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比较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调节与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聚焦·学案一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学案设计](一)理清大脑皮层的结构和特点结构 主要由神经元 及其 构成的薄层结构特点 有丰富的沟回(沟即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增加了大脑的 控制途径 大脑通过脑干与 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 传到脊髓(二)辨析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有精细的功能定位: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 的。2.代表区面积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 相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 。3.交叉控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的,中央前回左边控制 侧躯体的运动,中央前回的右边控制 侧躯体的运动。(三)理解大脑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的途径和意义1.分级调节示意图2.分级调节的意义机体的运动在 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迁移训练]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大脑皮层主要是由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构成的薄层结构。( )(2)大脑皮层的复杂沟回大大增加了表面积。( )(3)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4)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其范围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呈正比。( )(5)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小脑和脊髓的共同调控,小脑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2.某人突然出现四肢麻木、下肢不能运动等症状。医生检查后,发现他膝跳反射正常,脑部有血管阻塞,推测他可能是某区域出现损伤。该患者最可能出现损伤的部位是( )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 B.垂体C.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 D.下丘脑3.(教材P34“图2-10”发掘训练)如图为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如缩手反射B.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吞咽运动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4.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置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聚焦·学案二 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学案设计](一)举例分析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参与内脏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如 、脑干、下丘脑和 ,都存在着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2.排尿反射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 系统支配的: 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 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 。(二)分析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 :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可以调整各级中枢的活动。2.脑干:有许多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 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等。3.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 、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4.脊髓: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如 、排便、血管舒缩等。|情|境|探|究|思|考|科研人员用小鼠做实验发现,切断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加快;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人类的心跳也会受环境的影响,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特殊反应。比如某同学某天晚上去看恐怖电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当电影结束时,仍感到紧张害怕,并急着去厕所。(1)根据对小鼠实验的叙述,能否说明自主神经对心脏可发出持续的神经冲动?请说出判断的理由。 (2)小鼠实验说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3)某同学看恐怖电影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是由躯体运动神经还是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这种控制有什么特点? (4)某同学在看恐怖电影时不想去厕所,但电影结束时急着去厕所,原因是什么? (5)某同学看恐怖电影时,除了有以上现象,请写出2种他还可能出现的现象。 [迁移训练]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在脊髓、脑干、下丘脑和大脑等部位都存在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2)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控制,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3)脊髓能调节排尿、排便、血管舒缩等反射活动,并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4)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具有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生理过程的作用。( )(5)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大脑皮层可以调控该过程。( )2.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下图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C.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的调节过程为g→h→c→d→eD.该实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脑干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3.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C.呼吸运动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呼吸肌4.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人在不受意识支配下可以完成排尿,也可以在意识支配下憋尿。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但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B.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即可完成排尿反射C.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D.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5.(教材P19“图2-2”和教材P35“图2-11”发掘分析)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和膀胱的调节。(1)说明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与运动的适应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有什么优势?如果只受其中单一神经支配,会导致什么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生活中正常人的手指无意触碰到尖锐物体时,手指会立刻缩回去。但是在医院抽血时,手并没有立刻缩回去,其原因是 。2.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壁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骶髓排尿中枢后才能完成排尿反射。某胸椎受损的患者能不能发生排尿反射?原因是什么? 3.婴儿和腰椎受伤病人都有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三、综合检测反馈1.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有动作迟缓、肌肉僵直等临床症状,有些会表现出多汗症状。该病病变起始于延髓,并按延髓—中脑—大脑皮层的顺序向上呈阶段性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B.病理改变可能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C.多汗症状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无关D.肌肉僵直症状属于躯体运动功能障碍2.人们早就观察到动物在高位颈脊髓受到损伤时,呼吸运动便停止,经动物实验发现,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呼吸肌无法正常收缩、膈神经中枢损伤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呼吸中枢位于脊髓,呼吸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B.呼吸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呼吸过程不受意识支配C.膈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支配膈肌运动的是传出神经D.刺激实验动物的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属于反射3.通过切断或阻断两个结构之间的联系来推测二者的功能关系,是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出现了脊休克现象;一段时间后,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以恢复,当恢复后再次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脊休克不会重现。这说明( )A.脊休克可能是由脊髓被切断的机械损伤所致B.脊休克是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C.反射活动的恢复是由脊髓与脑之间被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连通造成的D.恢复的反射活动完全是脑中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与脊髓无关4.饮食时,食物未进入胃内,食物的形状和气味也可引起胃液分泌,其机制如图所示,其中迷走神经是起自脑干的第十对脑神经,控制吞咽、呼吸、心跳、消化等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内视觉和嗅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B.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G细胞和胃壁细胞C.迷走神经中不存在不受意识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D.胃泌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聚焦·学案一[学案设计](一)胞体 树突 表面积 脊髓 脑干(二)1.倒置 2.精细程度 越大 3.右 左(三)1.最高级 低级 2.大脑皮层[迁移训练]1.(1)× (2)√ (3)× (4)× (5)×2.选A 该患者脑部血管阻塞,下肢不能运动,最可能是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顶部出现损伤,A符合题意。3.选C 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但也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A正确;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大脑皮层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运动,C错误;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D正确。4.选B 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正确;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置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正确;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正确。聚焦·学案二[学案设计](一)1.脊髓 大脑 2.脊髓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自主神经 交感 副交感 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二)1.大脑皮层 2.呼吸运动 3.体温、水平衡 4.排尿[情境探究思考](1)提示:能;正常情况下小鼠心跳可维持稳定,而无论切断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心跳都会随之变化。(2)提示:副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减慢,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加快。(3)提示:内脏运动神经;这种控制是不随意的,不受意识支配。(4)提示:该同学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且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使膀胱收缩,所以急需去厕所。(5)提示:瞳孔扩张、血管收缩、血流加快、消化不良等。[迁移训练]1.(1)√ (2)× (3)× (4)√ (5)√2.选D 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因此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A正确;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B正确;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其调节过程为g→h→c→d→e,C正确;图示的排尿过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D错误。3.选B 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故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A正确;由题意可知,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而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若仅有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B错误;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既能受到意识的控制,也可以自主进行(如睡眠时),这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呼吸肌,D正确。4.选D 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才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A错误;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牵张感受器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的过程没有涉及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可完成排尿反射,B错误;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神经甲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因此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C错误;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5.(1)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加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够使膀胱缩小,有利于排尿,这都与安静状态相适应。而交感神经兴奋则往往调节内脏器官与运动状态相适应。(2)提示: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只受单一神经支配,那就无法协调内脏器官的活动。随堂小结二、融通科学思维1.缩手过程不仅受到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也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在医院抽血时,手并没有立刻缩回去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2.提示:能;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位于骶髓,某胸椎受损的患者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3.提示: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而腰椎受伤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脊髓与大脑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三、综合检测反馈1.选C 该病病变起始于延髓,延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该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按延髓—中脑—大脑皮层的顺序向上呈阶段性发展,因此病理改变可能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B正确;多汗症状可能是自主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有关,C错误;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肌肉僵直属于躯体运动功能障碍,D正确。2.选C 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呼吸肌,A错误;呼吸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但呼吸过程也受意识支配,如可以有意识地憋气,B错误;膈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膈肌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则支配膈肌运动的是传出神经,C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刺激实验动物的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3.选B 在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出现了脊休克现象,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恢复后再次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脊休克不会重现,这说明脊休克并不是由脊髓被切断的机械损伤所致,而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脊休克过后,一些反射活动逐渐恢复,说明反射活动的恢复并不是由脊髓与脑之间被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连通造成的,C不符合题意;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一段时间后,反射活动的恢复是因为脊髓自身的反射功能得到了表现,这时所出现的反射活动完全是由脊髓控制的,D不符合题意。4.选B 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A正确;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G细胞和胃壁细胞只是效应器的一部分,B错误;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控制吞咽、呼吸、心跳、消化等功能,迷走神经中存在不受意识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C正确;胃泌素的分泌受起自脑干的迷走神经调控,脑干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调控,故胃泌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7 / 7(共70张PPT)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举例说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及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 2.比较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调节与对内脏活动调节的特点。学习目标聚焦·学案一聚焦·学案二课时跟踪检测目录随堂小结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聚焦·学案一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一)理清大脑皮层的结构和特点学案设计结构 主要由神经元_____及其_____构成的薄层结构特点 有丰富的沟回(沟即为凹陷部分,回为隆起部分),这增加了大脑的_______控制 途径 大脑通过脑干与_____相连,大脑发出的指令,可以通过____传到脊髓胞体树突表面积脊髓脑干(二)辨析大脑皮层与躯体运动的关系1.有精细的功能定位:躯体各部分的运动机能在皮层的第一运动区内都有它的代表区,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_____的。2.代表区面积与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大脑皮层运动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________相关,运动越精细,大脑皮层代表区的范围_____。3.交叉控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交叉的,中央前回左边控制___侧躯体的运动,中央前回的右边控制___侧躯体的运动。倒置精细程度越大左右(三)理解大脑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的途径和意义1.分级调节示意图2.分级调节的意义机体的运动在_________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最高级低级大脑皮层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大脑皮层主要是由神经元胞体及其轴突构成的薄层结构。( )(2)大脑皮层的复杂沟回大大增加了表面积。( )(3)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会引起头部器官的运动。( )(4)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其范围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呈正比。( )(5)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小脑和脊髓的共同调控,小脑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迁移训练×√×××2.某人突然出现四肢麻木、下肢不能运动等症状。医生检查后,发现他膝跳反射正常,脑部有血管阻塞,推测他可能是某区域出现损伤。该患者最可能出现损伤的部位是 ( )A.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 B.垂体C.大脑皮层中央前回下部 D.下丘脑解析:该患者脑部血管阻塞,下肢不能运动,最可能是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第一运动区)顶部出现损伤,A符合题意。√3.(教材P34“图2-10”发掘训练)如图为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如缩手反射B.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吞咽运动D.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解析:缩手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但也受到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控制,A正确;小脑和脑干能控制脊髓,同时也受大脑皮层的控制,B正确;大脑皮层某些区域与躯体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刺激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可以引起下肢运动,C错误;大脑皮层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D正确。4.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置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解析: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A正确;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顶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B错误;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置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C正确;大脑皮层代表区范围的大小与躯体的大小无关,而与躯体运动的精细复杂程度有关,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运动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D正确。聚焦·学案二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一)举例分析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参与内脏活动调节的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如_____、脑干、下丘脑和_____,都存在着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学案设计脊髓大脑2.排尿反射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____系统支配的:_____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______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而人之所以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交感副交感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脊髓(二)分析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分级调节1.________ :是许多低级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可以调整各级中枢的活动。2.脑干:有许多调节内脏活动的基本中枢,如调节_________的中枢,调节心血管活动的中枢等。3.下丘脑: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使内脏活动和其他生理活动相联系,以调节_____________、摄食等主要生理过程。4.脊髓:调节内脏活动的低级中枢,可以完成简单的内脏反射活动,如_____、排便、血管舒缩等。大脑皮层呼吸运动体温、水平衡排尿科研人员用小鼠做实验发现,切断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加快;切断支配心脏的交感神经可使心跳减慢。人类的心跳也会受环境的影响,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特殊反应。比如某同学某天晚上去看恐怖电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当电影结束时,仍感到紧张害怕,并急着去厕所。(1)根据对小鼠实验的叙述,能否说明自主神经对心脏可发出持续的神经冲动 请说出判断的理由。情境探究思考提示:能;正常情况下小鼠心跳可维持稳定,而无论切断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心跳都会随之变化。(2)小鼠实验说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跳的影响有什么不同 提示:副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减慢,交感神经能使心跳加快。(3)某同学看恐怖电影时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是由躯体运动神经还是内脏运动神经控制的 这种控制有什么特点 提示:内脏运动神经;这种控制是不随意的,不受意识支配。提示:该同学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且当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据优势,副交感神经使膀胱收缩,所以急需去厕所。(5)某同学看恐怖电影时,除了有以上现象,请写出2种他还可能 出现的现象。提示:瞳孔扩张、血管收缩、血流加快、消化不良等。(4)某同学在看恐怖电影时不想去厕所,但电影结束时急着去厕所,原因是什么 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在脊髓、脑干、下丘脑和大脑等部位都存在调节内脏活动的中枢。( )(2)自主神经系统不受意识控制,因此它对机体活动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3)脊髓能调节排尿、排便、血管舒缩等反射活动,并能很好地适应正常生理活动的需要。( )(4)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的较高级中枢,具有调节体温、水平衡、摄食等生理过程的作用。( )(5)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大脑皮层可以调控该过程。( )迁移训练√××√√2.排尿不仅受到脊髓的控制,也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下图是排尿反射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B.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C.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的调节过程为g→h→c→d→eD.该实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脑干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解析:排尿反射的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会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因此大脑皮层损伤时排尿反射可以进行,A正确;脊髓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交感神经兴奋不会导致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并促进排尿,B正确;成年人尿检时主动排尿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其调节过程为g→h→c→d→e,C正确;图示的排尿过程体现了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对排尿反射进行分级调节,D错误。3.脊髓、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其中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且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B.只要脑干功能正常,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就能正常进行C.呼吸运动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呼吸肌√解析:脑干和大脑皮层中都有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中枢,故大脑可通过传出神经支配呼吸肌,A正确;由题意可知,只有脑干呼吸中枢具有自主节律性,而只有脊髓呼吸中枢直接支配呼吸运动的呼吸肌,若仅有脑干功能正常而脊髓受损,也无法完成自主节律性的呼吸运动,B错误;正常情况下,呼吸运动既能受到意识的控制,也可以自主进行(如睡眠时),这反映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C正确;呼吸运动反射性调节过程中,效应器为运动神经末梢及支配的呼吸肌,D正确。4.调节排尿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人在不受意识支配下可以完成排尿,也可以在意识支配下憋尿。排尿时,逼尿肌收缩,尿道内、外括约肌舒张,但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B.牵张感受器可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即可完成排尿反射C.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属于自主神经系统D.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解析:交感神经兴奋,不会使膀胱缩小,副交感神经兴奋才会使膀胱缩小,进而有利于排尿,A错误;反射需要具备完整的反射弧,牵张感受器将兴奋经盆神经传至脊髓的过程没有涉及完整的反射弧,因此不可完成排尿反射,B错误;尿道外括约肌的活动受大脑意识的调控,神经甲支配尿道外括约肌,因此神经甲属于受意识支配的躯体运动神经,不属于自主神经系统,C错误;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因此大脑通过控制脊髓来调节排尿,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5.(教材P19“图2-2”和教材P35“图2-11”发掘分析)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胃肠和膀胱的调节。(1)说明自主神经系统对内脏的调节与运动的适应关系。提示: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加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支配膀胱的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够使膀胱缩小,有利于排尿,这都与安静状态相适应。而交感神经兴奋则往往调节内脏器官与运动状态相适应。(2)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有什么优势 如果只受其中单一神经支配,会导致什么结果 提示:内脏活动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共同控制可以使机体对外界刺激作出更精确的反应,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如果只受单一神经支配,那就无法协调内脏器官的活动。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生活中正常人的手指无意触碰到尖锐物体时,手指会立刻缩回去。但是在医院抽血时,手并没有立刻缩回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缩手过程不仅受到低级中枢脊髓的控制,也受到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在医院抽血时,手并没有立刻缩回去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进行着调控2.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壁感受器产生的兴奋经传入神经传至骶髓排尿中枢后才能完成排尿反射。某胸椎受损的患者能不能发生排尿反射 原因是什么 提示:能;脊髓中的排尿中枢位于骶髓,某胸椎受损的患者排尿反射的反射弧是完整的。3.婴儿和腰椎受伤病人都有可能出现小便失禁的情况,二者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提示:婴儿大脑发育还不完善,不能有效控制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而腰椎受伤的病人出现尿失禁的原因是脊髓与大脑的联系被切断,致使低级中枢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控制。三、综合检测反馈1.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有动作迟缓、肌肉僵直等临床症状,有些会表现出多汗症状。该病病变起始于延髓,并按延髓—中脑—大脑皮层的顺序向上呈阶段性发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B.病理改变可能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C.多汗症状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无关D.肌肉僵直症状属于躯体运动功能障碍√解析:该病病变起始于延髓,延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因此该病由神经系统病变引起,A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按延髓—中脑—大脑皮层的顺序向上呈阶段性发展,因此病理改变可能发生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B正确;多汗症状可能是自主神经系统紊乱造成的,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有关,C错误;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具有调节作用,肌肉僵直属于躯体运动功能障碍,D正确。2.人们早就观察到动物在高位颈脊髓受到损伤时,呼吸运动便停止,经动物实验发现,出现呼吸衰竭的原因是呼吸肌无法正常收缩、膈神经中枢损伤等。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呼吸中枢位于脊髓,呼吸肌是呼吸反射的效应器B.呼吸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呼吸过程不受意识支配C.膈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支配膈肌运动的是传出神经D.刺激实验动物的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属于反射√解析: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呼吸肌,A错误;呼吸肌由自主神经系统控制,但呼吸过程也受意识支配,如可以有意识地憋气,B错误;膈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膈肌属于效应器的一部分,则支配膈肌运动的是传出神经,C正确;反射的结构基础为反射弧,刺激实验动物的膈神经引起膈肌收缩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3.通过切断或阻断两个结构之间的联系来推测二者的功能关系,是神经科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在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出现了脊休克现象;一段时间后,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可以恢复,当恢复后再次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脊休克不会重现。这说明 ( )A.脊休克可能是由脊髓被切断的机械损伤所致B.脊休克是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所致C.反射活动的恢复是由脊髓与脑之间被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连通造成的D.恢复的反射活动完全是脑中高级神经中枢控制,与脊髓无关√解析:在脊髓与脑的联系被切断后,出现了脊休克现象,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恢复后再次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脊休克不会重现,这说明脊休克并不是由脊髓被切断的机械损伤所致,而是由脊髓突然失去了与脑中高级神经中枢的联系引起的,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脊休克过后,一些反射活动逐渐恢复,说明反射活动的恢复并不是由脊髓与脑之间被切断的神经纤维重新连通造成的,C不符合题意;切断脊髓与脑的联系,一段时间后,反射活动的恢复是因为脊髓自身的反射功能得到了表现,这时所出现的反射活动完全是由脊髓控制的,D不符合题意。4. 饮食时,食物未进入胃内,食物的形状和气味也可引起胃液分泌,其机制如下图所示,其中迷走神经是起自脑干的第十对脑神经,控制吞咽、呼吸、心跳、消化等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视觉和嗅觉的产生部位在大脑皮层B.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G细胞和胃壁细胞C.迷走神经中存在不受意识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D.胃泌素的分泌受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解析:人体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产生,A正确;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所以G细胞和胃壁细胞只是效应器的一部分,B错误;迷走神经是第十对脑神经,控制吞咽、呼吸、心跳、消化等功能,迷走神经中存在不受意识支配的自主神经系统,C正确;胃泌素的分泌受起自脑干的迷走神经调控,脑干神经中枢受大脑皮层的调控,故胃泌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D正确。课时跟踪检测12345678910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的生命现象是( )A.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幼儿不能B.突然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使小腿急速前踢C.强忍着疼痛,某同学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D.观看惊险、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人们屏住呼吸√6781012345解析: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但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因此,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A不符合题意;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没有涉及相应的高级中枢,不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B符合题意;缩手反射低级中枢在脊髓,强忍着疼痛,某同学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说明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即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C不符合题意;呼吸中枢在脑干,观看惊险、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人们屏住呼吸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D不符合题意。915678102342.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传球时,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B.躲避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C.奔跑、传球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受意识的控制D.大脑皮层向脊髓、小脑等中枢发出指令,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91567810234解析: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含有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当运动员传球时,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但副交感神经也起作用,因此运动员传球时,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A正确;躯体运动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只能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不能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B错误;奔跑、传球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受大脑皮层控制,即受意识支配,C正确;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小脑等中枢支配躯体运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915678102343.如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央前回的顶部支配下肢的运动B.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面部运动C.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D.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关√91567810234解析: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所以中央前回的顶部支配下肢的运动,中央前回的下部支配头面部运动,A、B、C正确;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运动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D错误。915678102344.雨天容易犯困的原因有多种,雨声是规律平缓的声音,有助眠效果;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雨天昏暗的光线会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利于睡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天安静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抑制胃肠蠕动,消化变慢B.雨声让人感觉愉悦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属于神经调节D.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91567810234解析:雨天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A错误;愉悦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雨声让人感觉愉悦的过程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所以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所以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D错误。915678102345.人体受到伤害刺激时,外周组织生成和释放多种致痛物质,通过下图中途径激活伤害性感觉神经元末梢,降低其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引发持续性疼痛,并产生收缩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脊髓作为低级中枢发出机体收缩反应的信号有助于降低损害C.持续性疼痛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D.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信息环路,使伤害刺激停止后疼痛持续√91567810234解析:大脑皮层是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致痛物质激活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皮层,产生痛觉,A正确;脊髓是低级中枢,其发出机体收缩反应的信号有助于降低损害,B正确;痛觉的产生不属于反射,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信息环路,能够保持兴奋的连续传导,可以使伤害刺激停止后疼痛持续,D正确。915678102346. 当用火柴棍等物体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时,其大脚趾会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这就是巴宾斯基反射,此反射最早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B.此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C.若2周岁后还发生此反射,则是相关脊髓受损导致的D.上述实例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9√1567810234解析: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A正确;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进行的,B正确;2周岁时大脑已发育完善,可以控制脊髓的活动,如果大脑皮层受损,就无法控制相关脊髓的活动,可能会出现该反射,C错误;题干中实例能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915678102347. 心脏跳动的部分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脏跳动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调节中枢主要位于脑干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既含有传入神经也含有传出神经C.安静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使心跳减慢D.支配心脏跳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是完全自主的√91567810234解析:图示表明心脏跳动的调节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调节心脏功能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脑干,A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不含传入神经,只含有传出神经,B错误;安静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使心跳减慢,C正确;由于大脑皮层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对脑干、下丘脑及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有调控的作用,使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并不完全自主,D正确。915678102348. 下图为躯体运动调节示意图,其中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头面部的运动,下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躯干及四肢的运动,控制上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颈髓和腰髓之间,控制下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腰髓之下,四肢高级的有意识精细运动必须有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参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91567810234A.中央前回运动中枢相关部位产生兴奋,其控制的脊髓灰质粗角处一定能检测到兴奋信号B.若右侧内囊受损,则可能出现躯体右侧偏瘫C.若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上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不受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均受损D.若某病患者的右下肢知觉及低级反射运动均正常,但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9√1567810234解析: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时,可以产生兴奋或抑制效果,所以中央前回运动中枢相关部位产生兴奋,其控制的脊髓灰质粗角处不一定能检测到兴奋信号,A错误;因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时,在延髓位置会发生交叉换元,导致左侧大脑皮层控制躯体右侧,右侧大脑皮层控制躯体左侧,所以右侧内囊受损,躯体左侧会出现偏瘫,B错误;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则控制下肢的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被切断,下肢的有意识精细运动会受损,但控制下肢的低级中枢正常,不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C错误;右下肢低级反射正常,说明低级中枢及反射弧正常,右下肢知觉正常,说明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正常,故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最可能是高级中枢受损,且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具有交叉现象,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D正确。91567810234二、非选择题9.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不外流。如图是与人体尿液形成、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数字代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91567810234(1)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 (填“脊髓”或“大脑皮层”),其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______________支配的。 9脊髓自主神经系统解析: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对膀胱的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1567810234(2)考试开始之前,学生在无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尿液_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不属于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直接进行的解析:考试开始之前,学生在无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尿,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直接进行的,所以不属于反射。1567810234(3)某患者神经系统部分受损,若该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出现尿失禁,推测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 (填数字)部位;若该患者受损部位是图中的④,则可能造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②⑥能产生尿意,但不能完成排尿反射,导致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15678102349解析: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某患者神经系统部分受损,若该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出现尿失禁,可能是因为图中①上行传导束、②下行传导束、⑥大脑皮层受损,导致大脑皮层不能控制脊髓;④为传出神经,若其受损,则患者可产生尿意,但不能完成排尿反射,导致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156781023410.(2024·安徽高考)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该行为涉及机体的反射调节,其部分通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91567810234(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属于_____反射。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 s内起跑视为抢跑,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结构名称并用箭头相连)。 9条件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解析: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反应,信号的传导需要经过耳(感受器)、传入神经(听觉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等结构,但信号传导从开始到完成需要时间,如果不超过0.1 s,说明运动员在开枪之前已经起跑,属于抢跑,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1567810234(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_________。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收缩,可以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________________;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b结构收缩强度会_____。 9分级调节效应器和感受器减弱1567810234解析: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效应器)收缩,推断可能是⑤的兴奋通过③传到b,且④的兴奋通过②传到a(此时a是效应器),然后a通过①传到③再传到b,此时a是感受器,由此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和感受器。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a的兴奋不能通过①传到③再传到b,因此b结构收缩强度会减弱。91567810234(3)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____ (填图中数字)发出的信号,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 9⑥1567810234解析:由题意可知,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⑥(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视为大脑对运动的意图或命令),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9课时跟踪检测(六)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不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的生命现象是 ( )A.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幼儿不能B.突然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使小腿急速前踢C.强忍着疼痛,某同学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D.观看惊险、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人们屏住呼吸2.打篮球是一种全身肌肉参与的协调运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运动员传球时,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B.躲避进攻时,大脑皮层可接受躯体运动神经传来的兴奋C.奔跑、传球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受意识的控制D.大脑皮层向脊髓、小脑等中枢发出指令,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3.如图是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中央前回)与躯体各部分关系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中央前回的顶部支配下肢的运动B.刺激中央前回的下部会引起头面部运动C.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D.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有关4.雨天容易犯困的原因有多种,雨声是规律平缓的声音,有助眠效果;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雨天昏暗的光线会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利于睡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雨天安静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抑制胃肠蠕动,消化变慢B.雨声让人感觉愉悦的这个过程可以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C.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属于神经调节D.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躯体运动神经5.人体受到伤害刺激时,外周组织生成和释放多种致痛物质,通过下图中途径激活伤害性感觉神经元末梢,降低其产生动作电位的阈值,引发持续性疼痛,并产生收缩反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皮层,产生痛觉B.脊髓作为低级中枢发出机体收缩反应的信号有助于降低损害C.持续性疼痛的产生属于非条件反射D.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信息环路,使伤害刺激停止后疼痛持续6.当用火柴棍等物体的钝端由脚后跟向前轻划过新生儿足底外侧边缘时,其大脚趾会缓缓上翘,其余脚趾则呈扇形张开,这就是巴宾斯基反射,此反射最早在4~6个月的新生儿身上看到,约在6~18个月逐渐消失,但在睡眠或昏迷中仍可出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B.此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C.若2周岁后还发生此反射,则是相关脊髓受损导致的D.上述实例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7.心脏跳动的部分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心脏跳动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调节中枢主要位于脑干B.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既含有传入神经也含有传出神经C.安静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使心跳减慢D.支配心脏跳动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不是完全自主的8.下图为躯体运动调节示意图,其中上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头面部的运动,下运动神经元主要控制躯干及四肢的运动,控制上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颈髓和腰髓之间,控制下肢运动的低级中枢在腰髓之下,四肢高级的有意识精细运动必须有大脑皮层中央前回运动中枢参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央前回运动中枢相关部位产生兴奋,其控制的脊髓灰质粗角处一定能检测到兴奋信号B.若右侧内囊受损,则可能出现躯体右侧偏瘫C.若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上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不受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和有意识精细运动均受损D.若某病患者的右下肢知觉及低级反射运动均正常,但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二、非选择题9.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复杂反射活动。膀胱逼尿肌舒张,尿道括约肌收缩,膀胱内储存的尿液不外流。如图是与人体尿液形成、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数字代表结构。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 (填“脊髓”或“大脑皮层”),其对膀胱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由 支配的。 (2)考试开始之前,学生在无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出尿液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3)某患者神经系统部分受损,若该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出现尿失禁,推测其受损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填数字)部位;若该患者受损部位是图中的④,则可能造成的现象是 。 10.(2024·安徽高考)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该行为涉及机体的反射调节,其部分通路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属于 反射。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 s内起跑视为抢跑,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 (填结构名称并用箭头相连)。 (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 。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收缩,可以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 ;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b结构收缩强度会 。 (3)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 (填图中数字)发出的信号,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 课时跟踪检测(六)1.选B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在脊髓,但受大脑皮层的控制,成年人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是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但婴幼儿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全,所以不能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因此,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A不符合题意;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是低级中枢,位于脊髓,没有涉及相应的高级中枢,不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B符合题意;缩手反射低级中枢在脊髓,强忍着疼痛,某同学指尖被针刺时没有把手缩回去,说明脊髓中相应的低级中枢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即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C不符合题意;呼吸中枢在脑干,观看惊险、难度极高的杂技表演时,人们屏住呼吸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能体现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具有控制作用,D不符合题意。2.选B 脑神经和脊神经中都含有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当运动员传球时,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但副交感神经也起作用,因此运动员传球时,脑神经和脊神经都参与支配机体内脏器官,A正确;躯体运动神经属于传出神经,只能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不能将兴奋传至大脑皮层,B错误;奔跑、传球等身体运动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受大脑皮层控制,即受意识支配,C正确;大脑皮层通过脊髓、小脑等中枢支配躯体运动,体现了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正确。3.选D 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所以中央前回的顶部支配下肢的运动,中央前回的下部支配头面部运动,A、B、C正确;大脑皮层运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躯体中相应部位运动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而与躯体中相应部位的大小无关,D错误。4.选C 雨天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促进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食物的消化,A错误;愉悦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产生的,雨声让人感觉愉悦的过程不能说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B错误;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所以暗光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C正确;松果体受自主神经支配,所以支配松果体的神经属于内脏运动神经,D错误。5.选C 大脑皮层是所有感觉的形成部位,致痛物质激活伤害性感觉神经末梢,感觉神经元传入的信息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皮层,产生痛觉,A正确;脊髓是低级中枢,其发出机体收缩反应的信号有助于降低损害,B正确;痛觉的产生不属于反射,C错误;据图分析可知,感觉神经元的末梢与肥大细胞形成信息环路,能够保持兴奋的连续传导,可以使伤害刺激停止后疼痛持续,D正确。6.选C 大脑皮层代表区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在大脑皮层中央前回的顶部有控制脚趾运动的代表区,A正确;反射活动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进行的,B错误;2周岁时大脑已发育完善,可以控制脊髓的活动,如果大脑皮层受损,就无法控制相关脊髓的活动,可能会出现该反射,C错误;题干中实例能说明低级中枢的活动受高级中枢的调控,D正确。7.选B 图示表明心脏跳动的调节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存在分级调节,调节心脏功能的神经中枢主要位于脑干,A正确;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不含传入神经,只含有传出神经,B错误;安静时副交感神经兴奋而交感神经受到抑制,使心跳减慢,C正确;由于大脑皮层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对脑干、下丘脑及脊髓中的神经中枢有调控的作用,使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并不完全自主,D正确。8.选D 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时,可以产生兴奋或抑制效果,所以中央前回运动中枢相关部位产生兴奋,其控制的脊髓灰质粗角处不一定能检测到兴奋信号,A错误;因为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进行控制时,在延髓位置会发生交叉换元,导致左侧大脑皮层控制躯体右侧,右侧大脑皮层控制躯体左侧,所以右侧内囊受损,躯体左侧会出现偏瘫,B错误;脊髓在腰髓某层面发生截断,则控制下肢的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被切断,下肢的有意识精细运动会受损,但控制下肢的低级中枢正常,不影响下肢的低级反射运动,C错误;右下肢低级反射正常,说明低级中枢及反射弧正常,右下肢知觉正常,说明低级中枢与大脑皮层的联系正常,故无法进行有意识精细运动最可能是高级中枢受损,且大脑皮层控制躯体运动具有交叉现象,应重点检查其大脑左半球的中央前回运动中枢,D正确。9.解析:(1)人体直接完成排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脊髓对膀胱的扩大和缩小的控制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2)考试开始之前,学生在无尿意的情况下也能排尿,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直接进行的,所以不属于反射。(3)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排尿过程要受到大脑皮层的调控,某患者神经系统部分受损,若该患者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出现尿失禁,可能是因为图中①上行传导束、②下行传导束、⑥大脑皮层受损,导致大脑皮层不能控制脊髓;④为传出神经,若其受损,则患者可产生尿意,但不能完成排尿反射,导致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答案:(1)脊髓 自主神经系统 (2)不属于 该过程并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而是在大脑皮层的调控下直接进行的 (3)①②⑥ 能产生尿意,但不能完成排尿反射,导致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10.解析:(1)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响后起跑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属于条件反射。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反应,信号的传导需要经过耳(感受器)、传入神经(听觉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等结构,但信号传导从开始到完成需要时间,如果不超过0.1 s,说明运动员在开枪之前已经起跑,属于抢跑,该行为的兴奋传导路径是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指令通过皮层下神经元④和⑤控制神经元②和③,进而精准调控肌肉收缩,这体现了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中枢神经元④和⑤的兴奋均可引起b结构(效应器)收缩,推断可能是⑤的兴奋通过③传到b,且④的兴奋通过②传到a(此时a是效应器),然后a通过①传到③再传到b,此时a是感受器,由此推断a结构是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和感受器。若在箭头处切断神经纤维,a的兴奋不能通过①传到③再传到b,因此b结构收缩强度会减弱。(3)由题意可知,脑机接口可用于因脊髓损伤导致瘫痪的临床康复治疗,原理是脑机接口获取⑥(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发出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视为大脑对运动的意图或命令),运用计算机解码患者的运动意图,再将解码信息输送给患肢,实现对患肢活动的控制。答案:(1)条件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分级调节 效应器和感受器 减弱 (3)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 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pptx 课时跟踪检测(六)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