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祖先的摇篮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祖先的摇篮 教案

资源简介

《祖先的摇篮》教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认识 “祖、掏、逗、蔷、薇、逮、忆、啊、浓、望、蓝、摘、赛” 等生字,会写 “祖、掏、忆、蓝、摘” 等重点生字,掌握 “祖先、原始、意思、一望无边、蓝天、野兔、赛跑、回忆” 等词语,并能运用 “祖先、掏” 等词语进行造句。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原始森林的赞美和对祖先生活的向往之情,理解课文中对原始森林的描写以及祖先在森林里的各种活动。
感受原始森林的苍茫辽阔与美好,体会祖先在原始森林中生活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感。
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结合课文内容想象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其他活动场景,并能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认识并掌握本课要求的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会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文中对原始森林的描写和祖先的活动。
(二)教学难点
深入感受原始森林的美好和祖先生活的乐趣,体会课文所蕴含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象,并用通顺的语言描述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其他活动,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朗读感悟法、小组合作法、直观演示法、启发提问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见过摇篮吗?(学生自由回答)有的同学说见过小宝宝睡的摇篮,有的同学说在图片上见过。那大家看到的摇篮是什么样子的呀?(学生描述)是啊,摇篮一般小小的,很温馨,是小宝宝们睡觉、玩耍的地方,摇来摇去的可舒服啦!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也有摇篮吗?他们的摇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特别的摇篮,它可不是我们平时看到的小摇篮哦!大家先来看几张图片(展示原始森林的图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一望无边的绿荫,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光斑)。大家看这是什么地方呀?(学生回答:原始森林)对啦,这就是原始森林。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祖先的摇篮》,就告诉我们,这原始森林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是不是很神奇呀?
大家肯定很好奇,祖先在这个大摇篮里会做些什么呢?这个摇篮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好奇,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祖先的摇篮》,去探寻祖先的摇篮里的秘密吧!请大家把课本翻到对应的页码,做好上课的准备哦。
(二)初读课文
自主朗读: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小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举手问老师,还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同时,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大家开始吧!(学生自主朗读,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朗读情况,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生字学习:
(1)大家都读完课文了吗?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们。老师把它们请到了黑板上(出示生字:祖、掏、逗、蔷、薇、逮、忆、啊、浓、望、蓝、摘、赛)。
(2)首先我们来开火车读生字,每个同学读一个字,读对了火车就继续开,读错了其他同学帮忙纠正。(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读音,重点指导 “蔷、薇” 是翘舌音,“逮” 是多音字,在这里读 dǎi。)
(3)大家读得真不错!现在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也就是组词。比如 “祖” 可以组什么词呢?(学生回答:祖先、祖国等)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组词,然后让学生齐读组词。对于 “掏” 可以组 “掏鹊蛋、掏腰包”;“逗” 可以组 “逗小松鼠、逗乐” 等,结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4)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写字,今天我们重点写 “祖、掏、忆、蓝、摘” 这几个字。老师先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边写边讲解笔画顺序和书写要点。“祖” 是左右结构,左边是 “礻”,不是 “衤”,右边是 “且”,要写得匀称;“掏” 是左右结构,左边是 “扌”,右边是 “匋”,注意 “匋” 的笔顺;“忆” 是左右结构,左边是 “忄”,右边是 “乙”,“乙” 要写得圆滑;“蓝” 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 “监” 要注意笔画顺序;“摘” 是左右结构,左边是 “扌”,右边是 “商”,“商” 的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5)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做到 “三个一”:眼离书本一尺远,胸离书桌一拳远,手离笔尖一寸远。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评价,选出写得好的字在班级展示。
词语学习:
(1)认识了生字宝宝,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的词语。出示词语:祖先、原始、意思、一望无边、蓝天、野兔、赛跑、回忆。
(2)老师领读词语,学生跟读,然后指名读、齐读词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读准词语。
(3)重点讲解 “一望无边” 这个词语,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 “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来理解,提问:“一望无边” 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回答:一眼望不到边)老师可以举例:“草原一望无边”“大海一望无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让学生用 “祖先” 和 “掏” 造句,先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指名说,老师点评并纠正。比如有学生说 “我们的祖先很伟大”,“我帮妈妈掏米做饭” 等,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再读课文:现在我们把生字和词语宝宝都认识了,再来朗读课文就会更轻松啦!请同学们大声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注意听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于读得不好的句子进行指导。)
(三)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爷爷说: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2)提问:“祖先的摇篮是什么呀?”(学生回答:原始森林)从哪里知道的呢?(爷爷说的)
(3)“真有意思,这是多大的摇篮啊!”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觉得很有趣、很惊讶)大家能不能带着这种有趣又惊讶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呢?(学生试读,老师指导朗读,注意语气的变化。)
(4)“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 这句话描写了原始森林的什么特点呢?(树荫很浓绿、很大)“一望无边” 说明了原始森林非常辽阔。大家想象一下,一眼望不到边的浓绿树荫,把蓝天都遮住了,那景色多美啊!我们带着这种美的感受再来朗读这一自然段。(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作者看到这么大的摇篮,产生了很多想法,我们来看看他想了什么。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自然段,找出作者想到了祖先和孩子们在森林里做了哪些活动。(学生默读,圈画相关句子)
(2)指名回答,老师板书: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3)“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 这里的 “可曾” 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曾经)这是一个问句,表达了作者的猜测。大家想一想,祖先在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想象回答)比如摘野果时,祖先可能会站在树枝上,伸手摘下红红的野果,尝一口甜甜的;掏鹊蛋时,小心翼翼地怕惊动了喜鹊。
(4)我们带着这种想象,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猜测和好奇的语气。(学生试读,老师指导)
(5)“可曾在那片草地上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和野兔赛跑” 会很有趣吧,大家有没有和小伙伴赛跑过?那种奔跑的快乐是不是很让人难忘?祖先和野兔赛跑,肯定也很开心。“看蘑菇打伞”,蘑菇的伞是什么呀?(蘑菇的菌盖)作者把蘑菇的菌盖比作伞,多形象啊!大家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学生朗读)
(6)第三自然段写了孩子们的活动,“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松鼠,采野蔷薇吗?也在这里捉红蜻蜓,逮绿蝈蝈吗?” 这里的两个问句,表达了作者对孩子们在森林里快乐生活的想象。大家想象一下,孩子们逗小松鼠时,小松鼠会有什么反应呢?(可能会蹦蹦跳跳,或者抱着松果看着孩子们)采野蔷薇时,会闻到花香吧?捉红蜻蜓、逮绿蝈蝈时,肯定很兴奋。
(7)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些活动,祖先和孩子们还可能在原始森林里做什么呢?(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发言)比如可能会在河里捉鱼,在树上荡秋千,在草地上打滚等。
(8)现在我们把第二、三自然段连起来朗读,注意读出问句的语气和对祖先、孩子们生活的向往之情。(学生齐读,老师巡视指导)
学习第四、五自然段:
(1)齐读第四、五自然段:“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 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2)“风儿吹动树叶‘沙沙,沙沙!’” 这是什么描写呢?(声音描写)这声音就像什么呀?(像在唱歌,像在讲故事)这声音让作者想起了什么?(祖先和孩子们在森林里的美好生活)
(3)“那回忆多么美好,又那么遥远……”“美好” 是因为祖先和孩子们在森林里的生活很快乐,“遥远” 是因为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大家能不能读出这种美好又遥远的感觉呢?(学生试读,老师指导语气要舒缓、深情)
(4)最后一句 “啊!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表达了作者对原始森林怎样的情感呢?(赞美、热爱)“苍苍茫茫” 写出了原始森林的广阔和茂密。我们带着赞美和热爱的情感,再来朗读这句话,读出对原始森林的崇敬之情。(学生齐读)
整体感悟:
(1)现在我们完整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把每个自然段的情感都表达出来,读出对原始森林的赞美和对祖先生活的向往。(学生齐读课文)
(2)读完课文后,大家觉得原始森林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美丽、辽阔、充满乐趣)祖先在这样的摇篮里生活,你觉得他们会很快乐吗?(会)
(3)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要保护大自然,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家园也像原始森林一样美丽)
(四)拓展延伸
想象画:原始森林里还有很多有趣的场景,祖先和孩子们可能还有其他好玩的活动。请大家拿出画笔,把你想象到的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的生活场景画下来,画完后可以和同桌分享你的画,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画画,老师巡视指导,然后展示部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画。)
故事创编: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想象,小组合作编一个关于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生活的小故事,一会儿每组选一个代表来讲给大家听。(小组合作创编故事,老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然后每组代表讲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听完后可以进行评价。)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祖先的摇篮》这篇课文,认识了很多生字词,还知道了我们祖先的摇篮是原始森林。在这个大摇篮里,祖先和孩子们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逗小松鼠…… 过着快乐的生活。原始森林是那么美丽、那么辽阔,它孕育了我们的祖先,我们要热爱大自然,保护我们的家园。希望大家课后也能多去亲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六)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也感受一下祖先摇篮的美好。
生字练习: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生字写 5 遍,并组两个词,注意写字姿势要正确。
词语运用:用 “祖先、一望无边、回忆” 这三个词语各造一个句子,写在练习本上。
想象写话:想一想祖先在原始森林里还可能做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字数不少于 50 字。
绘画作品:把你最喜欢的课文中的场景画下来,下节课带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五、板书设计
祖先的摇篮
原始森林 —— 祖先的摇篮
祖先:摘野果、掏鹊蛋
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
孩子们:逗小松鼠、采野蔷薇
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美好、遥远)
苍苍茫茫 热爱 赞美
生字:祖、掏、逗、蔷、薇、逮、忆、啊、浓、望、蓝、摘、赛
词语:祖先、原始、意思、一望无边、蓝天、野兔、赛跑、回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