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口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期末测试历史(人教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答题卡
一、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
1 CAJ CB]CC]CD]
6 CA]CB]CC]CD]
11[A][B1[C1[D1
2 CAJ CB]CC]CD3
7 CA]CB]CC]CD]
12CA][B][c][D]
3 CAJ CB]CCJ CD]
8 EA]CB]CC]CD]
13CA][8][c1[D]

(3)
非答题区域
4CA][B][C][D]
9 CA]CB]CC]CD]
14 CAJ C8]CCJ CD]
5 CA]CB]CC]CD]
10 CAJ CB]CCJ CD]15 CAJ C8]CCJ CD3
■■■■■■■■■■■■■■■■■■
(4)
二、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16.(1)
18.(1)
(4)】
(2)
(5)
(3)
20
(3)
(4)

19.(1)
(2)

17.(1)
(3)
(2)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三十)-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期末测试历史(人教版)
参考答案
-、1.A2.D3.B4.B5.D6.B7.A8.B9.A10.D11.A12.C13.A
14.B15.B
二、16.(1)我国的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因难。文化大苹命。粉碎江青反苹命集团。(2)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世界贸易组织。(3)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
境。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公
报》、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一例即可)一国两制。
(4)民富国强;雏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成为维
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等。(符合题意即可)
17.(1)毛泽东。开国大典。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2)邓小平。伟大的政治家、改革
家,我国改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等。(符合题意即可)进一步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点即可)(3)钱学森、邓稼先。(一位即可)东方
红一号。(4)爱国爱民、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等。(符合题意即可)
18.(1)古埃及文明。尼罗河流域。太阳历。(2)印度河流域。有助于了解古代印度社
会的基本风貌。(3)亚历山大东征。《荷马史诗》。(4)我们要尊重各国各地区的文
明,雏护文明的多样性;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推动不同文
明的平等交流、相互学习借鉴等。(符合题意即可)
19.(1)重工业。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2)中共十四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两
例即可)(3)中共十八大。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例即可)(4)神舟五号。听党指挥、能打胜仗、
作风优良。(5)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改苹开放
是强国之路;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特合题意即可)
20.(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赎买政策。实现
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
民的劳动热情,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
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这对雏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
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县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美定了基
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写出三例史实并加以论述,6分,论述部
分不要重复材料中语句)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
的不竭动力: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等。(符合题意即可,1分)(2)史论结合,表述成
文,字数120字左右。(1分)
一(三十)一八年下·历史(省命题)
(三十》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期末测试历史(人教版)
0
2


总分
5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线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2.严守潜伏纪律,纹丝不动,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的志愿军战士是

A.杨靖宇
B.赵登禹
C.黄继光
D.邱少云
3.“到1952年底,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

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000多万吨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材料中描述的成果得益于
A.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公私合营的开展
D.经济特区的建立
4.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的是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C.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5.“一位学者说:1980年中国打开了第一扇窗…之后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
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材料描述的是我国
线
A.农村生产力的解放
B.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C.城市改革全面展开
D.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6.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国家主席的是

A.华国锋
B.习近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7.1988年1月,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来到祖国大陆。这是由于台湾当局在1987年被
迫调整了

A.“三不”政策
B.对外开放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两个凡是”的方针
8.率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的是
A.聂荣臻
B.周恩来
C.朱德
D.刘少奇

9.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是

A.屠呦呦
B.莫言
C.翟志刚
D.焦裕禄
10.人们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能“吃好”,讲究营养均衡。这一现象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前
B.三大改造时期
C.改革开放前
D.改革开放后
历史试卷第1页(共4页)
八年下·历史(省命题)
(三十)
11.下列属于古巴比伦王国给人类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的是
A.《汉漠拉比法典》
B.万神庙
C.《十二铜表法》
D.佛教
12.“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要纳税,供养婆罗门和刹帝利.”由此可见古代印度()
A.物质文明灿烂
B.外族势力强大
C.社会等级明显
D.佛教主张忍耐
13.雅典政治家伯里克利认为,在民主政治中,贫困不能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城邦公共事务。
下列选项中能体现这一主张的是
A.给参政公民发放津贴
B.编制“儒略历”
C.打败对手,控制元老院
D.创立“元首制”
14.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的是
A.设立保民官
B.斯巴达克起义
C.罗马灭掉迦太基
D.罗马征服东地中海地区
15.逻辑学的创立者是
A.德谟克利特
B亚里士多德
C.释迦牟尼
D.苏格拉底
得分
评卷人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大跃进”的严重后果、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内乱,
西方以一种悲观视角来看待中国。
材料二:1978年以来,伴随着改草开放,中国经济持续发展。202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
总额约为2001年的9.1倍,从世界第六位跃居第一位。”
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展开积极的外交活动,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了一个
良好的外部环境…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20世纪90年代道过外
交谈判等措施,成功收回港澳地区的领土主权…今天,中国已与世界上180多个国
家建交,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
(1)材料一中的“‘大跃进'的严重后果”指的是什么?材料中的“十年内乱”指的是哪一
事件?该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么?(3分)
(2)材料二中的“改革开放”是以哪次会议为开端的?材料中对外贸易的变化与2001
年中国加入哪一经济组织有关?(2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有什么影响?请写出一例
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外交成就。材料中的“收回港澳地区的领土主权”得益于哪一
构想的指导?(3分)
(4)你认为当今中国应塑造怎样的国际形象?(1分)


座位序号
历史试卷第2页
(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