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历史 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分)1 .1949年 9 29 ,凝聚着中国共产党 和同盟者建国理想的伟 本《共同纲领》正式通过。这 伟 本发表的意义在于( )A.起到临时宪法的作 B.巩固了新 的 主政权C.标志着新中国的成 D.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确 2.右图国画《中国 站起来了》是为新中国诞 作。“ 中国 站起来了” 的含义是( )A.中国 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 主共和B.中国 打败了 本侵略者获得了 族解放C.中国成为独 主的国家, 成为国家的主 D.中国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 康社会3.“ 对于历尽沧桑的雪域 原来说,1951 年 5 23 是 个历史性的转折” 。该阐述反映的史实是( )A.开国 典 B. 藏解放C.抗美援朝 D. 地改 4.右图中的英雄 物的壮举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严于律 的保密精神B. 更 的奋 精神C.英勇 畏的 命精神D.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5.下图是漫画家丁深于 1952年出版的作品《清除建设道路上的障碍》。其寓意是( )A.推翻封建专制 B.实现 族独 C.巩固 主政权 D.推进 业建设1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6. 地改 后,辽宁 县三 堡梅家村的翻身农 ,昼夜不停地拉 垫地,把 1 000 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 ,种上花 和棉花。1951 年,全国粮 产量达到 1 .4亿吨, 1949年增 9%。据此可知 地改 ( )A.提 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提 了农 的 产积极性C.改变了中国 业落后 貌 D.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7.“ 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 ,万 空巷 争看解放牌” 。中华 共和国成 初期的这 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A. 地 命热 朝天 B.“ 跃进” 运动蓬勃开展C.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五” 计划成绩喜 8.据《新中国 60年》统计,“ 五” 计划期间,东北、陕 等地区的 均 业产量的增 率, 于近代以来 业 较发达的京津、江浙地区。这反映出当时中国的( )A. 业布局得到 定程度调整 B.优先发展重 业带来“ 炼钢铁”C.成功实现了社会主义 业化 D.针对 商业的改造已经顺利完成9.右图中, 年妇 的喜悦之情溢于 表,她的喜悦来 于( )A.翻身成了 地的主 B.加 了农业 产合作社C. 使当家做主的权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 10.1953年,《 报》出现了 12次“ 共同富裕” ,主要集中在“ 向农 宣传总路线” 专栏, 励“ 家联合起来, 规模 产和新的农具、农业机器,使 家能够共同富裕” 。该现象( )A.是 公社化运动的成果 B. 的是 援抗美援朝战争C.适应社会主义改造的需要 D.说明我国初步实现了 业化11 .下表是北京同仁堂从 1948年到 1959年的变化情况。经过短短 年的努 ,企业 貌 改观。导致同仁堂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主义 业化的完成 B. 业 产合作社的建 C. 地改 推动 产 提升 D.资本主义 商业的改造2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12.20世纪六七 年代我国 些农村吹哨上 ,农 听到“ 头遍哨 不买账, 遍哨 伸头望,三遍哨 慢慢晃。” 这 顺 溜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农村的 产关系不适应 产 发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确 D. 追求经济建设 速度13.1967年 8 5 ,在经受了 时间残酷的“ 批 ” 之后,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 拿宪法愤怒地抗议道:“ 宪法保障每 个公 的 身权利不受侵犯,破坏宪法的 是要受到法律的严厉制裁的!” 由此,我们可推知( )A.要健全社会主义 主和法制 B.要预防和反对个 崇拜C.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D.要坚持不懈地促进社会和谐14. 结构图空 框内应填写的内容是( )A.“ 两个凡是” 针的提出 B.中共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C.中共 的召开 D.全 平反冤假错案15.下表为中国不同形式和内容的 地改 ,这可以 来说明我国农村( )A.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B. 产关系的调整C.市场经济体制确 D. 地所有制的变化16.英国《 融时报》称:20世纪 90年代,中国经济的命运正在慢慢脱胎换 ,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共同语 益投机,渐 接轨上路。促使该时期中国同国际“ 接轨” 的事件是( )A.在海南岛设 经济特区 B.中共 四 的召开C.中国加 世界贸易组织 D.城市经济体制改 17.1990年,上海浦东地区 产总值 60亿元;2019年,这 数字已是 1 .27万亿元,增 了210倍。浦东,以占全国 1/8000的 地,创造了全国 1/80的 GDP、1/15的外贸进出 总额,浦东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 改 开放的伟 决策 B.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3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C.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 D.上海独特的地理位置 18.某同学搜集了“ 中共 届三中全会”“ 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社会主义思想” 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 族团结和国家统 B.社会主义 业化的起步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 D.建设中国特 社会主义19.党的 以来,我国 事业持续改善,农村贫困 不断减少,覆盖城乡居 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这充分体现了我国( )A.全 深化改 B.政治体制改 C.全 依法治国 D.全 从严治党20..“ 银 ,不如绿 ” ,随着改 开放的不断深 ,中国政府颁布了 系列法律法规 件,下表中内容的主题是( )A.建国初期忽视环境保护 B.通过 法保护 态环境C.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D. 益完善 主管理机制 、 选择题(每题 10分,共 30分)21.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完成问题。材料 中华 共和国成 时, 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外部有美国等 国家的封锁和威胁;内部由于多年战乱,经济残破,困难重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 ,……为 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年级下册教科书(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新中国需要应对的重 问题。(2分)材料 中国 志愿军跨国鸭绿江 《中华 共和国 地改 法》受到 农 欢迎4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2)材料 反映了建国初期党和政府领导 进 的进 的重要 动。结合图 内容和所学知识说说这两 动的意义。(8分)22. 过渡时期(1949---195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上的 个重要阶段。结合材料,完成问题。材料 我国在第 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 1953年,中国第 座 型露天煤矿辽宁 新海州露天煤矿建成投产。1955年,中国第 块国产 表在天津诞 。1955年,中国第 个制造机床的 -沈阳第 机床 建成投产。1956年,新中国第 套 6000千瓦 发电机组在安徽淮南电 组装成功。1956年,中国第 辆解放牌汽 在 春第 汽 制造 产出来。1956年,中国第 架喷 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1)材料 反映了我国的第 个五年计划怎样的特点?有何意义?(2分)材料 社会主义 命的 的是为了解放 产 。农业和 业由个体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私营 商业由资本主义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所有制,必然使 产 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 地发展 业和农业的 产创造了社会条件。---- 泽东(1956年 次国务会议上的发 )(2)结合材料 ,谈谈三 改造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材料三 我们现在赖以进 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很 部分是这个期间(1956年 1966年)建设起来的;全国经济 化建设等 的 量和他们的 作经验, 部分也是在这个期间培养和积累起来的。这是这个期间党的 作的主导 。---1981 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 历史问题的决议》(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 时期的理解和认识。(5分)23. 改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 。结合所学,完成问题。材料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 幅度地提 产 ,也就必然要求多 地改变同 产 发展不适应的 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 切不适应的管理 式、活动 式和思想 式,因 是 场 泛、深刻的 命。---中共 届三中全会公报(1)结合上述材料,说明为什么中共 届三中全会是伟 的历史转折。(3分)材料 改 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总产值和农 居 均可 配收 变化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农村居 均可 配收 (元)1978年 1 397 1345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1990年 7 662.1 6862000年 24915.8 22822010年 67 763.1 62722020年 137 782.2 17 1312023年 158507.2 21 691(2)根依据上表概括说明我国农村的重 变化并说明产 这些变化主要原因。(3分)材料三 我国建国三 五年来所发 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 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 种同社会 产 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 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 ,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这就造成了企业缺乏应有的 主权,企业吃国家“ 锅饭” 、职 吃企业“ 锅饭” 的局 ,严重压抑了企业和 职 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本来应该 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 程度上失去了活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 的决定》(3)城市经济体制改 的中 环节是增强企业活 。针对材料三中“ 这种模式的弊端” 我国在企业改 中,有哪些举措?(2分)材料四 2013年、中共 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 深化改 若 重 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现代化,并对经济体制改 、政治体制改 、 化体制改 、社会体制改 、 态 明体制改 和党的建设制度改 进 了全 部署。(4)依据材料四说明“ 全 深化改 ” 的内涵;当前,党和政府在深化改 、全 建成 康社会后, 开启了怎样的新征程?(2分)6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历史 年级下册期中试题 、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20分)1-5. ACBCC 6-10.BDACC 11---15DAABB 16-20. BADAB 、 选择题(每题 10分,共 30分)21.(1)巩固新 的政权;恢复发展经济。(2分)(2)“ 中国 志愿军跨国鸭绿江” 进 抗美援朝战争,经过中朝两国 艰苦卓绝的三年战争最终赢得胜利。抗美援朝战争从胜利,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保卫了中国 和平 活,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 提 了我国的国际地位。(4分)“ 《中华 共和国 地改 法》受到 农 欢迎” 说明 地改 深得 。 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 2000多年的封建 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 成为 地的主 ; 政权更加巩固,也 解放了农村 产 ,为国家的 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4分)22.(1)集中 量发展重 业;我国开始改变 业落后的 貌,向社会主义 业化迈进(2分)(2)三 改造使 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产关系的变 促进 产 的进 步发展---我国的 业、农业发展迅速,经济快速增 。(2分)(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 业、和科技等领域取得了巨 成就,为以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各条战线上涌现出 批英雄模范 物, 批社会主义建设 才也得到锻炼;这 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了 些挫折和失误,给国家带来了损失;这些都为以后的发展积累了经验教训。(6分)23.(1) 届三中全会结束了“ 以阶级 争为纲” ,重新确 了 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治路线、组织路线,把党和国家 作中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改 开放。(3分)(2)农业 产得到了 发展,农 收 有很 提 、农 活得到改善。(2分)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实 (1 分)(3)政企分开、扩 企业经营 主权、实 按劳分配、多种分配体制并存的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等。(任意两点,2分)(4)内容:经济体制改 、政治体制改 、 化体制改 、社会体制改 、 态 明体制改 和党的建设制度改 。(1 分)新征程:到第 个 百年(建国 百周年),全 建成现代化强国。(1 分)7学 科 ( 北 京 )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