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题思维提升)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重点题思维提升)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含答案)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资源简介

(重点题思维提升)期末复习模拟练习卷-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某同学100m跑的最高速度约为20m/s
B.一名八年级学生受到的重力约为50N
C.教室内的大气压约为2个标准大气压
D.中学生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约为1.5×104Pa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可以离开物体单独存在
B.有力的作用时,一定既有施力物体,又有受力物体
C.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和方向有关
D.物体只有接触时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3.在国际田径运动会上,我国选手苏炳添带领小组成员奋力拼搏,最终获得4×100接力赛冠军。图是他比赛时的一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他站在起跑点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B.苏炳添起跑时用脚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苏炳添在奔跑的全过程中,运动状态一直保持不变
D.苏炳添跑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4.摩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下列实例中,不能减小摩擦的是(  )
A.甲:冰壶表面打磨得很光滑 B.乙:饮料瓶盖上刻有竖条纹
C.丙:轴承中装有滚珠 D.丁:气垫船和水面间形成了空气垫
5.图所示是中国科技馆“球吸”展品。不吹风时,两球静止。当风自下而上吹向两球中间时,两球会相互靠拢,出现“球吸”现象。图所示实例中,与“球吸”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
A. 吸盘挂钩被“吸”在墙上
B. 公路两侧水渠的水面总保持相平
C. 点燃孔明灯里的松香,孔明灯会飞向空中
D. 在B管一端吹气,水从A管上端喷出
6.在中考体能测试中,某同学跳远运动的几个阶段如图所示,则该同学(  )
A.助跑阶段速度增加,但机械能不变
B.从最高点向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0
D.起跳到最高点的过程中,动能增加
7.如图所示,分别用滑轮或滑轮组匀速提升同一重物G时,所用拉力分别为F1、F2、F3、F4,若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及摩擦,则其中最省力的是(  )
A. B. C. D.
8.“国信1号”是我国自主建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总长249.9米、型宽45米、型深21.5米,排水量13万吨。全船共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达8万立方米,可开展大黄鱼等高端经济鱼类的养殖生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船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B.排水量是指该船排开水的重力
C.该船满载时所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D.大黄鱼被捕捞上船后,该船会上浮一些
9. 如图所示,在长为L的轻质均匀杠杆的中点处悬挂一重物,在杠杆的最右端施加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杠杆保持平衡。若不考虑杠杆的自重和阻力,则杠杆从水平位置向上转动过程中,拉力F大小(  )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保持不变 D.先变大再变小
10.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F丙 B.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C.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ρ丙 D.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p丙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16分)
11.英国物理学家   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为了纪念他做出的杰出贡献,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为   的单位。
12.饺子是我国的传统美食,如图所示,用擀面杖将面团擀成面皮,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越用力擀,面团就越快擀成面皮,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有关。
13.如图为某游轮过三峡船闸的情景,该游轮满载时吃水深度为3m。三峡船闸利用了   原理;该游轮满载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g取,)。
14.如图所示的尖嘴钳是常用电工工具,它是一个   (选填“省力”或“费力”)杠杆,用尖嘴钳剪断铁丝时,应将铁丝靠近转动轴处的刀刃部分,这样做是为了   ,从而在使用时更加省力。
15.图中的物体A的重力为40N,物体B的重力为10N。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A恰能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绳子对A的拉力   N。现用水平向左的力F拉A,使A沿着水平桌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则F至少要   N。
16.质量分布均匀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VA>VB),放置在盛水的容器中,静止时如图所示。 A、B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FA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B。如果将A、B捞起擦干后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桌面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A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pB。
17.将一个质量为160g、体积20cm3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物体将   ,最终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
18.如图,这是工人师傅用滑轮组提升建筑材料的示意图,重为800N的建筑材料在500N的拉力作用下匀速竖直上升了1m,所用的时间为5s,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g取10N/kg)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9.如图所示,静止站在斜面上的玩偶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请画出此时“冰墩墩”的受力分析图(O为重心)。
20.请在图中画出木棒此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以及重力的力臂(O点为转轴,O 点为木棒的重心)。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21.为了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亮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完成下列内容。
(1)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A前,应该将弹簧测力计置于   (选填“水平”或“竖直”) 方向校零;
(2)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应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运动,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3)通过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小亮可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对比甲、乙两次实验,乙是通过增大   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下列情境中也应用了这样的方式来增大摩擦力的是   (填写序号即可);
①汽车轮胎上的花纹
②为门轴涂抹润滑油
③用力捏自行车的刹车,车很容易就停下来了
(5)比较甲、丁两次实验,小亮发现甲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于丁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由此得出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你认为他的结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   ,为了正确进行探究,最简便的操作是   。
22.小明和小华在沙滩上玩耍时,如图甲所示,留下了大小和深浅不同的脚印,由此他们产生了疑问: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根据生活经验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大小有关;猜想依据:切菜时用力按压刀柄;
猜想二: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猜想依据:刀刃很薄。
(2)设计与进行实验,如图乙:
①本实验中通过海绵的形变程度反应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还可以用   (填“硬木块”或“沙子”)代替海绵来完成实验;
②为了验证猜想一,应比较乙图中   两图的实验:
比较b、c两图可得出结论:   。
(3)小华同学在验证猜想二时,选用物块和泡沫进行,实验时将物块B沿坚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丙所示,将左边部分移开后,发现剩余部分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没有发生变化,由此他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小明同学认为他的结论并不合理,原因是:   ;
(4)通过以上实验分析沙滩上的脚印,可知   体重较大。
23.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利用浮力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如图1所示,进行了甲、乙、丙、丁、戊五次实验。
(1)根据实验过程可知,图乙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为   N;
(2)由丙、丁两图可知:金属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无关;由丙、戊两图可知: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大小与   有关;
(3)金属块的体积是   m3;
(4)根据实验过程,最终测得戊图中盐水的密度为   kg/m3;
(5)小明还想利用空易拉罐(剪去顶部)、小口径量筒、吸管、水(密度为ρ水)等常见生活材料,来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图2)。
①用空易拉罐和吸管组成如图所示装置,并放在水平台上,易拉罐装满水,将量筒放在吸管下端开口处;
②把一泡沫块轻轻放入易拉罐中,使之漂浮在水面上,不再溢出水时,测得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
③用细线拴住金属块轻轻放入易拉罐中,直至金属块下沉至杯底,测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2;
④取出金属块轻轻放置在泡沫块上方,泡沫块和金属块漂浮在水面上,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3;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用题目中所给的字母表示);
⑤在步骤④中,将金属块从水中取出,放在泡沫上方时,若该金属块沾上了一些水,则会导致测得的金属块密度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8分)
24.电动车以环保、轻便等特点,成为人们日常的代步工具。如图所示是国产首款倒三轮电动车, 该车自身质量为120kg(g取10N/kg)。求:
(1)该车自身重力;
(2)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直线行驶10km,受到的阻力是60N,则牵引力做功;
(3) 该车载重450kg时, 车轮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03m2, 则地面受到的压强。
25.如图所示,一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OA=20cm,G1是边长为5cm的正方体,G2重为20N。当OC=10cm时,G1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4Pa。
(1)求G1的重力。
(2)现用一水平拉力使G2以5c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后,可使G1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26. 如图甲所示,把一个质量为2kg,底面积为4×10-2m2的薄壁圆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装有h=0.4m深的水,将物体A放入其中,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比图甲增大了375Pa。再施加一个竖直向下大小为15N的力F以后,物体A恰好浸没在水中静止(水未溢出),如图丙所示。求:
(1)物体A放入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物体A的密度;
(3)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参考答案
1.D
2.B
3.B
4.B
5.D
6.B
7.D
8.C
9.B
10.A
11.牛顿;力
12.形状;大小
13.连通器;
14.省力;减小阻力臂
15.10;20
16.大于;大于
17.下沉;0.2
18.200;80%
19.
20.
21.(1)水平
(2)匀速直线;等于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4)压力;③
(5)错误;没有控制物体间的压力相同;将物体A切掉的部分叠放在剩下部分之上
22.转换法;沙子;a、b;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没有控制压力相同;小明
23.2;深度;液体密度;4×10﹣4;1.05×103;;不变
24.解:(1)该车自身重力为
G=mg=120kg×10N/kg=1200N
(2)由题意知,该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可知,牵引力等于阻力,即F牵=f=60N
因此牵引力做功为W=F牵s=60N×10×103m=6×105J
(3)地面受到的压力等于该车的总重力,即
F=G总=m总g=(120kg+450kg)×10N/kg=5700N
则地面受到的压强
25.解:(1)当OC=10cm时,由平衡条件知道
G2×OC=F×OA

20N×10cm=FA×20cm
解得FA =10N ,故F拉= FA =10N
又因为G1对地面的压强为2×104Pa,即
根据题意知道,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S=0.05m×0.05m=2.5×10-3m2
解得G1=60N
(2)当G1对地面的压力为零时,G1×OA=G2×L,即
60N×20cm=20N×L
解得L=60cm
根据题意知道
OC+vt=L

10cm+5cm/s·t=60cm
解得t=10s
答:(1) G1的重力是60N;
(2)经过10s,可使G1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
26.(1)解:物体A放入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答:物体A放入前,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2)解:物体A放入水中后水面上升的高度
则图乙中,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
根据物体的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A的重力
物体A的质量
物体A浸没后受到的浮力
物体A的体积
物体A的密度
答:物体A的密度为;
(3)解:容器中水的体积
容器内水的质量
水的重力
容器的重力
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容器对桌面压强
答:丙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