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和配平(20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 课时3 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规律和配平(20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配平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1.从宏观上建立用化合价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思维,从微观上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本质区别是物质在反应中的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共用电子对偏移)方向。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原则,形成有序的科学探究意识。
3.形成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氧化剂 + 还原剂 → 还原产物 + 氧化产物
1.强弱规律
氧化性:
还原性:
应用:①物质间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②判断氧化剂(或还原剂)和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发生反应。(强制弱思想)
回忆
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剂>还原产物
2.先后规律
①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混合时,还原性强的先被氧化。
如:Cl2与FeBr2溶液反应,Fe2+、Br-谁先和Cl2反应?
Cl2 + Fe2+ = 2Cl-+ Fe3+(先反应)
Cl2 + 2Br- = 2Cl-+ Br2 (后反应)
还原性:Fe2+ > Br-
②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混合时,氧化性强的先被还原。
如:Fe与含Fe3+、Cu2+、H+的溶液溶液反应,谁先反应?
Fe + 2Fe3+ = 3Fe2+ Fe + Cu2+ = Fe2++ Cu
Fe + 2H+ = Fe2++ H2↑
氧化性:Fe3+ >Cu2+ >H+
(最先反应)
(第二反应)
(最后反应)
结论: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优先反应
1.已知下列反应:
反应Ⅰ:Co2O3+6HCl(浓) 2CoCl2+Cl2↑+3H2O
反应Ⅱ:5Cl2+I2+6H2O 10HCl+2HIO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Ⅰ中HCl是氧化剂 B. 反应Ⅱ中Cl2发生氧化反应
C. 氧化性:Co2O3>Cl2>HIO3 D. 还原性:CoCl2>HCl>I2
C
2.多种氧化剂和还原剂相遇时,存在“争先恐后,强者优先”的现象。请预测,在含FeCl2、MgCl2和HCl的溶液中加入适量Zn粉,首先置换出来的是
A.Fe B.H2
C.Mg D.不能确定
B
3.价态规律
元素处于最高价态时,只有氧化性;
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时,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元素处于最低价态时,只有还原性。
【例】下列微粒:①Al3+、②Cl- 、③N2、④S2-、⑤Cu、⑥H2O2、⑦Fe2+、⑧ MnO4-,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
A.①④⑤⑦ B.③⑥⑦⑧ C.④⑤⑥⑧ D.①②③⑥
B
应用:(1)利用此规律可准确确定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2)可判断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原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归中规律:高价态+低价态―→中间价态,即“只靠拢,不交叉”“就近变价”
歧化规律:中间价态→高价+低价
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常涉及到归中反应 和 歧化反应:
Cl2+2NaOH = NaCl+NaClO+H2O
KClO3+6HCl(浓)===KCl+3Cl2↑+3H2O
2H2S+ SO2 ==3S↓+2H2O
3S + 6NaOH == 2Na2S+Na2SO3+3H2O
3.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反应:3NaClO 2NaCl+NaClO3。
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 NaCl、NaClO B. NaCl、NaClO3
C. NaClO、NaClO3 D. NaClO3、NaClO4
B
4.守恒规律:
即: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 = 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微观本质)
化合价升高总数 = 化合价降低总数(宏观特征)
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和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中,原子得失电子总数相等,
元素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例】Na2S在碱性溶液中被NaClO氧化为Na2SO4,NaClO被还原为NaCl,则反应中Na2S与NaClO的个数比为
A.1∶3 B.1∶4 C.4∶1 D.1∶2
B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1.配平原则:得失电子守恒:失电子的总数=得电子的总数
对总数的理解:
得电子的总数:n(氧化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失电子的总数:n(还原剂)×变价原子个数×化合价变化值
方程式系数
下角标
2.配平步骤:
标变价
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HCl(浓)+  MnO2 ==   Cl2↑+  MnCl2+  H2O
-1
0
+4
+2
列得失
列出得失电子数
失去2e-
得到2e-
求总数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使得失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系数)
×1
×1
注意系数是指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对应的原子数目!
2.配平步骤:
标变价
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HCl(浓)+  MnO2 ==   Cl2↑+  MnCl2+  H2O
-1
0
+4
+2
列得失
列出得失电子数
失去2e-
得到2e-
求总数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使得失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系数)
×1
×1
1
1
1
4
2
配系数
用原子守恒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标变价
列得失
求总数
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
列出得失电子数
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使得失电子守恒(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系数)
配系数
用原子守恒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查守恒
检查原子、电荷是否守恒,并将短线改等号
只有离子方程式需要检查电荷是否守恒!
配平技巧---正向配平
(1) KI+ KIO3+ H2SO4 I2+ K2SO4+ H2O
(2) Mn + H++ Cl- Mn2++ Cl2↑+ H2O
5 
1 
3 
3 
3 
3 
2 
16 
10 
2 
5 
8 
(3)  Cu+  HNO3(稀) =  Cu(NO3)2+  NO↑+  H2O
3 8 3 2 4
配平技巧---逆向配平
(1)  KI+  KIO3+  H2SO4=  I2+  K2SO4+  H2O
(2)___S+___KOH ___K2S+___K2SO3+___H2O
(3)___Cl2+___NaOH ___NaCl+___NaClO3+___H2O
(4)___KClO3 ___KCl+___O2↑
3 6  2  1  3
3  6 5 1  3
5 1  3  3 3  3
歧化反应、分解反应——逆向配平法
2  2  3
氧化还原型离子方程式、缺项方程式的配平:
基本步骤不变,最后根据电荷守恒,配平两边离子所带电荷数,缺项配平【一般缺的为酸(H+)、碱(OH-)、H2O,由环境所决定】
5  2    10  2 
+3  +7  +4  +2 
失去2e-
×5
得到5e-
×2
16H+
配平技巧---缺项配平
8H2O
(1) ClO-+ Fe(OH)3+ Cl-
+ Fe + H2O
(2) Mn + H2O2+ Mn2+
+ O2↑+ H2O
3 
2 
4OH- 
3  
2 
5 
2 
5 
6H+ 
2  
5 
8 
配平技巧---整体配平(零价法)
同一物质中多种元素变价,采用整体配平法
4 11 2 8
4 4 2 4 1 4
2 12 2 3
(1)____FeS2+____O2====____Fe2O3+____SO2
(2)____Ag+____NaClO+____H2O====____AgCl+____O2+____NaOH
(3)____P4O+____Cl2====____POCl3+____P2Cl6
练习:Fe3P+ HNO3—— Fe(NO3)3+ NO+ H3PO4+ H2O
氧化
还原
反应
的规
律与
配平
规律
配平
强弱规律、先后规律、价态规律、守恒定律
正向配平
逆向配平
整体配平
缺项配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