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以下是该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的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
1. 答案:C
解析:A项“羁”读音“jī”正确;B项“浮燥”应为“浮躁”,正确;C项“千变万化”形容变化极多,符合“中华大地”的语境,无需改为“风云变幻”(侧重局势变化),故C错误;D项“深刻影响”“生动演绎”均为偏正短语,结构一致,D表述错误?(修正:两者均为偏正短语,结构一致,故D表述错误。但结合语境,“千变万化”更贴切,C错误更明显,优先选C。)
2. 答案: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演绎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
解析:原句语序不当,应先“过去”再“当下和未来”,符合逻辑顺序。
3. 答案:D
解析:逻辑顺序应为“传承(赓续文明)→守护(呵护遗产)→发扬(滋养社会)”,故排序为③①②。
4. 答案:B
解析:上联“咫尺银幕(偏正短语),流转千般光影(动+数量+名)”,下联“方寸镜头(偏正短语),透视万种风情(动+数量+名)”结构一致,对仗工整。
5. 答案:海选先在班级群内报名,通过诗词知识竞答选出两人代表班级参加决赛
解析:根据流程图,海选流程为“报名→知识竞答→选代表”。
6. 答案: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
②教然后知困
③寂寞沙洲冷
④但余钟磬音
⑤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名著阅读
7. 答案:
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②奥斯特洛夫斯基 ③保尔·柯察金
④(示例)这句话展现了保尔对生命价值的终极理解,他将生命奉献给人类解放事业,这种为理想献身的精神震撼人心,激励着我们珍惜生命、追求崇高。
三、联读古诗文
8. 答案:A
解析:诗歌描绘的是“荒城萧索”的凄凉之景,而非“边塞壮美之景”,A错误。
9. 答案:
①画面内容:寒塘倒映着枯败的野草,高大的馆舍旁梧桐叶稀疏飘落
②预期效果:绘近景,渲染孤寂悲凉的氛围
10. 答案:
①排除、除去 ②因为 ③写 ④放下
11. 答案:A
解析:句意:与弟弟王缙都有杰出的才华,博学多艺,也同样有名气。断句为“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
12. 答案:(王维)平时吃素食,不吃荤腥;晚年长期吃素,不穿有花纹色彩的衣服。
13. 答案:(示例)③ ;文中“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或“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可以证明。
四、现代文阅读
(一)
14. 答案:D
解析:材料一为“几乎所有的问题”,而非“所有”,D错误。
15. 答案:
①事理 ②大陆漂移假说(或板块构造理论) ③打比方 ④打比方 ⑤估计(不确定)
16. 答案:(示例选A)
地中海不断缩小,是因为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在相互挤压,随着板块持续运动,地中海所在的区域逐渐收缩,因此预言几千万年后可能消失。
(二)
17. 答案:
(1)“我”因山楂酸涩将其扔掉,妈妈捡回做成香甜的山楂酱
(2)父母养奶牛补贴家用,妈妈下班后带“我们”卖牛奶,途中买冰糖葫芦
18. 答案:
天气特征:寒冷、暮色浓重、有浓雾。
衬托的心情:尽管环境寒冷,但因有冰糖葫芦的甜蜜和母女相伴,心情温暖而愉悦。
19. 答案:(示例选A)
运用比喻,将山楂比作“长满麻子、满是皱纹的脸”,生动形象地写出山楂外表的难看,表现“我”对山楂的厌恶之情。
20. 答案:(示例)
这孩子,还小呢,哪懂这些。山楂是酸,可扔了多可惜啊。捡回来,加点糖熬成酱,就甜了,孩子肯定爱吃。日子再难,也得让她尝尝甜滋味,不怪她。
21. 答案:
“手和脸蛋冷”是因为冬季天气严寒;“身子、心里热”是因为母女共同劳作的温暖、冰糖葫芦的甜蜜,以及对生活的希望和亲情的滋养。
22. 答案:
表面指山楂经加工后(酱、冰糖葫芦)是甜的;深层指父母用爱和汗水将苦涩的生活变得甜蜜,暗含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恩,以及回忆中岁月的温暖。
五、写作
(略,围绕“盛夏,最美的记忆”或“盛夏,最美的风景”,结合成长、友谊、青春等主题,抒发真情实感即可。)牡丹江市初中课改联盟第四子联盟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本考场试卷序号 (由监考填写)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共23分)
为了丰富同学们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开展“文化百花齐放,展示校园风采”主题实践活动,同学们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品析文化、传承文化。
【文博风采】
小语同学参加的“文博”小组即将成立,他作为组长写了一段开场白,希望小组成员为他修改。
五千年来,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的千变万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曾经的辉煌,稍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成为不朽文化的羁绊。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历史留下来的文化遗产。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也生动演绎着过去。我们要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博人才队伍,摒弃世俗的浮燥,(甲) ,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1.(3分)小文同学认为开场白中需要注意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的准确和短语结构的一致,其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稍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成为不朽文化的羁绊”中“羁”的拼音是“jī”。
B.加点词语“浮燥”应改为“浮躁”。
C.划横线词语“千变万化”应改为“风云变幻”。
D.“深刻影响”和“生动演绎”两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2.(3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3.(3分)填入甲处横线的语句,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1)用匠心呵护遗产当“守护者” ②让文化滋养社会当“发扬者”
(③以自信赓续文明当“传承者”
①②③ B.②③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光影流年】
4.(3分)学校开展“光影交错,流年如梦-电影主题周”电影文化进校园活动,活动中有一个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学生会开展“对对联,赢影票”活动,请帮助小祥同学为下面的上联选出合适的下联。
上联:咫尺银幕,流转千般光影。
下联: 。
A.斗室方桌,遍览万古文章。 B.方寸镜头,透视万种风情。
C.琳琅满布,经营百样繁华。 D.小小梨园,上演生旦净丑。
【腹有诗书】
5.(3分)诗词小组开展了“诗词比拼”大赛,小诗同学作为活动主持人需要将活动流程告诉参赛选手,请你结合下面的流程图帮他完成后面的流程介绍。
各位选手,“诗词比拼”大赛分为海选和决赛。 ;决赛分为飞花令、诗词接龙、即兴作诗三轮,三轮比赛结束后,由评委团评选出前三名获奖者,最后由学校领导为获奖者颁奖。
6.(8分)演讲小组计划在演讲中恰当引用古诗文营造意境,增强感染力。以下是小演同学整理的古诗文材料,请你根据主题词帮他补全表格。
序号 主题 古诗文名句
① 坚贞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② 践行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学记》)
③ 高洁 拣尽寒枝不肯栖,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④ 淡泊 万籁此都寂,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 宏愿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⑥ 矛盾 。(白居易《卖炭翁》)
二、名著阅读(共5分)
八年级阅读小组开展了“提高阅读效率”相关讲座,下面是讲座中一段文字,请按照其提供的读书方法完成下列任务。
奥野宣之在《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写到:“写读书笔记第一步就是依次写上八位数的日期、书名、作者以及主人公;第二步写摘抄和评论,重读一遍做过记号的内容,严格筛选出自己认为可以多读几遍的部分。接着,在摘抄完的文章后留出一些空白,写上自己的评论。摘抄部分用“O”表示,而运用自己语言表达的感想和补充说明则标上“★”,交替标在每个段落前。摘抄和评论交替进行,是为了在摘抄以后,趁着印象还鲜明写下自己的感想。要是等摘抄完所有文章再从头开始按顺序写评论,一定会忘记之前看文章时的感想。就像每做完一道数学题都要马上对答案一样,自己的思考也需要立即落实到纸上。”
7.下面是小阅同学按照上面方法所做读书笔记的一部分,请你将它补充完整。
【经典识记】(3分)《①》/②/③ 1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它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
【经典评悟】(2分)★ ④
三、联读古诗文,回答8~13题。(16分)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佛”之称。阅读下面与王维有关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甲)
奉寄韦太守陟①
【唐】王维
荒城自萧索,万里山河空。
天高秋日迥,嘹唳②闻归鸿。
寒塘映衰草,高馆③落疏桐。
临此岁方晏④,顾景⑤咏悲翁。
故人不可见,寂寞平陵东。
【注释】①韦太守陟:韦陟,诗人的好友,两人多相唱和之诗。②嘹唳:形容声音响亮凄清。③高馆:高大的馆舍。④岁方晏:一年将尽。⑤顾景:“景”读 yǐng,顾景即“顾影”。⑥故人:旧交、老友。(乙)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事母崔氏以孝闻。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闺门友悌①,多士推之。维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得宋之问蓝田别墅,在辋口,辋水周②于舍下,别涨③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尝聚其田园所为诗,号《辋川集》。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乾元二年七月卒。临终之际,以缙在凤翔,忽索笔作别缙书,又与平生亲故作别书数幅,多敦厉④朋友奉佛修心之旨,舍笔而绝。
选自《旧唐书》,有删改)
【注释】①闺门友悌:兄弟友好②周:围绕③别涨:修建④敦厉:勉励。
8.(2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由近及远,层层递进,精练简洁地描绘出边塞壮美之景。
B.“自”写出了孤城的萧条衰败,更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悲凉。
C.“空”不仅写出了边境的空旷与壮阔,也写空间的“空虚”,也是回首后,戍守边疆、保家卫国之事业付诸东流的空。
D.诗歌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惆怅、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9.(2分)微视频是当今很火爆的一种表现形式,小敏同学想联系全诗的内容将诗歌中的意境用微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请帮她完成下面的脚本。
诗句 画面内容 画面声音 预期效果
天高秋日迥,嘹唳闻归鸿 秋日高迥,归雁疾飞 孤雁凄厉的哀鸣 绘边塞远景
寒塘映衰草,高馆落疏桐 ① 《思悲翁》曲调声 ②
10.(4分)下面是小文同学阅读乙文文字时遇到的困难,请根据方法提示帮助他对文言文字词作出正确解释。
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 解释
“屏绝尘累” 使用词典选择义项 “隐藏”“遮蔽”“排除、除去”“避开” ①屏:
“以缙在凤翔” 关联教材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②以:
“尝聚其田园所为诗” 结合语境,形成正确的语义 ③为:
“舍笔而绝” 成语关联“舍本逐末” ④舍:
11.(2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 B.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
C.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 D.与弟缙俱有俊才/博学多艺亦/齐名
12.(4分)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大意。
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13.(2分)【链接材料】
右丞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①,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②,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③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
注释:①炳焕:显著;②清妙:清高美好;③胶滞:拘泥,不超拖
文学小组结合乙文和上面链接材料探讨王维诗歌特色形成的原因,最后归纳为以下三点:
①跟王维个人才华有关。
②与王维在人世间的浮沉得失中能超脱有关。
③与王维信佛、生活经历简单朴实有关。
请选取其中任意一点,结合乙文或者链接材料进行解读
我选 ,因为文中 (用原文回答)可以证明。
四、现代文阅读(第14~22题,共26分)
(一)(11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14~16小题。
材料一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节选自《恐龙无处不在》)
材料二
C.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
(节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地理》,有删改)
材料三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是一个枢纽,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14.(3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材料一从恐龙化石无处不有,推论出大陆漂移假说的成立,印证了“板块构造”理论。
B.材料二说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
C.材料三说明深海沟形成的原因可以与材料一中的“板块构造”理论相关联。
D.地质界以前的所有不解之谜,“板块构造”理论都为它们提供了答案。
15.(5分)阅读上面材料后,地理兴趣小组想写一篇有关板块构造理论的说明文,在地理课上分享,请补全小组成员讨论的内容。
小地:三则付料都在说明板块是在运动的、所以三则材料均圆于①(事物、事理)说明文。小理:对、材料一中通过振讨恐龙灭绝的原因,最后证明丁②
小恐:说明时要恰当运用说明方法,材料一和村料三划线句子在介绍“板块构造”理论和海沟的作用时分别用到丁 和④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更加具体生动,
小龙:我们还应族注意说明文语言的严谨和准确,例如“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的“约宇”,表示⑤:“水深约11034米”说明马里亚纳海沟大约深11034米,并非防确测册后的确定数据。
小海:通过对付料的解读,我们简得板块构造理论的价值和意义,我们还会更好地运用它来解决科学的未解之谜。
16.(3分)村料二中八、B、C分别是三种科学推测。请任选其中一项,根据从材料一中学到的知识和说明息路,对你所选的项作简要解释。
(二)(15分]阅读《山楂是甜的》,回答17~22题。
山楂是甜的
肖于
①我妈是一个知青,我爸是一个家民。在我功年的岁月里,我爸应该很辛苦,只有他一个农村户口,却有三个城里人要养活,他种的田地太少丁。但他勤快,恳意为生活付出所有气力,据说乘京永远是每亩地里出钱最多的人家,而他的女儿们却几乎没夫过那片田地。
②担粝、辛苦的农村生活让我妈也异常艰辛,但她尽心尽力地养育我和妹妹。那时,东北没什么太圩吃的水果,入秋的山楂勉强算水杲吧。有一次,家里买了一堆山楂。对于这堆山楂,我恐怕要记上一辈于,拿到手里,连咬了百三个,真鸡牙,嘴里、胃里顿时涌出酸水,我一把把它们扔在地上。这堆山楂如一张张长满麻于、满是皱纹的脸。我越看越气,趁着我妈不注意,把这堆山植全扔丁。
③我妈发现后竞没有扰评我,而是欢败的把这些讨厌的束伙捡了回来。我妈把山楂洗净,去籽,倒入锅宁,放糖,小火慢慑甚到鲜红直至黏稠,我才知道,山楂龙可以做成可口的山楂酱。只要乱白糖,多武,再难吃的山楂也会变甜。就像我们的日子,酸涩难忍,又漫长,可终究能通过努力,让日于支得甜一点。酡酸甜射的山楂苦社在顿于显,想吃的时候夫抱一勺,现在想想,那种甜还能浸到心里。尤其是在寒天,把耀于放在耳房里,山楂苦处于半冻不冻的状态,不会杯了味道,也能随时把出来吃。
④东北几手有丰车的冬天,冬天里没有农活可休,很多种地的人就猫冬了。瞄冬怎么可能有妆入?我父母脑于活,也不怕吃苦受累。他们养了一头奶牛,按我妈的话说:“家里又多了一个人上班。奶牛产牛奶,牛奶可以卖钱,每天都有壮入,就算猫冬,田地里不生钱,家里的牛也能雕钱。
⑤入冬了,我爸在电影院烧锅炉,我妈在水泥厂上班。我妈下了班,要到托儿所接我和妹妹,然后回家挤牛奶,又要带着两桶沉甸甸的牛奶去奶站卖掉。那一年,我和妹妹还很小,害怕得不肯在家。我妈一咬牙,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把十几斤重的牛奶桶挂在自行车后面,两个女儿坐在自行车的大梁上。天有点冷了,我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夜幕来得快,天色很快就沉下来。
⑥我妈带不动我们了,就放下我和妹妹。路过综合商店时,我和妹妹不走了,我们的目光定在了那里-一店门口摆着的一串串冰糖葫芦。不一会儿,我和妹妹便一人手里一串冰糖葫芦。我们一边吃,一边在深沉的暮色里跟我妈走。我妈骑一会儿自行车,再推着自行车走一会儿。我和妹妹跑跑走走,一点儿也不冷。暮色很深,带着冬季里冰冷的浓雾。母女三人,就这样,在冰糖葫芦甜甜滋味的引领下,按时赶到遥远的奶站。
⑦天冷,我妈是热的,蹬自行车出了一身的热汗。我和妹妹坐在车大梁上,遇到天桥、上坡时,都下来帮忙推自行车,手和脸蛋是冷的,可我们的身子、心里是热的。
⑧那些年,我父母从来没机会休息,除了种地、上班,他们还干过很多营生,只要能赚钱,他们从不吝惜自己的时间和力气。他们一心要两个女儿过更好的日子,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愿望要如何实现,但他们从未放弃过努力-过更好的日子的努力。
⑨城市化改革的大潮中,种田为生的我爸改换了城镇户口。我妈也在企业改革后,开始领退休金,退休金每年都在增长。
⑩现在回到我父母家,假如是冬天,他们一定会提前买了冰糖葫芦,放在冰箱里,等我吃。吃着这冰糖葫芦,我就会想起那堆曾被我扔掉又被我妈捡回来熬成山楂酱的苦山楂,还有暮色中我和妹妹无限期盼的冰糖葫芦。仔细想想,其实,那些山楂从始至终都是甜的!
17.【梳理文章内容】(2分)阅读选文第②~⑨段,将下列情节补充完整。
(1)入秋时, 。
(2)没农活可做的冬天, 。
(3)那些年,父母没有机会休息。
(4)我父母不息劳作,我们家过上了好日子。
18.【关注景物描写】(2分)阅读⑥段划线句子,分析句子反映的天气特征以及衬托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暮色很深,带着冬季里冰冷的浓雾。
19.【赏析生动语言】(3分)下列两句话任选一句按要求进行赏析。
A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这堆山楂如一张张长满麻子、满是皱纹的脸。(修辞角度)
B第⑥段中加点词:我和妹妹不走了,我们的目光定在了那里-店门口摆着的一串串冰糖葫芦。(词语角度)
【探究人物心理】(2分)第③段中我妈发现我把山楂扔掉后,为什么没有批评我,反而捡了回来。试从妈妈的角度,写一段心理描写的文字,反应妈妈此时的所思所想。
21.【体会作品温情】(3分)选文第⑦段,我和妹妹为什么会有“手和脸蛋是冷的”“身子、心里是热的”的感觉?
22.【领悟作品内涵】(3分)选文结尾写道:“那些山楂从始至终都是甜的!”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写作(第23题,50分)
23. 盛夏的阳光如同金色的液体,洒满每一个角落,草木疯长,郁郁苍苍,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虫鸣声此起彼伏,仿佛在诉说着夏天的故事,那些关于成长、友谊、青春、奋斗和爱的记忆,就像这盛夏的光影,斑驳而温暖。
以上材料引起你怎样的感触、联想和回忆,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其一作文。
题目一:请以“盛夏,最美的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盛夏,最美的风景”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①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
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