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八年级 (下)期中学情调查
物 理 试 卷
(本试卷共24道题 满分8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2分;第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青藏高原上水的沸点为100℃
B.一名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大约为1000Pa
C.一个鸡蛋的重力约为300N
D.教室内的大气压强约为1×10 Pa
2.若不计空气阻力,网球离开球拍后在空中运动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使其运动状态改变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A.球拍 B.网球
C.地球 D.运动员
3.以下事例中,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是
A.冰壶运动中运动员刷冰 B.体操运动员在手上涂防滑粉
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闸 D.给门轴的合页上加润滑油
4.小小卷笔刀,处处皆学问。对如图所示卷笔刀的分析,正确的是
A.摇柄的粗糙条纹是为了减小压力
B.底部的橡胶软垫是为了减小摩擦
C.刀片薄薄的刀刃是为了增大压强
D.透明储屑仓设在下方与惯性有关
5.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物块A放在木板 B上,用水平向左的力推A,A向左运动而B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B对 A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
B.桌面对 B 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桌面和 A 对 B的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桌面对B的支持力与A 对 B 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物理试卷 第1页 (共8页)
6.在传统农耕文化中,劳动人民一般采用“盐水选种”的方法挑选种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沉的种子密度比盐水的密度大
B.漂浮的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自身重力
C 种子上浮过程中盐水对种子的压强变大
D 沉底的种子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
7.足球是一项能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运动,如图所示是学校足球训练的一个精彩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脚踢足球时,足球先受到力的作用,而脚后受到力的作用
B.足球能在场地上滚动一段距离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
C.足球在场地上滚动后会停下来说明阻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
D.向前飞的足球,若所受的外力突然全部消失足球会竖直向下落到地面
8.如图所示,有一段弹簧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图甲),将一个小球放在弹簧上使其处于静止状态(图乙),用竖直向下的力 F压小球至图丙的位置,然后撤去力F,小球向上运动到A 点后下落(图丁),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从撤去力 F开始,到小球第一次运动到A 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整个过程中,小球受到的合力先变小后变大
B.小球离开弹簧时,受到的合力最小
C.小球离开弹簧前,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小球在 A 点时,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
9.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溢水杯盛满水,在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实心金属块,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 (如图甲);将金属块缓慢浸没水中(未接触溢水杯底),溢出的水流入小烧杯,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如图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对溢水杯底部的压强关系为 p甲=p乙
B.溢水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C.小烧杯中水的质量等于
D.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等于
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0.玩滑板车是小朋友喜爱的一项运动,如图所示,小朋友一只脚踏在滑板上,另一只脚向后蹬地,滑板就能向前运动,这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此时若停止向后蹬地,滑板由于惯性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之所以最终会停下来,是因为它受到 的作用。
11.重力为G的同学匀速向上爬杆,其受到的摩擦力f1 G;爬到顶端后,当他用力握着杆子加速下滑过程中,杆子对他的摩擦力f2 G。(均选填“>”“=”或“<”)
12.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图甲是在纸上向右运笔写字过程中的情形,此时笔毫(毛笔尖)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为水平 。图乙中手执毛笔竖直悬空静止,当执笔握力增大时笔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如图所示,“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游戏时掷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由于 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飞行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箭的运动状态 (选填“保持不变”或“发生改变”)。
14.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简易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两个烧杯中,静止时液面相平如图所示,液体的密度ρ甲 ρ乙。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 p乙。(选填“<”“=”或“>”) 。
15.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将木块斜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强为600Pa;如图丙所示将图乙中的木块倒置后,此时木块对地面的压强为1000Pa。则图乙中木块上下表面积之比为 ,图甲中木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Pa。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6.小明同学使用椅子进行俯卧撑锻炼,如图所示。O点为重心,A点为与地面的接触点,请画出:
①小明同学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②小明同学在 A 点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17.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的顾客相对电梯静止,请画出顾客受力的示意图(空气阻力不计) 。
四、实验题(本题共4小题,共24分)
18. (6分) 如图所示,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小明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
(1)从甲方案改进为乙方案是为了减小 对实验的影响。小明采用丙方案进行实验,选质量为5g的卡片作为研究对象,在线的两端分别挂上等质量的钩码,对卡片施加两个拉力,则所挂钩码质量合适的是 (填字母)。
A.5g B.200g C.任意质量均可
(2)小明将系于卡片两端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钩码数量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卡片平衡时,小明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卡片不能平衡,此实验说明两个力使物体平衡时,这两个力要作用在 上。
(3)随后小明利用实验室的器材进行了创新实验,按图丁他将重为G的正方体滑块P套在水平放置的方管Q上,在水平向右风力的作用下,滑块P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再将方管Q 按图戊竖直放置后,滑块P 竖直向下运动。实验中控制滑块P 受到风力的大小和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其受到方管Q的摩擦力等于它们间压力大小的0.8倍(忽略空气阻力),小明通过分析计算出图戊中滑块 P受到的摩擦力f= G。若将滑块P竖直向上匀速拉起,则拉力的大小为 G。
19. (6分)如图所示的是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图甲、乙、丙中木板材料相同,图甲、乙中木板吏光滑)
(1)实验前要把弹簧测力计在 (选填“水平”或“竖直”)方向上调零。
(2)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 运动,木块所受的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现仍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下列两种操作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仍为1.2N的操作是 (填字母)。
A.木块以更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将水平拉力F 增大到3N
(3)对比图乙和图丙两次实验的结果, 你能得到的结论是: 。
(4)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小明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丁所示,他用水平拉力F (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匀速直线拉动长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
20. (6分)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
C: 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D:可能与物体浸在中液体的体积有关;
E: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利用下列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器材: 体积相等的铁块、铜块, 弹簧测力计, 一杯水, 一杯盐水, 细绳。
(1)分析比较实验③④,可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分析比较实验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E”) ;
(2) 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选填“A、B、C、D、E”);
(3)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4)该实验探究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 ;请再列举一种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
21. (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装置。
(1)使用时,通过比较压强计U形管 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小明使用前检查装置,当他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 。
(2)如果所用的压强计U形管中可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或“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 装入U形管中
(3)小明把压强计的橡皮膜和橡皮管更换后,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他接下来的操作是 (填字母)。
A.从U 形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液体
B.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C.向U形管内添加适量液体
(4)小华同学对压强计进行了改装,如图丙所示,将U形管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两端的液面是齐平的,小华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ρA、ρB液体的两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U形管的液体位置如图丙所示,为了使得U形管两端的液面再次齐平,小华将增加 (填“A”或“B”)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当U形管两端液面再次齐平后,小华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A、B两容器中所处的深度为hA和hB, 则ρA= (用ρB、hA和hB表示)。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3小题,共22分)
22.(8分)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最美的人间四月天里,一盏谷雨茶与春意最是相配。某地海拔近600米高山上新茶吐绿,百年古茶树长出一壶岁月香。如图,平底茶杯重为6N,平底茶杯中盛有240g的茶水,杯子放在水平桌面上时,杯中茶水液面距杯底6cm,杯底面积为,不计杯壁厚度,其中茶水密度近似为,g取10N/kg。求:
(1)茶水对杯底的压强;
(2)茶水对杯底的压力;
(3)茶杯对桌面压强。
23.(8分)公元1066年,山西永济县的黄河段发大水把河边拴浮桥的八只镇水神牛冲走了。和尚怀丙叫人把两艘大木船并排拴在一起,船上装满泥沙,并在两木船之间用结实的木料搭了个架子。然后怀丙让人带着绳索潜到水底,用绳索把铁牛绑牢,再把绳索的另一端捆在两船之间的架子上。最后怀丙让人把船上的泥沙扔到河里去,大船慢慢地上升,终于把铁牛从淤泥里拔了。假设铁牛质量为39t,其密度为g取10N/ kg,
(1)求铁牛没出水时受到的浮力;
(2)大船要拉起铁牛,拉力最小;
(3)请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为什么怀丙让人把船上的泥沙扔到河里去,大船慢慢的上升,就能把铁牛从淤泥里拔出来
24.(6分)如图甲所示,中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从海拔4270m的科考营地顺利升空达到海拔9032m,创造了浮空艇大气科学观测世界纪录。“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主要靠浮力升空,体积约为总质量约为2.6t。浮空艇有两个气囊,内部上层主气囊充满氢气,中间隔开,下边腹部还有一个小的副气囊如图乙所示,副气囊是充空气的,通过调节副气囊的空气垫就可以调节压力。随着高度升高,空气密度逐渐变小,浮空艇通过排出下面副气囊的部分空气调节整个艇的内外气压差在安全范围内。浮空艇通过与地面锚泊车连接的系缆进行升空和驻空,如图丙所示,主系缆的作用就是约束浮空艇的艇体,它由很多部分组成,其中包含承力的部分。浮空艇通过搭载的各种探测仪器展开垂直观测,对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产生深远影响。
(1)浮空艇主气囊内部充的氦气密度 艇外空气密度(选填“>”“<”或“=”);
(2)因为大气压随海拔升高而 (选填“增大”或“减小”),所以在下降过程浮空艇为了保持内外气压差处在安全范围,副气囊需要 (选填“排出”或“注入”)空气。浮空艇在下降过程中,则浮空艇所受浮力逐渐 (选填“增大”或“减小”)。
(3)在营地系泊时,浮空艇悬停在空中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重力、 力和缆绳拉力的作用。若缆绳对艇的拉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则拉力的大小约为 N。(海拔4270m处空气密度约为0.8kg/m , g取10N/kg)2025 年八年级(下)第一次学情调查
物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 9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选对的得 2分;第 7~9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1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 2 3 4 5 6 7 8 9
D C B C B A BC ABD ABD
二、填空题(本题共 6小题,每空 1分,共 12分)
10.相互;摩擦力 11. =;< 12.向左;不变
13.惯性;发生改变 14.<;< 15.3:5;750
三、作图题(本题共 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
16. 如图所示:(重力 1分;支持力 1分) 17.如图所示:(重力和支持力 1分;相等 1分)
四、实验题(本题共 4小题,共 24分)
18.(6分)
(1)摩擦力;(1分) B;(1分)
(2)相反;(1分) 同一条直线;(1分)
(3)0.64;(1分) 1.64。(1分)
19.(6分)
(1)水平;(1分)
(2)匀速直线;(1分) AB;(1分)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分)
(4)不一定;(1分) 1.2。(1分)
20.(6分)
(1)D;(1分) A;(1分)
(2)B;(1分)
(3)⑥⑦;(1分)
(4)控制变量法;(1分) 转换法或等效替代法等。(1分)
21.(6分)
(1)液面高度差;(1分)漏气;(1分)
(2)染色的酒精;(1分)
(3)B;(1分)
(4)B;(1 ρ h分) B B 。(1分)
hA
五、综合应用题(本题共 3小题,共 22分)
22.(8分)
解:(1)p=ρgh=1.0×103kg/m3×10N/kg×6×10-2m=600Pa;(2分)
1
{#{QQABCYApwwq4gAYACD4aQUX4CEuQsIMRJYoOgVCYKAwKwIFIFIA=}#}
(2)F=pS=600Pa×3×10-3m2=1.8N;(2分)
(3)G 茶水=m 茶水g=240×10-3kg×10N/kg=2.4N(1分)
∵茶杯在水平桌面上
∴F′=G 总=G 杯+G 茶水=6N+2.4N=8.4N,(2分)
F 8.4N
p′= = 3 =2800Pa。(1分)S 3 10 m2
答:(1)茶水对杯底的压 强为 600Pa;
(2)茶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1.8N;
(3)茶杯对桌面压强为 2800Pa。
23.(8分)
m 3.9 104kg
解:(1)V= = 33 3 =5m (1分)ρ 7.8 10 kg/m
∵铁牛浸没在水中
∴V 3排=V=5m (1分)
F 浮=ρ河水gV 排=1.0×103kg/m3×10N/kg×5m3=5×104N,(2分)
(2)G=mg=3.9×104kg×10N/kg=3.9×105N,(1分)
F 拉=G-F 浮=3.9×105N-5×104N=3.4×105N(1分)
(3)泥沙从船上卸下后,减小了自身重力,浮力大于重力(1分),船体上升,从而对铁牛产生向上的拉力(1
分)。
答:(1)铁牛没出水时受到的浮力为 5×104N;
(2)大船要拉起铁牛,拉力最小是 3.4×105N;
(3)泥沙从船上卸下后,减小了自身重力,浮力大于重力,船体上升,从而对铁牛产生向上的拉力。
24.(6分)
(1)< (1分)
(2)减小; (1分) 注入; (1分) 增大; (1分)
(3)浮; (1分) 4.6×104。 (1分)
2
{#{QQABCYApwwq4gAYACD4aQUX4CEuQsIMRJYoOgVCYKAwKwIFIFI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