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术者A谓我岁B行在戌将死C使其言D然E吾不及F见儿之立也G后H当以我语告之。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归,指“女子出嫁”,与《归去来兮辞》中“归去来兮”的“归”意思不同。B.烛,名词用作动词,与《种树郭橐驼传》中“早实以蕃”的“实”用法相同。C.矜,指“夸耀”,与《陈情表》中“不矜名节”的“矜”意思不同。D.志,意思是“记”与《项脊轩志》中“余既为此志”的“志”意思相同。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欧阳修的父亲为官廉洁又喜欢救济别人,去世后没有留下一片瓦、一垄地,但欧阳修的母亲守节自誓、衣食自力,将欧阳修抚养成人。B.欧阳修的父亲每逢祭祀时总会哭泣,因其母亲在世时生活困难没能好好奉养,又因每逢有酒水美食时母亲已无法享用遗憾哭泣。C.欧阳修的父亲认为想给死刑犯求一条生路却没能达成,死者和自己都没有遗憾:如果不为死囚求生路,死去的人可能就有遗憾了。D.欧阳修有着悲惨的经历,但幸得母亲抚育,其母“能自守”的原因之一是了解、敬佩欧阳修父亲的人品,与欧父感情深厚。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2)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放言五首·其三①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①公元810年,元稹被贬江陵,写下五首《放言》诗表达自己的心情。五年后,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在贬官途中,也写下五首《放言》诗来奉和。②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武王死后,周公辅佐年幼的成王,位高权重,有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还政于成王。③王莽:西汉外戚,谦恭下士,素有威名。他效仿周公摄政,辅左太子。后篡汉,建立新朝。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一“赠”字很郑重地告诉元稹,解决狐疑可以不用龟甲或蓍草茎占卜这样的方法。B.颈联用周公“恐惧流言”和王莽“谦恭下士”的典故,说明人们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C.尾联写若二人当初死去就会真假难辨,可见人死万事空,只有活着才有改变命运的机会。D.本诗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以议论为主,行文极为曲折,小中见大,耐人寻思。12.诗人通过“试玉”“辨材”之例,用具体事物表现普遍哲理,同时又包含了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三)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计16分)13.根据所给情境,填写诗文。(1)《离骚》中“”体现了屈原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充满了对人民深刻的同情。(2)《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的两句是:“高二语文第6页共8页新疆实验中学 2024-2025 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答案)(卷面分值: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7 8 9 11 17 18 19 20 21 22 23答案 A C D C CEG D B C C B C D C A D二、非选择题:5. ①第一处出现的芦花以“银白”色彩渲染了苇乡 的静谧与纯净,奠定清新自然的基调,为故事的发生营造了 诗意的环境。芦花的洒落暗示人物情感如自然般纯净,为后 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②第二处“铺满芦花儿的小路”是小翠与“他”相会的小 路,芦花象征着二人美好的爱情,含蓄又真挚,小翠踏花而 行,是对爱情的勇敢追求。6. ①小翠是“变革时代的行动者”,她身处变革时 代,正在经历农村改革浪潮;小翠本身性格泼辣、果断,如 她敢于挪用彩礼买鱼苗支持“他”科学养殖;小翠的行动与 芦花塘改造同步,成为改变自身和乡村命运的行动者,体现 了农村女性在改革开放初期的主体意识。 ②翠翠是传统社会的等待者,她生活在上世纪 30 年代的湘西 边城,接触到最多的人就是爷爷;翠翠性格内向、含蓄、胆 怯,面对爱情时隐忍被动;翠翠的命运被传统裹挟,最终只 能孤独地守望渡船,在传统中固守孤独。10.(1)施与利益 虽然不能遍及每一个人,重要的是心要仁爱。(2)他的俸禄虽然很少,常常没有剩余, 他却说:不要把钱财作为我的累赘。12. ①用玉需烧三日验真伪,喻指忠臣要经时间考验;②以豫 章木七年成材,说明识人要长期观察。诗人借物喻理,既表 达对自身蒙冤的愤满,又暗含终将澄清真相的信念,将个人 遭遇升华为普遍的人生哲理13.(1)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2)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3)冲湖叠# # 清嘉(4) 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5)而庭阶寂寂 今已亭亭如盖矣(6)仰观宇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7)实迷途其未远(8)其莳也若子(9)古之人不余欺也(10)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金华14.1. 分析“沸水”构词方式:“沸水”是偏正结构,“沸”是修饰语,用来修饰中心语“水”,表明水处于沸腾的状态 。2. 在文段中找同构词方式的词:文段中的“泡沫”“茶汤”“茶筅”“茶饼”“茶面”“茶盏”等均为偏正结构。以“泡沫”为例,“泡”修饰“沫”,指呈泡状的沫;“茶汤”中“茶”修饰“汤”,指用茶制成的汤。第 1 页 共 2 页15.原句“汤花颜色也常用来评判水丹青的标准之一”存在句式杂糅和成分残缺问题。1. 修改一:“汤花颜色也常作为评判水丹青的标准之一”,将“用来……标准之一”改为“作为……标准之一”,使句式正确 。2. 修改二:整句话完整表述为“汤花颜色也常作为评判水丹青技艺的标准之一”,在“水丹青”后加上“技艺”,使表达的评判对象更明确。16.1. 第①处:根据前文引用陆游诗句,此处应填诗歌名称,结合语境可知是《临安春雨初霁》。2. 第②处:根据前文“沸水冲出的图案幻灭后”以及后文“幻画出新的文字图案”,此处应填“用茶筅再次调制茶汤”,表明再次操作茶筅来实现新图案的绘制。3. 第③处:根据前文“‘水丹青’保存时间的长短是评判其水平的主要标准”以及后文“其品质便越好”,此处应填“保存时间越长”,与前文相呼应,说明保存时间和品质的关系。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语文.docx 语文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