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课时2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24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课时2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24页)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1.宏观上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归纳钠的化合物的性质,微观上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
2.通过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的探究,建立通过实验得到性质的认知模型。
3.通过掌握氧化钠和过氧化钠性质,明白性质决定用途,同时训练认识事物和全面分析事物的逻辑思维能力。
巧变魔术 趣境设疑
①用细长玻璃管向脱脂棉缓缓吹气
②用滴管向脱脂棉上滴几滴水
实验:神秘的粉末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4Na + O2 = 2Na2O
白色固体
2Na + O2 Na2O2
淡黄色固体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理性质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
状态
氧元素化合价
阴阳离子个数比
白色
淡黄色
固体
固体
-2
-1
O2-:Na+=1:2
:Na+=1:2
一、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2.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氧化钠于什么氧化物?可以发生什么样的反应?
1. 与水反应生成碱
2. 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 与酸性氧化物生成盐
Na2O
碱性氧化物
Na2O + H2O = 2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 + 2HCl = 2NaCl + H2O
通性
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预测Na2O2的性质如何?
组成元素一样
金属氧化物
Na2O
Na2O2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
Na2O + H2O === 2NaOH
Na2O + CO2 === Na2CO3
Na2O + 2HCl === 2NaCl+H2O
与水反应
与CO2反应
与HCl反应
实验探究一:将1~2 mL水滴入盛有1~2 g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用手轻轻触摸试管外壁,有什么感觉 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性质预测
设计方案
实验探究
得出结论
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步骤
现象
结论
把带火星的木
条放在试管口
触摸试管外壁
向反应后的溶液
滴入酚酞溶液
气体为O2
反应放热
生成NaOH
放置一段时间后
漂白性
2Na2O2+2H2O===4NaOH+O2↑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1 -2 0
化学方程式:
2Na2O2+2H2O == 4NaOH+O2↑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有漂白性
拓展实验: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看到溶液变红后又褪色的可能原因有哪些 如何验证你的猜想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历程:
①Na2O2+2H2O=H2O2+2NaOH
②2H2O2=2H2O+O2
已知,H2O2具有漂白性。故氢氧化钠先使酚酞变红, H2O2使酚酞褪色
反应总方程式
2Na2O2+2H2O=4NaOH+O2
①×2+②可得:
Na2O2的水溶液能氧化有色物质而使之褪色,能漂白品红溶液、酸碱指示剂、有色布条等
拓展实验:取一小块脱脂棉与石棉网上,再取半角匙过氧化钠粉末至于脱脂棉上,小心包裹后,向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吹气。观察现象。
“吹气生火”实验说明什么问题?Na2O2能否与CO2反应?反应后产物是什么?如何验证?
脱脂棉
过氧化钠与CO2发
生反应放出热量
过氧化钠与CO2反应生成有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过氧化钠: 呼吸面具或潜艇中的供氧剂
脱脂棉着火条件
(燃烧三要素)
可燃物
达到着火点
有氧气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②与CO2反应
2Na2O2+2CO2 = 2Na2CO3+O2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请你解释!假如钠起火,不能用水和CO2灭火的原因
不能用水和CO2灭钠着火
用干燥的沙土灭火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2O2+2H2O=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③与酸反应
试根据Na2O2与水的反应,类比写出其与硫酸的反应方程式
2Na2O2 + 2H2O=4NaOH + O2↑
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Na2O2遇CO2、H2O、H+时,Na2O2发生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元素的歧化反应。此时,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例】回顾氧化纳和过氧化钠的性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问题:
类比Na与H2O反应的分析方法及Na2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以下问题:
有气泡产生
(2)将适量过氧化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有什么现象?写出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气泡放出,溶液颜色变浅,同时有蓝色沉淀生成
(1)将适量过氧化钠投入盐酸中,有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2Na2O2+4HCl===4NaCl+O2↑+2H2O
2Na2O2+2H2O===4NaOH+O2↑,2NaOH+CuSO4===Cu(OH)2↓+Na2SO4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定量关系
化学方程式
(1)Na2O2中氧的化合价为_____,在两个反应中Na2O2的作用__ ___________________(填“氧化剂”“还原剂”或“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从电子转移角度分析,每生成一分子氧气转移___个电子,每消耗一个Na2O2转移___个电子。
-1
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
2
1
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4NaOH+O2↑
(2)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分析可知,无论是CO2、H2O还是二者的混合物,通过足量的Na2O2时,CO2或H2O与放出O2的分子个数之比均为_____。
2∶1
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的定量关系
Na2O2与CO2、H2O反应的质量关系
2Na2O2+2CO2===2Na2CO3+O2 Δm(固体)
  2×78  2×44  2×106      56
2Na2O2+2H2O===4NaOH+O2↑ Δm(固体)
  2×78  2×18  4×40     4
即发生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分子数的CO的质量
即发生反应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分子数的H2的质量
差量法在化学解题中的应用差量法是依据化学反应前后的某些“差量”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变化量成正比而建立的一种解题法(固体质量差、溶液质量差、气体体积 差、气体物质的量之差等)
a
b
c
d
a-c
b-d
【例1】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消耗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g,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是_____g。
【例2】 21.2 g H2在一定条件下与氧气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水蒸气全部通入足量Na2O2中,固体质量增加( )
A.21.2 g B.14 g C.6.78 g D.不能确定
44
106
A
先后顺序:一定量的Na2O2与一定量CO2和H2O(g)的混合物的反应,可视作Na2O2先与CO2反应,待CO2反应完全后,Na2O2再与H2O(g)发生反应
3. 钠的氧化物用途
呼吸面具
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名称 氧化钠 过氧化钠
化学式 Na2O Na2O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非碱性氧化物)
生成条件 常温下与氧气反应 燃烧或加热时与氧气反应
与水反应 Na2O + H2O =2NaOH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与CO2反应 Na2O + CO2 = Na2CO3 2Na2O2 + 2CO2 =2Na2CO3 + O2
构成粒子
与酸(HCl)反应 Na2O + 2HCl = 2NaCl + 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转化关系 2Na2O + O2 =2Na2O2 Na+ 、O2
Na+ 、O
2
2
-2
-1
1.以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为线索,认识钠及其化合物。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③表明CO2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B.反应④表明Na2CO3的热稳定性强于NaHCO3
C.反应⑤、⑥可用于潜水艇中氧气的供给
D.Na2O2能和CO2反应,说明是Na2O2碱性氧化物
D
2. 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图所示实验,探究 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②中一定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
C.④中现象可能是由于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 造成的
D.结合以上现象,可推测反应的中间产物有 的生成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