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海南省海口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升旗仪式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我们心中总会充满自豪感和使命感。最早将五星红旗定位我国国旗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十一届三中全会2.1950年4月,周恩来对藏族干部研究班学员指出,维护民族团结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50年7月,邓小平转达毛主席对西藏问题指示时说,“第一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第二是进军西藏‘不吃地方’”。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决定在西藏建立第一个省级的自治区 B.制定了西藏和平解放之后的基本方针C.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明确扩大民族地区自治的权限3.1950年8月27日后美国飞机对我国东北城乡进行轰炸和扫射,10月9日美军越过三八线北犯,后又集中13万余人分东西两线以长驱直入的战略向中朝边界推进,并叫嚣“鸭绿江并不是把两国截然分开的不可逾越的障碍”。这说明( )A.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严重威胁 B.抗美援朝是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重要决策C.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随意武装干涉别国内政 D.全球战略和冷战思维是美国政府的一贯原则4.小人物,大历史,每个人的命运走向都和时代发展紧密相连。如表是20世纪50年代初某月某日,湖北兄长给弟弟邮寄的一封信,信文如下。下列选项对信文中所反映的史实评价正确的是( )昨日接到你亲笔写的家信,并知道你在部队很好,家中人口都很平安,土改已分到了一石七斗田,田也很好,斗争中又分了几次果实,现在生活的很好,不像以前愁吃愁穿了。A.使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得到了彻底的改变B.实现了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C.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翻身当家作主D.促进了农村乡镇企业的建立和快速的发展5.下面是某时期出现的一组高频词汇,这组高频词汇可纳入的学习主题是( )新中国 国歌 志愿军 最可爱的人 土改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人民政权的建立与巩固C.反抗外来侵略 D.改革开放新时期6.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回顾历史,70年前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确立了(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7.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产量年份 粮食(百万吨) 棉花(百万吨) 煤(亿吨) 铜(百万吨)1952年 163.42 1.30 0.66 1.351957年 195.05 1.64 1.31 5.35A.“一五”计划的实施使重工业发展迅速B.人民公社化运动促进农业发展C.“大跃进"运动推动钢铁行业迅速发展D.八字方针的实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8.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第二次历史巨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两件大事相关的年代分别是( )A.1949年、1951年 B.1949年、1952年 C.1949年、1954年 D.1949年、1956年9.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的新形势,中国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始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10.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上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进行 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11.下面示意图反映的是新中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这一示意图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从①到④,反映出建国初期经济建设一帆风顺B.从①到②,反映了土地改革极大促进经济发展C.从②到③,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失误D.从③到④,说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12.歌曲是时代的记忆。大庆油田建成后,急需文艺作品反映油田会战的情况,一大批文艺工作者来到大庆油田,深入体验生活,这样一首旋律豪迈的《我为祖国献石油》诞生了。这首歌曲“记忆”的时代主题是( )A.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艰辛前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全面建立C.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初见成效 D.新中国国防基础建设大发展13.下面为书籍《名家史学精讲——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录(部分),其中第六讲的题目应为( )第四讲建国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第五讲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曲折发展第六讲____第七讲跨越世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开天辟地——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创业艰难——从土地革命到抗日战争C历史转折——改革开放的缘起和进程D.新时代—中国梦的提出与新的开局14.“1984年,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14个沿海城市 C.开发浦东新区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5.1984年3月,《福建日报》刊登了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的呼吁书《请给我们“松绑”》,他们在信中写道:“我们认为放权不能只限于上层部门之间的权力转移,更重要的是要把权力落实到基层企业。”这反映了( )A.公私合营推动了企业的转型 B.国有企业改革步伐的紧迫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出现 D.个体经济已经遍及全国各地16.编制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好助手。对如图年代尺解读最全面、最准确的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艰辛的探索 B.综合国力不断提高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完善 D.改革开放不断深化17.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目前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 )A.和谐社会 B.小康社会 C.文明社会 D.法治社会18.邓小平说:“证券、股市……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这体现的思想理念是( )A.团结一致向前看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C.实现共同富裕 D.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19.展厅橱窗放置了如下两幅照片,与此对应的介绍词是( )A.耕者有田土改分,沧桑自此换容新 B.齐心协力聚公社,开创农业新面貌C.分户经营人人喜,农民生产真积极 D.赶英超美走快道,社会主义放光芒20.如图所示内容的主题是( )A.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二、非选择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贴春联是中国百姓过春节的重要习俗。春节期间家家贴上大红的春联,把春节装点得喜气洋洋。而春联的小小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变迁。下面是历史探究小组的同学们搜集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某地农村百姓盛行的春联。开展“新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题探究活动。春联集锦 主要史实①大包干是摇钱树,不出三年都变富。 A:______②土地还家山河改色,妖氛敛迹农民翻身。 B:______③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保暖万人心。 C:______④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D:______(1)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补充完整,写出春联所反映的史实。并将春联出现的先后依次排序(写序号)。(2)结合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加以论述。(要求:150字左右,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二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图三 1979-2019年深圳市GDP总量情况(1)根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我国在1980年与1988年设立的经济特区。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2)根据材料一,简要说明三幅图之间的联系。材料二: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阶段,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并概括中国加入该组织的意义。材料三:我国对外开放带来诸多战略效应:对外开放解决了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现代化启动初期面临的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等难题,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制度供给,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对外开放成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念,加快了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培育和塑造了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品格。——摘编自门洪华《从对外开放到全面开放——关于我国对外开放三十年后的若干总结》根据材料三,概括对外开放带来的战略效应。23.中华民族的自信从历史传承中来,从革命奋斗中来,从开拓建设中来。下面是同学们以“树立自信,开拓未来”为主题开展的项目化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问题:【任务一 历史图片释读革命建设】图一:1976年10月人民上街庆祝打倒“四人帮”反党集团 图二: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 图四: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杨利伟走出舱门图五:农民领取联产承包责任制合同书 图六:【任务二 英雄不朽推进革命建设】小李同学在“看电影、学历史”活动中,准备了以下材料电影名:《杂交水稻之父》经典台词:“如果没有我的祖国和人民的支持,我的梦想就不会实现。”电影名:《两弹元勋》经典台词:“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然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电影名:《铁人》经典台词:“为了国家永远不贫血,我们自己的血已经备下来了,已经烧热了。”【任务三 科技进步赋能现代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工智能发展概况(部分)时期 概况1978﹣1983起步阶段 197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主持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将“智能模拟”列为计算机科学的四个重要研究方向之一;80年代起,中国派遣留学生赴西方发达国家学习人工智能等学科领域……1984﹣1999发展阶段 80年代中期,中国部分高校开始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培养人工智能人才;1987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国内首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专著《人工智能及其应用》……21世纪以来繁荣时期 2018年,教育部推出《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了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454家,居全球第二位……——摘编自李清娟《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1)上面图片是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珍贵史料。请你对它们所属的历史时期进行正确的归类。过渡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_______和 _______;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图四和图五(2)根据以上三部电影的经典台词,概括三位英雄人物共有的精神品质。任选其中一部电影中的主人公,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主要事迹。(3)根据材料,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参考答案1.B2.B3.B4.C5.B6.A7.A8.D9.A10.B11.C12.A13.C14.B15.B16.C17.B18.B19.C20.D21.(1)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土地改革。C:人民公社化运动。D: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②④③①。(2)观点:新中国适时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业的发展。论述:1950年我国进行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此后的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由此可见,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22.(1)1980年设立的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开放的经济特区:海南;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2)联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沿海地区率先实行对外开放→深圳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典型示范。(3)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意义:有利于中国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扩大对外贸易和合作,有助于中国商品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产生。(4)效应:缓解资金、技术短缺,推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制度模式;加快社会结构转型,开阔人们视野,培育现代品格。23.(1) 图二 图三 图一 图六 改革开放时期(2)品质: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爱国主义、勇于登攀。主要事迹: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率领钻井大队参加石油大战。在发生井喷时,王进喜带伤上阵,制服井喷。(3)特点:分阶段,有计划进行;国家主导;从向西方学习到自主探索;注重学科建设,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发展迅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