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教学设计
章节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课题 2.2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二政治选必二《逻辑与思维》第二课第二框,在教材中承接第一框对“逻辑”多种含义的阐述 ,是后续学习逻辑思维规则、辩证思维方法和创新思维要求的基石,在构建逻辑知识体系里有重要地位。学习本课帮助学生掌握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树立正确思维的基本准则,纠正逻辑错误,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中,清晰准确表达、严密思考论证,避免思维混乱。 本课主要介绍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强调思维的确定性,避免混淆概念、转移论题;矛盾律注重思维的一致性,排除自相矛盾;排中律要求在矛盾论断间明确表态,反对“两不可”。这些规律为学生构建起逻辑思维的基本框架 ,通过生活实例、逻辑故事等素材,帮助学生理解运用。
二、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积累一定知识,具备初步逻辑思维,但抽象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对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些抽象概念,理解和运用存在困难,易混淆。 教学上,可多引入生活案例,借助故事、时事引导理解;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合作探究,加深对规律的认识,强化逻辑思维。
三、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含义、公式和要求; 2.掌握违反三大规律的逻辑错误类型及表现形式,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要求,分析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逻辑问题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让思维合乎逻辑。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形式逻辑三大规律的作用、含义和要求。 教学难点:区分逻辑矛盾与辩证矛盾,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区别和联系。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导入:同学们,最近宇树机器人火爆全网,到底有多厉害呢?来看六组动图!2025年春晚,它们整齐起舞,动作流畅超惊艳;四足机器人为人民服务,电力巡检、消防救援,复杂环境难不倒;还有机器人能歌善舞,跟人打拳,甚至轻松翻跟头。网友惊叹“这哪是机器人,简直是全能战士”“人类的技能它全会”。从这些评价里,大家有没有发现,对机器人厉害的判断得保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也不能模棱两可。这就和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二课第二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相关,一起探究其中奥秘吧!
总议题:从网友热评宇树机器人,解锁逻辑密码 议学活动1:同一律:概念别“乱跑”
教师活动1: 1.播放视频:《宇树机器人“亚洲式充电”引发热评》。 2.展示议学材料,创设议学情景。 热议的视频中,机器人双手蜷缩胸前,以蹲姿进行充电的拟人化动作,被网友调侃“这不就是亚洲蹲”"刚站起来会不会低电压"和"充电久了会腿麻吗"。这种看似可爱的充电姿势,实际上是宇树科技核心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充电过程中,机器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精确计算重心分布与能量消耗,确保动作既稳定又高效。 这时候,网上冲浪的小一和小二也参与热议中。 小一:这机器人亚洲蹲充电,这平衡技术太牛了! 小二:牛啥,我亚洲蹲都费劲,它肯定也累。 小一:我讲的是机器人技术,和你费不费劲有啥关系? 小二:不都在说亚洲蹲嘛。 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小一与小二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议学活动要求:在此环节中,要求同学们自主思考回答问题,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本框知识回答问题,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 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以热门的机器人话题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对课程内容的兴趣,让学生更积极投入学习。 借小一和小二的对话,自然引出逻辑思维基本要求中同一律的概念。通过分析对话中“亚洲蹲”概念的偷换,让学生直观理解同一律内涵,明白在思维和表达中需保持概念的确定性,避免混淆或偷换概念,增强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议学活动2:矛盾律:观点别“打架”
教师活动2: 1.播放视频:《铁甲拳王觉醒》。 2.展示议学材料,创设议学情景。 网友评价宇树机器人和人打拳击的视频:“宇树机器人太厉害了,出拳又快又准,力量感十足,人类选手完全不是对手;但看着视频里机器人被人类打得节节败退,反应迟缓,根本比不上人类灵活。”展示议学问题: 3.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这段评价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问题二:它违背了逻辑规律中的哪一条?结合内容详细说明。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播放《铁甲拳王觉醒》视频,以直观、吸睛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快速将学生带入机器人与逻辑思维关联的学习情境。 通过展示网友对机器人拳击表现评价中的矛盾表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直观理解矛盾律的内涵,即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培养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议学活动3:排中律:思维别“模糊”
教师活动3: 1.播放视频:《关于四足宇树机器人的宣传片》。 2.展示议学材料,创设议学情景。 网友说:“有人觉得宇树机器人能在复杂环境作业,实用性超高;可也有人觉得它操作复杂、成本高,实用性很低。我看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宇树机器人既不能说实用,也不能说不实用。” 3.展示议学问题: 问题一:上述网友评价存在什么逻辑错误? 问题二:这违背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结合材料说明。 4.议学活动要求:结合材料思考问题,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相应地方做好笔记,掌握知识点。
设计意图: 播放机器人宣传片,用新奇有趣的内容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让他们对机器人及相关话题产生浓厚兴趣,为后续学习营造积极氛围。 借助网友评价中对宇树机器人实用性的矛盾观点,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在分析错误、判断违背的逻辑规律过程中,深刻理解排中律概念,即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小结:
学以致用: 1.某地一家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盗窃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丁 B.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C.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就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D【详解】ABCD:根据材料信息,乙和丁是矛盾关系,二者不能同真,必有一假,因此甲和丙是真的,丙是案犯,根据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肯定前件,可以必然的肯定后件,因此丁是主犯,由此可知,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D入选,ABC不选。 故本题选D。 2.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近年来,美国在国际舞台频频上演“双标秀”,一方面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产能过剩”,生产的产品大大超过了中国国内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国的苹果手机、微软系统、波音飞机等却大量销往全球各地,每一样都远超美国国内需求。下列与美式双标所犯逻辑错误一致的有 ①小明想要成为一名电信网络工程师,他的爸爸妈妈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②小刚认为小丽的作品不够完善,小丽觉得小刚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③小红说:“我文章中的观点绝对无误,但可能存在一些不够成熟准确的想法。” ④小华说:“我完全忘记之前的事了。”小伟说:“什么时候忘记的?”小华说:“3月18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详解】美国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等的出口,认为是“产能过剩”,但对本国的苹果手机、微软系统等的出口却不认为是“产能过剩”。美式双标是自相矛盾的体现,违反了矛盾律。 ①“既不支持也不反对”代表中立,小明的爸爸妈妈并没有犯逻辑错误,①排除。 ②:小丽将小刚对作品的批评偷换成了对自己努力的否定,回避了讨论作品本身的问题,偷换了论题,违反了同一律,②排除。 ③:“绝对无误”与“存在一些不够成熟准确的想法”前后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③正确。 ④:如果完全忘记了之前的事,那么不应该记得遗忘的具体时间,小华的说法前后自相矛盾,违反了矛盾律,④正确。 故本题选D。 3.某天,甲到饮品店买奶茶,他问售货员:“请问你们的会员卡怎么办理 ”售货员说:“满32免费办理。”他说:“那算了吧,我今年才28。”下列与甲违背的逻辑思维要求相同的是( ) ①小明说:“我比你游得快。”小王说:“你再快能有奥运冠军快 ” ②张三说:“体育好,在于天赋。”李四反驳道:“体育好,不在于天赋。” ③李某说:“据我所知,关于田某的消息都是假的。”又说:“我这个消息是真的。” ④小文问:“你怎么看在城市里燃放烟花爆竹 ”小刚答:“我趴窗户边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详解】售货员所说的“满32”是指消费金额“满32”,但甲却将其理解为年龄“满32”,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 ①:小王将关于自己与小明谁游得快的讨论转移到了小明与奥运冠军谁游得快上,犯了“偷换论题”的错误,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①符合题目要求。 ④:小文问的“你怎么看在城市里燃放烟花爆竹”,显然是询问对这件事的看法,而小刚答的“我趴窗户边看”则说的是如何观看,小刚偷换了多义词“看”的意思,属于偷换概念,违背了思维的确定性要求,④符合题目要求。 ③:李某说自己的消息是真的,则其所说“关于田某的消息都是假的”应该为真,但李某所说的话也是关于田某的消息,故“关于田某的消息都是假的”与“我这个消息是真的”不可能同真,李某犯了“自相矛盾”的错误,违背了矛盾律,③不符合题目要求。 ②:张三与李四围绕“体育好,是否在于天赋”的话题,发表意见,没有违背逻辑规则,②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本题选B。
2 / 2(共34张PPT)
[动画表[动画表情]情]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IOWMQZVnLHC6A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IOWMQZVnLHC6AHoo0dnlcrbgHrlwicmxGhlfazhLzQwJ8YlCgeaENBA/640 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Hoo0dnlcrbgHrl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IOWMQZVnLHC6AHoo0dnlcrbgHrlwicmxGhlfazhLzQwJ8YlCgeaENBA/640 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icmxGhlfazhLzQwJ8YlCgeaENBA/640 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PeQxfwflafHtzzovZxicIia7aH1lS9zCQqhcHp4rQfE6qDB4zw1RpsWg/640 wx_f[动画表情][动画表情]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
火爆全网的宇树机器人,究竟有多厉害?
2.1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从网友热评宇树机器人,
解锁逻辑密码
[动画表[动画表情]情]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IOWMQZVnLHC6A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IOWMQZVnLHC6AHoo0dnlcrbgHrlwicmxGhlfazhLzQwJ8YlCgeaENBA/640 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Hoo0dnlcrbgHrl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IOWMQZVnLHC6AHoo0dnlcrbgHrlwicmxGhlfazhLzQwJ8YlCgeaENBA/640 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wicmxGhlfazhLzQwJ8YlCgeaENBA/640 wx_f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vS8d7XmQ8yWgx1MIUDK3dSLWPHdnpspPeQxfwflafHtzzovZxicIia7aH1lS9zCQqhcHp4rQfE6qDB4zw1RpsWg/640 wx_f[动画表情][动画表情]mt=gif&from=appmsg&tp=wxpic&wxfrom=5&wx_lazy=1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1.深入理解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的含义、公式和要求;
2.掌握违反三大规律的逻辑错误类型及表现形式,学会运用逻辑思维基本要求,分析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见的逻辑问题。
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通过学习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认识世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公共参与:自觉遵循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让思维合乎逻辑。
总议题:从网友热评宇树机器人,解锁逻辑密码
同一律:概念别“乱跑”
排中律:思维别“模糊”
矛盾律:观点别“打架”
1
2
3
同一律:概念别“乱跑”
01
议学情境一
热议的视频中,机器人双手蜷缩胸前,以蹲姿进行充电的拟人化动作,被网友调侃“这不就是亚洲蹲”"刚站起来会不会低电压"和"充电久了会腿麻吗"。这种看似可爱的充电姿势,实际上是宇树科技核心技术的集中体现。在充电过程中,机器人通过多传感器融合算法精确计算重心分布与能量消耗,确保动作既稳定又高效。
这时候,网上冲浪的小一和小二也参与热议中。
小一
小二
这机器人亚洲蹲充电,这平衡技术太牛了!
牛啥,我亚洲蹲都费劲,它肯定也累。
我讲的是机器人技术,和你费不费劲有啥关系?
不都在说亚洲蹲嘛。
议学任务:小一与小二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议学活动一
议学任务:
小一与小二的对话中有没有逻辑问题?谈谈你的理由。
议学提示:
议学提示:
在小一(A)与小二(B)的对话中,B存在逻辑错误。
理由:A说的“亚洲蹲充电”重点在于强调机器人充电姿势中体现的平衡技术,而B把“亚洲蹲”的概念从机器人的技术范畴偷换成了人做亚洲蹲的感受,将两个不同概念混为一谈,违反了同一律,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必须前后一致)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确定性的思维。
(2)要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事实和规律,必须让思维确定下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不能游移不定。
2.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3.同一律的要求
(1)常用公式:“A是A”。 (A既可指代概念,也可指代判断)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如果是真的,就是真的;如果是假的,就是假的。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必须保持自身同一性。不能混淆概念,也不能转移论题。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必须前后一致)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故意违反同一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叫作“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
混淆概念
答非所问
①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②在使用判断的过程中没有遵守同一律,将会出现“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逻辑错误。
案例1(示例评析):
买家:“你这里有好茶吗?”
服务员:“我这儿全是好茶,
从来不卖变质茶?
案例2:
某领导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时间不多了,简单讲几句吧。今天是安全生产会议,我讲几个与之有关的问题:一、关于绿化问题;二、关于计划生育”…。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一、同一律:思维的确定性要求(必须前后一致)
5.同一律的条件性(运用同一律应该注意的问题)
①在不同的时间或不同的条件下,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概念或判断,同一律并不要求它们一定是同一的。
②同一律并不否认认识对象的复杂多样性及其变化发展。它所反对的,只限于在时间、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意变更概念或判断。
不违反同一律例子:
1.小李之前是农业户口,现在转成非农户口了。
2.小张去年还是小学生,现在已是中学生了。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练习
1.甲说:“好烦呀,我想静静。”乙很疑惑的问道:“静静是谁,你和静静什么关系?”
2.人存在几百万年了,而你没存在几百万年,所以你不是人。
3.甲对乙说:“你那么有钱,居然能在路边吃麻辣烫。”乙疑惑的说到:“不在路边吃,难道在路中间吃?”
4.小张去年还是团员,现在已经是党员了。
从逻辑的角度,思考以下案例是否犯逻辑错误?
偷换概念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没有逻辑错误
矛盾律:观点别“打架”
02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议学情境二
网友评价宇树机器人和人打拳击的视频:“宇树机器人太厉害了,出拳又快又准,力量感十足,人类选手完全不是对手;但看着视频里机器人被人类打得节节败退,反应迟缓,根本比不上人类灵活。”
议学任务:
1.这段评价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2.它违背了逻辑规律中的哪一条?结合内容详细说明。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议学活动二
议学任务:
1.这段评价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2.它违背了逻辑规律中的哪一条?结合内容详细说明。
议学提示:
1.评价中既说机器人厉害,人类不是对手,又说机器人被人类打得节节败退,存在自相矛盾的逻辑问题。
2.违背了矛盾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机器人在拳击比赛中的表现,同时作出了“很强,人类不是对手”和“很弱,比不上人类”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
(1)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一致性的思维。
(2)要避免思维出现不融贯一致的逻辑错误,就要遵循矛 盾律的要求。
2.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1)常用公式:“A不是非A”(不能自相矛盾)
(2)基本内容: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 “A”和“非A”(表示对A否定的论断)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3.矛盾律的要求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两可)。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违反矛盾律要求的逻辑错误叫作”自相矛盾”(两可)。
例:同一个几何图形,不能既用“三角形”又用“非三角形”来反映。
例: 我是中国人,也不是中国人。根据矛盾律,对这两个判断不能同时肯定。
①“概念”角度,矛盾律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同一个对象不能同时用两个相互矛盾的概念来反映。
②“判断”角度 ,矛盾律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对象,不能同时作出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5.运用矛盾律应该注意的问题
(1)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不同于唯物辩证法所讲的事物的客观矛盾。矛盾律及其要求是就同一时间、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论断而言的,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2)客观事物是发展变化的,此事物可以变成彼事物。从不同时间、不同方面对同一事物所作的相反论断,并不是自相矛盾的。
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的错误反映。
辩证矛盾(客观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例子:“雷锋是平凡的,又是伟大的”。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二、矛盾律:思维的一致性要求(不能自相矛盾)
6.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区别 思维中出现的自相矛盾,是思维混乱的一种表现。 指事物同时具有两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属性,是事物的客观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
允许逻辑矛盾则是诡辩论的特征。 承认辩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作的具有矛盾关系的论断,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 事物固有的矛盾二重性的判断,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从不同方面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并不违反矛盾律。
联系 逻辑矛盾(自相矛盾)的论断是对客观实际矛盾的错误反映。遵守矛盾律的要求是正确把握客观矛盾的必要条件。任何科学都要求排除逻辑矛盾,而任何学科又都要求认识事物本身的辩证矛盾。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练习
下列论断哪些是属于逻辑矛盾,哪些是辩证矛盾?
01
02
03
04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这几周的军训太紧张了但已经不知不觉地过去了。
人类的认识能力既是
无限的,又是有限的。
小明想画一个方的圆
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
辩证矛盾
辩证矛盾
排中律:思维别“模糊”
03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议学情境三
网友说:“有人觉得宇树机器人能在复杂环境作业,实用性超高;可也有人觉得它操作复杂、成本高,实用性很低。我看这两种观点都不对,宇树机器人既不能说实用,也不能说不实用。”
议学任务:
1. 上述网友评价存在什么逻辑错误?
2. 这违背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结合材料说明。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议学活动三
议学任务:
1. 上述网友评价存在什么逻辑错误?
2. 这违背了什么逻辑规律?请结合材料说明。
议学提示:
1. 犯了“两不可”错误,对“宇树机器人实用”和“宇树机器人不实用”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都予以否定。
2. 违背排中律。排中律要求在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中必有一真,不能都否定。材料中网友否定了关于机器人实用性的两种矛盾观点。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不能骑墙居中)
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
合乎逻辑的思维是具有明确性的思维。逻辑思维既要排除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也要反对在“是”与“非”之间骑墙居中,在矛盾关系的论断之间持“两不可”的态度。
2.常用公式和基本内容
3.排中律的要求
(1) 常用公式:“A或者非A”(不能骑墙居中)
(2) 基本内容: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也就是说,不能同时否认“A”,又否认“非A”,对“是”与“非”各打五十大板。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不能骑墙居中)
4.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两不可”
我不赞同这样,也不赞同那样。
例子:
我不认为世界上有鬼,也不认为没有鬼。
例子: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于一定领域的某一个对象,或者用概念“A”来反映,或者用概念“非A”来反映,二者必居其一。
①“概念”角度,排中律要求:
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同一个对象的断定,或者是“A”,或者是“非A”,二者必居其一,必须承认其中一个是真的,不能同时否定。
②“判断”角度,排中律要求: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三、排中律:思维的明确性要求(不能骑墙居中)
5.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
矛盾律表明,论断“A”和“非A”必有一假 不能同真;
排中律进一步表明,“A”和“非A”必有一真 不能同假。
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谁说我不去
甲:你去,请登记吧。
乙:我要是去,早就登记了。
甲:那么,你是不去呀
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甲:下周去香山看红叶,你去吗
乙:我去,也不去。
甲:你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乙: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同时否定了去和不去,违背了排中律。
(两不可)
同时肯定了去和不去,违背了矛盾律。
(自相矛盾\两可)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知识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关系
关系 矛盾律 排中律
区别 含义不同 公式“A不是非A”来表示矛盾律的内容,不能同真,其中必有一假 公式“A或者非A”来表示排中律的内容,不能同假,其中必有一真
要求不同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 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成立(不能都肯定,必有一假) 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不能都否定,必有一真)
错误不同 “自相矛盾”(“两可”) “两不可”
作用不同 以真推假,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真,则另一个必假,强调假,常用于反驳 以假推真,即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判断,如果一个假,则另一个必真,强调真,常用于证明
联系 矛盾律与排中律都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人们在运用概念、进行判断、 进行推理时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则,它们从不同侧面保证思维的确定性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练习
确定犯罪嫌疑人是甲、乙、丙、丁中的一人。四人口供如下:
甲:我不是罪犯
乙:丁是罪犯
丙:乙是罪犯
丁:盗车的不是我
(1)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真话,则罪犯是谁?
乙和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供词是真,根据排中律,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必有一真,这唯一的真话在乙和丁中,则甲、丙的供词为假。甲说他不是罪犯为假,因此甲是罪犯。
(2)假定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罪犯又是谁?
乙和丁供词相互矛盾,假定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根据矛盾律,两个相互矛盾的思想不能同真,乙和丁中必有一假,则甲、丙为真话。甲说我不是罪犯是真话,则甲不是罪犯;丙说的话为真,因此乙是罪犯。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知识整合: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关系
3
1
4
2
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基本规律:
6.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基本要求:
合乎逻辑的思维具有确定性、一致性、明确性。
来源:
这些基本规律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认识客观事物的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既认识到客观事物的规律,也认识到事物自身的规律。
重要性:
实践证明,只有遵循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才有可能成为科学的思维,而违背形式逻辑基本规律的思维,不可能是科学的思维。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知识整合:三大逻辑基本规律
规律名称 基本内容 公式 适用范围 要求 逻辑错误
同一律 思想自身同一 A是A 概念和判断 确定性 偷换概念
偷换论题
矛盾律 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真 (可以同假) A不是非A 矛盾判断反对判断 一致性 (必有一假) 自相矛盾(两可)
把错误当正确的
排中律 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同假 (可以同真) A或者非A 矛盾判断 明确性 (必有一真) 两不可
(把正确排除了)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情感升华
从网友对宇树机器人评价中,可了解到逻辑思维基本要求体现在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这启发我们在生活里表达与思考要概念明确、判断一致且不模棱两可,才能有效沟通、正确决策 ,避免陷入思维误区。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总结
一、同一律:
思维确定性要求
2.2
思维逻辑的
基本
要求
1.遵循同一律的理由
2.公式和基本内容:A是A
3.同一律的要求
4.违反同一律所犯的逻辑错误:偷换概念或论题
5.同一律的条件性
二、矛盾律:
思维的一致性要求
三、排中律:
思维的明确性要求
1.遵循排中律的理由
2.公式和基本内容:A或者非A
3.排中律的要求
4.违反排中律的要求所犯的逻辑错误:两不可
5.排中律和矛盾律的区别
6.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
1.遵循矛盾律的理由
2.公式和基本内容:A不是非A
3.矛盾律的要求
4.违反矛盾律所犯的逻辑错误:自相矛盾
5.运用矛盾律应该注意的问题
6.逻辑矛盾和辩证矛盾的关系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练习
1.某地一家珠宝店失窃,甲、乙、丙、丁四人涉嫌盗窃被拘审。四人的口供如下:
甲:案犯是丙。
乙:丁是案犯。
丙:如果我作案,那么丁是主犯。
丁:作案的不是我。
如果四个口供中只有一个是假的,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丁 B.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丙
C.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就是丙 D.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是丙和丁
D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练习
2.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近年来,美国在国际舞台频频上演“双标秀”,一方面指责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产能过剩”,生产的产品大大超过了中国国内的需求;另一方面,美国的苹果手机、微软系统、波音飞机等却大量销往全球各地,每一样都远超美国国内需求。下列与美式双标所犯逻辑错误一致的有( )
①小明想要成为一名电信网络工程师,他的爸爸妈妈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②小刚认为小丽的作品不够完善,小丽觉得小刚否定了自己的努力
③小红说:“我文章中的观点绝对无误,但可能存在一些不够成熟准确的想法。”
④小华说:“我完全忘记之前的事了。”小伟说:“什么时候忘记的?”小华说:“3月18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动画表情][动画表情]
课堂练习
3.某天,甲到饮品店买奶茶,他问售货员:“请问你们的会员卡怎么办理 ”售货员说:“满32免费办理。”他说:“那算了吧,我今年才28。”下列与甲违背的逻辑思维要求相同的是( )
①小明说:“我比你游得快。”小王说:“你再快能有奥运冠军快 ”
②张三说:“体育好,在于天赋。”李四反驳道:“体育好,不在于天赋。”
③李某说:“据我所知,关于田某的消息都是假的。”又说:“我这个消息是真的。”
④小文问:“你怎么看在城市里燃放烟花爆竹 ”小刚答:“我趴窗户边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