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卤族元素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了解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2.了解卤族元素结构特点,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3.了解卤族元素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并能初步应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卤族元素放射性元素卤族元素元素单质Cl2Br2颜色逐渐_____;密度逐渐_____;熔沸点逐渐_____状态由___态→___态→___态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单质 颜色和状态(常态) 密度 熔点 ℃ 沸点℃F 9 F2 淡黄色气体 1.69g/L -219.6 -188.1Cl 17 Cl2 黄绿色气体 3.124g/L -101 -34.6Br 35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 -7.2 58.78I 53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13.5 184.4递变性加深升高增大气固液卤族元素的主要物理性质注意:①溴是常温常压下唯一的液态非金属单质。②卤素单质都有毒。且易溶于苯、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③液溴易挥发,保存时要加水液封;碘可升华,淀粉溶液遇碘变蓝。卤族元素的原子结构FClBrI根据卤素原子结构,推测氟、氯、溴碘在化学性质上所表现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卤族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卤族元素性质的理论分析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元素性质的相似性决定在化合物中常见化合价-1易得电子,表现非金属性(氧化性)卤族元素原子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决定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非金属性(氧化性)逐渐减弱原子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1)非金属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越容易化合,则非金属性越强(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稳定性:HF>HCl ,非金属性: F > Cl(3)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酸性:H2SO4>H2CO3 ,非金属性: S > C(4)置换反应卤族单质与氢气反应的规律变化(必修一p103 表4-4)卤素 条件及现象 方程式 氢化物稳定性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Cl2 光照或点燃 H2+Cl2=2HCl HCl稳定Br2 高温 500℃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I2 高温、持续加热缓慢进行 H2+I2 2HI HI很不稳定① 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 ;②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③ 卤素非金属性的强弱: ;由易到难由强到弱由强到弱1. 反应条件越来越苛刻2. 剧烈程度递减3. 产物稳定性变差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KBr+氯水,振荡KI+氯水,振荡KI+溴水,振荡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KBr+氯水,振荡 溶液变为橙黄色 2KBr + Cl2 = 2KCl +Br2KI+氯水,振荡 溶液变为棕黄色 2KI + Cl2 = 2KCl +I2KI+溴水,振荡 溶液变为棕黄色 2KI + Br2 = 2KBr +I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卤族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为:F2 > Cl2 > Br2 >I2氯水分别与溴化钾、碘化钾溶液的反应-100-1-100-1Cl2 + 2BrBr2 + 2ClCl2 + 2II2 + 2Cl 2e-2e-氧化剂氧化剂氧化产物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剂还原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性:还原性:还原性: 溴水与碘化钾溶液的反应-10-10Br2 + 2II2 + 2Br 2e-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性:还原性: 注意:因为F2能与H2O发生反应(2F2 + 2H2O = 4HF + O2),所以F2不能从其他卤化物的盐溶液中置换出卤素单质。卤素单质氧化性 从氯到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卤素离子还原性Cl-<Br-<I-从氯到碘,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② 从氟到碘,元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阴离子的还原性逐渐增强。① 卤族元素具有非金属性,单质具有氧化性。总结1. 与H2化合越_______,非金属性越强。2. 与H2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_______,非金属性越强。3. _______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_____,非金属性越强。4. 单质氧化性越______或阴离子还原性越______,非金属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方法容易稳定最高价强强弱资料: 卤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以上资料摘自《无机化学(第四版)下册》(宋天佑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资 料 卡 片高氯酸(HClO4)在水溶液中几乎完全离解,形成H+和ClO4 ,所以HClO4在无机酸中具有最强的酸性。HBrO4也是强酸,但HIO4属于中强酸。HClO4,HBrO4 ,HIO4的酸性逐渐减弱。HClO4中半径较小的Cl对氧原子的吸引力大于氢和氧的结合力,所以极其容易离解出H+,这是高氯酸显强酸性的根本原因。按Cl、Br、I顺序,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吸引氧原子电子云的能力减弱,H+离解出来的难度递增,酸性逐渐减弱。 整理证据卤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HClO4 HBrO4 HIO4从氯到碘,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基于证据的结论注意:氟元素无正价,无含氧酸。HF为弱酸,而HI、HBr、HCl为强酸。少量Cl2与FeBr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过量Cl2与FeBr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Cl2 = 2Fe3++2Cl-2Fe2++4Br-+3Cl2=2Fe3++2Br2+6Cl-氧化性: Cl2 >Br2>Fe3+> I2>S还原性: Cl - 金 属 性 逐 渐 增 强非 金 属 性 逐 渐 减 弱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 ,原子半径逐渐 ,失电子能力逐渐 ,得电子能力逐渐 ,金属性逐渐 ,非金属性逐渐 ;增大增强减弱增强减弱增多1.下列关于卤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由上到下性质发生递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单质的氧化性增强 ②单质的颜色加深 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④单质的沸点升高 ⑤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C2.下列关于主族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增强B.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单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C.同主族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D.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O、F除外)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B3.氯气的氧化性比硫的氧化性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 )A.通常情况下硫为浅黄色固体,而氯气为黄绿色气体B.硫不溶于水,而氯气能溶于水C.与金属反应时,硫被还原为-2价,而氯被还原为-1 价D.与同一种金属反应时,金属被硫氧化成低价态,但被氯气氧化成高价态D4.砹(At)原子序数为85,与F、Cl、Br、I同族,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砹是有色固体B.非金属性:At<IC.HAt非常稳定D.I2能从砹的可溶性盐溶液中置换出At2C5.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其单质都能与水反应,通式为X2+H2O===HX+HXOB.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C.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D.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C6.下列事实不能作为实验判断依据的是( )A.钠和镁分别与冷水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B.铁投入CuSO4溶液中,能置换出铜,钠投入CuSO4溶液中不能置换出铜,判断钠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酸性H2CO3>H2SiO3,判断碳与硅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D.Br2与I2分别与足量的H2反应的难易,判断溴与碘的非金属活动性强弱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