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课堂导入
中华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培育和形成的思想理念,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六课 传承核心思想理念
第一框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学习目标
1.通过让学生参与文化长廊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深邃博大;通过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表现,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至今仍散发着的历久弥新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2.通过对二十四节气、探月工程等资料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等思想理念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3.通过对孔子倡导的“庶、富、教”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76年伟大成就的启示的探究,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历久弥新,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自信。
课堂教学
环节一、揭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面纱
如果你想担任志愿者,你会如何讲解这些名句蕴含的思想理念
生活观察
学生观点预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名句是在强调不能只学书本中的知识,还要重视实践。
这些思想理念对你有什么影响?请你举例说明。
学生观点预设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名句是我的座右铭,它提醒我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每天都要有新的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成长。
学生观点预设2: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句名句让我想到四季更迭,我觉得中国人一直是这样对待四季的变化的,遵循着自然变化的规律,过好自己的生活。
1.思想理念有什么作用?
(1)思想理念深邃博大,是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有助于我们理解、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可以为我们走好人生道路提供有益启迪。
环节二、解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重要密码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阅读教材本框第一个“探究与分享”中的材料。为什么说二十四节气对历代农业生产、日常生活具有指导意义?并结合以上材料,谈谈古人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
探究与分享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本框第一个“相关链接”中的内容想一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了哪些新的体现?
相关链接
“道法自然”出自先秦著名思想家老子的《道德经》,本义是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更多的是在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理解“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天”的含义十分丰富,当代人一般将其理解为自然、自然规律;“人”,主要指人、人类社会。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应该致力于认识和把握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与自然融为一体,即“与天地合其德”;另一方面,人还应致力于促进万物的发展与宇宙的和谐,即“赞天地之化育”。
学生观点预设1:比如,垃圾分类、倡导绿色出行、不使用一次性产品等,都是在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学生观点预设2:我国在建设很多桥梁、道路、水电站等基础设施时,会在利用好当地自然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做到不破坏自然环境。另外,国家也会对那些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追究责任。
【小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深刻的思考,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过渡】同学们说得都很好。道法自然、天人合-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有着深刻的思考。中华民族主张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时至今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依然在不断地践行着这些思想理念。下面,让我们进人对下一个思想理念的学习。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本框第二个“相关链接”中的内容想一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实事求是的理念有了哪些新的体现?
相关链接
“实事求是”出自《汉书》,原指根据实证,求索真知。这种精神为后世所推崇,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毛泽东对“实事求是”作了全新阐释:‘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写入党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习近平指出:“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
【小结】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中华民族倡导做人做事要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条件出发,既怀抱梦想,又关注现实,在实践中探求真知,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正确对待和处理事情。
请同学们结合视频想一想,中国迈出探月步伐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理念的? 从访谈中同学们感受到了我国航天人具有的哪些精神?
学生观点预设1:我国探月团队凭借着对工作的精益求精和团队的团结协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中国人“上九天揽月”的梦想。
学生观点预设2:从访谈中感受到了我国航天人具有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教人航天精神,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以及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比斗精神。
【小结】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一 张蓝图绘到底”,中国探月成功的秘籍离不开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我们的探月工程实现一个又一个台阶的上升。我因航天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从白手起家到取得举低赢目的底款,除了第一代又一代就天人自力更生、吸苦奋斗,还意他们取于走别人段有建过的路,始终坚持革故病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不断创造与创新。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既要仰望星空,怀抱理想和目标,又要脚踏实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去追求心中的梦想,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小结】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中华民族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生生不息、不断变化的。“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人类的一切活动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创造与创新。
环节三、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密码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本框第二个 “探究与分享”中的材料。请同学们谈谈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
探究与分享
春秋时期,孔子到卫国去,弟子冉有驾车。孔子看到卫国人丁兴旺,感叹道:“人真多呀!”冉有问:“人口增加了,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冉有又问:“富裕起来之后,又该怎么办呢 ”孔子回答:“发展教育。”这就是孔子倡导的“庶、富、教”的治国思想。
谈谈你对孔子“庶、富、教”思想的理解。
学生观点预设:孔子强调一个国家要强盛先要人口兴旺,然后是让人们富裕起来,最后是通过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在孔子的治国思想中,百姓是国家的根本,让百姓富起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的,只有在百姓的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后,百姓才会关心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等。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这些成就给你带来的感受。
一座大桥,见证生活的巨大变化。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德夯大峡谷,两个村子隔峡相望,一个叫“家庭”,一个叫“幸福”。无数年来,从“家庭”到“幸福”,要上下悬崖,费尽周折。矮寨大桥通车后,天堑变通途,“家庭”连“幸福”,村民借势发展起了文旅产业,农产品借助大桥走出深山,两个村子成功脱贫,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一条“专线”,照见发展的价值尺度。
湖北武汉江夏区,J202路公交每天都会运送百余名莱农进城卖莱。40多千米、60座车站、单边行驶90分钟,串起沿线30多个村落,“菜篮子专线”连接城乡市场,彰显人文关怀。
谈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现代化的艰难,习近平总书记曾感慨:“当时,我国一穷二白,连日用的谋油、火柴、 铁钉郝称为洋油、洋火、洋钉。”75年孤砺奋进,75年沧桑巨变。曾经,“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是人们心中的朴素愿望。如今,我国SG移动电话用户达9.5亿户,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超过40平方米,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达49.7辆。
【《人民日报》(2024年09月25日05版)本报评论部《坚守初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中国 75年伟大成就的启示》】
【小结】75 年的沧桑巨变,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人民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直接参与者、推动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从就业到增收,从人学到就医,从住房到托幼养老,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党和国家就重点解决什么、推进什么。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密码,也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历久弥新的真实写照。
【小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中华民族主张“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认为社会发展必须惠及人民,满足人民实际的利益需求,让人民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哪些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1)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2)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3)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4)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课堂练习
1.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许多生态智慧,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为当代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开启了面向未来的智慧之门。下列选项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
①道法自然②天人合一③竭泽而渔④舍本逐末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3.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中华文化人文思想的重要理念。下列古语能表达这一思想的是( )
①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③天 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感受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深邃博大。长期以来,这些思想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小到日常生活,大到治国理政,无一不蕴藏着专属于中国的思想密码,让我们深入地去了解它们、学习它们,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板书设计
历久弥新的思想理念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深邃博大
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历久弥新
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革故鼎新、与时俱进
惠民利民、安民富民
课后作业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文化领域的不朽丰碑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其蕴含的思想与智慧永远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下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必做)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久弥新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解读人类发展历史的重要密码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中华民族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请你搜集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理念的典故、诗句、词曲等,制成资料卡,充实学校的文化长廊。(选做)
C
下课
Thanks!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