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51分)
我国某山地湖泊海拔高度为2189.1米,最深处为373米,平均204米,水面面积9.82平方千米,周长13.1千米,周围悬崖陡峭,玄武岩广布。下图示意该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山地位于( )
A.吉林长白山 B.新疆天山 C.四川峨眉山 D.山东泰山
2.山顶湖泊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冰川侵蚀 B.风力侵蚀 C.火山喷发 D.断层陷落
3.伴随全球气候变化,该山地苔原带( )
A.冻害减轻 B.分布范围缩小 C.融雪期推迟 D.积雪厚度增加
琼州海峡(甲)受河流淡水注入的影响,盐度长年较北部湾偏低。一般而言,单位质量的海水,盐度大体积小。北部湾海区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洋流。读北部湾地形图、北部湾夏季和冬季表层洋流示意图(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就表层海水而言,下列关于北部湾与琼州海峡补给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半年,北部湾补给琼州海峡 B.冬半年,琼州海峡补给北部湾
C.全年,琼州海峡补给北部湾 D.全年,北部湾补给琼州海峡
5.下列关于北部湾海区地形地貌特征描述和海流流向季节性变化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A.全部为大陆架,属于断陷盆地
B.大致北浅南深,多海湾、岛屿
C.夏季表层海水受西南季风影响,整体呈现顺时针流向
D.冬季表层海水受西北季风影响,整体呈现逆时针流向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下图示意牛轭湖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对牛轭湖形成顺序的推断,正确的是( )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④②①
7.导致①阶段虚线处河道最终相连通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
8.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分布最多的可能是( )
A.云贵高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南丘陵 D.喜马拉雅山脉
下图示意1990~2008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不同土地类型的人均生态足迹(指维持区域人口生存所需、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1990~2008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 )
A.城镇建设规模减小 B.畜牧业极速发展
C.水产养殖发展停滞 D.工业化加速发展
10.与1990~2008年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草地、水域人均生态足迹变化关联性最大的是( )
A.饮食结构 B.交通条件
C.人口规模 D.粮食产量
11.为改善我国西南生态脆弱区耕地安全状况,最适宜采取的做法是( )
A.大量开垦新的耕地 B.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C.限制工业发展速度 D.禁止农药化肥使用
农牧交错带是指以草地和农田大面积交错分布为特点的生态系统,我国农牧交错带面积达81万平方千米,分布范围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2.下列关于农牧交错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带属于农业生产潜力大的地区
B.a带植被是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
C.b带植被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b带是多民族聚居区
13.农牧交错带是生态系统脆弱的地区,造成其环境破坏的人为原因主要有(  )
①人口增长速度快 ②压缩农业用地 ③轮作套种 ④盲目开荒,粗放耕作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4.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趋于严重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 B.过度农垦及水资源利用不当
C.迫于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D.工矿开发不重视环境保护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该山可能位于( )
A.福建 B.吉林 C.西藏 D.新疆
16.甲自然带的名称及其存在于北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落叶阔叶林,降水 B.山地针叶林,降水
C.山地针叶林,气温 D.落叶阔叶林,气温
17.该山南、北两坡的雪线高度不一致,表现为( )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第II卷(非选择题)49分
二、综合题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宁夏石嘴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北部,有“塞上煤城”之称。是宁夏的“工业长子”,也是中国资源(煤炭)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个缩影。材料二20世纪50一60年代,宁夏石嘴山只是一个百余人的荒僻小村。该市草场资源、硅石资源(主要用于太阳能光伏制造)丰富,近年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石化工和新型冶金、新能源(光伏产业)等产业集群。
材料三下图为宁夏平原简图。
(1)分析贺兰山对宁夏平原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分析图中密集的灌渠对宁夏平原及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指出石嘴山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4)每年4-5月份,流经宁夏平原的黄河下游河段易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简析其形成原因。
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地域辽阔,众多的江河滋润土地、哺育生灵,形成各不相同的地理环境。崇山峻岭中,并肩奔腾着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条大河,壮观的雪山冰川、险峻的丹霞峰丛和灿烂的喀斯特台地都在此“安家落户”,成为世界上蕴藏最丰富的地质地貌博物馆。“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5000米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数百个冰蚀湖泊,然而许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荒凉一片。“三江并流”地区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的动物种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也是我国中药资源和民族药资源的重要宝库。判读下面甲、乙、丙三幅区域图。
(1)写出图中各河的名称:①乌苏里江;② ;③ 。三图中,水能资源最为集中的是 图。
(2)评价甲地三江平原在农业开发利用上的条件。(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入手)
(3)下列不是图乙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的是( )
A.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B.地势高亢,气候寒凉
C.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D.冰川众多,湿地广大
(4)图乙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⑤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⑥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A.④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⑤⑥
(5)就请乙图三江源地区有关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两条建设性意见。
(6)简要说明丙地三江并流奔流自然奇观的形成原因。
(7)三地相对而言,丙地“三江并流”地区自然环境保存较完好,分析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较多的原因。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西南,属祁连山脉,长90km,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平均海拔4000m左右,最高海拔为4877m。倒淌河发源于日月山。据地质考证,在13万年前向东流入黄河,而如今则自东向西流入青海湖,故名倒淌河。倒淌河是青海湖水系的一支,河流蜿蜒曲折,河水清澈见底。下图为日月山及倒淌河位置示意图。
(1)简述日月山作为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的地理意义。
(2)推测倒淌河流向发生变化的原因。
(3)简述倒淌河流向变化对青海湖的影响。
试卷第1页,共3页
《2024-2025学年下高二地理期末考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C C B A B D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A C C D B A
18.(1)冬季,减弱冬季风对宁夏平原的降温作用,使宁夏平原气温相对同纬度偏高;夏季,山地迎风坡对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具有抬升作用,使宁夏平原降水偏多 。
(2)宁夏平原降水较少,气候比较干燥,蒸发量较大;宁夏平原密集灌渠灌溉用水排放的不合理,可能产生土地盐碱化;位于上游地区的宁夏平原过度引水灌溉,可能造成下游地区水资源短缺 。
(3)产业基础好,生产协作条件好;地租水平低(土地价格低);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低;政府政策提供优惠支持;发展新型产业的原料丰富等 。
(4) 凌汛 纬度较高,冬季气温小于0℃,河流有结冰现象;河流由较低纬流向较高纬。
19.(1) 澜沧江 怒江 丙
(2)土地平坦辽阔,土壤肥沃,可垦荒地较多;水源充足;地形平坦,人均耕地多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纬度较高,冬长夏短,热量较少;地势较低,沼泽广布,排水不畅
(3)A
(4)D
(5)建立自然保护区;严禁采挖、破坏地表植被;禁止捕猎珍稀野生动物;合理放牧;大型工程建设要尽可能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环境,必要时要建设野生动物通道。
(6)印度次大陆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大碰撞,引发了横断山脉的急剧挤压、隆起(隆升);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形成河谷,高山与大江交替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行奔流的自然奇观。
(7)“三江并流”地区由于纬度低,山高谷深,垂直海拔差异大,垂直带谱复杂,动植物种类众多;该地区山高谷深,地形崎岖,受到人类的开发破坏程度较低,生物多样性较高;高山峻岭,山高谷深,气候复杂,局地小气候类型多,动植物种类独特;“三江并流”地区山脉为南北走向,因此这里成为欧亚大陆生物物种南来北往的主要通道和避难所独特的地质地貌也保护了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生态体系。
20.(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农耕区和牧业区的分界线;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答对两点即可)
(2)地壳抬升,日月山隆起,受日月山阻挡,河流流向发生改变,流入青海湖。
(3)由淡水湖变为咸水湖;湖泊面积增大,水位升高;湖区降水量增加,局地小气候有所改善。(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