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参考答案1.C2.B3.C4.B5.D6.A7.B8.D9.C10.B11.C12.A13.B14.B15.B16.(1)北海地区降水丰富,大气降水通过地表径流等形式大量汇入北海:该区域沿岸有大量河流注入,如莱茵河等,进一步稀释了海水盐分:纬度高,蒸发量小于降水量:北海海域较封闭,与外海海水交换相对较少,盐度较低。(答出三点,6分)(2)从西南流向东北。(2分)影响:增温增湿。(2分)(3)北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将海底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北海深度较浅,利于海洋生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浮游生物生长;周边有众多河流注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进一步为鱼类生长提供了物质基础。(答出两点,4分)17.(1)便民型超市数量多于大型商超:便民型超市分布密度更大,大型商超分布相对稀疏。(4分)(2)服务范围较小,主要服务周边近距离的居民;服务职能类型少,多为单一的商品零售服务:售卖商品种类较少,多为居民生活性常用商品:服务时间更加灵活,以适应居民随时购物的需求;服务便捷性更强,距离居民住宅近,居民可更便捷、快速地抵达,购物耗时短。(言之有理即可,答出两点,4分)(3)交通干道附近:人口密集区附近。(答出一点,2分)合理性:大型商超运营的门槛较高,需要服务较大的人口量(2分);主干道交叉路口交通较为便利,人流量大,服务范围较广(2分);人口密集区,接近消费市场,能保障有足够的消费人群,提高销售额(2分)。(第1点必答,第2、3点对应趋向性作答,2分)18.(1)早期,河流作为水运通道,为城市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往来,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老城区沿河流布局。(4分)(2)水陆水(3分)》(3)促使新城区沿铁路线布局和发展,城市规模扩大,空间布局更加合理: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促进了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经济增长:加强了该城市与外界的联系,便于城市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城市在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6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19.(1)6月23日14时(4分)(2)(总计4分,仅画对晨线或昏线可得2分)90°N66.5N60N30°N0°30S66.5S60s90°S90'W090E(3)北半球昼长夜短,昼逐渐变短,夜逐渐变长;北半球极昼范围逐渐变小:南半球昼短夜长,昼逐渐变长,夜逐渐变短:南半球极夜范围逐渐变小:赤道昼夜等分。(答出三点,6分)【高一地理·参考答案第2页(共2页)】2024一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必修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章。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3年及以前,我国北方某滨海城市及周边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海陆凤和城市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2023年,该城市局部地区风速和风向出现了明显变化(如图1)。据此完成13题。N▲热岛中心陆地2023年1海洋2023年城市界2013年r2013年城市界图11.下列关于该城市海陆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白天陆地升温慢,海洋升温快,风从陆地吹向海洋B.夜晚陆地降温慢,海洋降温快,风从海洋吹向陆地C.白天陆地升温快,海洋升温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D.夜晚陆地降温快,海洋降温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2.与2013年相比,2023年该城市A.规模扩大,海陆风消失B.热岛效应增强,城市风风力增大C.规模扩大,海陆风风力不变D.热岛效应减弱,城市风风力减小3.该城市局地风速出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局地环流类型的变化B.城市空间位置的变化C.附近温度差异的变化D.海陆分布格局的变化【高一地理第1页(共6页)】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形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层次性特征,大致表现为东部以山地为主,中部以盆地为主,西部为黄土丘陵区,沟壑地貌发育明显。表1示意山西省东、中、西部020年和2023年人口数量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一6题。表1区域2020年人口数/万人2023年人口数/万人人口变化数/万人人口变化幅度东部634.3628.5-5.8-0.91%中部1542.21530.1-12.1-0.78%西部592.9585.4-7.5-1.26%全省3490.43466.0-24.4-0.70%4.山西省人口在空间分布上A.空间分布较为均匀B.区域集中性较强C.受地形制约作用弱D.东部人口数量最多5.山西省人口数量的变化,表明当地A.经济发展活力较强B.劳动力空间流动差C.区域经济差异较小D.就业机会相对较少6.山西省人口数量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A.加剧人口老龄化进程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提升教育资源利用率D.增加基础设施压力住房利用效率指某区域内实际居住人口与区域内住房能够容纳的人口数量之比。图2为我国2010年、2020年城市中心区至远郊区住房利用效率变化柱状图。据此完成7一9题。95%图例 中心区80口过渡区75口近郊区回远郊区7020102020年份图27.2010年我国整体处于城镇化的A.初级阶段B.郊区城镇化阶段C.逆城镇化阶段D.再城镇化阶段8.2010一2020年期间,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A.产业向中心区迁移明显B.实行重中心区发展战略C.城市建成区面积在缩小D.注重分散中心城区职能【高一地理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pdf 山西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