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 【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强化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意识。2.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并能用该方法分析新情境下的相关问题。3.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举例说明它们在功能上的联系。聚焦·学案一 激素的发现及激素研究的实例[学案设计](一)辨清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项目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腺体代表 汗腺、唾液腺、胃腺等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有无导管 分泌物质 汗液、唾液、胃液等 输送途径 由 输送到体外或消化腔 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 循环输送至全身(二)理清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探|究|学|习|科学家发现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胰液分泌,酸性食糜中发挥上述作用的是胃酸里的盐酸。为探究其调节的机制,做了如下实验:组别 处理方法 结果1 将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中 胰腺分泌2 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胰腺分泌3 将狗的通向小肠的神经全部切除,向狗的小肠中注入稀盐酸 胰腺分泌4 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管中 胰腺不分泌5 刮取狗的小肠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管中 胰腺分泌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和2推测,稀盐酸引起胰腺分泌属于 调节,其基本方式是 。(2)根据实验3的结果推测,该过程胰腺分泌的调节过程是否与实验1、2的推测相符?为什么? (3)实验4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4)根据实验5,分析在稀盐酸的作用下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 |认|知|生|成| 促胰液素发现过程分析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3.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相关结论(1)促胰液素的分泌部位是小肠黏膜。(2)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动物的生命活动不仅存在神经调节,还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3)遵循的实验原则包括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4)实验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5)胰液分泌的多种调节途径图解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最终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胃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4.激素调节的定义: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三)分析其他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1)实验者:加拿大的班廷和贝斯特。(2)实验过程(3)进一步实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4)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1)实验过程公鸡雄性性征消失性征恢复(2)经过不断的实验,科学家从动物睾丸中提取出睾酮,经证实,睾酮就是睾丸分泌的雄激素。[迁移训练]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2)激素调节就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 )(3)在睾丸分泌激素的研究中,采取的摘除法和移植法,分别利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4)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到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含量太少。( )(5)睾酮在维持雄性第二性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2.(教材P45“思考·讨论”素材改编)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②③④ B.②③⑤C.①④⑤ D.①②③3.(教材P46“思考·讨论”素材改编)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B.研磨胰腺后的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患者不能明显降血糖C.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再服用睾酮会逐步恢复公鸡的性征D.给狗结扎输卵管,会使其失去雌性性征4.下列关于胰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能促进胰液分泌,说明胰腺细胞表面有盐酸的受体B.若胰腺的导管因胆结石而被阻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C.在盐酸的作用下,胰腺细胞分泌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液分泌D.研磨胰腺得到的提取物注入患糖尿病的狗血液中,患病狗的血糖浓度基本不变5.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多种激素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B.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消失,然后再把睾丸移植回公鸡体内,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C.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科学家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说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聚焦·学案二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学案设计](一)认识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腺体:由 聚集在一起构成。2.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如在小肠黏膜上有分泌促胰液素等的众多内分泌细胞。3.下丘脑中的某些 ,也具有内分泌功能。(二)理清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功能 化学本质下丘脑 促甲状腺(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 调控垂体分泌释放促甲状腺(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多肽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垂体 促甲状腺(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蛋白质 调节生长发育等胰腺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 多肽 降低血糖 蛋白质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等 ①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②促进生长和发育;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 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 皮质 、皮质醇等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类固醇髓质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氨基酸衍生物卵巢 孕激素、雌激素等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 类固醇睾丸 (主要是睾酮)(三)辨清人体不同激素的相应受体位置及常见激素的作用部位1.激素受体的位置注:含氮激素主要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主要与细胞内受体结合。2.常见激素的作用部位(细胞)产生部位 激素名称 作用部位(细胞)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几乎全身的细胞胰岛B细胞 胰岛素 几乎全身的细胞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主要是 细胞垂体 生长激素 几乎全身的细胞(四)归纳概括内分泌系统功能1.维持 的稳定;2.调节 代谢;3.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迁移训练]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 )(2)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 )(3)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 )(4)内分泌系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调控生长发育,不影响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2.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⑤促甲状腺激素 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①③⑥ B.②④C.②③⑥ D.④⑤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神经的兴奋性提高、有机物代谢加快。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依次是(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4.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的重要激素,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B.幼儿因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反应迟钝,说明该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C.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核内D.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5.(教材P49“思维训练”发掘训练)科学家为了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结果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性染色体组成 外生殖器表现未做手术 手术后XY 雄性 雌性XX 雌性 雌性A.家兔的性别分化与性染色体组成有关,也与性激素有关B.染色体组成为XY的家兔手术后发育为雌性,但染色体组成未发生改变C.雄性器官的分化需要来自睾丸的性激素信号,若缺失此信号则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D.雌性器官的分化需要来自卵巢的性激素信号,若缺失此信号则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聚焦·学案三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学案设计]|探|究|学|习|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B组的处理是 。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③ 。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 和 (均填激素名称)。如果给B组饲喂一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认|知|生|成|1.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 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 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 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2.一般思路→→→3.实验设计案例(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①饲喂法②切除法和注射法(2)验证胰岛素的功能——注射法[典例]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甲状腺对幼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观察各组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组别 实验处理实验组 ① 切除甲状腺② 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 ③ 不做任何处理④ 只进行相关手术不切除甲状腺A.实验组②中甲状腺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补充,不能通过饲喂补充B.该实验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比用小鼠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指标更明显,但实验中一般不用切除法C.若①组停止发育,③④组正常发育,则直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D.该实验能说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尝试解答:选________[归纳拓展] 研究动物激素功能实验的注意事项(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随机分组,且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2)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如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蒸馏水。(3)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通常采用饲喂法。(4)注意观测指标的确定。如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可以用昏迷和苏醒快慢来检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可用耗氧量、代谢速率、体温变化或活动状况(兴奋性高低)等检验。具体实验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迁移训练]1.切除健康狗的胰腺,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腺,又不注射胰岛素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腺的狗2.若对健康幼龄雌狗分别做下表实验处理,则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的是( )选项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A 破坏垂体中分泌生长激素的区域;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正常B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睾酮 出现雄性第二性征C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D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高血糖素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3.有人猜测,塑化剂的作用类似于雌激素,可能会引发性早熟。请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猜测是否正确。说明:性成熟的早晚可以用初次发情时间为指标。(1)实验材料和用具:同种__________________雌鼠若干,含适量浓度塑化剂的饲料(甲),______________的饲料(乙),普通饲料(丙)等。(2)实验思路:第一步:将上述小鼠均分为A、B、C三组。第二步:A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饲料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猜测正确,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胰液中有胰蛋白酶,分泌胰液的胰腺属于内分泌腺还是外分泌腺?请说明理由。 2.有人尝试从胰腺的研磨液中直接提取完整的胰岛素分子却不能成功,原因是什么?若要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可采用什么方法? 3.在某山村出现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男子,但智力都很正常,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4.某实验人员将生理状况良好且体重相等的三只幼年雄性小狗编号为甲、乙、丙,甲不切除腺体、乙和丙分别切除一种腺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它们的生长激素含量分别为6.0、0.1、5.8,甲状腺激素含量分别为3.0、2.8、0(单位:pmol/L)。乙小狗和丙小狗最可能被切除的分别是什么腺体?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三、综合检测反馈1.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泰默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未引起胰液的分泌,说明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不是稀盐酸B.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他们把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体液调节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2.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如图是胰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沃泰默设置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B.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可促进胰液的产生来帮助消化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同时否定了机制1D.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则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3.激素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物质。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临床上可以用适量的生长激素治疗侏儒症患者B.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时口服胰岛素来治疗C.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促甲状腺激素D.人在恐惧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人的警觉性下降4.下列各实验中,既运用了“加法原理”,又运用了“减法原理”的是( )①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的狗体内,观察后者的血糖变化 ②通过手术摘除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重新移植回去,观察其雄性性征前后的变化情况③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④把一只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静脉中,观察后者的胰液分泌情况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聚焦·学案一[学案设计](一)有 没有 激素 导管 血液(二)[探究学习](1)神经 反射(2)提示:不符。因为切除神经后无法完成神经调节。(3)提示:稀盐酸无法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4)提示: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动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迁移训练]1.(1)√ (2)× (3)√ (4)× (5)√2.选A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①错误;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会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胰液增加,⑤错误;②③④均正确,A符合题意。3.选D 第二性征是由生殖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维持的,结扎输卵管对雌性性征没有影响,D错误。4.选D 盐酸能促进胰液分泌,是因为盐酸作用于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了促胰液素,胰腺细胞表面没有盐酸的受体,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不是通过导管排出,若胰腺的导管因胆结石而被阻塞,不会影响胰岛素的排出,B错误;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胰腺细胞分泌的,C错误;研磨胰腺得到的提取物注入患糖尿病的狗血液中,患病狗的血糖浓度基本不变,D正确。5.选B 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胰腺不能产生胰液,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A正确。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消失,该实验与对照相比,是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所以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研究者重新将睾丸移植回公鸡体内,该公鸡的雄性性征逐步恢复,属于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运用了“加法原理”,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后磨碎,并制成提取液进行后续实验,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的干扰,C正确;排除胰蛋白酶的作用后,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说明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聚焦·学案二[学案设计](一)1.内分泌细胞 3.神经细胞(二)生长激素 胰岛素 醛固酮 肾上腺素 雄激素(三)2.垂体 甲状腺 肝脏(四)1.内环境 2.物质和能量[迁移训练]1.(1)× (2)× (3)√ (4)×2.选B 生长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饲喂后会被消化道内的酶水解失去活性,所以不可以用“饲喂法”补充,①③⑤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饲喂,②正确;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④正确;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属于多肽类激素,饲喂后会被消化道内的酶水解失去活性,所以不可以用“饲喂法”补充,⑥错误。3.选C 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符合题意。4.选C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多时,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反应迟钝,B正确;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其受体主要位于细胞核内,C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D正确。5.选D 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可抑制其产生性激素,据表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在手术后外生殖器表现为雌性,说明家兔的性别分化与性激素有关,A正确;手术只是使家兔不能产生性激素,从而观察外生殖器官表现,但不会改变其性染色体组成,B正确;睾丸是雄性生殖器官,产生雄激素,雄激素能够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由表可知,在缺乏雄激素时胚胎发育出雌性生殖器官,C正确;分析表格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胚胎将卵巢切除后,并不会发育出雄性器官,D错误。聚焦·学案三[学案设计][探究学习](1)①手术但不切除垂体 切除垂体 ③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 (2)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不变[典例] 选B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可以通过饲喂补充,A错误;蝌蚪为变态发育,从蝌蚪发育为青蛙,现象更加明显,但由于蝌蚪个体较小,所以实验中一般不用切除法,B正确;①③④组对照,直接说明的是甲状腺在动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①②③④组共同分析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错误;该实验现象只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无法说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D错误。[迁移训练]1.选C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实验组的处理是切除健康狗的胰腺,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且为排除自身产生的胰岛素的影响,对照组也应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符合题意。2.选B 生长激素能调节生长发育等,但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本质为蛋白质,饲喂会被消化道中的酶催化水解而失去作用,故进行A项所示实验处理后,雌狗的生长发育不正常,A错误;把幼龄雌狗的性腺摘除后,饲喂睾酮,睾酮为雄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故实验结果为出现雄性第二性征,B正确;因摘除了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最终也无法分泌甲状腺激素,故实验结果应为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减慢,C错误;摘除胰腺不仅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也影响胰岛素分泌量,只注射适量的胰高血糖素,血糖不可能维持正常,D错误。3.(1)发育程度相同的同龄、幼年 含适量浓度雌激素 (2)B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乙,C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丙 观察记录每只雌鼠的初次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 (3)A、B两组的平均初次发情时间相当,且都短于C组随堂小结二、融通科学思维1.提示:外分泌腺;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到消化腔(十二指肠)中。2.提示:研磨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分子;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3.提示:生长激素分泌异常。4.提示:乙和丙分别切除了垂体和甲状腺;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分泌的,而乙小狗的生长激素含量明显降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丙小狗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为0。三、综合检测反馈1.选C 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之后,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射给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结果狗的血糖迅速下降,从而证实了胰岛素通过胰岛分泌释放,C错误。2.选D 沃泰默的实验分为三组:①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胰腺分泌胰液;②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在小肠内注入稀盐酸,胰腺仍分泌胰液,可见,沃泰默设置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和有无神经,A错误。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的存在,但并没有否定机制1的存在,C错误。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证明机制1在促进胰液分泌中起作用,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D正确。3.选A 侏儒症的病因是生长激素缺乏,故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可以治疗侏儒症患者,A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口服将会被消化分解从而失去活性,B错误;切除了甲状腺后,促甲状腺激素不能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C错误;人在恐惧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特征,D错误。4.选B 先摘除狗的胰腺,后注入胰腺提取液,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①符合题意;先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②符合题意;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的血液联系运用了“减法原理”, ③不符合题意;把一只狗的小肠黏膜提取液注射给另一只狗,运用了“加法原理”, 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13 / 13(共96张PPT)第3章体液调节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1.通过分析激素的发现过程,强化发现问题、作出假设、验证假设等科学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意识。2.归纳概括研究内分泌腺和激素功能的基本方法,并能用该方法分析新情境下的相关问题。3.说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功能,举例说明它们在功能上的联系。学习目标聚焦·学案一聚焦·学案二课时跟踪检测目录聚焦·学案三随堂小结激素的发现及激素研究的实例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聚焦·学案一激素的发现及激素研究的实例(一)辨清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学案设计项目 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腺体代表 汗腺、唾液腺、 胃腺等 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有无导管 ___ _____分泌物质 汗液、唾液、 胃液等 _____输送途径 由_____输送到 体外或消化腔 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经____循环输送至全身有没有激素导管血液(二)理清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探|究|学|习|科学家发现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胰液分泌,酸性食糜中发挥上述作用的是胃酸里的盐酸。为探究其调节的机制,做了如下实验:组别 处理方法 结果1 将稀盐酸注入狗的小肠中 胰腺分泌2 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胰腺分泌3 将狗的通向小肠的神经全部切除,向狗的小肠中注入稀盐酸 胰腺分泌4 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管中 胰腺不分泌5 刮取狗的小肠黏膜,加入稀盐酸研磨,制成提取液,将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管中 胰腺分泌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由实验1和2推测,稀盐酸引起胰腺分泌属于______调节,其基本方式是______。(2)根据实验3的结果推测,该过程胰腺分泌的调节过程是否与实验1、2的推测相符 为什么 提示:不符。因为切除神经后无法完成神经调节。神经反射(3)实验4的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稀盐酸无法直接作用于胰腺使其分泌胰液。(4)根据实验5,分析在稀盐酸的作用下胰液分泌的调节过程。提示:在稀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动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认|知|生|成| 促胰液素发现过程分析1.沃泰默的观点:胰腺分泌胰液只受神经调节。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3.促胰液素发现实验的相关结论(1)促胰液素的分泌部位是小肠黏膜。(2)促胰液素的发现证明动物的生命活动不仅存在神经调节,还存在化学物质的调节。(3)遵循的实验原则包括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4)实验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5)胰液分泌的多种调节途径图解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既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最终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含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胃酸会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促胰液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胰腺,进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4.激素调节的定义: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进行调节的方式,就是激素调节。(三)分析其他激素研究的实例1.胰岛素的发现(1)实验者:加拿大的班廷和贝斯特。(2)实验过程(3)进一步实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4)实验结论:胰腺中的胰岛产生的胰岛素,可以降低血糖浓度。2.睾丸分泌雄激素的研究(1)实验过程公鸡 雄性性征消失 性征恢复(2)经过不断的实验,科学家从动物睾丸中提取出睾酮,经证实,睾酮就是睾丸分泌的雄激素。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作用于胰腺,促进胰液分泌。( )(2)激素调节就是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 )(3)在睾丸分泌激素的研究中,采取的摘除法和移植法,分别利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4)研磨胰腺无法直接提取到胰岛素是因为胰岛素含量太少。( )(5)睾酮在维持雄性第二性征方面起重要作用。( )迁移训练√×√×√2.(教材P45“思考·讨论”素材改编)学习了“促胰液素的发现”的相关科学史,你认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 ②促胰液素的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③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受稀盐酸刺激后分泌的,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 ④法国学者沃泰默认为小肠黏膜受盐酸刺激引起胰液分泌是神经调节 ⑤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可引起胰液增加A.②③④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解析: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①错误;直接注射稀盐酸到小狗血液中不会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不会引起胰液增加,⑤错误;②③④均正确,A符合题意。√3.(教材P46“思考·讨论”素材改编)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实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科学家发现,切除胰腺的狗会患上与人的糖尿病类似的疾病,据此提出胰腺能分泌某种抗糖尿病的物质的假说B.研磨胰腺后的提取物注射给糖尿病患者不能明显降血糖C.公鸡被摘除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明显消失,再服用睾酮会逐步恢复公鸡的性征D.给狗结扎输卵管,会使其失去雌性性征解析:第二性征是由生殖器官分泌的性激素维持的,结扎输卵管对雌性性征没有影响,D错误。√4.下列关于胰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能促进胰液分泌,说明胰腺细胞表面有盐酸的受体B.若胰腺的导管因胆结石而被阻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C.在盐酸的作用下,胰腺细胞分泌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液分泌D.研磨胰腺得到的提取物注入患糖尿病的狗血液中,患病狗的血糖浓度基本不变√解析:盐酸能促进胰液分泌,是因为盐酸作用于小肠黏膜细胞产生了促胰液素,胰腺细胞表面没有盐酸的受体,A错误;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液,不是通过导管排出,若胰腺的导管因胆结石而被阻塞,不会影响胰岛素的排出,B错误;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胰腺细胞分泌的,C错误;研磨胰腺得到的提取物注入患糖尿病的狗血液中,患病狗的血糖浓度基本不变,D正确。5. 在众多科学家的努力下,多种激素陆续被发现。下列有关科学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B.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消失,然后再把睾丸移植回公鸡体内,该实验运用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C.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能排除神经调节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科学家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说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解析:班廷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后,胰腺不能产生胰液,制备的萎缩胰腺的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可治疗患糖尿病的狗,A正确。研究者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其雄性性征消失,该实验与对照相比,是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所以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的“减法原理”;研究者重新将睾丸移植回公鸡体内,该公鸡的雄性性征逐步恢复,属于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运用了“加法原理”,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把狗的一段小肠剪下,刮下黏膜,将稀盐酸加入黏膜后磨碎,并制成提取液进行后续实验,与沃泰默实验相比,斯他林和贝利斯实验的巧妙之处在于彻底排除了神经调节对实验的干扰,C正确;排除胰蛋白酶的作用后,可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说明胰岛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聚焦·学案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一)认识内分泌系统的组成1.内分泌腺体:由___________聚集在一起构成。2.分散的内分泌细胞:分散在一些器官、组织内,如在小肠黏膜上有分泌促胰液素等的众多内分泌细胞。3.下丘脑中的某些_________,也具有内分泌功能。学案设计内分泌细胞神经细胞(二)理清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功能 化学本质下丘脑 促甲状腺(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等 调控垂体分泌释放促甲状腺(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多肽抗利尿激素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垂体 促甲状腺(促性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分别调节相应的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 蛋白质_________ 调节生长发育等 胰腺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 多肽_______ 降低血糖 蛋白质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等 ①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②促进生长和发育;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等 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肾上腺 皮质 _______、 皮质醇等 调节水盐代谢和有机物代谢 类固醇髓质 ________ 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 氨基酸衍生物卵巢 孕激素、雌激素等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生殖细胞的生成和第二性征的出现等 类固醇睾丸 ______(主要是睾酮) 续表醛固酮肾上腺素雄激素(三)辨清人体不同激素的相应受体位置及常见激素的作用部位1.激素受体的位置注:含氮激素主要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类固醇激素主要与细胞内受体结合。2.常见激素的作用部位(细胞)产生部位 激素名称 作用部位(细胞)下丘脑 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 _____垂体 促甲状腺激素 _______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几乎全身的细胞胰岛B细胞 胰岛素 几乎全身的细胞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主要是_____细胞垂体 生长激素 几乎全身的细胞垂体甲状腺肝脏(四)归纳概括内分泌系统功能1.维持_______的稳定;2.调节___________代谢;3.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内环境物质和能量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内分泌系统是由各种内分泌腺组成的。( )(2)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 )(3)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兴奋性的作用。( )(4)内分泌系统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调控生长发育,不影响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迁移训练××√×2.当动物缺乏某种激素时,可通过“饲喂法”补充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甲状腺激素 ③胰岛素④性激素 ⑤促甲状腺激素⑥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A.①③⑥ B.②④ C.②③⑥ D.④⑤√解析:生长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饲喂后会被消化道内的酶水解失去活性,所以不可以用“饲喂法”补充,①③⑤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甲状腺分泌的,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饲喂,②正确;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可以通过“饲喂法”补充,④正确;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属于多肽类激素,饲喂后会被消化道内的酶水解失去活性,所以不可以用“饲喂法”补充,⑥错误。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①②③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是①可引起低血糖,甚至昏迷;②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③使神经的兴奋性提高、有机物代谢加快。据此判断,激素①②③依次是 ( )A.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B.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C.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D.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解析:引起血糖降低是胰岛素的作用;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并使软骨生长明显,是生长激素的作用;调节体内的有机物代谢、提高神经的兴奋性,是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符合题意。4.甲状腺激素是人体的重要激素,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多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增加B.幼儿因缺乏甲状腺激素而反应迟钝,说明该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C.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甲状腺细胞的细胞核内D.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解析:甲状腺激素能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人体甲状腺激素含量偏多时,会导致机体耗氧量和产热量都增加,A正确;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年时期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而反应迟钝,B正确;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其受体主要位于细胞核内,C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当人体缺碘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减少,D正确。5.(教材P49“思维训练”发掘训练) 科学家为了研究性激素在胚胎生殖系统发育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当幼兔生下来之后,观察它们的性染色体组成及外生殖器的表现,结果如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家兔的性别分化与性染色体组成有关,也与性激素有关B.染色体组成为XY的家兔手术后发育为雌性,但染色体组成未发生改变C.雄性器官的分化需要来自睾丸的性激素信号,若缺失此信号则胚胎发育出雌性器官D.雌性器官的分化需要来自卵巢的性激素信号,若缺失此信号则胚胎发育出雄性器官性染色体组成 外生殖器表现 未做手术 手术后XY 雄性 雌性XX 雌性 雌性√解析:在家兔胚胎生殖系统分化之前,通过手术摘除即将发育为卵巢或睾丸的组织,可抑制其产生性激素,据表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Y的个体在手术后外生殖器表现为雌性,说明家兔的性别分化与性激素有关,A正确;手术只是使家兔不能产生性激素,从而观察外生殖器官表现,但不会改变其性染色体组成,B错误;睾丸是雄性生殖器官,产生雄激素,雄激素能够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由表可知,在缺乏雄激素时胚胎发育出雌性生殖器官,C正确;分析表格可知,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胚胎将卵巢切除后,并不会发育出雄性器官,D错误。聚焦·学案三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探|究|学|习| 为研究垂体对机体生长发育的作用,某同学用垂体切除法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用幼龄大鼠为材料,以体重变化作为生长发育的检测指标。(1)请完善下面的实验步骤:①将若干只大鼠随机分为A、B两组后进行处理,A组(对照组)的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_,B组的处理是_________。学案设计手术但不切除垂体切除垂体②将上述两组大鼠置于相同的适宜条件下饲养。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与分析。(2)实验结果与分析:B组大鼠生长发育的状况不如A组,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是B组的处理使大鼠缺失了来源于垂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均填激素名称)。如果给B组饲喂一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则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甲状腺激素的量将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每隔一定时间,测定并记录两组大鼠的体重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不变|认|知|生|成|1.常用实验方法切除法 切除相应腺体。适用于个体较大的动物饲喂法 在饲料中添加激素。只适用于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小分子激素,多肽和蛋白质类激素不能用饲喂法注射法 向动物体内注射某激素。适用于各种激素2.一般思路3.实验设计案例(1)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①饲喂法②切除法和注射法(2)验证胰岛素的功能——注射法[典例]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甲状腺对幼小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观察各组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组②中甲状腺激素只能通过注射补充,不能通过饲喂补充B.该实验用蝌蚪作为实验材料比用小鼠作为实验材料观察指标更明显,但实验中一般不用切除法C.若①组停止发育,③④组正常发育,则直接说明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D.该实验能说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组别 实验处理实验组 ① 切除甲状腺② 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对照组 ③ 不做任何处理④ 只进行相关手术不切除甲状腺√[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衍生物,可以通过饲喂补充,A错误;蝌蚪为变态发育,从蝌蚪发育为青蛙,现象更加明显,但由于蝌蚪个体较小,所以实验中一般不用切除法,B正确;①③④组对照,直接说明的是甲状腺在动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①②③④组共同分析才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C错误;该实验现象只能说明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无法说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D错误。[归纳拓展]研究动物激素功能实验的注意事项(1)动物分组的基本要求:选择性别、年龄相同,体重、生理状况相似的动物进行随机分组,且每组要有数量相等的多只动物。(2)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的实验设计中,要注意设计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使实验结论更加科学。如进行注射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可用蒸馏水);进行饲喂实验时,空白对照组可饲喂蒸馏水。(3)对于幼小的动物一般不用摘除法或注射法,例如研究甲状腺激素对蝌蚪发育的影响通常采用饲喂法。(4)注意观测指标的确定。如胰岛素的生理功能可以用昏迷和苏醒快慢来检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功能可用耗氧量、代谢速率、体温变化或活动状况(兴奋性高低)等检验。具体实验应该进行具体分析。 1.切除健康狗的胰腺,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腺,又不注射胰岛素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腺的狗迁移训练√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实验组的处理是切除健康狗的胰腺,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实验应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且为排除自身产生的胰岛素的影响,对照组也应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腺,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符合题意。2.若对健康幼龄雌狗分别做下表实验处理,则实验结果与实验处理相符的是 ( )选项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A 破坏垂体中分泌生长激素的区域;饲喂适量的生长激素 生长发育正常B 摘除性腺;饲喂适量的睾酮 出现雄性第二性征C 摘除甲状腺;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发育加快,新陈代谢加快D 摘除胰腺;注射适量的胰高血糖素 血糖正常,生命活动正常√解析:生长激素能调节生长发育等,但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本质为蛋白质,饲喂会被消化道中的酶催化水解而失去作用,故进行A项所示实验处理后,雌狗的生长发育不正常,A错误;把幼龄雌狗的性腺摘除后,饲喂睾酮,睾酮为雄激素,能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故实验结果为出现雄性第二性征,B正确;因摘除了甲状腺,注射适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最终也无法分泌甲状腺激素,故实验结果应为发育迟缓,新陈代谢减慢,C错误;摘除胰腺不仅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也影响胰岛素分泌量,只注射适量的胰高血糖素,血糖不可能维持正常,D错误。3.有人猜测,塑化剂的作用类似于雌激素,可能会引发性早熟。请设计实验探究上述猜测是否正确。说明:性成熟的早晚可以用初次发情时间为指标。(1)实验材料和用具:同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鼠若干,含适量浓度塑化剂的饲料(甲),_________________的饲料(乙),普通饲料(丙)等。 (2)实验思路:第一步:将上述小鼠均分为A、B、C三组。第二步:A组每天饲喂一定量的饲料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育程度相同的同龄、幼年含适量浓度雌激素B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乙,C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丙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猜测正确,则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两组的平均初次发情时间相当,且都短于C组观察记录每只雌鼠的初次发情时间,并取平均值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胰液中有胰蛋白酶,分泌胰液的胰腺属于内分泌腺还是外分泌腺 请说明理由。提示:外分泌腺;胰腺分泌的胰液经导管流到消化腔(十二指肠)中。2.有人尝试从胰腺的研磨液中直接提取完整的胰岛素分子却不能成功,原因是什么 若要直接提取正常胰腺中的胰岛素,可采用什么方法 提示:研磨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分解胰岛素分子;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3.在某山村出现一家三代中都有身高不足一米的男子,但智力都很正常,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生长激素分泌异常。4.某实验人员将生理状况良好且体重相等的三只幼年雄性小狗编号为甲、乙、丙,甲不切除腺体、乙和丙分别切除一种腺体,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它们的生长激素含量分别为6.0、0.1、5.8,甲状腺激素含量分别为3.0、2.8、0(单位:pmol/L)。乙小狗和丙小狗最可能被切除的分别是什么腺体 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乙和丙分别切除了垂体和甲状腺;生长激素是由垂体合成分泌的,而乙小狗的生长激素含量明显降低;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丙小狗的甲状腺激素含量为0。三、综合检测反馈1.生物科学发现史上有很多以狗为实验材料的经典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沃泰默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未引起胰液的分泌,说明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的化学物质不是稀盐酸B.斯他林和贝利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磨碎,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同一只狗的血液中,结果引起了胰液的分泌,他们把提取液中的化学物质命名为促胰液素,进而发现体液调节C.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液管结扎至胰脏萎缩后制成滤液,将滤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结果狗不出现糖尿病症状,发现了胰岛素通过胰管分泌释放D.科学家手术摘除成年狗的甲状腺,会出现行动呆笨迟缓、精神萎靡等症状,证明甲状腺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有关√解析:班廷和贝斯特将狗的胰管结扎,使胰腺萎缩,之后,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做成提取液,注射给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结果狗的血糖迅速下降,从而证实了胰岛素通过胰岛分泌释放,C错误。2.胰腺能分泌胰液,胰液通过导管注入小肠,其中的酶用来消化食物,如图是胰液分泌的两种调节机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沃泰默设置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B.促胰液素由胰腺分泌,可促进胰液的产生来帮助消化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同时否定了机制1D.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则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解析:沃泰默的实验分为三组:①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胰腺分泌胰液;②直接将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中,胰腺不分泌胰液;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留血管,在小肠内注入稀盐酸,胰腺仍分泌胰液,可见,沃泰默设置的实验自变量是稀盐酸的作用部位和有无神经,A错误。促胰液素由小肠黏膜细胞分泌,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机制2的存在,但并没有否定机制1的存在,C错误。若切断迷走神经后胰液分泌量显著减少,证明机制1在促进胰液分泌中起作用,可证明机制1的存在,D正确。3.激素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调节物质。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临床上可以用适量的生长激素治疗侏儒症患者B.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时口服胰岛素来治疗C.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促甲状腺激素D.人在恐惧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人的警觉性下降√解析:侏儒症的病因是生长激素缺乏,故注射适量生长激素可以治疗侏儒症患者,A正确;胰岛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口服将会被消化分解从而失去活性,B错误;切除了甲状腺后,促甲状腺激素不能促进甲状腺产生甲状腺激素,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C错误;人在恐惧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跳加速等特征,D错误。①从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的狗体内,观察后者的血糖变化 ②通过手术摘除公鸡的睾丸,一段时间后重新移植回去,观察其雄性性征前后的变化情况③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④把一只狗的小肠黏膜刮下来,制成提取液注射到另一只狗的静脉中,观察后者的胰液分泌情况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④4. 下列各实验中,既运用了“加法原理”,又运用了“减法原理”的是 ( )√解析:先摘除狗的胰腺,后注入胰腺提取液,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①符合题意;先摘除公鸡的睾丸,后又重新移植回去,运用了“减法原理”和“加法原理”, ②符合题意;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的血液联系运用了“减法原理”, ③不符合题意;把一只狗的小肠黏膜提取液注射给另一只狗,运用了“加法原理”, ④不符合题意。故选B。课时跟踪检测12345678910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后通过导管运输至胰腺起作用的B.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产生胰液C.沃泰默的实验说明盐酸是导致胰腺分泌胰液的直接刺激D.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6781012345解析: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在胰腺起作用的,A错误;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沃泰默将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说明盐酸不是导致胰腺分泌胰液的直接刺激,C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只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体液调节,并没有证明不存在神经调节,D错误。915678102342.下列激素由垂体产生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促性腺激素 ③抗利尿激素 ④促胰液素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9解析: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而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D符合题意。15678102343.下列是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实验操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A.②中“ ”应为“胰腺不分泌胰液”B.该实验的现象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C.①与②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设计了“小肠黏膜+稀HCl+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中”的方案√91567810234解析:实验中,稀盐酸被注入静脉血液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处,而此时胰腺并不能分泌胰液,这与①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并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A、C正确;该实验的现象是胰腺是否能分泌胰液,胰液是消化液,分泌后进入消化道而非血液,所以不能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并磨碎,将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血液,D正确。91567810234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控制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腺的外分泌功能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其发挥作用时需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D.激素作用的研究思路之一:摘除动物某内分泌腺→出现特定症状→注射某种激素→特定症状消失√91567810234解析: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A正确;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胰腺的外分泌功能,B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其发挥作用时会穿过靶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C错误;激素作用的研究思路之一:摘除动物某内分泌腺→出现特定症状→注射某种激素→特定症状消失,D正确。915678102345.人体激素的发现来自相关实验。下列是发现部分激素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盐酸的作用下,胰腺细胞分泌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液分泌B.利用小狗正常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小狗C.重新植入睾丸可恢复先前摘除睾丸的公鸡的求偶等行为,说明睾酮是其性激素D.提取有活性的胰岛素之前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是必要的√91567810234解析: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小狗正常胰腺的提取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水解,不可治疗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小狗,B错误;重新植入睾丸可恢复先前摘除睾丸的公鸡的求偶等行为,能说明睾丸与雄性性征有关,不能说明睾酮是其性激素,C错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水解,故提取有活性的胰岛素之前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是必要的,D正确。915678102346.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D.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91567810234解析: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A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C正确;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915678102347. 某研究小组探究胰岛素的分泌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从胰管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狗的血糖迅速下降。实验二: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获得滤液S,将甲组胰岛B细胞置于含滤液S的低糖培养液中培养,乙组胰岛B细胞置于不含滤液S的低糖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培养液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大于乙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胰岛素可以降血糖B.实验一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运用了“减法原理”C.实验二说明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若将滤液S饲喂给低血糖小鼠,小鼠血糖会升高√91567810234解析:实验一只能说明胰岛中含有降低血糖的物质,并不能说明胰岛素可以降血糖,A错误;实验一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运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实验二说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错误;滤液S中含有的胰高血糖素的本质是多肽,饲喂后失活而不能发挥升血糖的作用,D错误。915678102348. 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1。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91567810234A.器官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由内质网合成B.饲料中添加Kp-10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C.Kp-10不能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9√1567810234解析: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会被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则饲料中添加Kp-10不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B错误;由图2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产蛋的起始日龄一致,故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C正确;据图1分析,途径②抑制Kp神经元2产生Kp-10,不能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D错误。91567810234二、非选择题9.人们发现胃酸流入小肠后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为探究酸性物质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科学家们进行了下表中的实验Ⅰ。有科学家在实验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说,并设计实验Ⅱ进行验证。实验材料:实验狗、盐酸、阿托品(一种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小狗小肠黏膜加入盐酸后的研磨液(M)。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91567810234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A组: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B组:切断实验狗小肠的全部神经,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C组:将适量阿托品注入实验狗血液,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①实验Ⅰ结论:② 假说:③ 实验组:将适量M注入实验狗血液 +对照组:④ -9注:+表示引起胰液分泌,-表示不引起胰液分泌。回答下列问题:(1)预测实验结果①为__________________。实验Ⅰ的结论②是酸性物质引起胰液分泌存在除_________以外的其他调节方式。 +(或引起胰液分泌)神经调节15678102349解析:实验Ⅰ中,C组将适量阿托品注入实验狗血液,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加入阿托品的目的是阻断神经调节的通路,根据B组切断全部神经仍然能引起胰液分泌可知,C组的预测实验结果为+(或引起胰液分泌)。实验Ⅰ的结论②是酸性物质引起胰液分泌存在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其他调节方式。1567810234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A组: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B组:切断实验狗小肠的全部神经,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C组:将适量阿托品注入实验狗血液,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①实验Ⅰ结论:② 假说:③ 实验组:将适量M注入实验狗血液 +对照组:④ -9注:+表示引起胰液分泌,-表示不引起胰液分泌。(2)实验Ⅱ验证的假说③是小肠黏膜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对照组的处理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某种物质经血液运输将适量盐酸注入实验狗血液15678102349解析:实验Ⅱ中将适量小狗小肠黏膜加入盐酸后的研磨液注入实验狗血液,可验证小肠黏膜通过分泌某种物质经血液运输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即假说③,则对照组的处理④是将适量盐酸注入实验狗血液。1567810234 实验处理 实验结果A组: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B组:切断实验狗小肠的全部神经,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C组:将适量阿托品注入实验狗血液,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①实验Ⅰ结论:② 假说:③ 实验组:将适量M注入实验狗血液 +对照组:④ -9注:+表示引起胰液分泌,-表示不引起胰液分泌。(3)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胰液分泌只受体液调节;二是胰液分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假设二正确,则实验Ⅰ中A组与B组的胰液分泌量情况是_____________。 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A组大于B组15678102349解析: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胰液分泌只受体液调节;二是胰液分泌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若假设二正确,则实验Ⅰ中A组(存在体液调节通路和神经调节通路)与B组(只有体液调节通路)的胰液分泌量情况是A组大于B组。15678102349(4)将胰腺研磨液注入实验狗血液,实验狗血糖浓度将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不变研磨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会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解析:胰腺除了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用于调节血糖平衡。将胰腺研磨液注入实验狗血液,实验狗血糖浓度将基本不变,原因是研磨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会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156781023410.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1)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恒温动物的心脏组织因二倍体细胞比例___,再生能力较差;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___。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 9低高1567810234解析:由图可知,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因为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为二倍体细胞,故恒温动物再生能力较差;又因为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故推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91567810234(2)某转基因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是心脏细胞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大幅增加,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正常小鼠心脏组织再生能力。 9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抑制1567810234解析:激素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某转基因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心脏细胞不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可能是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大幅增加,可以证明甲状腺激素会抑制正常小鼠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91567810234(3)为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思路,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补充完整。实验材料:成年斑马鱼、普通饲料、甲状腺激素、阿霉素—连翘苷药物组合(能使斑马鱼心脏受损,表现为心率降低)等。实验思路:将成年斑马鱼用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后,选出心率降低且一致的斑马鱼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B组饲喂添加____________的饲料,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斑马鱼心率的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与结论: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 9阿霉素—连翘苷(药物组合)甲状腺激素B组斑马鱼心率恢复比A组弱1567810234解析:实验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一致原则等;根据实验材料,将成年斑马鱼用添加阿霉素—连翘苷(药物组合)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后,选出心率降低且一致的斑马鱼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B组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斑马鱼心率的恢复情况。若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即会抑制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则B组斑马鱼心率恢复比对照组(A组)弱。9课时跟踪检测(八)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促胰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后通过导管运输至胰腺起作用的B.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产生胰液C.沃泰默的实验说明盐酸是导致胰腺分泌胰液的直接刺激D.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证明了胰液的分泌不存在神经调节2.下列激素由垂体产生的是 ( )①生长激素 ②促性腺激素③抗利尿激素 ④促胰液素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3.下列是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实验操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②稀盐酸→静脉血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A.②中“ ”应为“胰腺不分泌胰液”B.该实验的现象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C.①与②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D.斯他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设计了“小肠黏膜+稀HCl+砂子→研磨→制成提取液→注入静脉血液中”的方案4.下列关于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内分泌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控制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动B.小肠分泌的促胰液素能够促进胰腺的外分泌功能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其发挥作用时需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D.激素作用的研究思路之一:摘除动物某内分泌腺→出现特定症状→注射某种激素→特定症状消失5.人体激素的发现来自相关实验。下列是发现部分激素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盐酸的作用下,胰腺细胞分泌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液分泌B.利用小狗正常胰腺的提取液可治疗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小狗C.重新植入睾丸可恢复先前摘除睾丸的公鸡的求偶等行为,说明睾酮是其性激素D.提取有活性的胰岛素之前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是必要的6.下列关于人体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激素及其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肾上腺皮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B.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C.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D.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7.某研究小组探究胰岛素的分泌机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从胰管结扎的狗身上取出萎缩得只剩胰岛的胰腺制成提取液,注入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狗身上,狗的血糖迅速下降。实验二:用低糖培养液培养胰岛A细胞获得滤液S,将甲组胰岛B细胞置于含滤液S的低糖培养液中培养,乙组胰岛B细胞置于不含滤液S的低糖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甲组培养液的胰岛素含量明显大于乙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一说明胰岛素可以降血糖B.实验一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运用了“减法原理”C.实验二说明胰岛素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若将滤液S饲喂给低血糖小鼠,小鼠血糖会升高8. Kp-10是Kp神经元1与Kp神经元2产生的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如图1。为研究Kp-10对鹌鹑产蛋的影响,对20日龄的鹌鹑进行连续20日的Kp-10处理,然后从产蛋之日起统计每日的产蛋率,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器官A为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由内质网合成B.饲料中添加Kp-10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C.Kp-10不能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D.鹌鹑通过途径②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二、非选择题9.人们发现胃酸流入小肠后会促进胰腺分泌胰液,为探究酸性物质引起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科学家们进行了下表中的实验Ⅰ。有科学家在实验Ⅰ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假说,并设计实验Ⅱ进行验证。实验材料:实验狗、盐酸、阿托品(一种阻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小狗小肠黏膜加入盐酸后的研磨液(M)。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 实验 结果A组: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B组:切断实验狗小肠的全部神经,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C组:将适量阿托品注入实验狗血液,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 ①实验Ⅰ结论:②假说:③实验组:将适量M注入实验狗血液 +对照组:④ -注:+表示引起胰液分泌,-表示不引起胰液分泌。回答下列问题:(1)预测实验结果①为 。实验Ⅰ的结论②是酸性物质引起胰液分泌存在除 以外的其他调节方式。 (2)实验Ⅱ验证的假说③是小肠黏膜通过 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对照组的处理④是 。 (3)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胰液分泌只受体液调节;二是胰液分泌 。若假设二正确,则实验Ⅰ中A组与B组的胰液分泌量情况是 。 (4)将胰腺研磨液注入实验狗血液,实验狗血糖浓度将 ,原因是 。 10.人类心脏组织受损后难以再生。该现象可追溯到哺乳动物祖先,随着它们恒温状态的建立,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减弱。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是二倍体细胞,多倍体细胞通常不能分裂。(1)对比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如图。恒温动物的心脏组织因二倍体细胞比例 ,再生能力较差;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 。由此表明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 (2)某转基因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是心脏细胞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分析原因可能是 。进一步研究发现该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大幅增加,由此证明甲状腺激素 (填“促进”或“抑制”)正常小鼠心脏组织再生能力。 (3)为进一步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思路,请根据所给实验材料补充完整。实验材料:成年斑马鱼、普通饲料、甲状腺激素、阿霉素—连翘苷药物组合(能使斑马鱼心脏受损,表现为心率降低)等。实验思路:将成年斑马鱼用添加 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后,选出心率降低且一致的斑马鱼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B组饲喂添加 的饲料,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斑马鱼心率的恢复情况。 实验结果与结论:若 ,则证明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 课时跟踪检测(八)1.选B 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分泌后通过血液运输到全身,在胰腺起作用的,A错误;促胰液素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B正确;沃泰默将稀盐酸直接注入狗的血液中没有引起胰液的分泌,说明盐酸不是导致胰腺分泌胰液的直接刺激,C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只证明了胰液的分泌是体液调节,并没有证明不存在神经调节,D错误。2.选D 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都是由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而促胰液素是小肠黏膜产生的,D符合题意。3.选B 实验中,稀盐酸被注入静脉血液后,会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胰腺处,而此时胰腺并不能分泌胰液,这与①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并不是稀盐酸直接作用的结果,A、C正确;该实验的现象是胰腺是否能分泌胰液,胰液是消化液,分泌后进入消化道而非血液,所以不能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B错误;斯他林和贝利斯在验证其假设时,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将狗的小肠黏膜与稀盐酸混合并磨碎,将制成的提取液注入狗的静脉血液,D正确。4.选C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整体功能的重要调节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稳定、调节物质和能量代谢、调控生长发育和生殖等,A正确;促胰液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胰腺的外分泌功能,B正确;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类固醇,其发挥作用时会穿过靶细胞膜,与细胞内的受体结合,C错误;激素作用的研究思路之一:摘除动物某内分泌腺→出现特定症状→注射某种激素→特定症状消失,D正确。5.选D 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分泌促胰液素,进而促进胰腺分泌胰液,A错误;小狗正常胰腺的提取液中含有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水解,不可治疗因摘除胰腺而患糖尿病的小狗,B错误;重新植入睾丸可恢复先前摘除睾丸的公鸡的求偶等行为,能说明睾丸与雄性性征有关,不能说明睾酮是其性激素,C错误;由于胰腺分泌的胰蛋白酶会将胰岛素水解,故提取有活性的胰岛素之前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是必要的,D正确。6.选A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可提高机体的应激能力,A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B正确;胰腺中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能降低血糖,C正确;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D正确。7.选B 实验一只能说明胰岛中含有降低血糖的物质,并不能说明胰岛素可以降血糖,A错误;实验一中摘除健康狗的胰腺造成实验性糖尿病运用了“减法原理”,B正确;实验二说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胰岛素的分泌,C错误;滤液S中含有的胰高血糖素的本质是多肽,饲喂后失活而不能发挥升血糖的作用,D错误。8.选C 由器官A产生促性腺激素可知,A为垂体,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Kp-10是一类多肽类激素,会被消化道中的酶水解,则饲料中添加Kp-10不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B错误;由图2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产蛋的起始日龄一致,故Kp-10并没有使鹌鹑产蛋的起始日龄提前,C正确;据图1分析,途径②抑制Kp神经元2产生Kp-10,不能提高排卵期的雌激素水平,D错误。9.解析:(1)实验Ⅰ中,C组将适量阿托品注入实验狗血液,再在实验狗小肠腔内注入适量盐酸,加入阿托品的目的是阻断神经调节的通路,根据B组切断全部神经仍然能引起胰液分泌可知,C组的预测实验结果为+(或引起胰液分泌)。实验Ⅰ的结论②是酸性物质引起胰液分泌存在除神经调节以外的其他调节方式。(2)实验Ⅱ中将适量小狗小肠黏膜加入盐酸后的研磨液注入实验狗血液,可验证小肠黏膜通过分泌某种物质经血液运输促进胰腺分泌胰液,即假说③,则对照组的处理④是将适量盐酸注入实验狗血液。(3)综合实验Ⅰ和实验Ⅱ,关于胰液分泌的调节方式有两种可能:一是胰液分泌只受体液调节;二是胰液分泌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若假设二正确,则实验Ⅰ中A组(存在体液调节通路和神经调节通路)与B组(只有体液调节通路)的胰液分泌量情况是A组大于B组。(4)胰腺除了能分泌胰液,还能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用于调节血糖平衡。将胰腺研磨液注入实验狗血液,实验狗血糖浓度将基本不变,原因是研磨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会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答案:(1)+(或引起胰液分泌) 神经调节 (2)分泌某种物质经血液运输 将适量盐酸注入实验狗血液 (3)既有体液调节也有神经调节 A组大于B组 (4)基本不变 研磨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会被胰液中的胰蛋白酶分解10.解析:(1)由图可知,恒温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因为活跃分裂的动物细胞多为二倍体细胞,故恒温动物再生能力较差;又因为恒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故推测甲状腺激素水平与心脏组织再生能力呈负相关。(2)激素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作用,某转基因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但心脏细胞不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可能是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转基因小鼠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大幅增加,可以证明甲状腺激素会抑制正常小鼠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3)实验目的是验证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一致原则等;根据实验材料,将成年斑马鱼用添加阿霉素—连翘苷(药物组合)的饲料饲喂一段时间后,选出心率降低且一致的斑马鱼均分成A、B两组;A组饲喂普通饲料,B组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饲养一段时间,测量并记录斑马鱼心率的恢复情况。若甲状腺激素对变温动物斑马鱼心脏组织再生能力的影响与对恒温动物小鼠的影响一致,即会抑制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则B组斑马鱼心率恢复比对照组(A组)弱。答案:(1)低 高 (2)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 抑制 (3)阿霉素—连翘苷(药物组合) 甲状腺激素 B组斑马鱼心率恢复比A组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doc 第1节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pptx 课时跟踪检测(八)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