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统编版九上语文阶段性检测(新考向)九上语文期中检测卷01范围: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文学部落”学习活动,小涵和小丽特邀你参与。1.(2分)小涵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D)A.小涵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悬崖勒(lè)马数(shǔ)风流人物抽丝剥(bō)茧B.小涵希望读出生机勃勃的冰山雪原,他这样处理节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C.小涵想读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他这样处理停连: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Λ大陆在那头。D.小涵想强调李白内心的苦闷与抑郁,他这样处理重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应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2分)小丽写了个“台”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A.高抬贵手 B.贻笑大方C.百战不殆 D.心旷神怡3.(2分)为了向外国友人更好地展示西湖美景,亚运组委会工作人员把著名景点的楹联印在了宣传册上。小雪在抄写对联的时候发现“莺”和“月”模糊不清,请你将这两个字还原到楹联中。上联: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下联:似棉柳软,柳荫垂地柳藏莺4.(3分)小丽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①某报刊文章写道:人类拥有的白蚁个数人均约50万只,的确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应将“耸人听闻”改为“骇人听闻”。②某报刊文章写道: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除了惩戒,还要怂恿他们走上正途。应将“怂恿”改为“引导”。③某报刊文章写道: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应将“充沛”改为“充满”。5.(3分)当今文学领域,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流行语;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行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示例一:我赞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历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观点明确,意对即可)6.(8分)小雪以“古人的乐观与豁达”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长风破浪会有时,①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沉舟侧畔千帆过,③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会当凌绝顶,⑤一览众山小。(《望岳》)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安得广厦千万间,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水之乐,⑧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①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释】①宵:夜晚。7.(2分)诗歌第一句从空间角度写离家之远,第二句从时间角度写战争之久。8.(2分)读到颈联中诗人思家忆弟的深情,我不禁想到了《月夜忆舍弟》中的两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B)?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岳阳楼记》)【乙】某罪有余责①,尚叨一麾②,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③之俗,躁而无刚④。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⑤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⑥。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选自《与晏尚书》,有删改)【注释】①罪有余责:此处指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②尚叨一麾: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③二浙:宋代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④躁而无刚:急躁而懦弱。⑤吞夺:侵吞掠夺。⑥接于新定:靠近新定这个地方。【乙文参考译文】我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怎么敢不竭尽心思,来去除百姓困苦?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风俗,急躁而懦弱。豪横之人就像猛虎,用文章来告诉他们;懦弱的人像老鼠,就用仁德之心让他们存在。侵吞掠夺的危害,渐渐地停止。又有州郡的山川,靠近新定这个地方。衢、歙两地的水流,在城角交汇,水流百里向东而去,就是浙江。钓鱼的遥遥相望,鸭子齐下。群峰环绕,翠绿的植物充满了窗户。白云悠悠,整日不离开。有一支岩土山石间流出的泉水,缓缓流过书斋,春天的白天、秋季的晚上很清幽,很有隐者的乐趣。只怕遇到圣恩,一天就会离开。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结合字形推测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联系常见成语 稍稍而息 停息、停止迁移课内字词 翠盈轩窗 满根据语境推断 春之昼 白天10.(2分)请将“哉”“耶”“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A.(哉)B.(耶)C.(乎)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13.(2分)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乙】文中范仲淹的做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2分)【甲】文中的范仲淹是一个政治家,结合【乙】文谈谈范仲淹政治家的举动。用文章来教育豪横之人,用仁德之心来鼓励懦弱的人。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建筑是文化的传承创造程泰宁①身为一名建筑师,每当被问及“中国传统园林是不是对你的影响很大”时,我总是笑着回答:“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②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但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艺、美学与哲学,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柳永、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③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放到建筑中,就是“工夫在设计之外”。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做好建筑设计,不仅需要手法和技巧,而且需要理念和哲学支撑。那些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背后,无一没有哲学背景和美学源头。所以,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阅读、学习和思考对建筑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实际上建筑作品也如其人,建筑师的素质品位对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④从中国文学、画论到西方文艺史、建筑杂志,从传统美学到现代、后现代哲学,我从阅读中受益甚多。有两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一本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本是丹纳的《艺术哲学》。它们谈的不是建筑,但对我来说,处处都能引发对建筑的思考。⑤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但我不希望简单地去呈现,而是想表达一些能够冲击人们内心的东西,把形式、功能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从根本上说,建筑师的使命不仅是构建更理想的人居环境,还应该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⑥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国的建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传统与现代如何接轨,这是绕不过去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要保存,更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我在欣赏吴冠中的绘画、林怀民的舞蹈、王立平的音乐时,常常思索他们的转化创新之路是怎么走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⑦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建筑创作要有文化观和历史观,要有自觉的价值追求。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人的期待。(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2分)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A.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全部来自中国诗词。B.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使作者“工夫在设计之外”的建筑设计观点更具有说服力。C.建筑师做设计,可以不考虑形式、功能、经济等现实问题,但要考虑人们内心的东西。D.作者阅读量大,涉猎面广,文章的论述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解析】A.结合第①段中“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可知“全部来自中国诗词”的说法错误;C.结合第⑤段中“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可知“可以不考虑”的说法错误;D.这篇文章的论述语言准确、严谨,说理性强,思维缜密。16.(3分)小丽发现这篇文章的首尾段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她又说不清楚,你能帮帮她吗?谈谈你的理解。首尾呼应,首段引出本文的话题,开篇点题;尾段总结全文,强调论点,并且表明个人的追求和对年轻人的期待。17.(2分)作者说:“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说一说你生活中类似的体验。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示例: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雕刻等审美影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线条、色彩、构图、意境,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是诗词与绘画的相互启发和借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母亲的稗草陈凤兰①有一首诗歌中写道:“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稗草似乎第一次这么主观地,卑微地,战战兢兢地,走进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诗歌里。②我从来没有对稗草有过如此的好感,唯一的记忆就是母亲一直喊稗草“败子”,赋予它一个贬义色彩。③每到秧苗挺直了腰杆时,母亲便吆喝我们姐妹,去田地里把稗草一棵一棵辨认出来,然后拔茎除根,抛掷田埂。稗草叶片深绿,身姿挺直,若不是拔出后赫然呈红色的根,恐怕普通人真难以分辨。母亲能从有无毛绒、节结处的样子辨认出稗草和稻秧。这方面,母亲是专家。④母亲把植物分了很多等级,无用的稗草被她一把一把地打个卷,骄傲地远远抛在田埂上,被烈日曝晒。我家的庄稼地,包括田埂,都是村妇们学习的样板。⑤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早年一望无垠的稻田变成了机器厂房,母亲的红薯、西红柿等蔬菜无处安放,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她渐渐衰老,无奈地看自己变成无用的稗草。⑥忽然有一天,母亲找到了十几里之外的一块荒地。劳动让她不再彷徨。她每天骑着电瓶车,横跨四座桥,转过三道弯,去地里忙乎。我开车去找她,在一片铺染的绿意中看到了那个佝偻的身影。母亲依旧在除稗草。母亲看到我怯怯地笑了,把手里的一把稗草胡乱地卷成一团,“噗”地一下扔到田埂上。田埂上的一团团稗草,在艳阳下已渐渐褪去了绿,变成浅白,继而枯黄。脚一踢,松散开,微风中,窸窣抖着。⑦那块荒地盖了停车场后,母亲总忧虑自己无用,到了要害病的程度,我只能带她去医院。搀扶母亲走出医院,我不敢松开手,这个曾经无所不能的母亲,似乎成了一个婴儿。她不会乘电梯,看不懂楼层。她惶恐中死死地攥着我帮她补办的医保卡,生怕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也紧紧地抓着她粗粝的手,生怕把她弄丢了。城市,对不识字的母亲来讲,像是个人潮涌动的汪洋大海,很难找到自己的码头。⑧母亲现在见到谁都一脸笑,全然没有当年把我们拽到田地里去体验体能极限的怒气。她渐渐矮了、蔫了,依然努力生活。我和母亲在阳台上种了一排蔬菜,她每天眯眼笑着拣着花盆里的稗草,喜悦而宁静。⑨“稻田水浅,江湖水深”,稗草几千年来,一直在拼命“拟态”,努力跟水稻长得越来越像。哪怕战战兢兢,哪怕卑微怯懦,哪怕提心吊胆,努力地活过,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选自《现代中学生》(初中版),有删改]18.(2分)阅读第②—⑧段,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母亲是辨认出稗草和稻秧的专家 勤劳能干 她感到骄傲自豪母亲成了“失地农民” 稻田变机器厂房 觉得①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母亲失去了郊外荒地 觉得自己无用 她感到忧虑惶恐母亲在阳台种菜 努力生活 体会到②喜悦而宁静19.(2分)小丽对文章第⑥段中母亲看到“我”为什么“怯怯地笑”提出疑问,请你帮忙解答。母亲看到“我”因为有点不好意思,她从彷徨、内心无处寄托又找到了努力活下去和奋斗的动力,所以“怯怯地笑”了。20.(2分)小雪认为文章第①段无关紧要,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不能删去。第①段引用诗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既点出了本文有关的叙述内容“稗草”,与结尾照应,又暗示了“卑微地,战战兢兢”的稗草的价值,深化文章主旨。21.(3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点与众不同,请加以赏析。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江山”这里是大词小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地对于母亲的重要,是母亲的一切。22.(3分)本文标题能否改为“稗草般的母亲”?说说你的见解。不能改成“稗草般的母亲”。因为“稗草般”写出了母亲的形象特点,给人的印象是“卑微怯懦、无用的”,不合适。而“母亲的稗草”则形象地写出了“稗草”对于母亲的意义和价值,暗示文章主旨:要像母亲一样努力地活过,对生命展示出最大的尊重。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艾青诗选(节选)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海底两万里(节选)我们的潜艇整个地搁浅在这个潮水涨不高的海域里,幸好,潜艇没有遭受任何创伤,船身非常坚固。然而,它却极有可能永远地搁浅在这些礁石上。我正这么想着,而尼摩船长丝毫没有流露出紧张或沮丧的神情。“发生了意外事故?”我问他。“不,仅仅是一个小插曲而已。”他回答道。“不过,”我说,“是一个也许会迫使您重新成为您不情愿做的陆地居民的插曲。”尼摩船长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并做了一个否定的手势,相当明确地向我表明,无论如何,也休想迫使他重新回到陆地上去生活。他又说道:“阿龙纳斯先生,实不相瞒,诺第留斯号还没有遭受过任何损伤。它还要带您去游海底世界,欣赏海洋里的各种奇观。我们的旅行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不想这么快就失去和您做旅伴的荣幸。”“然而,尼摩船长,”我并没有在意他说这话的讽刺语气,继续说道,“诺第留斯号是在潮水高涨时搁浅的,而且太平洋的潮水涨得并不厉害。因此,如果您无法减轻诺第留斯号的负载,那么我就不知道它将如何脱浅。”“您说得对,教授先生。太平洋的潮水不会涨得很高。”尼摩船长回答道,“可是,在托雷斯海峡,涨潮和退潮之间有着一米半的落差。今天是1月4日,再过五天就是望月。到时候,这颗讨人喜欢的卫星不能把潮水涨得足够高,不帮我这个忙,那才真的是怪呢!”说完,尼摩船长重新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舱里,大副也跟着他走了。至于我们的潜艇嘛,依然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是被珊瑚用它们坚不可摧的“胶水”给粘住了。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艾青诗选》和《海底两万里》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23.(2分)标题拟一拟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突出文章主题、表现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请给两篇选文拟写标题。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标题:礁石 标题:潜艇搁浅(遇险)24.(2分)语言品一品动词常作谓语,是一个句子的“心脏”,是“句眼”。所谓炼字,一般就是着意对动词的推敲和锤炼。请仿照示例,品味《艾青诗选》(节选)中加点的“扑”字。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诗中一个“扑”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浪汹涌而来的情态。 选文中一个“粘”,形象地描写出诺第留斯号在礁石上搁浅后不能动弹的困境。25.(2分)写法品一品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两篇选文都用到了衬托手法,请仿照示例,就《艾青诗选》(节选)探究其衬托手法。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以每一个浪都被打成碎沫的情状来衬托礁石的坚韧。 “我”担心诺第留斯号潜艇无法脱浅,而尼摩船长则认为五天后潜艇很有希望脱浅。“我”的担心衬托了尼摩船长的镇定和自信。26.(2分)形象评一评两篇选文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请分析《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礁石”象征着顽强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遭受迫害又敢于反抗的形象。 在诺第留斯号遭遇各种困境时,尼摩船长指挥全体船员积极应对,战胜困难,体现了积极乐观、勇敢坚毅的人物形象。三、表达与交流(55分)27.(5分)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语言。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任务一:我们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班级决定为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备选汉字:人旦云灯示例一 一 站着是1 倒下也是一 示例二 雨 夜中的雨 丝丝的 织就了诗人的情绪(示例一)人:一撇一捺互相支撑,站起来,帮助他人,做一个成熟的人。(示例二)旦:火红的太阳,一点点从地平线升起,早晨来到,阳光照耀大地,我们也要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示例三)云:天空的云,白白的,随风而动,逍遥自在,是诗人笔下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示例四)灯:一片漆黑,我们摸黑前行,恩师如灯,温暖我们,给我们带来勇气,也给我们指明方向。任务二:语文课上,老师讲授写作中的扩写。老师说:“串词式扩写要理解词义,发散思维,将所选词语构成合理的联系后再进行文学创作。”以下是老师出示的五个词语,请你从中任选三个,写一段文字。表达方式不限,不少于150字。重读闪光绿共鸣窗外示例:重读人生,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本书,需要我们细心翻阅,反复重读。那些过去的瞬间,如同闪光的水晶碎片,每一片都映照出我们人生的独特光彩。然而,这些光彩并非全部来自我们自己的成就,更多的是由窗外那些同样闪光的灵魂所反射。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窗外的一颗星星,互相照亮,互相共鸣。重读人生,我们不仅在理解自我,还在理解世界。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任务一:生活会有困顿,生命总有劫难,或是突如其来,或是纠缠不清,但好在我们还有书。以“与书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二: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拥有富庶的生活,但可以拥有富庶的生命。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增长的见识,提升的阅历,都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事。请将“读书使我”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三: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一些与书有关的故事?这本书曾经给你带来激励、感动、反思……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人教新版 九上 语文同步课件统编版九上语文 阶段性检测(新考向)讲解课件九上语文期中检测卷01范围: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 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文学部落”学习活动,小涵和小丽特邀你参与。1. (2分)小涵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D )A. 小涵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悬崖勒(lè)马 数(shǔ)风流人物抽丝剥(bō)茧B. 小涵希望读出生机勃勃的冰山雪原,他这样处理节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C. 小涵想读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他这样处理停连: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D. 小涵想强调李白内心的苦闷与抑郁,他这样处理重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解析】D. 正确的重音处理应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D2. (2分)小丽写了个“台”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A. 高 贵手 B. 笑大方C. 百战不 殆 D. 心旷神 怡3. (2分)为了向外国友人更好地展示西湖美景,亚运组委会工作人员把著名景点的楹联印在了宣传册上。小雪在抄写对联的时候发现“莺”和“月”模糊不清,请你将这两个字还原到楹联中。上联: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 月 下联:似棉柳软,柳荫垂地柳藏 莺 抬贻殆怡月 莺 4. (3分)小丽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①某报刊文章写道:人类拥有的白蚁个数人均约50万只,的确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应将“耸人听闻”改为“骇人听闻”。②某报刊文章写道: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除了惩戒,还要怂恿他们走上正途。应将“怂恿”改为“引导”。③某报刊文章写道: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应将“充沛”改为“充满”。5. (3分)当今文学领域,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流行语;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行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示例一:我赞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历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观点明确,意对即可)6. (8分)小雪以“古人的乐观与豁达”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长风破浪会有时,① 。[《行路难》(其一)]② ,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沉舟侧畔千帆过,③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会当凌绝顶,⑤ 。(《望岳》)⑥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安得广厦千万间,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水之乐,⑧ 。(《醉翁亭记》)直挂云帆济沧海 人有悲欢离合 病树前头万木春 山重水复疑无路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恨 别杜 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①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释】①宵:夜晚。7. (2分)诗歌第一句从 角度写离家之远,第二句从 角度写战争之久。8. (2分)读到颈联中诗人思家忆弟的深情,我不禁想到了《月夜忆舍弟》中的两句:“ , 。”空间 时间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 A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 B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岳阳楼记》)【乙】某罪有余责①,尚叨一麾②,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③之俗,躁而无刚④。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⑤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⑥。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选自《与晏尚书》,有删改)【注释】①罪有余责:此处指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②尚叨一麾: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③二浙:宋代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④躁而无刚:急躁而懦弱。⑤吞夺:侵吞掠夺。⑥接于新定:靠近新定这个地方。【乙文参考译文】 我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怎么敢不竭尽心思,来去除百姓困苦?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风俗,急躁而懦弱。豪横之人就像猛虎,用文章来告诉他们;懦弱的人像老鼠,就用仁德之心让他们存在。侵吞掠夺的危害,渐渐地停止。又有州郡的山川,靠近新定这个地方。衢、歙两地的水流,在城角交汇,水流百里向东而去,就是浙江。钓鱼的遥遥相望,鸭子齐下。群峰环绕,翠绿的植物充满了窗户。白云悠悠,整日不离开。有一支岩土山石间流出的泉水,缓缓流过书斋,春天的白天、秋季的晚上很清幽,很有隐者的乐趣。只怕遇到圣恩,一天就会离开。9. (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结合字形推测 或.异二者之为 联系常见成语 稍稍而息. 迁移课内字词 翠盈.轩窗 根据语境推断 春之昼. 10. (2分)请将“哉”“耶”“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A. ( 哉 ) B. ( 耶 ) C. ( 乎 )11. (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秋 之 夕/既 清 且 幽/大 得 隐 者 之 乐。或许、也许 停息、停止 满 白天 哉耶乎//12. (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13. (2分)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乙】文中范仲淹的做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 (2分)【甲】文中的范仲淹是一个政治家,结合【乙】文谈谈范仲淹政治家的举动。用文章来教育豪横之人,用仁德之心来鼓励懦弱的人。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建筑是文化的传承创造程泰宁 ①身为一名建筑师,每当被问及“中国传统园林是不是对你的影响很大”时,我总是笑着回答:“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②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但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艺、美学与哲学,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柳永、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③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放到建筑中,就是“工夫在设计之外”。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做好建筑设计,不仅需要手法和技巧,而且需要理念和哲学支撑。那些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背后,无一没有哲学背景和美学源头。所以,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阅读、学习和思考对建筑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实际上建筑作品也如其人,建筑师的素质品位对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④从中国文学、画论到西方文艺史、建筑杂志,从传统美学到现代、后现代哲学,我从阅读中受益甚多。有两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一本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本是丹纳的《艺术哲学》。它们谈的不是建筑,但对我来说,处处都能引发对建筑的思考。⑤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但我不希望简单地去呈现,而是想表达一些能够冲击人们内心的东西,把形式、功能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从根本上说,建筑师的使命不仅是构建更理想的人居环境,还应该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⑥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国的建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传统与现代如何接轨,这是绕不过去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要保存,更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我在欣赏吴冠中的绘画、林怀民的舞蹈、王立平的音乐时,常常思索他们的转化创新之路是怎么走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⑦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建筑创作要有文化观和历史观,要有自觉的价值追求。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人的期待。(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 (2分)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A.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全部来自中国诗词。B. 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使作者“工夫在设计之外”的建筑设计观点更具有说服力。C. 建筑师做设计,可以不考虑形式、功能、经济等现实问题,但要考虑人们内心的东西。D. 作者阅读量大,涉猎面广,文章的论述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解析】A. 结合第①段中“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可知“全部来自中国诗词”的说法错误;C. 结合第⑤段中“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可知“可以不考虑”的说法错误;D. 这篇文章的论述语言准确、严谨,说理性强,思维缜密。16. (3分)小丽发现这篇文章的首尾段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她又说不清楚,你能帮帮她吗?谈谈你的理解。首尾呼应,首段引出本文的话题,开篇点题;尾段总结全文,强调论点,并且表明个人的追求和对年轻人的期待。17. (2分)作者说:“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说一说你生活中类似的体验。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示例: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雕刻等审美影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线条、色彩、构图、意境,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是诗词与绘画的相互启发和借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母亲的稗草陈凤兰 ①有一首诗歌中写道:“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稗草似乎第一次这么主观地,卑微地,战战兢兢地,走进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诗歌里。②我从来没有对稗草有过如此的好感,唯一的记忆就是母亲一直喊稗草“败子”,赋予它一个贬义色彩。③每到秧苗挺直了腰杆时,母亲便吆喝我们姐妹,去田地里把稗草一棵一棵辨认出来,然后拔茎除根,抛掷田埂。稗草叶片深绿,身姿挺直,若不是拔出后赫然呈红色的根,恐怕普通人真难以分辨。母亲能从有无毛绒、节结处的样子辨认出稗草和稻秧。这方面,母亲是专家。④母亲把植物分了很多等级,无用的稗草被她一把一把地打个卷,骄傲地远远抛在田埂上,被烈日曝晒。我家的庄稼地,包括田埂,都是村妇们学习的样板。⑤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早年一望无垠的稻田变成了机器厂房,母亲的红薯、西红柿等蔬菜无处安放,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她渐渐衰老,无奈地看自己变成无用的稗草。⑥忽然有一天,母亲找到了十几里之外的一块荒地。劳动让她不再彷徨。她每天骑着电瓶车,横跨四座桥,转过三道弯,去地里忙乎。我开车去找她,在一片铺染的绿意中看到了那个佝偻的身影。母亲依旧在除稗草。母亲看到我怯怯地笑了,把手里的一把稗草胡乱地卷成一团,“噗”地一下扔到田埂上。田埂上的一团团稗草,在艳阳下已渐渐褪去了绿,变成浅白,继而枯黄。脚一踢,松散开,微风中,窸窣抖着。⑦那块荒地盖了停车场后,母亲总忧虑自己无用,到了要害病的程度,我只能带她去医院。搀扶母亲走出医院,我不敢松开手,这个曾经无所不能的母亲,似乎成了一个婴儿。她不会乘电梯,看不懂楼层。她惶恐中死死地攥着我帮她补办的医保卡,生怕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也紧紧地抓着她粗粝的手,生怕把她弄丢了。城市,对不识字的母亲来讲,像是个人潮涌动的汪洋大海,很难找到自己的码头。⑧母亲现在见到谁都一脸笑,全然没有当年把我们拽到田地里去体验体能极限的怒气。她渐渐矮了、蔫了,依然努力生活。我和母亲在阳台上种了一排蔬菜,她每天眯眼笑着拣着花盆里的稗草,喜悦而宁静。⑨“稻田水浅,江湖水深”,稗草几千年来,一直在拼命“拟态”,努力跟水稻长得越来越像。哪怕战战兢兢,哪怕卑微怯懦,哪怕提心吊胆,努力地活过,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选自《现代中学生》(初中版),有删改]18. (2分)阅读第②—⑧段,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母亲是辨认出稗草和稻秧的专家 勤劳能干 她感到骄傲自豪母亲成了“失地农民” 稻田变机器厂房 觉得① 母亲失去了郊外荒地 觉得自己无用 她感到忧虑惶恐母亲在阳台种菜 努力生活 体会到② 19. (2分)小丽对文章第⑥段中母亲看到“我”为什么“怯怯地笑”提出疑问,请你帮忙解答。母亲看到“我”因为有点不好意思,她从彷徨、内心无处寄托又找到了努力活下去和奋斗的动力,所以“怯怯地笑”了。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 喜悦而宁静 20. (2分)小雪认为文章第①段无关紧要,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不能删去。第①段引用诗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既点出了本文有关的叙述内容“稗草”,与结尾照应,又暗示了“卑微地,战战兢兢”的稗草的价值,深化文章主旨。21. (3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点与众不同,请加以赏析。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江山”这里是大词小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地对于母亲的重要,是母亲的一切。22. (3分)本文标题能否改为“稗草般的母亲”?说说你的见解。不能改成“稗草般的母亲”。因为“稗草般”写出了母亲的形象特点,给人的印象是“卑微怯懦、无用的”,不合适。而“母亲的稗草”则形象地写出了“稗草”对于母亲的意义和价值,暗示文章主旨:要像母亲一样努力地活过,对生命展示出最大的尊重。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艾青诗选(节选)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海底两万里(节选)我们的潜艇整个地搁浅在这个潮水涨不高的海域里,幸好,潜艇没有遭受任何创伤,船身非常坚固。然而,它却极有可能永远地搁浅在这些礁石上。我正这么想着,而尼摩船长丝毫没有流露出紧张或沮丧的神情。“发生了意外事故?”我问他。“不,仅仅是一个小插曲而已。”他回答道。“不过,”我说,“是一个也许会迫使您重新成为您不情愿做的陆地居民的插曲。”尼摩船长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并做了一个否定的手势,相当明确地向我表明,无论如何,也休想迫使他重新回到陆地上去生活。他又说道:“阿龙纳斯先生,实不相瞒,诺第留斯号还没有遭受过任何损伤。它还要带您去游海底世界,欣赏海洋里的各种奇观。我们的旅行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不想这么快就失去和您做旅伴的荣幸。”“然而,尼摩船长,”我并没有在意他说这话的讽刺语气,继续说道,“诺第留斯号是在潮水高涨时搁浅的,而且太平洋的潮水涨得并不厉害。因此,如果您无法减轻诺第留斯号的负载,那么我就不知道它将如何脱浅。”“您说得对,教授先生。太平洋的潮水不会涨得很高。”尼摩船长回答道,“可是,在托雷斯海峡,涨潮和退潮之间有着一米半的落差。今天是1月4日,再过五天就是望月。到时候,这颗讨人喜欢的卫星不能把潮水涨得足够高,不帮我这个忙,那才真的是怪呢!”说完,尼摩船长重新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舱里,大副也跟着他走了。至于我们的潜艇嘛,依然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是被珊瑚用它们坚不可摧的“胶水”给粘.住了。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艾青诗选》和《海底两万里》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23. (2分)标题拟一拟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突出文章主题、表现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请给两篇选文拟写标题。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标题:礁石 标题: 潜艇搁浅(遇险) 24. (2分)语言品一品动词常作谓语,是一个句子的“心脏”,是“句眼”。所谓炼字,一般就是着意对动词的推敲和锤炼。请仿照示例,品味《艾青诗选》(节选)中加点的“扑”字。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 选文中一个“粘”,形象地描写出诺第留斯号在礁石上搁浅后不能动弹的困境。诗中一个“扑”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浪汹涌而来的情态。 25. (2分)写法品一品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两篇选文都用到了衬托手法,请仿照示例,就《艾青诗选》(节选)探究其衬托手法。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 “我”担心诺第留斯号潜艇无法脱浅,而尼摩船长则认为五天后潜艇很有希望脱浅。“我”的担心衬托了尼摩船长的镇定和自信。以每一个浪都被打成碎沫的情状来衬托礁石的坚韧。 26. (2分)形象评一评两篇选文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请分析《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 “礁石”象征着顽强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遭受迫害又敢于反抗的形象。 在诺第留斯号遭遇各种困境时,尼摩船长指挥全体船员积极应对,战胜困难,体现了积极乐观、勇敢坚毅的人物形象。 三、表达与交流(55分)27. (5分)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语言。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任务一:我们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班级决定为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备选汉字:人 旦 云 灯示例一 一 站着是1 倒下也是一 示例二雨夜中的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示例一)人:一撇一捺互相支撑,站起来,帮助他人,做一个成熟的人。(示例二)旦:火红的太阳,一点点从地平线升起,早晨来到,阳光照耀大地,我们也要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示例三)云:天空的云,白白的,随风而动,逍遥自在,是诗人笔下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示例四)灯:一片漆黑,我们摸黑前行,恩师如灯,温暖我们,给我们带来勇气,也给我们指明方向。任务二:语文课上,老师讲授写作中的扩写。老师说:“串词式扩写要理解词义,发散思维,将所选词语构成合理的联系后再进行文学创作。”以下是老师出示的五个词语,请你从中任选三个,写一段文字。表达方式不限,不少于150字。重读 闪光 绿 共鸣 窗外示例:重读人生,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本书,需要我们细心翻阅,反复重读。那些过去的瞬间,如同闪光的水晶碎片,每一片都映照出我们人生的独特光彩。然而,这些光彩并非全部来自我们自己的成就,更多的是由窗外那些同样闪光的灵魂所反射。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窗外的一颗星星,互相照亮,互相共鸣。重读人生,我们不仅在理解自我,还在理解世界。28. (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任务一:生活会有困顿,生命总有劫难,或是突如其来,或是纠缠不清,但好在我们还有书。以“与书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二: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拥有富庶的生活,但可以拥有富庶的生命。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增长的见识,提升的阅历,都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事。请将“读书使我 ”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三: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一些与书有关的故事?这本书曾经给你带来激励、感动、反思……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Thanks!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语文学科2025统编版九上语文阶段性检测(新考向)九上语文期中检测卷01范围:1-3单元(建议用时: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班级开展“文学部落”学习活动,小涵和小丽特邀你参与。1.(2分)小涵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D)A.小涵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悬崖勒(lè)马数(shǔ)风流人物抽丝剥(bō)茧B.小涵希望读出生机勃勃的冰山雪原,他这样处理节奏: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C.小涵想读出诗人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他这样处理停连: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Λ大陆在那头。D.小涵想强调李白内心的苦闷与抑郁,他这样处理重音: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解析】D.正确的重音处理应该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2.(2分)小丽写了个“台”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方框内。A.高抬贵手 B.贻笑大方C.百战不殆 D.心旷神怡3.(2分)为了向外国友人更好地展示西湖美景,亚运组委会工作人员把著名景点的楹联印在了宣传册上。小雪在抄写对联的时候发现“莺”和“月”模糊不清,请你将这两个字还原到楹联中。上联:如砥湖平,湖镜映天湖有月下联:似棉柳软,柳荫垂地柳藏莺4.(3分)小丽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①某报刊文章写道:人类拥有的白蚁个数人均约50万只,的确是一个耸人听闻的数字。应将“耸人听闻”改为“骇人听闻”。②某报刊文章写道: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除了惩戒,还要怂恿他们走上正途。应将“怂恿”改为“引导”。③某报刊文章写道: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工作热情。应将“充沛”改为“充满”。5.(3分)当今文学领域,一方面是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流行语;另一方面,国家积极推行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请说说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道理充分,条理清晰,60字左右。示例一:我赞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网络用语来自生活,新颖、时尚。写作时适当借鉴,显得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同学之间用网络用语交流更亲切,也更能体现我们青少年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示例二:我认为应该规范使用汉语。汉语历经几千年,不仅是中国的文字,更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新时代的学生,是文化的传人,更应该主动学习并使用规范语言。(观点明确,意对即可)6.(8分)小雪以“古人的乐观与豁达”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长风破浪会有时,①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其一)]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沉舟侧畔千帆过,③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会当凌绝顶,⑤一览众山小。(《望岳》)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安得广厦千万间,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山水之乐,⑧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二、阅读与鉴赏(45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7—8题)。恨别杜甫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思家步月清宵①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注释】①宵:夜晚。7.(2分)诗歌第一句从空间角度写离家之远,第二句从时间角度写战争之久。8.(2分)读到颈联中诗人思家忆弟的深情,我不禁想到了《月夜忆舍弟》中的两句:“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B)?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C)!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选自《岳阳楼记》)【乙】某罪有余责①,尚叨一麾②,敢不尽心,以求疾苦?二浙③之俗,躁而无刚④。豪者如虎,示之以文;弱者如鼠,存之以仁。吞夺⑤之害,稍稍而息。又郡之山川,接于新定⑥。衢、歙二水,合于城隅,百里而东,遂为浙江。渔钓相望,凫鹜交下。群峰四来,翠盈轩窗。白云徘徊,终日不去。岩泉一支,潺湲斋中,春之昼,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惟恐逢恩,一日移去。(选自《与晏尚书》,有删改)【注释】①罪有余责:此处指范仲淹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②尚叨一麾: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③二浙:宋代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合称。④躁而无刚:急躁而懦弱。⑤吞夺:侵吞掠夺。⑥接于新定:靠近新定这个地方。【乙文参考译文】我因力阻废后被贬睦州,还能出放外任,当一方长官,怎么敢不竭尽心思,来去除百姓困苦?浙江东路与浙江西路的风俗,急躁而懦弱。豪横之人就像猛虎,用文章来告诉他们;懦弱的人像老鼠,就用仁德之心让他们存在。侵吞掠夺的危害,渐渐地停止。又有州郡的山川,靠近新定这个地方。衢、歙两地的水流,在城角交汇,水流百里向东而去,就是浙江。钓鱼的遥遥相望,鸭子齐下。群峰环绕,翠绿的植物充满了窗户。白云悠悠,整日不离开。有一支岩土山石间流出的泉水,缓缓流过书斋,春天的白天、秋季的晚上很清幽,很有隐者的乐趣。只怕遇到圣恩,一天就会离开。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方法提示 词语 解释结合字形推测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联系常见成语 稍稍而息 停息、停止迁移课内字词 翠盈轩窗 满根据语境推断 春之昼 白天10.(2分)请将“哉”“耶”“乎”还原到文中括号内。A.(哉)B.(耶)C.(乎)11.(2分)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秋之夕/既清且幽/大得隐者之乐。12.(2分)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在朝廷做官就应当心系百姓,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不能忘记关注国家安危。13.(2分)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乙】文中范仲淹的做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14.(2分)【甲】文中的范仲淹是一个政治家,结合【乙】文谈谈范仲淹政治家的举动。用文章来教育豪横之人,用仁德之心来鼓励懦弱的人。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建筑是文化的传承创造程泰宁①身为一名建筑师,每当被问及“中国传统园林是不是对你的影响很大”时,我总是笑着回答:“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②中国古人的造园手法及其营造的意境,的确给我带来许多启示,但包括诗词在内的传统文艺、美学与哲学,对我创作的影响更为深远。不论是苏东坡、辛弃疾,还是柳永、秦观、李清照,我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笔下的诗词。我也常常从怀素、黄庭坚的书法中领悟线条构成,感受空间实与虚、水墨浓与淡的关系,从中国传统绘画中汲取“意到笔不到”“似与不似之间”的艺术理念。③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放到建筑中,就是“工夫在设计之外”。我一直认为,要真正做好建筑设计,不仅需要手法和技巧,而且需要理念和哲学支撑。那些世界知名建筑师的背后,无一没有哲学背景和美学源头。所以,不论处于何种阶段,阅读、学习和思考对建筑师来说都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文如其人”,实际上建筑作品也如其人,建筑师的素质品位对作品的影响是极其明显的。④从中国文学、画论到西方文艺史、建筑杂志,从传统美学到现代、后现代哲学,我从阅读中受益甚多。有两本书我读过很多遍,一本是刘勰的《文心雕龙》,一本是丹纳的《艺术哲学》。它们谈的不是建筑,但对我来说,处处都能引发对建筑的思考。⑤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但我不希望简单地去呈现,而是想表达一些能够冲击人们内心的东西,把形式、功能问题的解决提高到文化层面上来。从根本上说,建筑师的使命不仅是构建更理想的人居环境,还应该是文化的传承与创造。⑥作为中国建筑师,我们有责任将中国的建筑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传统与现代如何接轨,这是绕不过去的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好东西要保存,更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和现代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结合起来。我在欣赏吴冠中的绘画、林怀民的舞蹈、王立平的音乐时,常常思索他们的转化创新之路是怎么走的。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⑦究天地人文之际,通古今中外之变,成建筑一家之言。建筑创作要有文化观和历史观,要有自觉的价值追求。这是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年轻人的期待。(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2分)下面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A.从文章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建筑意境的感悟,全部来自中国诗词。B.陆游的“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使作者“工夫在设计之外”的建筑设计观点更具有说服力。C.建筑师做设计,可以不考虑形式、功能、经济等现实问题,但要考虑人们内心的东西。D.作者阅读量大,涉猎面广,文章的论述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解析】A.结合第①段中“可能中国古典诗词对我的影响更大”,可知“全部来自中国诗词”的说法错误;C.结合第⑤段中“建筑师做设计,不可能不考虑形式,不可能不考虑功能、技术、经济等现实问题”,可知“可以不考虑”的说法错误;D.这篇文章的论述语言准确、严谨,说理性强,思维缜密。16.(3分)小丽发现这篇文章的首尾段之间关系非常密切,但她又说不清楚,你能帮帮她吗?谈谈你的理解。首尾呼应,首段引出本文的话题,开篇点题;尾段总结全文,强调论点,并且表明个人的追求和对年轻人的期待。17.(2分)作者说:“不同的艺术形式,文化门类之间,完全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借鉴。”说一说你生活中类似的体验。请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示例: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绘画、雕刻等审美影响;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中有线条、色彩、构图、意境,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这是诗词与绘画的相互启发和借鉴。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母亲的稗草陈凤兰①有一首诗歌中写道:“如果给你寄一本书,我不会寄给你诗歌/我要给你一本关于植物,关于庄稼的/告诉你稻子和稗子的区别/告诉你一棵稗子/提心吊胆的春天。”稗草似乎第一次这么主观地,卑微地,战战兢兢地,走进了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诗歌里。②我从来没有对稗草有过如此的好感,唯一的记忆就是母亲一直喊稗草“败子”,赋予它一个贬义色彩。③每到秧苗挺直了腰杆时,母亲便吆喝我们姐妹,去田地里把稗草一棵一棵辨认出来,然后拔茎除根,抛掷田埂。稗草叶片深绿,身姿挺直,若不是拔出后赫然呈红色的根,恐怕普通人真难以分辨。母亲能从有无毛绒、节结处的样子辨认出稗草和稻秧。这方面,母亲是专家。④母亲把植物分了很多等级,无用的稗草被她一把一把地打个卷,骄傲地远远抛在田埂上,被烈日曝晒。我家的庄稼地,包括田埂,都是村妇们学习的样板。⑤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早年一望无垠的稻田变成了机器厂房,母亲的红薯、西红柿等蔬菜无处安放,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她渐渐衰老,无奈地看自己变成无用的稗草。⑥忽然有一天,母亲找到了十几里之外的一块荒地。劳动让她不再彷徨。她每天骑着电瓶车,横跨四座桥,转过三道弯,去地里忙乎。我开车去找她,在一片铺染的绿意中看到了那个佝偻的身影。母亲依旧在除稗草。母亲看到我怯怯地笑了,把手里的一把稗草胡乱地卷成一团,“噗”地一下扔到田埂上。田埂上的一团团稗草,在艳阳下已渐渐褪去了绿,变成浅白,继而枯黄。脚一踢,松散开,微风中,窸窣抖着。⑦那块荒地盖了停车场后,母亲总忧虑自己无用,到了要害病的程度,我只能带她去医院。搀扶母亲走出医院,我不敢松开手,这个曾经无所不能的母亲,似乎成了一个婴儿。她不会乘电梯,看不懂楼层。她惶恐中死死地攥着我帮她补办的医保卡,生怕一不小心弄丢了。我也紧紧地抓着她粗粝的手,生怕把她弄丢了。城市,对不识字的母亲来讲,像是个人潮涌动的汪洋大海,很难找到自己的码头。⑧母亲现在见到谁都一脸笑,全然没有当年把我们拽到田地里去体验体能极限的怒气。她渐渐矮了、蔫了,依然努力生活。我和母亲在阳台上种了一排蔬菜,她每天眯眼笑着拣着花盆里的稗草,喜悦而宁静。⑨“稻田水浅,江湖水深”,稗草几千年来,一直在拼命“拟态”,努力跟水稻长得越来越像。哪怕战战兢兢,哪怕卑微怯懦,哪怕提心吊胆,努力地活过,也许这就是生命最大的意义,也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选自《现代中学生》(初中版),有删改]18.(2分)阅读第②—⑧段,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母亲是辨认出稗草和稻秧的专家 勤劳能干 她感到骄傲自豪母亲成了“失地农民” 稻田变机器厂房 觉得①心力与热情更无处寄托母亲失去了郊外荒地 觉得自己无用 她感到忧虑惶恐母亲在阳台种菜 努力生活 体会到②喜悦而宁静19.(2分)小丽对文章第⑥段中母亲看到“我”为什么“怯怯地笑”提出疑问,请你帮忙解答。母亲看到“我”因为有点不好意思,她从彷徨、内心无处寄托又找到了努力活下去和奋斗的动力,所以“怯怯地笑”了。20.(2分)小雪认为文章第①段无关紧要,可以删去。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不能删去。第①段引用诗歌,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且既点出了本文有关的叙述内容“稗草”,与结尾照应,又暗示了“卑微地,战战兢兢”的稗草的价值,深化文章主旨。21.(3分)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有点与众不同,请加以赏析。跨进新世纪,母亲再也守不住她的“江山”了。“江山”这里是大词小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田地对于母亲的重要,是母亲的一切。22.(3分)本文标题能否改为“稗草般的母亲”?说说你的见解。不能改成“稗草般的母亲”。因为“稗草般”写出了母亲的形象特点,给人的印象是“卑微怯懦、无用的”,不合适。而“母亲的稗草”则形象地写出了“稗草”对于母亲的意义和价值,暗示文章主旨:要像母亲一样努力地活过,对生命展示出最大的尊重。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艾青诗选(节选)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一九五四年七月二十五日海底两万里(节选)我们的潜艇整个地搁浅在这个潮水涨不高的海域里,幸好,潜艇没有遭受任何创伤,船身非常坚固。然而,它却极有可能永远地搁浅在这些礁石上。我正这么想着,而尼摩船长丝毫没有流露出紧张或沮丧的神情。“发生了意外事故?”我问他。“不,仅仅是一个小插曲而已。”他回答道。“不过,”我说,“是一个也许会迫使您重新成为您不情愿做的陆地居民的插曲。”尼摩船长以一种奇怪的目光看了我一眼,并做了一个否定的手势,相当明确地向我表明,无论如何,也休想迫使他重新回到陆地上去生活。他又说道:“阿龙纳斯先生,实不相瞒,诺第留斯号还没有遭受过任何损伤。它还要带您去游海底世界,欣赏海洋里的各种奇观。我们的旅行还只是刚刚开始,我不想这么快就失去和您做旅伴的荣幸。”“然而,尼摩船长,”我并没有在意他说这话的讽刺语气,继续说道,“诺第留斯号是在潮水高涨时搁浅的,而且太平洋的潮水涨得并不厉害。因此,如果您无法减轻诺第留斯号的负载,那么我就不知道它将如何脱浅。”“您说得对,教授先生。太平洋的潮水不会涨得很高。”尼摩船长回答道,“可是,在托雷斯海峡,涨潮和退潮之间有着一米半的落差。今天是1月4日,再过五天就是望月。到时候,这颗讨人喜欢的卫星不能把潮水涨得足够高,不帮我这个忙,那才真的是怪呢!”说完,尼摩船长重新回到了诺第留斯号船舱里,大副也跟着他走了。至于我们的潜艇嘛,依然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仿佛是被珊瑚用它们坚不可摧的“胶水”给粘住了。下面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艾青诗选》和《海底两万里》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23.(2分)标题拟一拟标题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突出文章主题、表现文章内容有重要作用。请给两篇选文拟写标题。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标题:礁石 标题:潜艇搁浅(遇险)24.(2分)语言品一品动词常作谓语,是一个句子的“心脏”,是“句眼”。所谓炼字,一般就是着意对动词的推敲和锤炼。请仿照示例,品味《艾青诗选》(节选)中加点的“扑”字。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诗中一个“扑”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海浪汹涌而来的情态。 选文中一个“粘”,形象地描写出诺第留斯号在礁石上搁浅后不能动弹的困境。25.(2分)写法品一品衬托手法是指为了突出某一事物而使用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对某一事物的描写来突出主要描写对象的某种特质。两篇选文都用到了衬托手法,请仿照示例,就《艾青诗选》(节选)探究其衬托手法。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以每一个浪都被打成碎沫的情状来衬托礁石的坚韧。 “我”担心诺第留斯号潜艇无法脱浅,而尼摩船长则认为五天后潜艇很有希望脱浅。“我”的担心衬托了尼摩船长的镇定和自信。26.(2分)形象评一评两篇选文都塑造了鲜明生动的文学形象,请分析《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的人物形象。艾青诗选(节选) 海底两万里(节选)“礁石”象征着顽强的斗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遭受迫害又敢于反抗的形象。 在诺第留斯号遭遇各种困境时,尼摩船长指挥全体船员积极应对,战胜困难,体现了积极乐观、勇敢坚毅的人物形象。三、表达与交流(55分)27.(5分)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语言。阅读下面的文字,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完成。任务一:我们的汉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班级决定为文化墙创作一首小诗。可从字形分析哲理,也可用意象表达情思,句式不限。备选汉字:人旦云灯示例一 一 站着是1 倒下也是一 示例二 雨 夜中的雨 丝丝的 织就了诗人的情绪(示例一)人:一撇一捺互相支撑,站起来,帮助他人,做一个成熟的人。(示例二)旦:火红的太阳,一点点从地平线升起,早晨来到,阳光照耀大地,我们也要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示例三)云:天空的云,白白的,随风而动,逍遥自在,是诗人笔下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示例四)灯:一片漆黑,我们摸黑前行,恩师如灯,温暖我们,给我们带来勇气,也给我们指明方向。任务二:语文课上,老师讲授写作中的扩写。老师说:“串词式扩写要理解词义,发散思维,将所选词语构成合理的联系后再进行文学创作。”以下是老师出示的五个词语,请你从中任选三个,写一段文字。表达方式不限,不少于150字。重读闪光绿共鸣窗外示例:重读人生,每个人的生命都像一本书,需要我们细心翻阅,反复重读。那些过去的瞬间,如同闪光的水晶碎片,每一片都映照出我们人生的独特光彩。然而,这些光彩并非全部来自我们自己的成就,更多的是由窗外那些同样闪光的灵魂所反射。每个人都是彼此生命窗外的一颗星星,互相照亮,互相共鸣。重读人生,我们不仅在理解自我,还在理解世界。28.(50分)请从下面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任务一:生活会有困顿,生命总有劫难,或是突如其来,或是纠缠不清,但好在我们还有书。以“与书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二:读书不一定能让你拥有富庶的生活,但可以拥有富庶的生命。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增长的见识,提升的阅历,都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事。请将“读书使我”补充完整,以此为题写一篇作文。任务三:在你的生活中,是不是也有过一些与书有关的故事?这本书曾经给你带来激励、感动、反思……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①作文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③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期中检测卷(新考向)01.pptx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期中检测卷(新考向)01(原卷版).docx 2025秋统编九上语文期中检测卷(新考向)01(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