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D2.B3.C4.C5.B6.B7.D8.A9.C10.A11.D12.C13.D14.A
15.C16.B
17.(1)特点:具有继承性与创新性;体系化和制度化;规模大、范围广;手段多样;成效显著。(6
分,答出三点即可)
(2)作用:加强了对西南地区的控制,有利于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促进了西南民族地区
的社会经济发展: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促进了西南地区民族的交融发展:巩固了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答出三点即可)
18.(1)相同之处:得到统治者支持;体现了社会精神追求:促进了不同文化交融;巩固统治需要;
面向普通民众:依托发达的经济与技术条件。(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特点:种类多,数量大,成果丰富:持续时间长:以学习、借鉴汉文化为主导:翻译家以贵族
知识分子为主力,并向各领域一般知识分子渗透;影响深远且广泛。(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圈的形成);政府的大力支持:遣唐使、贵族知识分子的
推动:社会文化风气的影响。(4分,答出两点即可)
19.(1)表现: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列强主导重新瓜分世界: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达
成妥协:大国操纵国际会议与规则。(6分,答出三点即可)
(2)相同之处:均为战争的产物;均由大国主导建立:均带有强权政治色彩。(4分,答出两点
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因素:国家间利益关系;大国实力对比;战争与革命冲击;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差异。(4分,答
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0.示例一
论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社会的深度变革推动了全球化发展。(2分)
阐述: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在多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领域,以互联网为
代表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打破了信息传播的时空限制。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金融等新
兴经济模式兴起,加速了商品和资本全球流动。另一方面,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
源,使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度加深。在政治领域,两极格局瓦解后,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新兴经济体崛起,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影响力提升,凭借经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话语权逐渐增
强。在社会文化领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通过网络、影视、音乐等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广
泛传播,为人类文明的交流互鉴创造了条件。(8分)
总之,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革,
推动着人类社会从“地域性存在”向“世界整体性存在”不断迈进。(2分)》
示例二
论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革命重塑全球交往模式。(2分)
阐述:略。(10分)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评分的唯一标准)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1页)】2024一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外历史纲要》(上)(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考古发现,湖北十堰七里河遗址的聚落建立初期,部分先民居住在穴式窝棚中:中、晚期居
住址渐向高地转移,地穴式建筑消失,而地面式、台基式房屋建筑面积逐渐扩大,数量也不断
增加。这一变化反映出七里河遗址时期
A.自然环境发生变化
B.社会分工日益细化
C.城市建设形成规制
D.社会协作能力提升
2.宋代城市商铺可直接面向街道设立,形成“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有铺席买卖”的景象。北
宋汴梁“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南宋临安“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这些现象
的出现源于
A.经济政策的调整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社会控制的松池
D.民间贸易的兴起
3.图1所示为抗战期间陕甘宁根据地鲁迅艺术学院所创作的一幅宣传画,画面一
治改主民现实
为男女共同投票选举村干部的场景。这反映出当时陕甘宁根据地
A.军民一致抗战的局面
B.经济实现自给自足
C.基层民主政治的实践
D.文化宣传深入普及
图1
【高一历史第1页(共6页)】
4.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积极推动“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加快
落实。82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全球安全倡议,
第78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这说明中国
A.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决定作用
B.特色大国外交战略思想已成熟
C.为全球治理体系改革贡献力量
D.主导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5.苏美尔人不仅创造了楔形文字,还制定了最早的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在迄今为止
出土的苏美尔楔形文字文献中,95%的内容涉及法律。由此可知
A,楔形文字主要服务于司法
B.苏美尔人的法制意识较浓
C.苏美尔文明以法制为核心
D.文字奠定苏美尔文明根基
6.中古中后期,西欧一些城市赢得了自治权,普遍设立市政议事会和城市法院等机构来维护市
民生活和商业贸易的秩序,并为市民文化生长提供了土壤。这一现象的出现
A.直接导致了庄园经济的瓦解
B.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C.得益于封建领主权力的加强
D.主要源于文化教育的勃兴
7.16世纪,在桑海帝国统治下,廷巴克图成为伊斯兰学术中心,这里曾汇集了2万名学生,研究
内容从《古兰经》到医学再到天文学,十分广泛。当时有人曾写道:“许多手抄本图书…卖得
比任何其他商品都要好。”这反映出桑海帝国
A.与阿拉伯帝国交流频繁
B.是西非最强国
C.已经掌握东方的造纸术
D.学术文化繁荣
8.印加帝国通过编制详细的人口调查表,精确地掌握各地人力与资源。被征服地区原有的世袭
首领被废除,改由中央任命官僚管理,同时将原部落地域重新划分并纳入“苏尤”,即四大行政
区。这反映出印加帝国
A.国家治理模式的集中化
B.打破了各部落的地域界限
C,消灭了世袭的贵族阶层
D.注重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
9.图2所示为新航路开辟后的贸易示意图。该贸易体系
北美洲
法国
A.加深东西方联系
0
B.以拉丁美洲为中心

C.充满血腥与罪恶
D.致使欧洲白银外流
图2
【高一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