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大兴区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初一语文试题2025.06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班级、姓名和准考证号(ID号)。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我国古今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就,感受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培养民族自豪感,初一年级开展了“古今共耀·智创未来”主题科技节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活动一 探寻古代科技之光1. 古代科技成就探索小组收集了中国古代重要科技成就。下面是这个小组写的文字介绍,请阅读后完成各题。中国古代科技以持续数千年的创新智慧,不断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战国李冰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首创无坝引水系统,至今哺育成都平原;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知识传播如浩瀚星河般流淌千年;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让文字挣脱雕版束缚,文明如蒲公英般播撒全球;火药的轰鸣声震憾了沉寂的战场,从而重塑了世界格局;司南磁针恒定指北,为人类航海刺破了千年迷雾。从四大发明到都江堰,使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印证了创新是文明进步的动力。(1)检查文段,你发现了一处书写错误。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表达的是“喂养、滋养”的意思,所以“哺育”一词中有错字。B.因为表达的是“广阔、广大”的意思,所以“浩瀚”一词中有错字。C.因为表达的是“约束、限制”的意思,所以“束缚”一词中有错字。D.因为表达的是“震动、震惊”的意思,所以“震憾”一词中有错字。(2)小组成员发现文段画线句存在两处表达欠妥,请你修改。活动二 走近现代科技之星2. 学校图书馆布置了“中国现代科技成就”展区。下面为展区的“引言”部分,阅读后完成各题。①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代代中国科学家如期而至,在科技长卷上书写了东方传奇。本次展览分为“歌颂奠基者”“开拓者之光”“攀登者之志”三个篇章。②航空航天领域,王永志院士鞠躬尽瘁,带领团队设计“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托举“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让中国成为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深海探测领域,“奋斗者号”总设计师叶聪锲而不舍,率领团队打造万米级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标志着中国深海装备技术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在药学和医学领域,“青蒿素之母”屠呦呦深耕传统医药典籍,从青蒿中萃取出抗疟神药,让中医药焕发新生,她也成为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这些科学家们以至死不懈的精神,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让中国科技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③本次展览 ① 是对往昔辉煌科技成就的致敬, ② 承载着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新时代奋斗者勇攀高峰的使命。中国科技创新期待着时代青年续写崭新篇章。(1)文段中画线句子包含有展览三个篇章的名字,有一个与其他两个结构不一致,请将其修改一致。答:______(2)你检查了文段中成语使用的情况。下列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期而至 B.鞠躬尽瘁 C.锲而不舍 D.至死不懈(3)“深耕”指土壤耕作中加深耕层,以提高地力,是改良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文段内容,“深耕”一词的语境义是_____。(4)结合语境,在文段中填入关联词语,使其表达连贯,逻辑合理。你认为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C.只要……就…… D.不仅……而且……活动三 体验科技生活之便3. 参观科技生活体验馆后,有同学撰写了“体验手记”。请阅读后完成各题。步入科技生活体验馆,科技气息便扑面而来。①在智能家居区,语音助手“小智”正用童声讲解唐诗;扫地机器人则在角落默默耕耘。②在体感游戏区,男生们对着空气奋力挥拍,屏幕里的网球如一道闪电划过天际【甲】③女生们在AR试衣镜前挥手,瞬间换上华美汉服。健康管理区科技感十足:身影掠过检测镜,即时提示用眼情况;AI问诊台前,轻诉症状,瞬间生成堪比名医亲诊的详尽报告【乙】④科技已悄然融入生活,让居家生活智慧便捷,让交互体验生动有趣,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1)有同学对【甲】【乙】两处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疑问,你认为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2)文段中第①—④句从修辞的角度判断,下列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活动四 共筑时代科技之梦从都江堰的千年智慧到“奋斗者号”的深海探索,科技始终是文明进步的阶梯。古代先贤以实践创新点亮智慧,今日科学家以不懈奋斗的精神勇攀高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______。4. 为助力科技节,学校网站发起了“青春宣言——共筑科技强国梦”线上倡议活动。你用上“传承”“探索”“贡献”三个词,在语段横线处写一句话,向同学们发出倡议。二、古诗文阅读(共20分)(一)(共5分)5. 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2)_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刘禹锡《陋室铭》)(3)水陆草木之花,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4)在机器人迷宫挑战中,小兴设计的程序多次在复杂弯道处陷入“死循环”,正当他打算放弃时,队友小鸣提出用传感器重新定位的新思路。经过调试,机器人顺利抵达终点。这让小兴不禁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二)(共7分)阅读《望岳》与《登飞来峰》,完成各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6. “君子登高必赋”,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登上高处时,常吟诗作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望岳》以“①______”一字化静为动,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两句,表达青年杜甫②______和豪迈的气概。《登飞来峰》以“千寻塔”营造出接近天宇、超越尘俗的空间感,以“③______”二字展现王安石的自信与魄力,情感基调刚健昂扬。7. 下列对两首诗的阅读鉴赏,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岳》首句先以问开篇,后写远观泰山绵延不尽的感受,从侧面烘托出泰山雄伟高大。B. 《登飞来峰》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先实写塔之雄伟,后虚写听闻鸡鸣见旭日东升壮景。C. 《望岳》中“决眦”二字表现了诗人着迷眼前百鸟归林的景象和对“归鸟”命运的关注。D. 《登飞来峰》中“自缘身在最高层”揭示出前句之因,蕴含“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8. 两首诗都写到了“云”。结合诗中画线句,分析“云”这个意象在两首诗中不同的内涵与作用。(三)(共8分)阅读《活板》,完成各题。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9.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 持就火炀之 菊之爱 何陋之有 无丝竹之乱耳B. 以纸帖之 每韵为一帖 昨夜见军帖 俯首帖耳C. 薄如钱唇 字平如砥 日初出大如车盖 如数家珍D. 火烧令坚 持就火炀之 用讫再火令药镕 出门见火伴10.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理解:铺设药料,一是为了加热后能粘住字印,二是为了使字印平整一致。【乙】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理解:说明活板只适合大规模印制,强调了其并不比雕版印刷简易的事实。【丙】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理解:用比较的方法说明用胶泥刻字的优点,也体现了拆版很灵活的特点。11. 根据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内容。【链接材料】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①。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盆。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凡煎卤②未即凝结,将皂角③椎碎,和粟米糠二味,卤沸之时投入其中搅和,盐即顷刻结成。盖皂角结盐犹石膏之结豆腐也。(取材于宋应星《天工开物》)注:①牢盆:煮盐器。②卤:卤水,用来提取食盐的水。③皂角:又名皂荚。能发泡,可絮凝卤水中的杂质以促进食盐结晶析出。近代已改用明矾做絮凝剂。“活板”的创新充分体现在一个“活”字上。这个“活”贯串“活板”制作印刷的全过程:“①_____ ”,说明制字环节的字是活的;“密布字印”,说明②______环节是灵活的;“二铁板”“更互用之”,说明③______环节也是活的……而“活”的背后是劳动者的智慧。“链接材料”中,在煮熬的盐卤还未凝结成盐之时,劳动者将④______投入沸腾卤水之中搅和,从而促进了盐的结成,这充分体现了劳动者来自生产实践的智慧。三、整本书阅读(5分)12. 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技巧,常见的两种形式是横向对比和纵向对比。在人物塑造上,横向对比是指同一时空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纵向对比是指同一人物在不同时空下的前后对比,其目的是突出人物特点,深化主题理解。请从《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任选一部,结合具体人物和相关情节,选择一种对比形式,说说作品运用对比手法的效果。(100字左右)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共7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①2025年2月20日,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日前地下10910米成功完钻,首次发布万米以下取得的岩芯标本,圆满完成科学探索和发现油气两大任务。这一壮举标志着我国在“深地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②中国在深地探测领域成绩亮眼,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关键因素。国家高度重视,政策引领与资金支持为其筑牢根基,如《“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发展深地战略高技术,大量资金随之投入,吸引各方投身其中。技术创新更是核心驱动力,面对难题,科研人员不断钻研,智能化岩心分析系统获多国专利;量子重力梯度仪精度达国际领先,“人工智能+地质”交叉模式展现突破潜力;研发先进装备与技术,如全球首台1.2万米特深井自动化钻机等,攻克高温高压等瓶颈。此外,团队协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科院联合百余家机构实施“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中国石油集团联合各方数万人集智攻关,各展所长,高效推动深地探测项目前行,“深地塔科1井”完钻便是例证。材料二①在人类追寻清洁能源的征途上,中国“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技术工程(EAST)犹如一颗耀眼新星,连续刷新世界纪录。自1984年建成“中国环流一号”,到2025年“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中国核聚变研究跨越发展40年。2025年5月,EAST完成等离子体温度达到1.17亿摄氏度,在高约束模式(H模)下持续了1066秒的“高质量燃烧”,再创世界新纪录。中国与世界各国对比可见,______。②瞩目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政策扶持与资金投入。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核聚变研究自1984年便纳入“863计划”,累计投入超200亿元,为关键技术突破奠定坚实基础,还对国内装置研发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技术的突破与创新是取得成就的动力保障。面对技术难题与国外封锁,科研人员自主研发,突破超导技术等一系列关键难题:中科院团队在零下269℃环境中研制出性能领先的国产超导缆线,青年科学家开发出0.01毫米级精度的AI控制系统。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也为我国核聚变研究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承担着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12%核心部件研制,主导亚洲聚变联盟并向全球开放实验平台。既吸收先进经验,加速了技术提升,又推动自主技术反哺国际标准制定。在这种战略引领下,中国在“人造太阳”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从“跟跑”迈向“领跑”,为全球能源发展贡献力量。表1各国超导托卡马克稳态运行技术统计表国家 装置名称 最高运行时间 温度中国 EAST(东方超环) 403秒(2023年,高约束模式) 1.2亿℃日本 JT-60SA 51秒(2023年) 1亿℃韩国 KSTAR 30秒(2021年) 1亿℃俄罗斯 T-15MD 60秒(2022年) 0.8亿℃美国 SPARC(在建) 目标:100秒(2025年) 设计目标:1亿℃材料三①自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中国稳步推进“三步走”战略。2003年神舟五号实现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022年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2024—2025年,神舟十八号、十九号、二十号等任务接续开展,不断突破新高度。②党中央的高瞻远瞩与坚定支持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对国际竞争与挑战,国家果断决策开启载人航天征程,从战略高度引领发展方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可控是中国载人航天的生命线。面对国际技术封锁,航天科研团队勇于创新,攻克飞船返回控制、空间交会对接、再生生保系统等1000余项关键技术,国产化率超过95%;天和核心舱配备的霍尔电推进系统、柔性太阳翼等设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打破了技术封锁。同时,全国一盘棋的协作精神至关重要,载人航天工程涉及众多领域与部门,全国5000余家单位协同攻关,紧密配合,凝聚起强大合力,形成火箭100%发射成功率、航天员全科目严苛训练等系统性突破,共同推动工程稳步前行,彰显“万人一杆枪”的协作精神。13. 根据材料二的文字内容和表1的信息,在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下列恰当的一项是( )A. 中国超导托卡马克稳态运行技术逐年提高。B. 中国超导托卡马克稳态运行技术世界领先。C. 美国超导托卡马克稳态运行技术优于日韩。14.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深地塔科1井”成功完钻的壮举标志着我国在“深地探测”领域的技术跨越。B. 中科院研制出性能领先的国产超导缆线,为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C. 中国航天团队通过攻克关键技术和领先世界的设备,打破了国际航天技术封锁。15. 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我国能在“深地探测”“可控核聚变”“载人航天”三个方面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是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每空不超过15字)(二)(共13分)阅读《夜来香》,完成各题。夜来香①月光漫过场院时,夜来香开花了。深紫色的花瓣卷着细边,像被岁月吻过的唇印,每到戌时便轻轻张开,把积攒了一日的香魂散在风里。父亲说这花“守时”,像庄稼人踩在节气上的脚步——清明播种,端午锄草,中秋收割……分毫不差。②场院里的石板缝里,还留着去年秋收时洒落的谷粒,被月光镀上一层银边。那些谷粒,深深埋进土地,等待着下一个轮回的绽放。夜来香也是如此,每日守着固定的时辰,将时光的韵律演绎得恰到好处。③玉米地在月光里泛着深绿,叶片舒展开被烈日拧出的褶皱,蝈蝈的叫声裹着热浪涌来。母亲摇着蒲扇的手忽然顿住:“该落雨了。”她腕间的银镯子磕在竹椅上,惊飞了一朵停在夜来香上的蛾。那只蛾扑棱棱地飞向夜空,在月光里划出一道忽明忽暗的弧线。我蹲在花旁,看它茎秆上细密的绒毛沾着露水,想起奶奶说过:“夜里开花的草木,都是替月亮守夜的孩子。”此刻的夜来香,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场院的宁静,在月光的怀抱里,散发着独属于自己的光芒。④姐姐端来半盆水时,夜来香的根须正从干裂的土里探出头。水流渗进泥土的声响,像父亲喝茶时喉咙里发出的满足叹息。很快,晒了一日的焦土蒸腾起腥气,混着花香漫过脚踝,让人想起梅雨季里新翻的秧田——那是土地最坦诚的时刻。【甲】夜来香的根须贪婪地吮吸着水分,在黑暗的泥土中不断探寻,不断生长。⑤“你看它不声不响的。”父亲灭掉烟卷,火星子溅在花瓣上又倏地熄灭,“白天攒着力气,夜里才把香吐尽。不像有些花,太阳一晒就蔫头耷脑。”他的影子被月光拉长,投在花叶上晃了晃,像株移动的老玉米。父亲的话,让我陷入了沉思。我忽然懂了:这花原是带着庄稼人不抢风头、不占春光的性子,只在属于自己的时辰里,把日月精华酿成底气。⑥院坎边的指甲花正举着红灯笼,牵牛花在竹篱上织着紫白相间的网。母亲总说这些花“懂事”,不像田里的杂草,专挑庄稼扎根的地方挤。美人蕉的黄叶间冒出新苞时,父亲会用旱烟杆敲敲窗台:“你瞧,苦日子里也能憋出甜来。”这些花儿,就像生活中的点滴希望,无论环境多么艰难,总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而夜来香,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它用自己的坚韧与执着,诠释着生命的真谛。⑦最让我心惊的是夜来香的凋零。它不像桃李那样哗然坠落,而是花瓣一片片蜷回去,像攥紧的拳头,把最后一丝香气锁在花心。父亲说这叫“有始有终”,就像他年年给农具上桐油,给粮仓抹石灰,把日子过成了规矩方圆。原来草木皆有章法:守得住寂寞,才撑得起繁华;耐得住炎凉,才熬得出清芬。每一片蜷回的花瓣,都像是对生命的致敬,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要保持优雅与从容。这种精神,不正是我们在生活中应该追求的吗?⑧午夜,夜来香的香气突然浓得化不开。母亲把扇子停在半空,说这是花在“换气”,就像人累了要伸懒腰。父亲的茶杯底叩着石桌,说:“人活一世,就得学这花,不图别人看,只图自己开得敞亮。”烟锅里的火星明灭,映着他眼角的皱纹,像田垄间蜿蜒的犁沟。父亲的一生,就像这夜来香,在平凡的岁月里默默耕耘,不求功名利禄,只求问心无愧。他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⑨我忽然明白:原来父亲说的“实诚”,是不跟日头争宠,不与蜂蝶比艳的底气;是把根扎进土里,把心交给时节的笃定。这株夜来香,早把日月星辰的道理,酿成了扎根土地的哲学:在无人注目的夜里,把每一寸光阴都活成了实实在在的香。它让我想起那些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乡亲们,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的坚守与付出,同样值得我们敬佩。⑩蝈蝈的叫声渐弱时,我们起身回屋。夜来香在身后轻轻摇曳,像在目送远行的人。月光淌过父亲的脊背,母亲的鬓角,姐姐发间的茉莉,也淌过我沾满花露的裤脚。忽然懂得:【乙】所谓人间值得,不过是像这株花一样,在自己的季节里,认真地长,认真地开,认真地落,把平凡的日子,酿成值得回味的香。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生命的馈赠,我们应该珍惜当下,用心去感受,去体验,让平凡的日子绽放出不平凡的光彩。 父亲回头时,烟袋在腰后晃了晃:“花比人经得住熬。”他的话被风吹散在叶间,却在我心里长成了一棵树。原来真正的坚韧,从来不是张扬的姿态,而是像夜来香这样:在暗夜里积蓄力量,在沉默中抵达圆满,把每一次绽放都活成了对岁月的不辜负。(部分内容取材于吴昌勇的同名文章)16. 文章围绕“夜来香”展开叙事。先写了戌时开花阶段的夜来香,具有①______的特点,让“我”联想到庄稼人遵循节气而劳作;接着写生长阶段的夜来香,“不声不响”,“不抢风头,不占春光”,具有②______的特点,让“我”理解了生命的真谛;然后写到③______阶段的夜来香,具有“有始有终”的特点,让“我”懂得了④______;最后写午夜时分香气浓郁的夜来香,让“我”明白了父亲说的“实诚”的含义。17. 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富于艺术感染力。从文中【甲】【乙】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体会其表达效果。18. 文中第⑥段提到指甲花、牵牛花、美人蕉等花,结合文段内容分析其有何作用。19. 文章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以夜来香喻人,颂人。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以夜来香比喻什么人,赞颂什么品质、精神,表达了什么情感。五、写作(共40分)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20. 那些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往事,总在不经意间叩击心扉:它可能是赛场上自己跌倒又爬起的经历,也可能是与同学产生误解、化解矛盾的过程,还可能是与同伴历尽辛苦、终于得以完美呈现的表演……你可以写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身边人的故事。你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可以分享从事件中悟得的道理。请将“令人______的事”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21. “‘落日六号’,听到请回答!听到请回答!……”地航飞船“落日六号”中的她看着中微子传感眼镜上闪烁的红灯,赶快戴了上去……请以此为文章开头,根据课文《带上她的眼睛》展开联想,发挥想象,以“归航”为题,写一个故事。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参考答案一、基础·运用(共 15 分)1.(1)答案:D (2 分)(2)示例:从都江堰以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印证了创新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2 分)2.(1)示例:奠基者之歌 (1 分) (2)答案:A (1 分) (3)示例:探究(研究、钻研) (1 分) (4)答案:D (2 分)3.(1)答案:B (2 分) (2)答案:C (2 分)4.(1)示例: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当传承先辈奋斗与创新精神,勇于探索科技无 垠之境,积极贡献青春磅礴力量。 (2 分)二、古诗文阅读(共 20分)(一)(共 4 分)5.答案:独怆然而涕下 (1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6.答案:谈笑有鸿儒 (1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7.答案:可爱者甚蕃 (1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 8.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 分,有错字该空不得分)(二)(共 7 分)9.答案示例:①割②远大的志向(登顶的决心)③不畏(共 3分。每空 1 分,)10.(共 2 分)答案:C11.答案示例:《望岳》中的“云”指山中升腾的云雾,是自然之景的实写。(0.5分)有突出泰 山高耸入云、气势雄浑的作用;还烘托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展现对山河的蓬勃激情;(0.5 分)《登飞来峰》中的“浮云”化用典故,喻指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阻碍、奸邪小人以及 世俗的偏见等。(0.5分)反衬诗人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精神。(0.5分)(指出两首诗中“云”的不同内涵 1 分,分析不同作用 1分,共 2分)(三)(共 8 分)12.答案:C (共 2 分)13.答案:乙 (共 2 分)14.答案要点:①每字为一印 (1 分) ②排版 (1 分) ③印刷 (1分) ④皂角、粟米糠 (1分)(共 4 分,每点 1 分)三、整本书阅读(共 5 分)15. 答案示例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纵向对比)“顽劣少年的保尔”与“钢铁战士的保尔”构成纵向对比。少年保尔用拳头解决与维克多的个人恩怨体现了他的反抗与顽劣。筑路时坚持工作与瘫痪失明后完成 创作,体现了他的担当、坚韧与忠诚革命。对比突出了革命熔炉淬炼人格精神 的主题。答案示例二:(《骆驼祥子》·横向对比)《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刘四爷形成横向对比。祥子踏实拉车想改变命运,刘四爷则靠剥削敛财。这种同一时空下不同人物的对比,既展现祥子的勤劳善良,也 揭露刘四爷的自私,深刻体现旧社会的黑暗与残酷。(共 5分。能明确指出对比双方及对比形式,2 分;能结合情节分析,2 分,能指出“效 果”,1 分)四、现代文阅读(共 20分)(一)(共 7 分)16.答案:B (2 分) 17.答案:B (2 分) 18.答案要点:①政府高度重视 ②技术自主创新 ③积极协作合作(共 3 分。每个要点 1 分)(二)(共 13 分)19.答案示例:①守时 ②坚韧执着 ③凋零 ④草木有章法(共 4 分。每空 1 分)20.(共 3 分)甲句答案示例:此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贪婪地吮吸”“探寻”“生长”等赋予夜来香的根须以人的动作,生动展现了根须在干旱环境中汲取水分的迫切与旺盛的生命力,既体现了夜来香适 应艰苦环境的坚韧特质,又暗含对其默默扎根、积蓄力量的赞美。乙句答案示例:“认真地长,认真地开,认真地落”此句运用排比修辞,句式整齐流畅,层层递进地写出了其 “认真” 对待生命的态度,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脚踏实地、从容坚韧的人生态度的 肯定。(共 3分。能结合具体内容明确赏析角度,1 分;能分析出描写对象的特点,1 分;能 分析出作者的情感态度,1 分。)21. 答案示例:指甲花、牵牛花、美人蕉象征着乡村中的美好希望。写指甲花、牵牛花、美人蕉被赞 “懂事”,是衬托夜来香,体现其懂得 “分寸”、不争夺资源的特质,表达了作者对夜来香“不 抢风头”“默默绽放”、坚韧执着、低调坚守的品格的赞美之情。(共 3分。能结合具体内容确定所使用的写作手法,1分;能分析出使用写作手法的效 果,1分;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态度,1 分)22.答案示例:作者以夜来香喻指父亲为代表的普通劳动者。赞颂他守时笃行,如夜来香的“戌时开花”“不占春光”,喻劳动者守时耕耘的淳朴本性,表达了对劳动者的崇高礼赞。(共 3分。能指出夜来香所比喻的人,1 分;能分析其所赞颂的品质、精神,1 分;能明确所表达的情感,1 分。)五、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评分标准内容、表达(36分) 说明 书写(4分)一类卷(40 34) 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赋分范围:36 30分 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书写正确、工整,标点正确,格式规范。二类卷(33 29) 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 4处语病。赋分范围:29 25分 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书写基本正确、工整,标点大体正确,格式规范。三类卷(28 24) 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 6处语病。赋分范围:24 20分 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分书写错误较多,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23 0) 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19 0分 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1-0分书写错误很多,字迹潦草,标点错误很多,格式不规范。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2.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3.作文不写题目扣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