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全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质量监测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目123t678910答案CADCDBABDA题目111213141516答案BDBCBC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17.【答案】(12分)(1)主要文明: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如学生答出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可同等给分)(每点2分,任答2点4分)》(2)影响:推动了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密切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促进了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推动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引发了欧洲的殖民扩张,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每点2分,任答4点8分)18.【答案】(14分》(1)变化:美国、德国工业产量全球占比上升明显,经济实力超越英国、法国;英国经济地位下降,“世界工厂”地位动摇。(4分)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和德国技术革新最为突出: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4分)(2)影响: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对殖民地半殖民侵略和压迫;推动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引发了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的矛盾,成为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19.【答案】(14分)(1)特点:持续时间长;领导力量多元化(无产阶缴、民族资产阶级等参与);斗争形式多样:具有广泛的爱国性(爱国阶层逐渐实现联合):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原因: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力量: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亚非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亚非拉民族意识觉醒。(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表现:独立国家数量增多;新兴政治力量崛起;从争取政治独立转向争取经济发展。(每点1分,任答2点得2分)深远影响: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多极化趋势:促进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构建;促进国际秩序向民主化、多元化发展。(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金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公】20.【答案】(12分)示例一论题:思想解放运动促进资产阶级革命与资本主义制度诞生。(2分)阐述:14一18世纪,欧洲相继发生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这些运动旨在反抗封建统治和教会禁锢,推动了人文,理性精神的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和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17一19世纪,资产阶级纷纷进行革命或者改革,他们以启蒙运动构建的理想王国为蓝图,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8分)综上,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瓦解了封建意识形态,启蒙思想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最终促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体现了思想文化对社会变革的深远影响。(2分)示例二论题:工业革命为马克思主义诞生奠定了基础。(2分)阐述: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使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广泛兴起。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探讨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之下,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巴黎公社作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8分)综上,工业革命既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背景,也是其传播的物质条件。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工业革命后社会矛盾激化的理论产物,反过来又指导无产阶级改造社会,体现了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互动关系。(2分)注:此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的答案不拘所给答案的表述,意思相近且言之成理,教师须酌情给分。【金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公】全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普通高中质量监测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安1,考古学家在古希腊迈锡尼遗址中发现了一块陶器残片,上面刻有埃及法老的名字。这一发现A.表明了希腊制陶工艺源自埃及B.反映埃及对希腊城邦的控制C.可印证古希腊与埃及存在交往D.说明了迈锡尼祟拜埃及文化2.罗马法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二十五亚士(罗马的一种货币单位)的罚金。”但在相邻田地间,如树木的根须越界影响庄稼生长,邻人可自行砍去越界部分而不必承担责任。这表明罗马法A.注重保护公民私有财产B.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蕴含因地制宜的灵活性D.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3.10世纪时,德意志国王奥托一世率军进入意大利,帮助教皇平定叛乱。作为回报,教皇在962年为奥托加冕为“罗马皇帝”,奠定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基础。这反映出A.西欧封建社会正进行转型B.教会主宰了欧洲政治局势杯C.王权受到多方势力的压制D.教会与王权之间相互利用4,10一11世纪,日本领主为对抗国司(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压榨,将所开垦田地名义上“寄进”给有势力的权贵或寺院等,以他们为庇护者,形成寄进地系庄园,自己充任庄官,维持自己对土地的实际支配权。这一现象A.大大减轻农民负担B.集中增强天皇权力C.埋下地方分裂隐患D.提高封建庄园效益5.13世纪,意大利某城市的羊毛商人工会章程规定:“本会成员须共同维护羊毛制品质量,不得哄抬物价。新人会者需缴纳10里拉会费,并在资深会员监督下完成学徒期。”这反映出当时欧洲城市A.工业资产阶级逐渐崛起B.封建领主控制城市经济C.市民阶层主导政治生活D.行会组织规范商业活动6.据学者汉米尔顿估计,1500一1650年这一个半世纪里,从美洲运到欧洲的白银达1.6万吨。其中,其中1/3以上转而最终流入中国。这种流动路径的转变反映了A西欧国家对贸易的主导B.亚洲经济具有一定的优势C.太平洋贸易网络的形成D.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A高一历史第1页(共4页)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历史答案.pdf 安顺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下)期末测试历史试卷.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