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抽测
高二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县(市、区)、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
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卡规定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其他一些文化中,太阳是人们崇拜的对象,在中国则是可以与之抗争的(后羿射日);火
是从上帝那里偷来的,在中国则是人们自己努力创造的(钻燧取火);大山是上帝的造化,
在中国则是可以人为移动的(愚公移山)。这鲜明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特质是
A.刚健有为
B.封闭独立
C.天人合一
D.崇德尚贤
2.在湖北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如下记载:“斗不正,半升以上,赀(罚)一甲;不盈半升到少半
升,赀一盾。”“布恶,其广袤不如式者,不行(流通)。”“有买(卖)及买殿(也),各婴(通攫,悬
挂)其贾(价)。”这表明,秦朝
A.法制建设的完善
B.注重规范市场秩序
C.维护财产私有制
D.落实重农抑商政策
3.汉文帝时期,中央派出隶属于丞相的丞相史去监察地方政事(即“丞相史出刺”制度),其监
察范围并非按当时的郡国等行政地域划分,而是采用上古的“九州”之称。到汉武帝时期,
设置刺史,并划分十三州。这主要体现了,汉朝
A.监察效率逐渐提升
B.地方权力得以重新分配
C.治国思想发生转变
D.政治制度的继承与创新
高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1页
4.北魏永安二年(529年)契胡尔朱家族的《尔朱绍墓志》中有如下文字:“公讳绍,字承世,北
秀容人也。其先出自周王虢叔之后,因为郭氏,封居秀容,酋望之胤,遂为尔朱。”这一记载
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北方少数民族已完成封建化
B.各民族生活方式的日渐趋同
C.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
D.游牧与农耕文明的激烈碰撞
5.图1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农田水利工程分布图。这一分布变化反映出,当时
安史之乱前
安史之乱后
图1
A.北方农业发展稳定
B.农耕技术得到提升
C.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国家政策发生转变
6.北宋文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凡店内卖下酒厨子,谓之‘茶饭量酒博士’…
更有街坊妇人…为酒客换汤斟酒,俗谓之‘峻(Gjù)糟’…又有向前换汤斟酒歌唱,或
献果子香药之类…谓之‘厮波’。”这最适于佐证,宋朝
A.饮食服务业分工精细化
B.城市商业突破时空限制
C.商品经济主导市井生活
D.市民阶层享乐之风盛行
7.至元十六年(1279年),在郭守敬提议下,朝廷设14名“监候官”,经培训后分赴各地,建立
27座观测所,完成“四海测验”等壮举。这一壮举主要得益于,元朝
A.先进的天文历法研究方法
B.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C.传统历法修订模式的突破
D.科技人才集体努力
高二历史试题(共8页)第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