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新课预习衔接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南昌期中)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U”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 )A.77 B.84 C.90 D.1052.(2024 城厢区期末)小云在某月的日历中圈出了相邻的三个日期a,b,c,并求出它们的和为30,则这三个日期在日历中的排布不可能是( )A. B.C. D.3.(2024 旌阳区期末)如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大长方形中各放入五个完全一样的白色小长方形,得到图(1)与图(2).若AB=m,则图(1)与图(2)阴影部分周长的差是( )A.m B. C. D.4.(2024 铁岭县期末)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螺丝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1200个螺丝或1800个螺母,现有x个工人生产螺丝,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母和螺丝按2:1配套,为求x,可列方程( )A.1200x=1800(28﹣x) B.2×1200x=1800(28﹣x)C.2×1800x=1200(28﹣x) D.1200x=2×1800(28﹣x)5.(2024秋 建湖县期中)某市对市区主干道进行绿化,现有甲、乙两个施工队,甲施工队有13位工人,乙施工队有27位工人,现计划有变,需要从乙施工队借调x名工人到甲施工队,刚好甲施工队人数是乙施工队人数的3倍,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3(13+x)=27﹣x B.13+x=3(27﹣x)C.3(13﹣x)=27+x D.13﹣x=3(27+x)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秋 苏州期中)数轴上有A、B、C三个动点,其中点A,点B在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分别为6和﹣5,点C在A、B两点之间.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先向右运动,当其与点A相遇后立即返回向左运动,与点B相遇后又立即返回向右运动,依此方式在A、B两点之间往返运动;若三个点同时开始运动,当三点恰好相遇同一点时,都停止运动,则相遇点所表示的数为 .7.(2024秋 乐清市期中)底面积为48cm2,高为10cm的圆柱形容器内有若干水,水位高度为h1,现将一个边长为4cm的立方体铁块水平放入容器底部,立方体完全沉没入水中(如图甲).再将一个边长为a cm的立方体铁块水平放在第一个立方体上面,若第二个立方体只有一半没入水中(如图乙).此时水位高度为h2,若,则a= cm.8.(2024秋 同安区期中)幻方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数学的杰作之一.“洛书”即三阶幻方,它的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均相等.如图的方格中填写了一些数,当x的值为 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3x 4119.(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还有49页没有读,则这本书共有 页.10.(2024秋 绥棱县校级期中)某车间有90名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加工大齿轮20个或小齿轮15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一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套这样成套的产品?设最多可生产套成x套产品,则可列方程为 .三.解答题(共5小题)11.(2024春 普陀区期中)根据如图的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输入x的值是,那么输出的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2)如果输出的数是﹣5,那么x的值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12.(2024秋 金水区期中)网约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便捷工具,某网约车行车计费规则如下表:项目 时长费 里程费 远途费单价 0.5元/分钟 1.6元/千米 0.4元/千米乘客车费由时长费、里程费、远途费三部分构成.其中时长费按行车实际时间计算;里程费按行车的实际里程计算;远途费收取标准如下:行车里程10千米以内(含10千米),不收远途费,超过10千米的,超出部分每千米收0.4元.(1)张老师乘坐该网约车,行车里程为20千米,行车时间为30分钟,需付车费 元;(2)若小明乘坐该网约车,行车里程为a千米,行车时间为b分钟.请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车费,并化简:当a≤10时,小明应付车费 元;当a>10时,小明应付车费 元;(3)小明和张老师都乘坐该网约车,行车里程分别是7.5千米和12千米,如果两人所付车费相同,那么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行车时间相差 分钟.13.(2024秋 南海区期中)美团外卖骑手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骑手月工资4000元保底,每送一单外卖可再得3元;兼职骑手没有保底工资,每送一单外卖可得4元,小张是一名专职美团骑手,小李是一名兼职美团骑手.(1)若10月小张和小李送出的外卖单数相同,且小张比小李多收入了2500元,求小张送出了多少单外卖.(2)根据国家个人所得税率标准,工资超过5000时,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如表所示:级数 工资范围 个人税率1 不超过5000元 02 超过5000元至不超过8000元的部分 3%3 超过8000元至不超过17000元的部分 10%… … …问题:如果小张在11月交了200元的个人所得税,请问小张在11月送出了多少单外卖?14.(2024秋 南昌期中)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且满足(a﹣1)2+|b+3|=0,c=﹣2a+b.(1)分别求a,b,c的值;(2)若点D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A、D间距离是B、C间距离的5倍时,请求出x的值;(3)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点A到点B、点C的距离之和是40?②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3A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5.(2024秋 平山县期中)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巡岗亭A,巡岗员甲从岗亭A出发以20km/h的速度匀速来回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巡逻情况记录如下:(单位:km)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4 ﹣5 3 ﹣4已知巡岗员甲第五次巡逻结束时刚好回到岗亭.(1)求第四次结束时,巡岗员甲的位置在岗亭A的东边还是西边,相距多远;(2)直接写出表中第五次巡逻应记为多少千米;(3)巡岗员甲从出发到第五次巡逻结束用时多长;(4)巡逻过程中配置无线对讲机,并一直与留守在岗亭A的乙通话,若无线对讲机只能在2千米范围内正常使用,直接写出甲巡逻过程中,甲与乙可以正常通话的时间有多少小时.新课预习衔接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2024秋 南昌期中)如图,表中给出的是某月的月历,任意选取“U”型框中的7个数(如阴影部分所示),请你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研究,发现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的是( )A.77 B.84 C.90 D.105【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设这7个数中最小的数为x,则这7个数的和为7x+63,分别代入各选项中的数,解之可得出x的值,结合x为整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这7个数中最小的数为x,则另外6个数分别为x+2,x+7,x+9,x+14,x+15,x+16,∴这7个数的和为x+x+2+x+7+x+9+x+14+x+15+x+16=7x+63.A.根据题意得:7x+63=77,解得:x=2,∵2在第四列,符合题意,∴这7个数的和可以是77,选项A不符合题意;B.根据题意得:7x+63=84,解得:x=3,∵3在第五列,符合题意,∴这7个数的和可以是84,选项B不符合题意;C.根据题意得:7x+63=90,解得:x,∵不是整数,不符合题意,∴这7个数的和不可能是90,选项C符合题意;D.根据题意得:7x+63=105,解得:x=6,∵6在第一列,符合题意,∴这7个数的和可以是105,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024 城厢区期末)小云在某月的日历中圈出了相邻的三个日期a,b,c,并求出它们的和为30,则这三个日期在日历中的排布不可能是( )A. B.C. 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数字问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日历中的每个数都是整数且上下相邻是7,左右相邻相差是1.根据题意可列方程求解.【解答】解:A、设最小的数是x,则x+x+1+x+2=30,x=9.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设最小的数是x,则x+x+7+x+8=30,x=5,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设最小的数是x,则x+x+6+x+7=30,x,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设最小的数是x,则x+x+7+x+14=30,x=3,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对每个选项列出方程求解论证.锻炼了学生理解题意能力,关键知道日历中的每个数都是整数且上下相邻是7,左右相邻相差是1.3.(2024 旌阳区期末)如图,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大长方形中各放入五个完全一样的白色小长方形,得到图(1)与图(2).若AB=m,则图(1)与图(2)阴影部分周长的差是( )A.m B. C. D.【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C【分析】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长为y,大长方形的宽为n,表示出x、y、m、n之间的关系,然后求出阴影部分周长之差即可.【解答】解:设小长方形的宽为x,长为y,大长方形的宽为n,由图(1)得4x=n,由图(2)得2x+y=m,y=3x,∴5x=m,∴,图(1)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图(2)中阴影部分的周长为:,∴阴影部分的周长之差为:.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列代数式,正确得出各图中阴影部分周长的代数式是解题的关键.4.(2024 铁岭县期末)车间有28名工人生产螺丝和螺母,每人每天平均生产1200个螺丝或1800个螺母,现有x个工人生产螺丝,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母和螺丝按2:1配套,为求x,可列方程( )A.1200x=1800(28﹣x) B.2×1200x=1800(28﹣x)C.2×1800x=1200(28﹣x) D.1200x=2×1800(28﹣x)【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2024 【答案】B【分析】要列方程首先要根据题意找出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每天生产的螺母=每天生产的螺栓的2倍,从而列出方程.【解答】解:设x名工人生产螺栓,则生产螺母的工人为28﹣x名.每天生产螺栓1200x个,生产螺母1800×(28﹣x);根据“恰好每天生产的螺栓和螺母按1:2配套”,得出方程:2×1200x=1800(28﹣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有的题目所含的等量关系比较隐藏,要注意仔细审题,耐心寻找.5.(2024秋 建湖县期中)某市对市区主干道进行绿化,现有甲、乙两个施工队,甲施工队有13位工人,乙施工队有27位工人,现计划有变,需要从乙施工队借调x名工人到甲施工队,刚好甲施工队人数是乙施工队人数的3倍,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 )A.3(13+x)=27﹣x B.13+x=3(27﹣x)C.3(13﹣x)=27+x D.13﹣x=3(27+x)【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B【分析】根据两队原有人数及借调人数,可得出借调后甲施工队有(13+x)位工人,乙施工队有(27﹣x)位工人,结合借调后甲施工队人数是乙施工队人数的3倍,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解答】解:∵要从乙施工队借调x名工人到甲施工队,∴借调后甲施工队有(13+x)位工人,乙施工队有(27﹣x)位工人.根据题意得:13+x=3(27﹣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5小题)6.(2024秋 苏州期中)数轴上有A、B、C三个动点,其中点A,点B在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分别为6和﹣5,点C在A、B两点之间.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C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先向右运动,当其与点A相遇后立即返回向左运动,与点B相遇后又立即返回向右运动,依此方式在A、B两点之间往返运动;若三个点同时开始运动,当三点恰好相遇同一点时,都停止运动,则相遇点所表示的数为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分析】由题意可知,三点的相遇点恰好为点A,B的相遇点,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表示的数为6﹣t,点B表示的数为﹣5+2t,由两点相遇时表示的数相同,可列出关于t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t的值,再将其代入(6﹣t)中,即可求出结论.【解答】解: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点A表示的数为6﹣t,点B表示的数为﹣5+2t,根据题意得:6﹣t=﹣5+2t,解得:t,∴6﹣t=6,∴相遇点所表示的数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数轴,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7.(2024秋 乐清市期中)底面积为48cm2,高为10cm的圆柱形容器内有若干水,水位高度为h1,现将一个边长为4cm的立方体铁块水平放入容器底部,立方体完全沉没入水中(如图甲).再将一个边长为a cm的立方体铁块水平放在第一个立方体上面,若第二个立方体只有一半没入水中(如图乙).此时水位高度为h2,若,则a= 2 cm.【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2.【分析】利用边长为4cm的立方体铁块的体积边长为a cm的立方体铁块的体积=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可列出关于a的一元三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3a3=48(h2﹣h1),即43a3=48,解得:a=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高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三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8.(2024秋 同安区期中)幻方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数学的杰作之一.“洛书”即三阶幻方,它的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均相等.如图的方格中填写了一些数,当x的值为 ﹣5 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3x 411【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5.【分析】根据第三行及第三列三个数之和相等,可求出第三行第一个方格中的数字,结合第二行及对角线上三个数之和相等,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第三行第一个方格中的数字为3+4﹣11=﹣4.根据题意得:x+4=3+(﹣4),解得:x=﹣5,∴当x的值为﹣5时,它能构成一个三阶幻方.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9.(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中)一本书,第一天读了全书的,第二天读了全书的,还有49页没有读,则这本书共有 140 页.【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140.【分析】设这本书共有x页,根据读了两天后还有49页没有读,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设这本书共有x页,根据题意得:xxx=49,解得:x=140,∴这本书共有140页.故答案为:140.【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0.(2024秋 绥棱县校级期中)某车间有90名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加工大齿轮20个或小齿轮15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一天最多可以生产多少套这样成套的产品?设最多可生产套成x套产品,则可列方程为 .【考点】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某车间有90名工人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解答】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三.解答题(共5小题)11.(2024春 普陀区期中)根据如图的流程图,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输入x的值是,那么输出的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2)如果输出的数是﹣5,那么x的值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1);(2)或﹣1.【分析】(1)求出(﹣6)+4的值,由该值是非负数,再乘以,即可求出输出的数;(2)分运算结果是非负数及是负数两种情况考虑,当运算结果是负数时,根据输出的数是﹣5,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的值;当运算结果是非负数时,根据输出的数是﹣5,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可得出x的值.【解答】解:(1)(﹣6)+4,∵是非负数,∴输出的数是();(2)根据题意得:﹣6x+4=﹣5或(﹣6x+4)=﹣5,解得:x或x=﹣1,∴x的值为或﹣1.【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2.(2024秋 金水区期中)网约车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便捷工具,某网约车行车计费规则如下表:项目 时长费 里程费 远途费单价 0.5元/分钟 1.6元/千米 0.4元/千米乘客车费由时长费、里程费、远途费三部分构成.其中时长费按行车实际时间计算;里程费按行车的实际里程计算;远途费收取标准如下:行车里程10千米以内(含10千米),不收远途费,超过10千米的,超出部分每千米收0.4元.(1)张老师乘坐该网约车,行车里程为20千米,行车时间为30分钟,需付车费 51 元;(2)若小明乘坐该网约车,行车里程为a千米,行车时间为b分钟.请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车费,并化简:当a≤10时,小明应付车费 (0.5b+1.6a) 元;当a>10时,小明应付车费 (0.5b+2a﹣4) 元;(3)小明和张老师都乘坐该网约车,行车里程分别是7.5千米和12千米,如果两人所付车费相同,那么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行车时间相差 16 分钟.【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代数式.2024 【专题】整式;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1)51;(2)(0.5b+1.6a),(0.5b+2a﹣4);(3)16.【分析】(1)利用乘客车费=时长费+里程费+远途费,即可求出结论;(2)当a≤10时,利用小明应付车费=时长费+里程费,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出小明应付车费;当a>10时,利用小明应付车费=时长费+里程费+远途费,可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出小明应付车费;(3)设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行车时间相差x分钟,利用0.5×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行车时间之差=1.6×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里程之差+0.4×张老师乘坐网约车的远途费,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根据题意得:0.5×30+1.6×20+0.4×(20﹣10)=0.5×30+1.6×20+0.4×10=15+32+4=51(元),∴张老师需付车费51元.故答案为:51;(2)根据题意得:当a≤10时,小明应付车费(0.5b+1.6a)元;当a>10时,小明应付车费0.5b+1.6a+0.4(a﹣10)=(0.5b+2a﹣4)元.故答案为:(0.5b+1.6a),(0.5b+2a﹣4);(3)设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行车时间相差x分钟,根据题意得:0.5x=1.6×(12﹣7.5)+0.4×(12﹣10),解得:x=16,∴两人所乘的两辆网约车的行车时间相差16分钟.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以及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1)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出小明应付车费;(3)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13.(2024秋 南海区期中)美团外卖骑手分为专职和兼职两种,专职骑手月工资4000元保底,每送一单外卖可再得3元;兼职骑手没有保底工资,每送一单外卖可得4元,小张是一名专职美团骑手,小李是一名兼职美团骑手.(1)若10月小张和小李送出的外卖单数相同,且小张比小李多收入了2500元,求小张送出了多少单外卖.(2)根据国家个人所得税率标准,工资超过5000时,需要交纳个人所得税,税率如表所示:级数 工资范围 个人税率1 不超过5000元 02 超过5000元至不超过8000元的部分 3%3 超过8000元至不超过17000元的部分 10%… … …问题:如果小张在11月交了200元的个人所得税,请问小张在11月送出了多少单外卖?【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1)1500单;(2)1700单.【分析】(1)设小张送出了送出了a单,根据小张比小李多收入了2500元,建立方程求解即可;(2)先表示小张送的钱数,再表格中的数据可以表示小张的个人所得税,建立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1)设小张送出了送出了a单,则小李也送出了a单,根据题意可得,4000+3a﹣4a=2500,解得a=1500,∴小张送出了1500单外卖;(2)∵(8000﹣5000)×3%=90,90<200,∴小张的收入高于8000元,设小张送出了送出了b单,则小张的收入为4000+3b,∴3000×3%+(4000+3b﹣8000)×10%=200,解得:b=1700,∴小张11月份送了1700单外卖.【点评】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14.(2024秋 南昌期中)已知有理数a,b,c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且满足(a﹣1)2+|b+3|=0,c=﹣2a+b.(1)分别求a,b,c的值;(2)若点D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当A、D间距离是B、C间距离的5倍时,请求出x的值;(3)若点A和点B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当t为何值时,点A到点B、点C的距离之和是40?②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3A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2024 【专题】应用题;应用意识.【答案】(1)a=1,b=﹣3,c=﹣5;(2)x=9或﹣7,过程见解析;(3)①t=10;②存在符合条件的k,k=6,过程见解析.【分析】(1)绝对值和平方具有非负性,由非负数的和等于0,每个非负数都为零,求出a,b;(2)由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AD和BC,建立方程求解x;(3)①由数轴上求两点之间的距离求解即可;②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k,表示3AC﹣kAB,再利用整式的性质求解.【解答】解:(1)依题意,由(a﹣1)2≥0,|b+3|≥0,(a﹣1)2+|b+3|=0,可得:a﹣1=0,b+3=0,∴a=l,b=﹣3,又∵c=﹣2a+b,∴c=﹣2x1+(﹣3)=﹣5,∴a=1,b=﹣3,c=﹣5;(2)由题意得:|x﹣1|=4x(﹣3+5),∴x﹣1=±8,当x﹣1=8时,x=9,当x﹣1=﹣8时,x=﹣7,综上:x=9或﹣7;(3)①依题意,经过t秒,点A表示的数为(1+2t),点B表示的数为(﹣3+t),点C表示的数为﹣5,且A,B都在点C右侧,可得:1+2t﹣(﹣5)+1+2t﹣(﹣3+t)=40,解得:t=10;②假设存在符合条件的k,经过t秒,点A表示的数为(1+2t),点B表示的数为(﹣3+t),且A,B都在点C右侧,∴AC=1+2t﹣(﹣5)=6+2t,AB=1+2t﹣(﹣3+t)=4+t,∴3AC﹣kAB=3(6+2t)﹣k(4+t)=18+6t﹣4k﹣kt=18﹣4k+(6﹣k)t,∵3AC﹣kAB的值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不随运动时间t的改变而改变,∴6﹣k=0,∴k=6,∴存在符合条件的k,k=6.【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绝对值以及偶次方的非负性,解题的关键是分析清楚题目意思.15.(2024秋 平山县期中)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巡岗亭A,巡岗员甲从岗亭A出发以20km/h的速度匀速来回巡逻.如果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巡逻情况记录如下:(单位:km)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4 ﹣5 3 ﹣4已知巡岗员甲第五次巡逻结束时刚好回到岗亭.(1)求第四次结束时,巡岗员甲的位置在岗亭A的东边还是西边,相距多远;(2)直接写出表中第五次巡逻应记为多少千米;(3)巡岗员甲从出发到第五次巡逻结束用时多长;(4)巡逻过程中配置无线对讲机,并一直与留守在岗亭A的乙通话,若无线对讲机只能在2千米范围内正常使用,直接写出甲巡逻过程中,甲与乙可以正常通话的时间有多少小时.【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正数和负数;数轴.2024 【专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应用意识.【答案】(1)巡岗员甲得位置在岗亭的西边2km处;(2)2;(3)0.9(小时);(4)0.7小时.【分析】(1)把前面4次记录相加,根据和的情况判断第4次结束时小张的位置即可;(2)根据(1)的结论即可得到结果;(3)①求出所有记录的绝对值的和,再除以20计算即可得解(4)求出距离的和,再除以20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1)依题意,4﹣5+3﹣4=﹣2km∴巡岗员甲得位置在岗亭的西边2km处,(2)解:依题意,﹣2+2=0∴第五次巡逻应记为2km;(3)|4|+|﹣5|+|3|+|﹣4|+|2|=18(km),18÷20=0.9(小时);(4)解:依题意,在2千米范围内的路程为2+3+3+4+2=14,14÷20=0.7(小时),答:他与小李可以正常通话的时间有0.7小时.【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数和负数,有理数的加法与除法的实际应用,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明确什么是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