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2 【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油菜素内酯的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聚焦·学案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学案设计](一)理清赤霉素的发现过程(二)辨清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 ;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 促进 ;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 ;维持种子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 ;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油菜素内酯 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 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 ,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 [典例] 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赤霉素促进果实发育B.乙烯抑制果实的生长和成熟C.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D.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尝试解答:选________[易错提醒] 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成熟(1)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要是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主要是使果实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三)分类总结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作用方式1.主要生理作用及涉及的植物激素2.作用方式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 等方式实现的。|情|境|探|究|思|考|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1)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主要由哪些部位合成? (2)综合分析上图,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表现是什么? (3)试分析ABA能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原因。 (4)科研人员将 ABA与荧光蛋白结合后处理保卫细胞,在保卫细胞表面观察到多个荧光小斑,这说明 ABA 的受体位于哪里? (5)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会发生什么变化以适应环境? [迁移训练]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麦苗疯长突变体可以用于研究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增高的功能。( )(2)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上升,促进气孔开放。( )(3)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 )(4)乙烯具有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的作用。( )(5)植物激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死亡等方式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2.随着衰老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越来越少,离层区(叶柄基部一些特殊的细胞层,如图)细胞对乙烯越来越敏感,离层区细胞可响应乙烯信号,产生相关酶使细胞壁水解,导致离层区容易断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柄对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只能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运输B.乙烯与离层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合成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衰老叶片的脱落除了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外,还与脱落酸的作用有关D.对衰老叶片喷施一定量的低浓度生长素后,有利于促进衰老叶片的脱落3.研究发现,植物生长与脱落酸有密切关系: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生长减慢,以抵抗逆境;当逆境消除时,植物又通过调节抑制脱落酸的作用,生长加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脱落酸在根冠及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脱落酸能调节植物生长快慢,说明脱落酸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生长C.脱落酸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使植物生长变慢D.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没有关系聚焦·学案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学案设计](一)理清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 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并不是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2.实例(1)生长素主要促进 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 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2)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 促进萌发, 抑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3)不同激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如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 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反过来会 生长素的作用。(二)理解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特点1.相对含量的决定作用(1)含义: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2)实例: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2.调节的顺序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不同植物激素的含量会按照次序 ,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三)归纳概括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性1.协同作用(1)生长素和赤霉素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2.作用效果相反(1)生长素和乙烯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2)脱落酸和赤霉素①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所以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之比,两者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是相反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②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迁移训练]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效果相反。( )(2)生长素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3)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 )(4)在植物的各器官中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 )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B.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C.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3.分析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激素A与细胞分裂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出的作用效果相反B.植物体的器官脱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C.从图示信息可以获得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脱落、高浓度抑制脱落的特点D.植物激素A与高浓度的生长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4.某种植物种子成熟后需要经过低温储藏才能萌发。某实验小组检测了该种植物种子在低温储藏过程中的脱落酸(a)和赤霉素(b)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赤霉素和脱落酸均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B.种子萌发会受到温度和植物激素等的共同影响C.储藏初期,脱落酸含量高会抑制种子的萌发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方面作用效果相反5.植物的性别分化受植物激素的调节,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某植物,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组别 对照 赤霉素 生长素浓度/(mg/L) 0 50 100 200 30 60 120雌雄比例(♀∶♂) 1.02 0.98 0.73 0.59 1.21 1.59 1.19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因变量为雌雄比例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C.生长素对该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小于赤霉素的影响D.诱导产生生长素受体缺失突变体不利于该植物开花结果 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植物的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赤霉素和脱落酸影响种子萌发,使菠菜种子提前萌发的适宜处理条件是低温、湿润,推测该条件下菠菜种子萌发率高的原因: 。2.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宜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 。3.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过程,果实的色泽、硬度是判断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脱落酸能促进乙烯合成。干旱条件下樱桃、番茄的采摘期会提前,试分析其原因: 。4.研究表明,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一事实说明 。5.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某野生型植株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中实验结果推测,在什么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理由是什么? 三、综合检测反馈1.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的穗颈过短会导致产量减少,穗颈过长植株容易倒伏或折断,都会影响水稻产量。赤霉素具有促进水稻穗颈伸长和茎秆伸长的作用,OsGRL1是一种与水稻穗颈伸长相关的受体,水稻的OsGRL1基因过量表达会导致穗颈变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穗颈过长和植株疯长现象B.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C.OsGRL1蛋白与信息分子结合后促进水稻穗颈伸长D.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OsGRL1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产量2.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如图为某科研小组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海安大麦苗和江海大麦苗所得的结果(处理时间均为15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的浓度B.油菜素内酯具有提高α-淀粉酶活性的作用C.相同油菜素内酯浓度下,海安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小于江海大麦苗的D.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下江海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可能相同3.某研究小组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拟南芥野生型和脱落酸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了适度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相对生长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干旱胁迫处理时间/h 10 20 30 40野生型长度增加/mm 根 25 45 60 88茎叶 2 4 7 10突变体长度增加/mm, 根, 12 15 18 22茎叶 6 10 14 18A.脱落酸作为植物激素,可直接参与拟南芥植株的新陈代谢过程B.干旱胁迫下,脱落酸能促进拟南芥幼苗茎叶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C.脱落酸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拟南芥幼苗的影响D.本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4.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多种植物激素参与了弯钩的形成,其部分调控机制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B.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的作用效果相反C.水杨酸可通过抑制EIN3/EIL1转录因子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D.出土后顶端弯钩打开是由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聚焦·学案一[学案设计](一)赤霉菌 滤液 培养基滤液 赤霉素(二)细胞伸长 分裂与分化 根尖 细胞分裂 衰老和脱落 休眠 果实成熟 分裂[典例] 选A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A正确;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错误;生长素在器官水平上能够影响果实的发育,且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三)2.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情境探究思考](1)提示: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蔫的叶片。(2)提示: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3)提示:ABA使气孔关闭、抑制茎叶生长从而减少植物失水;ABA促进根长度增加,增加吸水能力。(4)提示:位于细胞膜上。(5)提示: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降低,叶片生长减慢,以适应环境。[迁移训练]1.(1)√ (2)× (3)√ (4)× (5)√2.选D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到形态学的下端,所以叶柄对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只能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运输,A正确;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离层区细胞响应乙烯信号,通过产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水解细胞壁,B正确;脱落酸具有促进衰老叶片脱落的作用,C正确;对衰老叶片喷施一定量的低浓度生长素,有利于延缓衰老叶片的脱落,D错误。3.选C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A错误;脱落酸只能抑制植物生长,不能促进植物生长,B错误;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抑制细胞分裂,进而使植物生长变慢,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调控,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有关系,D错误。聚焦·学案二[学案设计](一)1.适应环境 共同调控 2.(1)细胞核 细胞质 (2)赤霉素 脱落酸 (3)促进 抑制(二)1.(1)相对含量 2.出现高峰[迁移训练]1.(1)√ (2)× (3)√ (4)×2.选B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A正确;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不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3.选C 植物激素A促进器官脱落,细胞分裂素抑制器官脱落,二者表现出的作用效果相反,A正确;根据图示,器官脱落受三种激素的调节,可以说明植物体的器官脱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B正确;从图示信息可知,低浓度生长素能抑制器官脱落,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器官脱落,C错误;植物激素A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器官脱落,二者表现为协同关系,D正确。4.选A 赤霉素和脱落酸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不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仅受到植物激素的影响,还受到温度等的影响,B正确;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储藏初期脱落酸含量高,C正确;脱落酸抑制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因而两者作用效果相反,D正确。5.选C 自变量是人为控制改变的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因变量为雌雄比例,A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会影响该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B正确;表格显示的是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因此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该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程度无法比较,C错误;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长素促进雌株的分化,该植物的生长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雄株占多数,不利于植物开花结果,D正确。随堂小结二、融通科学思维1.低温、湿润条件下,有利于赤霉素的合成,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进而使得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2.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3.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乙烯含量增加,促进了果实成熟,因此采摘期提前4.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5.提示:黑暗;与光照条件下相比,黑暗条件下,随脱落酸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率的下降幅度更明显。三、综合检测反馈1.选C 赤霉素具有促进水稻穗颈伸长和茎秆伸长的作用,赤霉菌能够产生赤霉素,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穗颈过长和植株疯长现象,A正确;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某种激素单独作用,而是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B正确;水稻的OsGRL1基因过量表达会导致穗颈变短,则OsGRL1蛋白与信息分子结合后使水稻穗颈缩短,C错误;水稻穗颈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产量,而OsGRL1是一种与水稻穗颈伸长相关的受体,故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OsGRL1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产量,D正确。2.选D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的浓度和大麦苗的种类,A错误;由于无空白对照,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能提高α-淀粉酶活性,B错误;据图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5~1.7 mg·L -1及2.8~3.0 mg·L -1时,海安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大于江海大麦苗的,但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7~2.8 mg·L -1时,江海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大于海安大麦苗的,C错误;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为2.0 mg·L -1左右两侧时,存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下江海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相同的情况,D正确。3.选C 脱落酸作为植物激素,调节拟南芥植株的新陈代谢,但不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A错误;干旱胁迫下,与突变体相比,野生型根长度增加较多、茎叶长度增加较少,说明脱落酸能促进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这两方面变化分别有利于吸收更深土壤中的水分和减少水分散失,有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拟南芥幼苗的影响,B错误,C正确;本实验的材料为拟南芥野生型和脱落酸缺失突变体,自变量为脱落酸的有无,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错误。4.选D 根据题干信息“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可知,弯钩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钩的外侧浓度低,生长快,而弯钩的内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A正确。由题图2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WAG2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通过促进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酸则是通过促进MYC2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顶端弯钩形成。所以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的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据题图2可知,水杨酸可通过抑制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抑制HLS1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顶端弯钩形成,C正确。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所以可推测弯钩内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外侧,D错误。4 / 10(共77张PPT)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1.举例说出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油菜素内酯的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学习目标聚焦·学案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 和作用聚焦·学案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 作用课时跟踪检测目录随堂小结聚焦·学案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 和作用(一)理清赤霉素的发现过程学案设计赤霉素赤霉菌滤液培养基滤液(二)辨清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_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细胞____________;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细胞 分裂素 主要是_____ 促进_________;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叶绿素合成根尖细胞伸长分裂与分化细胞分裂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____;维持种子_____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__________;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油菜素 内酯 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 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_____,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衰老和脱落休眠果实成熟分裂续表 [典例] 果实的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霉素促进果实发育B.乙烯抑制果实的生长和成熟C.脱落酸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D.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解析]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A正确;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C错误;生长素在器官水平上能够影响果实的发育,且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果实成熟,D错误。√[易错提醒] 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果实成熟(1)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发育,即主要是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实及果实体积的增大。 (2)乙烯对果实的作用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主要是使果实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实品质发生变化。(三)分类总结植物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及作用方式1.主要生理作用及涉及的植物激素2.作用方式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实现的。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干旱可促进植物体内脱落酸(ABA)的合成。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某种植物的野生型和ABA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适度干旱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生长量,结果如图所示。情境探究思考(1)ABA有“逆境激素”之称,其在植物体中主要由哪些部位合成 提示:主要合成部位有根冠、萎蔫的叶片。(2)综合分析上图,干旱条件下ABA对野生型幼苗的作用表现是什么 提示:促进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3)试分析ABA能增强植物抗逆性的原因。提示:ABA使气孔关闭、抑制茎叶生长从而减少植物失水;ABA促进根长度增加,增加吸水能力。(4)科研人员将 ABA与荧光蛋白结合后处理保卫细胞,在保卫细胞表面观察到多个荧光小斑,这说明 ABA 的受体位于哪里 (5)若给干旱处理的突变体幼苗施加适量的ABA,推测植物叶片会发生什么变化以适应环境 提示:植物叶片的蒸腾速率会降低,叶片生长减慢,以适应环境。提示:位于细胞膜上。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麦苗疯长突变体可以用于研究赤霉素具有促进植株增高的功能。( )(2)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上升,促进气孔开放。( )(3)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细胞分裂。( )(4)乙烯具有促进开花和果实发育的作用。( )(5)植物激素通过调控细胞分裂、伸长、分化和死亡等方式来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迁移训练√×√×√2.随着衰老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越来越少,离层区(叶柄基部一些特殊的细胞层,如图)细胞对乙烯越来越敏感,离层区细胞可响应乙烯信号,产生相关酶使细胞壁水解,导致离层区容易断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叶柄对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只能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运输B.乙烯与离层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后可促进细胞合成纤维素酶和果胶酶C.衰老叶片的脱落除了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外,还与脱落酸的作用有关D.对衰老叶片喷施一定量的低浓度生长素后,有利于促进衰老叶片的脱落√解析: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到形态学的下端,所以叶柄对叶片产生的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时只能从远基端向近基端运输,A正确;植物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离层区细胞响应乙烯信号,通过产生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来水解细胞壁,B正确;脱落酸具有促进衰老叶片脱落的作用,C正确;对衰老叶片喷施一定量的低浓度生长素,有利于延缓衰老叶片的脱落,D错误。3. 研究发现,植物生长与脱落酸有密切关系:在病虫害等逆境条件下,脱落酸的含量升高,植物生长减慢,以抵抗逆境;当逆境消除时,植物又通过调节抑制脱落酸的作用,生长加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在根冠及萎蔫的叶片中合成,主要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B.脱落酸能调节植物生长快慢,说明脱落酸在低浓度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则抑制生长C.脱落酸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来使植物生长变慢D.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没有关系√解析: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A错误;脱落酸只能抑制植物生长,不能促进植物生长,B错误;脱落酸的主要作用之一是抑制细胞分裂,进而使植物生长变慢,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离不开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调控,脱落酸调节植物生长快慢时与基因表达有关系,D错误。聚焦·学案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 作用(一)理清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1.相互作用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__________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同时,并不是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_________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学案设计适应环境共同调控2.实例(1)生长素主要促进_______的分裂,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_______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2)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________促进萌发,_______抑制萌发,二者作用效果相反。(3)不同激素存在着相互作用,如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_____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升高,反过来会_____生长素的作用。细胞核细胞质赤霉素脱落酸促进抑制(二)理解植物激素间相互作用的特点1.相对含量的决定作用(1)含义: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_________。(2)实例: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2.调节的顺序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例如,在猕猴桃果实的发育过程中,不同植物激素的含量会按照次序__________,调节着果实的发育和成熟。相对含量出现高峰(三)归纳概括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关性1.协同作用(1)生长素和赤霉素赤霉素通过促进色氨酸合成生长素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细胞伸长。赤霉素与生长素对促进细胞伸长具有协同作用。(2)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促进细胞分裂和植物生长。2.作用效果相反(1)生长素和乙烯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2)脱落酸和赤霉素①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所以种子是否萌发取决于赤霉素和脱落酸浓度之比,两者对种子萌发的作用是相反的。种子萌发过程中,脱落酸和赤霉素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②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1.判断下列表述的正误(1)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效果相反。( )(2)生长素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3)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含生长素、不含细胞分裂素时,易形成多核细胞。( )(4)在植物的各器官中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决定器官的生长发育。( )迁移训练√×√×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B.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C.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D.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解析: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A正确;植物体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不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C正确;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3.分析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激素A与细胞分裂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出的作用效果相反B.植物体的器官脱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C.从图示信息可以获得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低浓度促进脱落、高浓度抑制脱落的特点D.植物激素A与高浓度的生长素在器官脱落方面表现为协同关系√解析:植物激素A促进器官脱落,细胞分裂素抑制器官脱落,二者表现出的作用效果相反,A正确;根据图示,器官脱落受三种激素的调节,可以说明植物体的器官脱落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B正确;从图示信息可知,低浓度生长素能抑制器官脱落,高浓度生长素能促进器官脱落,C错误;植物激素A和高浓度的生长素都能促进器官脱落,二者表现为协同关系,D正确。4.某种植物种子成熟后需要经过低温储藏才能萌发。某实验小组检测了该种植物种子在低温储藏过程中的脱落酸(a)和赤霉素(b)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赤霉素和脱落酸均为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B.种子萌发会受到温度和植物激素等的共同影响C.储藏初期,脱落酸含量高会抑制种子的萌发D.脱落酸和赤霉素在种子萌发方面作用效果相反√解析:赤霉素和脱落酸是植物激素,植物激素不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结构成分,A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不仅受到植物激素的影响,还受到温度等的影响,B正确;脱落酸可抑制种子萌发,储藏初期脱落酸含量高,C正确;脱落酸抑制种子的萌发而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因而两者作用效果相反,D正确。5.植物的性别分化受植物激素的调节,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某植物,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因变量为雌雄比例B.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C.生长素对该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小于赤霉素的影响D.诱导产生生长素受体缺失突变体不利于该植物开花结果组别 对照 赤霉素 生长素 浓度/(mg/L) 0 50 100 200 30 60 120雌雄比例 (♀∶♂) 1.02 0.98 0.73 0.59 1.21 1.59 1.19√解析:自变量是人为控制改变的量,因变量是随自变量改变而改变的量,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激素种类和浓度,因变量为雌雄比例,A正确;赤霉素和生长素会影响该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B正确;表格显示的是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因此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该植物雌雄比例的影响程度无法比较,C错误;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生长素促进雌株的分化,该植物的生长素受体缺失突变体群体中雄株占多数,不利于植物开花结果,D正确。一、建构概念体系二、融通科学思维1.植物的生长、发育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赤霉素和脱落酸影响种子萌发,使菠菜种子提前萌发的适宜处理条件是低温、湿润,推测该条件下菠菜种子萌发率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表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宜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并不是各种植物激素孤立地起作用,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低温、湿润条件下,有利于赤霉素的合成,抑制了脱落酸的合成,进而使得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3.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且高度协调的过程,果实的色泽、硬度是判断果实成熟度的重要指标。脱落酸能促进乙烯合成。干旱条件下樱桃、番茄的采摘期会提前,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研究表明,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旱胁迫下,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乙烯含量增加,促进了果实成熟,因此采摘期提前决定植物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5.科研人员为研究光和脱落酸(ABA)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测定了某野生型植株的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据图中实验结果推测,在什么条件下种子萌发对ABA处理更为敏感 理由是什么 提示:黑暗;与光照条件下相比,黑暗条件下,随脱落酸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率的下降幅度更明显。三、综合检测反馈1.水稻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的穗颈过短会导致产量减少,穗颈过长植株容易倒伏或折断,都会影响水稻产量。赤霉素具有促进水稻穗颈伸长和茎秆伸长的作用,OsGRL1是一种与水稻穗颈伸长相关的受体,水稻的OsGRL1基因过量表达会导致穗颈变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穗颈过长和植株疯长现象B.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C.OsGRL1蛋白与信息分子结合后促进水稻穗颈伸长D.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OsGRL1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产量√解析:赤霉素具有促进水稻穗颈伸长和茎秆伸长的作用,赤霉菌能够产生赤霉素,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会出现穗颈过长和植株疯长现象,A正确;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并不是某种激素单独作用,而是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B正确;水稻的OsGRL1基因过量表达会导致穗颈变短,则OsGRL1蛋白与信息分子结合后使水稻穗颈缩短,C错误;水稻穗颈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产量,而OsGRL1是一种与水稻穗颈伸长相关的受体,故研究环境因素对水稻OsGRL1基因表达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产量,D正确。2.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如图为某科研小组研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海安大麦苗和江海大麦苗所得的结果(处理时间均为15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的浓度B.油菜素内酯具有提高α-淀粉酶活性的作用C.相同油菜素内酯浓度下,海安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小于江海大麦苗的D.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下江海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可能相同√解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的浓度和大麦苗的种类,A错误;由于无空白对照,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能提高α-淀粉酶活性,B错误;据图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5~1.7 mg·L-1及2.8~3.0 mg·L-1时,海安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大于江海大麦苗的,但油菜素内酯浓度在1.7~2.8 mg·L-1时,江海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大于海安大麦苗的,C错误;分析图中曲线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为2.0 mg·L-1左右两侧时,存在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下江海大麦苗的α-淀粉酶活性相同的情况,D正确。3.某研究小组取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拟南芥野生型和脱落酸缺失突变体幼苗,进行了适度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一定时间内茎叶和根的相对生长量,结果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脱落酸作为植物激素,可直接参与拟南芥植株的新陈代谢过程B.干旱胁迫下,脱落酸能促进拟南芥幼苗茎叶的生长,抑制根的生长C.脱落酸有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拟南芥幼苗的影响D.本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加法原理”干旱胁迫处理时间/h 10 20 30 40野生型长度 增加/mm 根 25 45 60 88茎叶 2 4 7 10突变体长度 增加/mm 根 12 15 18 22茎叶 6 10 14 18√解析:脱落酸作为植物激素,调节拟南芥植株的新陈代谢,但不直接参与新陈代谢过程,A错误;干旱胁迫下,与突变体相比,野生型根长度增加较多、茎叶长度增加较少,说明脱落酸能促进拟南芥幼苗根的生长,抑制茎叶的生长,这两方面变化分别有利于吸收更深土壤中的水分和减少水分散失,有助于缓解干旱胁迫对拟南芥幼苗的影响,B错误,C正确;本实验的材料为拟南芥野生型和脱落酸缺失突变体,自变量为脱落酸的有无,对自变量的控制采用了“减法原理”,D错误。4.双子叶植物在破土前,子叶和顶端分生组织及一部分下胚轴组织向下弯曲,形成弯钩状结构,由弯钩处的下胚轴优先接触土壤,这个局部特化的组织称为“顶端弯钩”(如图1)。研究发现,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当双子叶植物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多种植物激素参与了弯钩的形成,其部分调控机制如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顶端弯钩的形成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B.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的作用效果相反C.水杨酸可通过抑制EIN3/EIL1转录因子活性,从而抑制HLS1基因表达,抑制顶端弯钩形成D.出土后顶端弯钩打开是由于顶端弯钩外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内侧,生长速率大于内侧√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生长素在弯钩的外侧浓度低于内侧”可知,弯钩两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弯钩的外侧浓度低,生长快,而弯钩的内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慢,体现了生长素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A正确。由题图2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WAG2基因的表达来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通过促进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促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导致顶端弯钩的形成;茉莉酸则是通过促进MYC2转录因子的活性进而抑制顶端弯钩形成。所以对于顶端弯钩的形成,乙烯与赤霉素表现为协同作用,与茉莉酸表现的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据题图2可知,水杨酸可通过抑制EIN3/EIL1转录因子的活性,抑制HLS1基因表达,从而抑制顶端弯钩形成,C正确。出土后,生长素的分布发生改变,导致弯钩打开,所以可推测弯钩内侧的生长速率大于外侧,D错误。课时跟踪检测123456789一、选择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生命现象离不开植物激素,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B.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C.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D.赤霉菌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赤霉素√67812345解析: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A正确;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B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比值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C错误;赤霉菌合成的赤霉素不是植物激素,D错误。9156782342.砂糖橘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栽植时应注意保持顶端优势,以便增加枝条的数量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能抑制其发芽C.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D.脱落酸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脱落√915678234解析:为了增加枝条的数量,需要解除顶端优势,让侧芽生长,A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能促进其发芽,B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生长发育,C错误;脱落酸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脱落,D正确。91567823493. 油菜素内酯属于植物甾醇类激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伸长,促进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维管分化等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植物施加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有利于植株增高B.脱落酸与油菜素内酯对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调控作用效果相反C.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增多,可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D.植物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既表现出相关性也表现出顺序性√156782349解析: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伸长,故向植物施加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有利于植株增高,A正确;油菜素内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两者在调控细胞分裂方面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增多,但植物激素不起催化作用,而是起调节作用,C错误;植物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既表现出相关性,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1567823494.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IAA浓度为m,若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长度会变短B.图中“ ”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C.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上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D.据图推断IAA和GA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156782349解析: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所以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会变短,A错误;图中“ ”处理相当于空白对照,所以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B正确;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实验中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C正确;据图可知,相比对照组(图中“ ”组),IAA和GA单独处理组,都具有促进作用,而IAA和GA混合使用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1567823495.下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已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B.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生长素的分解,抑制了生长素的产生C.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的纵向伸长D.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156782349解析: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二者在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由题图可知,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秆伸长的原因是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促进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上升对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抑制,进而抑制细胞的纵向伸长,C正确;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1567823496.为研究植物激素M和N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实验小组对甲、乙两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培养,统计一定时间内的萌发率,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A.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N可促进种子萌发B.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中与激素N作用效果相反C.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生产中可与生长素协同促进果实成熟D.激素M可能抑制细胞分裂,而激素N的作用则可能相反√种类 处理方式 水 激素M/(50 μmol/L) 激素N/(50 μmol/L)甲品种 25% 10% 88%乙品种 40% 14% 98%156782349解析:分析表格数据,与对照组(使用水处理)相比,使用M后两个品种的萌发率均降低,使用N后萌发率均升高,说明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N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激素N可促进种子萌发,可能是赤霉素,在调控种子萌发中激素M与激素N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激素N可打破种子休眠,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生产中可与生长素协同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而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因而二者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反,D正确。1567823497.乙烯前体物质ACC能在氧化酶ACO作用下生成乙烯,而乙酰转移酶B(NatB)会促进ACO的乙酰化,进而影响ACO的降解速度。已知乙烯含量与拟南芥幼苗顶端的弯曲角度有关,为探究NatB调控植物乙烯合成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B.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C.外源施加ACC可增大NatB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D.乙烯不敏感株中NatB会抑制ACC转化为乙烯√156782349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处理组的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比相对应的空气处理组大,所以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A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空气处理组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比NatB突变株大,可以推测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内源性乙烯含量高于NatB突变株,由此可知,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B正确;乙烯前体物质ACC能在氧化酶ACO作用下生成乙烯,而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ACO降解速度加快,即ACO减少,则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外源施加ACC可增加乙烯的生成,从而增大NatB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C正确;乙烯不敏感株本身对乙烯不敏感,图中并没有表明在乙烯不敏感株中NatB会抑制ACC转化为乙烯,D错误。156782348. 科研人员将香石竹切花保持在20 ℃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内切花CO2释放量、乙烯生成和衰老速率的关系,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经历低乙烯生成平稳阶段→加速生成阶段→乙烯生成减少阶段B.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在第7天左右达到跃变高峰期,乙烯可促进开花和花的脱落C.香石竹切花在线粒体基质中消耗O2并产生CO2,其释放量与衰老速率呈负相关D.降低香石竹切花所处环境的乙烯含量,或用乙烯抑制剂处理可以延长插花寿命9√15678234解析: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经历低乙烯生成平稳阶段→加速生成阶段→乙烯生成减少阶段,A正确;由图示可知,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在第7天左右达到跃变高峰期,乙烯具有促进开花和促进花脱落的作用,B正确;香石竹切花在线粒体内膜消耗O2,在线粒体基质产生CO2,在5~7天时,其释放量与衰老速率呈正相关,C错误;降低香石竹切花所处环境的乙烯含量,或用乙烯抑制剂处理可以延长插花寿命,D正确。9156782349.脱落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节多种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等。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_______。 9 赤霉素根冠和萎蔫的叶片解析:根冠和萎蔫的叶片是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在种子萌发方面,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二、非选择题15678234(2)为研究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的作用,研究人员将水稻种子置于脱落酸溶液中浸泡24 h后,再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将水稻种子随机分为3组,测定24 h、48 h、72 h时的水稻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脱落酸浓度、不同时间15678234解析: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改变的因素是脱落酸的浓度,而测定的是不同时间(24 h、48 h、72 h)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所以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不同的时间。915678234②据图分析,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水稻进行处理,是否都会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 ____ (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当脱落酸浓度较低时(如10 mg·L-1左右),在24 h、48 h、72 h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与脱落酸浓度为0时相比并没有明显降低,甚至在某些时间点还有所升高否15678234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脱落酸浓度为0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当脱落酸浓度较低时(如10 mg·L-1左右),在24 h、48 h、72 h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与脱落酸浓度为0时相比并没有明显降低,甚至在某些时间点还有所升高,所以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水稻进行处理并非都会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915678234③若要有利于水稻种子的储藏,图中最好的处理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用90 mg·L-1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水稻种子15678234解析:对于种子储藏来说,种子的萌发率越低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脱落酸浓度为90 mg·L-1时,在24 h、48 h、72 h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都是最低的,所以最好的处理措施是用90 mg·L-1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水稻种子。915678234(3)为研究脱落酸对植物的抗旱作用,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干旱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地下部分脯氨酸的含量(μg·g-1FW),结果如表所示。已知脯氨酸是植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与植物的抗旱能力有关。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其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脱落酸在干旱条件下能提高植物幼苗地下部分脯氨酸的含量以调节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组别 正常供水 轻度干旱 重度干旱对照组 52.21 49.69 184.53脱落酸处理组 50.55 52.18 389.7615678234解析:由题意可知,脯氨酸是植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与植物的抗旱能力有关。观察表格数据,在正常供水和轻度干旱时,对照组和脱落酸处理组脯氨酸含量差异不大,但在重度干旱时,对照组和脱落酸处理组脯氨酸含量有较大差异。由于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而脯氨酸与抗旱能力有关,所以在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可能通过提高植物幼苗地下部分脯氨酸的含量来调节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9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其他植物激素一、选择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生命现象离不开植物激素,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B.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果实成熟C.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D.赤霉菌能产生促进植株增高的植物激素——赤霉素2.砂糖橘是重要的经济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多种激素的共同调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栽植时应注意保持顶端优势,以便增加枝条的数量B.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能抑制其发芽C.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可促进果实的生长发育D.脱落酸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脱落3.油菜素内酯属于植物甾醇类激素,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研究表明,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伸长,促进种子萌发、根系发育、维管分化等过程。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向植物施加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有利于植株增高B.脱落酸与油菜素内酯对细胞分裂与分化的调控作用效果相反C.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增多,可充分发挥其催化作用D.植物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既表现出相关性也表现出顺序性4.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IAA浓度为m,若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长度会变短B.图中“ ”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C.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上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D.据图推断IAA和GA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5.下图是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已知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而生长素合成过程中会有ACC合成酶的合成,这种酶是合成乙烯必要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B.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秆伸长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生长素的分解,抑制了生长素的产生C.高浓度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的原因可能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进而抑制细胞的纵向伸长D.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6.为研究植物激素M和N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作用,某实验小组对甲、乙两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培养,统计一定时间内的萌发率,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 )种类 处理方式水 激素M/(50 μmol/L) 激素N/(50 μmol/L)甲品种 25% 10% 88%乙品种 40% 14% 98%A.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N可促进种子萌发B.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在调控种子萌发中与激素N作用效果相反C.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生产中可与生长素协同促进果实成熟D.激素M可能抑制细胞分裂,而激素N的作用则可能相反7.乙烯前体物质ACC能在氧化酶ACO作用下生成乙烯,而乙酰转移酶B(NatB)会促进ACO的乙酰化,进而影响ACO的降解速度。已知乙烯含量与拟南芥幼苗顶端的弯曲角度有关,为探究NatB调控植物乙烯合成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B.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C.外源施加ACC可增大NatB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D.乙烯不敏感株中NatB会抑制ACC转化为乙烯8.科研人员将香石竹切花保持在20 ℃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内切花CO2释放量、乙烯生成和衰老速率的关系,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经历低乙烯生成平稳阶段→加速生成阶段→乙烯生成减少阶段B.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在第7天左右达到跃变高峰期,乙烯可促进开花和花的脱落C.香石竹切花在线粒体基质中消耗O2并产生CO2,其释放量与衰老速率呈负相关D.降低香石竹切花所处环境的乙烯含量,或用乙烯抑制剂处理可以延长插花寿命二、非选择题9.脱落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调节多种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脱落酸的合成部位主要是 等。在种子萌发方面,与脱落酸作用效果相反的植物激素是 。 (2)为研究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的作用,研究人员将水稻种子置于脱落酸溶液中浸泡24 h后,再用蒸馏水洗净。然后将水稻种子随机分为3组,测定24 h、48 h、72 h时的水稻种子萌发率,结果如图所示。①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②据图分析,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水稻进行处理,是否都会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 (填“是”或“否”),理由是 。 ③若要有利于水稻种子的储藏,图中最好的处理措施是 。 (3)为研究脱落酸对植物的抗旱作用,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干旱条件下某种植物幼苗地下部分脯氨酸的含量(μg·g-1FW),结果如表所示。已知脯氨酸是植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与植物的抗旱能力有关。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根据表中数据推测其机制是 。 组别 正常供水 轻度干旱 重度干旱对照组 52.21 49.69 184.53脱落酸处理组 50.55 52.18 389.76课时跟踪检测(十七)1.选A 调节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促进萌发,脱落酸抑制萌发,A正确;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B错误;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低,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比值高时,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C错误;赤霉菌合成的赤霉素不是植物激素,D错误。2.选D 为了增加枝条的数量,需要解除顶端优势,让侧芽生长,A错误;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种子能促进其发芽,B错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不能促进果实生长发育,C错误;脱落酸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脱落,D正确。3.选C 油菜素内酯能促进细胞的分裂与伸长,故向植物施加适宜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有利于植株增高,A正确;油菜素内酯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两者在调控细胞分裂方面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油菜素内酯的合成增多,但植物激素不起催化作用,而是起调节作用,C错误;植物发育过程中,不同激素的调节既表现出相关性,也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4.选A 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所以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会变短,A错误;图中“ ”处理相当于空白对照,所以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B正确;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实验中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C正确;据图可知,相比对照组(图中“ ”组),IAA和GA单独处理组,都具有促进作用,而IAA和GA混合使用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5.选B 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的作用,二者在促进细胞纵向伸长过程中表现为协同作用,A正确;由题图可知,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秆伸长的原因是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促进生长素的合成,B错误;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上升对生长素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抑制,进而抑制细胞的纵向伸长,C正确;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D正确。6.选C 分析表格数据,与对照组(使用水处理)相比,使用M后两个品种的萌发率均降低,使用N后萌发率均升高,说明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N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A正确;激素M可维持种子休眠,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激素N可促进种子萌发,可能是赤霉素,在调控种子萌发中激素M与激素N作用效果相反,B正确;激素N可打破种子休眠,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生产中可与生长素协同促进果实发育,C错误;激素M可能是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而激素N可能是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分化,因而二者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反,D正确。7.选D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处理组的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比相对应的空气处理组大,所以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A正确;由A项分析可知,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空气处理组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比NatB突变株大,可以推测野生型拟南芥幼苗内源性乙烯含量高于NatB突变株,由此可知,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B正确;乙烯前体物质ACC能在氧化酶ACO作用下生成乙烯,而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ACO降解速度加快,即ACO减少,则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外源施加ACC可增加乙烯的生成,从而增大NatB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C正确;乙烯不敏感株本身对乙烯不敏感,图中并没有表明在乙烯不敏感株中NatB会抑制ACC转化为乙烯,D错误。8.选C 结合图示可以看出,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经历低乙烯生成平稳阶段→加速生成阶段→乙烯生成减少阶段,A正确;由图示可知,香石竹切花的乙烯生成在第7天左右达到跃变高峰期,乙烯具有促进开花和促进花脱落的作用,B正确;香石竹切花在线粒体内膜消耗O 2,在线粒体基质产生CO 2,在5~7天时,其释放量与衰老速率呈正相关,C错误;降低香石竹切花所处环境的乙烯含量,或用乙烯抑制剂处理可以延长插花寿命,D正确。9.解析:(1)根冠和萎蔫的叶片是脱落酸的主要合成部位,在种子萌发方面,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2)①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改变的因素是脱落酸的浓度,而测定的是不同时间(24 h、48 h、72 h)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所以自变量是脱落酸浓度和不同的时间。②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脱落酸浓度为0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当脱落酸浓度较低时(如10 mg·L -1左右),在24 h、48 h、72 h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与脱落酸浓度为0时相比并没有明显降低,甚至在某些时间点还有所升高,所以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对水稻进行处理并非都会抑制水稻种子的萌发。③对于种子储藏来说,种子的萌发率越低越好。从图中可以看出,当脱落酸浓度为90 mg·L -1时,在24 h、48 h、72 h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都是最低的,所以最好的处理措施是用90 mg·L -1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水稻种子。(3)由题意可知,脯氨酸是植物细胞中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与植物的抗旱能力有关。观察表格数据,在正常供水和轻度干旱时,对照组和脱落酸处理组脯氨酸含量差异不大,但在重度干旱时,对照组和脱落酸处理组脯氨酸含量有较大差异。由于脱落酸能够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而脯氨酸与抗旱能力有关,所以在干旱条件下,脱落酸可能通过提高植物幼苗地下部分脯氨酸的含量来调节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答案:(1)根冠和萎蔫的叶片 赤霉素 (2)①脱落酸浓度、不同时间 ②否 当脱落酸浓度较低时(如10 mg·L -1左右),在24 h、48 h、72 h时水稻种子的萌发率与脱落酸浓度为0时相比并没有明显降低,甚至在某些时间点还有所升高 ③用90 mg·L -1的脱落酸溶液处理水稻种子 (3)脱落酸在干旱条件下能提高植物幼苗地下部分脯氨酸的含量以调节渗透压,从而增强植物的抗旱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doc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pptx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 其他植物激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