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高二年级期末测试5.宋建降二仟(961年),定官盐阑入法,“禁地贸易至十斤,鬻碱盐至三斤者乃坐死。”至乾德四牛(966年),乃诏“阑人至二百斤以上,将诚及主吏盗贩至百斤以上,盐人城市百斤以上黥面,以后‘每诏优宽’。”这些变化从侧面折射出宋朝历史A.商税已成为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B.地域性商人群体扩大了经营范围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国家政策调整).政府对商品交易的管理日趋严密6.金灭辽和北宋后,原有的军政合一、贵族议事会性质的“国论勃极烈制”不断被调整,先调整为三省制,后改为省制。到12世纪末,“几乎所有宋曾设立过的中央官署都已经有了金的幸考生注意:本”。这现象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A.彰显了女真族的政权特色B.迎合了金朝加强君主集权的需要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月填写清楚。C,提高了金朝中央行政效率D.消除了南北区域文化之问的隔阂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D铅笔把答题卡上对7.明代中枢政治结构的发展,经历了“皇帝一丞相”的“一对一模式”和“阜帝一六部”的“一对多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模式”,最终形成了“皇帝一内阁、司礼监”的“一对二模式”。这反映出明朝品题区城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A内阁决策权的合法化B.国家权力结构混乱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娴要》(上)第一至四单元十选择性必修3C.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D.君主专制得到加强8.明清时期,广东佛山镇“俗善鼓铸”,铁器制造业规模宏大,铸器精良,远近闻名,仅炒铁作坊就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有数十个,每一作坊有“数十砧,一砧有十余人”,从事炒铁的工人加在一起,“人有数千”,皆系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邮雇佣而来,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1,《礼记·月令》载:季冬之月,西周农官“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耜,具田器。”即农耕前,农官要检A.江南市镇生产的专业化B.工商联合生产并形成制铁行业华图查农具,如有损坏,则组织农夫修理,《诗经·豳风载:“三之日于(于:往也)耜(田器),四之日长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达).民营手工业劳动力商品化趋势明显举趾(即前往固定存放农具处修理农具)。”这折射出9.从1843年至1860年,上海、香港、宁波、福州、州、厦」共出版各种西书434种,其中属于大A政府注重提升土地的利用率B.农业生产管理呈现专业化的特征文、地理、数学、医学、历史、经济等方面的有105种。合信的《全体新论》、蒙克利的《算法全C.精耕细作推动生产工具单新).政府意在重新整合社会阶层利益书》、哈巴安德的天文问答》等著作渐次传入中国。据此可知,这一时期2.东汉后期的官僚集大多来自于世家大族培养、举荐的子弟与门生,时人际“举秀才,不知书:A.精英知识分子吸收西学的主动性增强B.东西方科技发展差距缩小察孝廉,父别居。寨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据此可知,当时C.通商口岸开通客观上推动西学的传播D.列强加剧了对华经济侵略A.君主权力受到制约B.社会文化水平落后10.玛雅人坚信苏醒的神灵会提供旨意指导人们的生产。因此,玛雅城市特别注重供奉和祭祀,C社会阶层流动加强D.察举制度弊端严重城市在建设之初就经过整体规划,按照一定的历法要求,安排各种建筑物以及他们之间日相3.下图为忍冬纹,即卷草纹,忍冬(俗称“金银花”)四季常青,耐寒不枯,在占印度佛教中寓意着联系的方位、角度,使得建筑群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天文观测仪器的作用。由此可知,玛雅轮回永生,魏晋南北朝时期,忍冬纹在甘常的陶瓷器皿中被大量运用。这反映出A.农耕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B.宗教信仰影响城市的建设露两石密兰九密前門石宿莲花河(C.文化来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D.政府经济职能占主导地位11.下表所示为18441851年前往美国华工的统计情况。这折射出时问船籍开出港到达港装船人致到岸人戴途中死亡人效死亡乘A.外来文化融人了本土生活B.佛教传播提升了传统文化渗透力1814关国澳门旧金61344317028%C.南北政权文化认同的趋近D,陶瓷制作技术出现了显著的进步1851法国香港旧金山100001000100%4.据《新唐书记载:“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用,天下法制均·。”780年,唐朝政府1852英国厦1门旧金山4106035085%却废除租唐调制,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1854美国香港旧金山50040010020%A.便利了封建地主上地所有制发展B.减轻了农民的赋役负担A.华工在贩运途中遭遇严重的迫害B.列强侵华引发大规模海外移民C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危机C.工业革命使美国劳动力极度匮之D,清政府近代维权意识尚未产生【高二年级期末测试·历史第1页(共6页)】【高二年级期末测试·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