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座位号武山县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八年级道德与法治题号二总分:得分题号123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长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将第一题选择题的答案填在上面的表格里。1.“老百姓是天,人民群众是我们心中的大人物。”李克强总理的这句话启示我们(A.在我国,人民才是直接管理国家的主人B.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C.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地位比领导干部高D.在我国,人民有权决定国家的任何大事2.和谐的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积极参与。融入公共生活,需要我们有()①规则意识②利己观念③契约精神④换位思考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3.近日,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该学习教育(①促进党更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源于党要领导立法带头守法翻③能够保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执政兴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表明在我国()A.人大代表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B.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可以随时罢免人大代表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C.各级人大代表都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D.人大代表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大代表5.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这说明宪法()A.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B.规定我国的国家性质C.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D.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6.下列行为中,属于合法搜查的()A.小琳怀疑同桌华华偷了他的手机,对华华进行搜身检查B.超市负责人怀疑顾客杨某偷拿超市商品,对他进行强行搜身C.公安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住所进行搜查D.某电器厂为防止产品丢失,对下班的员工搜身检查7.歌德说:“游戏人生将一事无成,不能主宰自己将永远是一个奴隶。”这句话启示我们青少年要()A.对自己负责B.对他人负责C.对社会负责D.对国家负责8.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享有这些自由有助于公民()您读过完法吗?①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②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完垫读过157%从未读过332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读过,但未讲完5引.1%9.某媒体围绕“您读过宪法吗?”这个问题向公众开展了问卷调查。针对上图显示的统计结果,公民应当()①增强宪法意识②学习宪法知识③坚持依宪施政④参与宪法宣传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次日,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严某带到工厂办公室“教育”一整天。有人说厂长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支持这一观点依据是,我国公民()①享有政治自由②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③住宅不受侵犯④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从法定义务角度看,“劳动最美,实干兴邦”直接要求公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2024-2025 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 分,每小题 2 分)1-5:B B B A A 6-10:C A A B C 11-15:D D B D A 16-20:C A B C D 21-25:D A D B D二、主题活动题(50 分)26.(12 分)(1)正确行使权利的行为:情境一、情境四(2 分);没有依法行使权利的行为:情境二、情境三(2 分)。(2)①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4 分,答出两点即可)。(3)①协商;②调解;③仲裁;④诉讼(4 分)。27.(12 分)(1)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2 分)。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权;国家主席行使公布法律的职权(4 分)。(2)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③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领导一切(6 分)。28.(12 分)(1)①基层群众自治制度;②劳动(4 分)。(2)①积极参与村委会或居委会组织的民主协商活动;②向基层自治组织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4 分,言之有理即可)。(3)①坚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行为;②加强对政府工作的监督,防止权力滥用;③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4 分,答出两点即可)。29.(14 分)(1)隐私权(或个人信息权,2 分)。(2)①这种行为是错误的,缺乏正义感;②面对非正义行为,选择旁观会纵容侵权行为,损害他人权益;③我们应敢于维护正义,及时向老师或家长反映,做到见义“智”为(6 分)。(3)①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公平参与班级事务;②对待同学一视同仁,不歧视、不欺凌他人;③在评选三好学生、班干部等活动中,坚持公平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6 分,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pdf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