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古诗《江南春》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江南春》是唐代杜牧的经典写景诗作,以精炼笔触勾勒江南春景全貌。诗歌将江南自然风光(莺啼、绿红、水村、山郭 )与人文景观(酒旗、寺庙、楼台 )融合,时空跨度大,既展现春日江南的明媚绚丽,又暗含历史兴亡之感。学生对江南春景有生活或文学作品中的初步认知,但对诗歌中“千里”的空间营造、虚实结合(“四百八十寺”虚写 )及景中寄情的手法理解较难,需引导深入挖掘。二、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导向)1. 文化基础:准确诵读、背诵、默写诗歌,理解“莺啼”“山郭”“南朝”等字词,积累古典写景词汇,感受江南文化韵味。2. 思维发展:通过品味“千里”“烟雨”等词,学习诗歌炼字、造境技巧;分析景物层次与时空交织,提升诗歌逻辑与审美思维。3. 审美鉴赏:体会江南春景的明媚、朦胧之美,感悟诗人融情于景的艺术手法,提升古典诗歌审美鉴赏力。4. 社会参与:激发对江南地域文化、古典诗歌的热爱,增强文化传承与审美体验的主动性。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诵读感悟诗歌意境,理解江南春景的多重画面;把握“千里”“四百八十寺”等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景美。2. 难点:领悟“烟雨”中隐含的历史感慨与诗人情感,理解景中寄情的深层意蕴。四、教法学法1. 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江南春景、历史情境 )、画面还原法(引导想象诗句画面 )、比较阅读法(与其他江南春诗对比 )。2. 学法:自主感悟法(品味字词、画面 )、合作研讨法(探究情感、手法 )、诵读体验法(以读悟情、悟境 )。五、课时安排1课时(40分钟)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分钟)1. 播放江南春景视频(莺啼燕语、桃红柳绿、水乡小镇、青山郭外、酒旗飘扬、春雨朦胧中古寺楼台画面 ),同步轻吟:“江南好,风景旧曾谙。在唐代诗人杜牧笔下,江南春景更是如诗如画,今天,我们走进《江南春》,探寻诗中的江南韵味。”2. 视频结束,提问:“视频里的江南春景,哪些画面让你印象深?用词语形容(如‘桃红柳绿’‘烟雨朦胧’ )” 顺势引出课题,激发兴趣。(二)初读诗歌,疏通字词(7分钟)1. 教师示范诵读(语速稍缓,语调轻快,突出“莺啼”“绿映红”的明媚,“烟雨”的朦胧 ),强调“郭(guō)”“朝(cháo,南朝 )”字音。2. 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如“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3. 分组竞赛读,评选读得最有韵味小组,巩固诵读节奏。4. 结合注释,自主解词:提问:“山郭”“ 酒旗”“ 南朝”什么意思?用注释或自己的话说说。 明确“山郭”是山城,“酒旗”是酒馆招牌,“南朝”是历史朝代背景,初步理解诗意。(三)精读悟景,品析妙处(18分钟)1. 感受“千里”春景(空间与画面 )(1) 提问:“‘千里莺啼绿映红’,‘千里’换成‘十里’‘百里’,效果有啥不同?” 引导思考“千里”展现江南春景的广阔、连绵,不是局部,而是整个江南大地,黄莺啼叫、绿树红花相互映衬的宏大画面。(2)追问:“透过‘千里’,你仿佛看到江南哪些地方的春景?” (如水乡、山城、乡村、城镇 )体会“千里”营造的全景式、沉浸式春景,感受江南春的普遍与繁茂。2. 梳理春景层次(自然与人文 )(1) 提问:“诗中除了‘莺啼绿映红’,还写了哪些江南春景?分类整理(自然/人文 )”(2)交流明确:自然景(莺啼、绿、红、水、山、烟雨 );人文景(酒旗、寺庙、楼台 )。 引导分析:“水村山郭酒旗风”,水乡村落、山城郭外,酒旗在春风中飘扬,把自然与人文融合,多有生活气息? 感受江南春日里,人与自然、生活相融的美好。3. 体会“烟雨”意境(朦胧与历史 )(1)过渡:“江南春景,晴时明媚,雨时朦胧。‘多少楼台烟雨中’,这‘烟雨’仅仅是写雨吗?”(2)引导联系“南朝四百八十寺”,补充南朝佛教兴盛、后朝代更迭历史。 提问:“’四百八十寺’是实指吗?’烟雨’中的楼台,让你联想到什么?” 明确“四百八十寺”是虚写,形容寺庙多;“烟雨”朦胧,给楼台罩上历史面纱,暗含对南朝因崇佛而兴衰的感慨,景中藏情,让春景有了深沉韵味。(四)诵读悟情,拓展升华(6分钟)1. 分层诵读:(1)配乐读(播放轻柔江南风音乐 ):个人读,读出“千里”的辽阔、“烟雨”的朦胧;同桌互读,互评谁更能传递江南韵味。(2)情境读:教师描述情境(“春日踏青,漫步江南,眼前是莺啼红绿,远处是酒旗飘扬,细雨中,古寺楼台若隐若现……” ),学生闭目聆听后诵读,融入情感。2. 拓展对比:(1)出示其他写江南春的诗句(如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提问:“和《江南春》比,写景角度、情感有啥不同?” 简单交流,感受杜牧诗时空交织、景中含史的独特。(2)鼓励学生用绘画、文字(如改写散文片段 )展现诗中江南春景,课后完成。(五)课堂小结(2分钟)1. 回顾:“这节课,我们读《江南春》,赏‘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明媚,品‘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生活味,悟‘烟雨楼台’中的历史感慨。杜牧用28字,绘就江南春景长卷,藏着对自然的爱、对历史的思。”2. 强调:“古典诗歌以景传情的魅力,就在于一草一木、一烟一雨中,都有诗人的心意。愿同学们记住这诗中的江南,更懂诗歌里的‘景外之味’。”(六)板书设计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 ↘ 自然景:明媚繁茂绿映红 ↗ (空间:全景式 )水村山郭 ↘ 人文景:生活烟火酒旗风 ↗ (融合:自然+人文 )四百八十寺 ↘ 历史感:兴衰慨叹烟雨中 ↗ (意境:朦胧含情 )(用箭头梳理景的分类、特点与情感关联,清晰呈现诗歌景情融合的层次 )(七)作业布置1. 必做:背诵、默写《江南春》;仿照诗句,用“千里______”格式,写一句自己眼中的“校园春”“家乡春”。2. 选做:收集杜牧其他写景诗(如《泊秦淮》 ),对比阅读,体会风格;查阅江南春景相关古画、游记,与诗歌对比欣赏,写下感悟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