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2.计算:( )
A. B. C. D.
3.已知点,,,为坐标原点,若与共线,则( )
A. B. C. D.
4.在正方体中,为的中点,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5.已知向量与的夹角为,且,,则在方向上的投影向量是( )
A. B. C. D.
6.智能降噪采用的是智能宽频降噪技术,立足于主动降噪原理,当外界噪音的声波曲线为时,通过降噪系统产生声波曲线将噪音中和,达到降噪目的如图,这是某噪音的声波曲线的一部分,则可以用来智能降噪的声波曲线的解析式为( )
A. B.
C. D.
7.已知圆锥的顶点为,为底面圆心,母线,互相垂直,且,直线与圆锥底面所成角为,则二面角的大小为( )
A.
B.
C.
D.
8.某公园要在一块扇形区域中设计一块矩形草坪,如图所示,在扇形中,半径米,圆心角,是扇形弧上的动点,矩形内接于扇形,记,矩形草坪的面积为平方米,则面积的最大值为平方米.
A. B. C. D.
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9.已知函数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B.
C. 是函数的对称中心
D. 是函数的一条对称轴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中,,为的中点,则
B. 在中,与满足,则是等腰三角形
C. 已知,,若与的夹角是钝角,则
D. 在边长为的正方形中,点在边上,且,点是中点,则
11.在高校航天创新实验室里,一群航空航天专业的学生正着手设计新型科研卫星模型,他们采用表面积为平方米的特殊合金材料打造卫星外壳,该材料具备优异的抗辐射和隔热性能,可应对复杂的太空环境卫星内部,根高强度钛合金杆组成正方体支撑框架,用于稳固内部精密仪器为保障卫星在太空运行时的稳定性,学生们需要探究外壳各个部位与内部框架间的受力情况,以此优化结构设计,确保卫星能在复杂的宇宙环境中可靠工作如图所示,作出支架的直观图正方体,设为外壳上的一个动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存在无数个点,使得平面
B. 当平面平面时,点的轨迹长度为
C. 当平面时,点的轨迹长度为
D. 不存在点,使得平面平面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复数满足,则______.
13.已知向量,的夹角为,,,则______.
14.已知,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再把各点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的图象,若方程在上的根从小到大依次为,,,,,则 ______.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分
已知向量,,.
若,求的值;
若,求的值.
16.本小题分
设函数,.
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
求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并求出取最值时的值.
17.本小题分
如图,在三棱柱中,侧面,均为正方形,,,点是棱的中点,点为与交点.
求证:平面;
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18.本小题分
在锐角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已知.
求的值;
若,求面积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分
在三棱锥中,,点在平面内的投影为,连接.
如图,证明:;
如图,记,直线与平面的夹角为,,求证:,并比较和的大小;
如图,已知,,,为平面内一点,且,求异面直线与直线夹角的最小值.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解:,,,
则,解得,
故;


则,解得.
16.,
所以最小正周期,
令,,则,,
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因为,所以,
当,即时,;
当,即时,,
故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此时的值为;最大值为,此时的值为.
17.证明:连接,
由正方形的性质知,为的中点,
因为是的中点,所以,
又平面,平面,所以平面D.
解:因为侧面,均为正方形,
所以,,
又,所以平面,
因为,所以平面,
因为平面,所以,
由题意知,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因为点是棱的中点,所以,且,
又,所以平面,
而,平面,
所以,,
所以,,
所以,,
设到平面的距离为,
因为,
所以,解得,
即到平面的距离为.
18.因为,
由正弦定理得,整理可得,
由余弦定理得,
因为,
所以;
在锐角中,,,记的面积为,
由正弦定理得,即,,
所以,
因为在锐角中,,,
解得,,
则,

19.证明:取的中点为,连接,,
由,为的中点,得,由,为的中点,得,
而,,平面,
则平面,又平面,
所以;
证明:由知,,而平面,平面,
则,又,,平面,
于是平面,而平面,
因此,
又,为锐角,
过点向作垂线,垂足为点,连接,
则,
由点在平面内的投影为,得,
由平面,平面,得,
而,,,平面,
则平面,
由平面,则,于是,显然,
因此,
当时,,重合,等式成立,所以,
由,得,又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
设点到平面的距离为,直线与直线的夹角,直线与平面的夹角,
由知,,,

,且,
由,
得,而,
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则,即,
由知,直线与直线的夹角,
所以异面直线与直线夹角的最小值为.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