,近代科学兴起,被称为“科学革命”。
既然地球不是世界的中心
上帝创世说自然也靠不住
既然苹果落地不是上帝的安排
王权专制自然也是靠不住的
三、科学革命
思考: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历史背景
物质基础:
思想基础:
制度基础:
外在因素:
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提供了物质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
保护、奖励发明制度(专利制度);改革教育制度
中国人的四大发明以及阿拉伯文化的传入开阔了西欧人的视野,为近代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科学革命
思考:科学家们的思维有何特点?研究方式?科学革命有什么影响?
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学习聚焦】
近代科学的兴起,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促进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科学思维突破神学世界观
(一)含义:
1.“启蒙”一词,法文原意为光明、智慧。
2.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斗争矛头指向专制王权和教会特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二)背景:
1.根本原因:
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科学因素:
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新的思想武器。
3.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发展,进一步解放人们的思想。
材料一 天国的上帝和人间的皇帝是栓在人类脖子上的两道绳索,不解开其中的一道,就解不开另一道。
——狄德罗
材料二 18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维的优势。
——《牛顿引力理论给法国带来的冲击》
材料三 可以说,“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的逻辑延伸,或说是它们不可缺少、也不可避免的“续篇”。……所以“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以来思想的不断深化、不断让理性脱离神学羁绊、积累的必然结果。
——吴于廑《世界史·近代编》
四、启蒙运动
(三)进程:
1.17世纪,英国出现早期启蒙思想。
(霍布斯、洛克等);
2.18世纪,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3.18世纪后期,达到高潮,并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及北美地区。
(英国的亚当.斯密,德国的康德)。
(四)精神内核:理性主义
1.含义:
强调人要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2.表现:
(1)判断是非的标准是人的理;
(2)相信进步,在科学和教育的作用下,社会将趋于完美;
(3)对未来社会提出了一些基本的政治思想,如天赋人权、平等、自由、法治和权力制衡等。
材料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反杜林论》
问题思考:启蒙运动为何发源于英国,法国成为运动的中心?
提示:
(1)英国:
①英国资本主义较为发达;
②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2)法国:
①法国的专制制度达到顶峰,社会矛盾尖锐;
②法国启蒙思想家,人才辈出;
③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
四、启蒙运动
(五)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梳理教材,补充下表:
阶段 国家 人物 主要思想 影响
兴起 17世纪 英国 霍布斯 突破了天主教的君权神授
洛克 为英国君主立宪奠定理论基础
鼎盛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孟德 斯鸠
卢梭
扩展 19世纪 英国 亚当 斯密
德国 康德
建立契约国家
驳斥君权神授和王位世袭
批判专制、教会,提倡自由平等,法律至上、君主立宪
三权分立,分权制衡,君主立宪制
人民主权,社会契约,
直接民主
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的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
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主张民主自由、平等
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原则
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武器
“现代经济学之父”
集大成者
四、启蒙运动
材料一 现在我们知道,这个理性的王国不过是资产阶级的理想化的王国;永恒的正义在资产阶级的司法中得到实现;平等归结为法律面前的资产阶级的平等。
——[德]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这时候,西欧和整个世界对民主和科学的认识提高了,理论变为行动、改良变为革命。社会结构开始改革,阶级关系、政治权力和政府组织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启蒙时期长达一个世纪,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方面。美国的独立和建国是英法启蒙运动的扩大实践。
——摘编自周有光《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材料三 路易十六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
材料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六条:人民得享有各项之自由。
(五)性质:
是资产阶级掀起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
(六)影响:
1.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准备;
2.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3.启蒙思想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
4.局限:
①是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②理性在使人明智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冷漠;
③过分否定权威容易产生社会性危机。
四、启蒙运动
1.以下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精神内核——人文主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生而平等,主张民主政治 D.强调科学精神,反对宗教信仰
2.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木板画。其中一幅画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这幅画意在( )
A.抨击罗马教廷 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 D.倡导宗教宽容
课堂练习
B
A
3.某位科学家阐明的基本定律成为力学的基础。他用万有引力解释了潮汐现象,他的理论还导致了后来一系列天文学的新发现。该科学家是( )
A.哥白尼 B.伏尔泰
C.牛顿 D.爱因斯坦
4.17—18世纪,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传播到全世界,结果全世界都改变了思想方法。这一“新的思维方式”指的是( )
A.因信称义 B.君权神授
C.理性主义 D.“日心说”
课堂练习
C
C
5.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为近代欧洲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以下对二者的共同点表述,正确的是( )
A.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
B.反对蒙昧迷信,推崇人的理性
C.反对宗教神权,强调三权分立
D.反对封建制度,倡导主权在民
课堂练习
B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十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所发生的思想革命,或叫精神领域里的革命……通过这个“革命”链条,“人”一步步地从“神”的迷信中解放出来……这种思想领域里的革命,至少在两方面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一是推动了社会革命……再是进一步推动了实验科学的发展,使技术发明建筑在日益完善的科学体系的基础之上。
——陈乐民、周弘著《欧洲文明的进程》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写出“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要求:包括时间、事件名称及影响。
【答案】(1)“欧洲近代思想革命”大事记:
14—17世纪,文艺复兴肯定人的价值,为近代科学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16世纪,宗教改革打破了罗马教会的精神束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7—18世纪,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反对君主专制,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课堂练习
材料二 (16—17世纪)科学革命中几次重大科学理论的突破与传播改变了人们对宇宙的概念和对世界的认识,在物理科学中,不论是在科学界还是普通人当中,牛顿所描述的宇宙观都逐步占据了支配地位……同时,人们因科学革命引发的理性思考习惯反复思忖着:如果人们无法依靠感性知识和启示(亦即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 科学革命提供了答案:理性及其产物——数学,能揭示关于自然界和人性的真理……科学革命带来的科学精神使人们更加习惯于以理性思维为主导,重视知识与科学……
——节选自谌章明《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英国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牛顿的主要成就。依据材料二,说明科学革命对启蒙运动的影响。
【答案】(2)成就: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影响: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的发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科学革命中的理性成为启蒙运动的核心。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