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讲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复习课件(共9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4讲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复习课件(共98张PPT)

资源简介

(共98张PPT)
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 区域地理 第15讲 ——
Oceania and Australia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描述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并依据大洋洲地理位置特点,判断大洋洲所处热量带和降水的空间分布概况。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归纳大洋洲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等地理特征。
一、大洋洲
二、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三、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目 录
COTENT
写出下列地理事物的名称
河流:① 属于 洋水系;
② 属于 洋水系。
湖泊:L 是 水湖
海峡:③ 海峡,该海峡以西为 洋,以东为 洋。
地形区:A 盆地
⑥ 山脉
岛屿:④ ;
⑤ ;
⑦ ;
印度
达令河
墨累河
印度
北艾尔湖

巴斯
印度
太平
大自流
大分水岭
塔斯马尼亚岛
南岛
新几内亚岛
基础知识填图
01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考点一
在图中描绘:120°E、150°E经线,赤道、南回归线、40°S 纬线。
据图描述大洋洲的位置。
纬度位置 23°26′N和40°S之间,跨南北半球,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经度位置 110°E—180°—140°W,跨东西半球
海陆位置 介于亚洲和南极洲、美洲之间,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20°

23°26′
120°
150°
180°
160°
40°
澳大利亚
塔斯马尼亚岛
新西兰北岛
新西兰南岛
新几内亚岛
区域认知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交通和战略位置
东西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中转补给:已成为亚洲、非洲与南北美洲之间船舶、飞机往来所需淡水、燃料和食物的供应站。
海底光缆的交汇处:国际海空运输和海底电缆均经过这里。
区域认知
大洋洲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板块位置
新几内亚岛
新西兰
新西兰南岛、北岛和新几内亚岛均位于板块的交界处,为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区域认知
大洋洲的主要国家
澳大利亚:“坐在矿车上”“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新西兰(40°S,170°E):农牧业、旅游业发达
汤加:世界最先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萨摩亚:世界最后进入新一天的国家
基里巴斯:唯一横跨赤道和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国家
瑙鲁:磷矿资源枯竭
图瓦卢:因气候变暖而举国移民
主干梳理
大洋洲主要国家和居民
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
历史上,大洋洲曾是英国等国家的殖民地。现在的居民绝大部分是欧洲白种人移民的后裔,少数土著居民为黑种人和黄种人。
发达国家
主要国家
居民
拓展延伸
图瓦卢的“沉没
图瓦卢是大洋洲的一个岛国,陆地最高海拔不超过5米。全球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严重威胁图瓦卢的国家安全。1993-2009年,因海平面上升,图瓦卢陆地国土面积缩小了2%。预计到2050年左右,图瓦卢60%以上的陆地国土将被海水淹没。
21世纪以来,图瓦卢政府多次公开表示,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经失败,计划举国搬迁,呼吁世界各国接纳图瓦卢的“环境难民”。但多年来的各方奔走和努力并没有收到积极的效果,目前仅有新西兰政府愿意接收图瓦卢的撤离者,并严格限定了每年的接收人数。
拓展延伸
图瓦卢的“沉没
环境安全问题
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加剧资源危机和自然灾害
最终影响国家安全
据图说出瑙鲁岛形成的原因?
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岩浆活动形成火山岛;
受海浪侵蚀在海面以下形成平顶山;
平顶山处海水较浅,珊瑚繁殖,形成珊瑚岛礁;
随地壳上升,海面下降,珊瑚礁出露形成岛屿。
瑙鲁共和国简称瑙鲁,瑙鲁位于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约41公里,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隔所罗门群岛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东距基里巴斯306公里。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总面积24㎞ 。瑙鲁面积只有24㎞ ,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拓展延伸
图瓦卢的“沉没
拓展延伸
瑙鲁——富也资源,贫也资源的国家
位于候鸟迁徙路线上的南太平洋中的岛国瑙鲁,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地表积累了大量的鸟粪,瑙鲁丰富的磷酸盐矿就源自这些鸟粪沉积。磷酸盐矿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之一,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瑙鲁因向全球出售磷酸盐矿而一度经济繁荣。
但粗放的磷矿开采和出口成为瑙鲁唯一的经济支柱,露天开采的方式对当地环境破坏极大,岛国居民几乎所有的燃料、食品、饮用水都依赖进口。
随着磷酸盐资源在20世纪80年代末陷入枯竭,瑙鲁的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冲击,连年的财政赤字和银行倒闭让瑙鲁政府陷入危机。这个曾经最富裕的国家陷入贫困,国家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拓展延伸
瑙鲁——富也资源贫也资源的国家
1.磷酸盐矿为什么能够迅速带动经济繁荣?为何又快速的导致经济衰弱?
兴:磷酸盐矿是生产化肥的主要原料之一,大量出口带动经济繁荣。
衰:磷酸盐资源枯竭;
经济结构单一,对外依赖严重;
粗放的露天磷矿开采对当地环境破坏严重。
2.结合瑙鲁的发展,思考资源安全如何直接或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直接影响: 战略资源严重短缺导致的资源安全问题,能动摇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
间接影响:资源安全问题可通过触发和放大环境、经济、军事甚至政治等领域的国家安全危机,间接影响国家安全。
澳大利亚大陆
美拉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
塔斯马尼亚岛
新几内亚岛
新西兰南岛
新西兰北岛
一块大陆:
澳大利亚大陆
三大群岛:
美拉尼西亚、
密克罗尼西亚、
波利尼西亚
四大岛:
塔斯马尼亚岛、新几内亚岛、
新西兰南岛、新西兰北岛
众多岛屿:
有1万多个,多火山岛和珊瑚岛
岛屿的类型
区域认知
大洋洲的位置和范围
找出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新几内亚岛,密克罗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美拉尼西亚三大群岛。
岛屿的分类
火山岛
冲积岛
大陆岛
珊瑚岛
大陆岛世界上较大的岛基本上都是大陆岛。
因构造作用,如断层或地壳下沉,致使沿岸地区一部分陆地与大陆相隔成岛;或因陆块分裂漂移,岛与原先的大陆之间被较深、较广的海域隔开。前者如中国的台湾岛、海南岛,格陵兰岛等;后者如马达加斯加岛等。
由冰碛物堆积而成。原为大陆冰川的一部分,后因间冰则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同大陆分离,如美国东北部沿岸和波罗的海沿岸的一些岛屿。
拓展延伸
岛屿的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大陆岛 地壳陷落 海面上升 地势较高面积较大 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两岛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火山岛因海底火山持久喷发,岩浆逐渐堆积,最后露出水面而形成的。
按属性分为两种,一种是大洋火山岛,它与大陆地质构造没有联系;另一种是大陆架或大陆坡海域的火山岛,它与大陆地质构造有联系,但又与大陆岛不尽相同,属大陆岛屿大洋岛之间的过渡类型。
夏威夷群岛是著名的火山岛。
拓展延伸
岛屿的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火山岛 火山喷发 海拔较高 地势险峻 冰岛、夏威夷群岛、阿留申群岛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珊瑚岛由活着的或已死亡的一种腔肠动物—珊瑚虫的礁体构成的一种岛屿。
珊瑚礁有三种类型:岸礁、堡礁和环礁。
大堡礁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位于南半球,它纵贯于澳大利亚的东北沿海,北从托雷斯海峡,南到南回归线以南,绵延伸展共有2011公里,最宽处161公里。有2900个大小珊瑚礁岛,自然景观非常特殊。
拓展延伸
岛屿的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珊瑚岛 珊瑚虫堆积 地势低平面积较小 三大群岛中的多数岛屿(大堡礁)、马尔代夫、南沙群岛
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冲积岛陆地的河流夹带泥沙搬运到海里,沉积下来形成的海上陆地。
冲积岛一般都位于大河的出口处或平原海岸的外侧。冲积岛地貌形态简单,地势平坦,海拔只有几米,有的绿荫覆盖,有的满目黄沙。在土壤化较好的冲积岛上,可种植护岛固沙的林木、绿草和庄稼。
世界最大的冲积岛是位于亚马孙河口的马拉若岛;中国最大的冲积岛是崇明岛。
拓展延伸
岛屿的类型
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冲积岛 入海泥沙堆积 地势低平 面积小 崇明岛、马拉若岛
9.判断图示珊瑚礁的发育阶段依次是
A.②①④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10.图所示④阶段珊瑚礁的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可能
A.先升后降 B.先降后升 C.持续上升 D.持续下降
11.西太平洋35°N附近海域也分布有珊瑚礁,主要原因是这里
A.岛屿众多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C.受暖流影响 D.受东亚季风影响
拓展延伸
(2021年全国甲卷地理)珊瑚礁是由造礁珊瑚和其他生物骨骼共同形成的生物质石灰岩,主要分布在热带浅水海域。造礁珊瑚一般生活在距海面25米以内海域。下图示意珊瑚礁发育的一种模式的不同阶段。据此完成9-11题。
大陆岛
火山岛
珊瑚岛
类型 成因 特点 举例
地质时期曾是大陆的一部分,因地壳陷落或海平面上升而与大陆分离。
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地质构造一般与大陆相似,分布在大陆外围。
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由大洋底部的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
海拔较高 ,地势险峻
夏威夷群岛
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
面积较小,地势低平,有些呈环状
大堡礁及
三大群岛多数
大陆岛
火山岛
珊瑚岛
澳 大 利 亚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考点二
描述澳大利亚地理位置;
位于南半球,处在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
由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附近岛屿组成,是世界上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面积769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6位,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主干梳理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大部分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
10°S~40°S 、120°E-150°E
介于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与其它大陆远隔重洋,是一种隔绝的海陆位置
(1)经纬度位置:
(2)海陆位置:
120°E
150°E
10°S
40°S
澳大利亚大陆
塔斯马尼亚岛
30°S
主干梳理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艾尔斯岩石海拔863米,是一块长约3000米,周长约9.4公里,距地面最高高度348米的红褐色巨大岩石,东高且宽而西低狭,是世界最大的单体岩石(即一块石头)。因地处整个澳大利亚大陆的中央位置,被称为“澳大利亚的红色心脏”。
艾尔斯巨石
Colorado River and Grand Canyon
(1)地形以 、 为主;
(2)东部为 ;中部为 ,
地势最低处是 ;西部为低矮的
(3)地势 高, 低,地势起伏
(4)大堡礁位于澳大利亚 ,岛屿类型是 。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
平原
高原
大分水岭
大自流盆地
北艾尔湖
西部高原
东西
中部
和缓
东北
珊瑚岛
读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
主干梳理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地形分布:
东部山地区:大分水岭纵贯南北(800—1000m)
中部平原区:低缓的平原(大自流盆地),地势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
西部高原区:广阔的低矮高原,高原古老、平坦,海拔多在200-500米
地势:
东西两侧高,中部低
主干梳理
(一)澳大利亚的地形
大堡礁中的鱼类超过1 500种,其鲜艳靓丽的颜色足以与珊瑚相媲美。大堡礁中的珊瑚虫有350多种,颜色从蓝色、棕色到粉红色及紫色,简直是个五彩斑斓的神奇世界。
其实就是珊瑚礁,大堡礁形成原因是由直径只有几毫米的腔肠动物珊瑚虫堆积而成的。而且这些珊瑚虫的体态玲珑,色泽美丽,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珊瑚虫需要生活在全年水温保持22-28摄氏度(℃)的水域,并且水质要必须洁净、透明度高,才足以积累出美丽的大堡礁。
  澳大利亚东北岸外大陆架海域正具备珊瑚虫繁衍生殖的理想条件。珊瑚虫以浮游生物为食,群体生活,能分泌出石灰质骨骼。老一代珊瑚虫死后留下遗骸,新一代继续发育繁衍,像树木抽枝发芽一样,向高处和两旁发展。如此年复一年,日积月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连同藻类、贝壳等海洋生物残骸胶结一起,堆积成一个个珊瑚礁体。
大 堡 礁
珊瑚礁生态具有保护海岸、维护生物多样性、维持渔业资源、吸引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但是海水长期的异常高温会使得珊瑚白化。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珊瑚礁群,过去20年间,大堡礁多次发生大规模白化事件。
分别说明北部和中部珊瑚白化严重和南部珊瑚较少受到白化影响的原因
主干梳理
大堡礁白化
北部和中部: 纬度低,海水温度高;靠近赤道,异常天气现象多发,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时间长;
南部:纬度高,受部分冷海水的影响,加上盛行风向转变带来的风暴,使得其总体温度较低;
分别说明北部和中部珊瑚白化严重和南部珊瑚较少受到白化影响的原因
主干梳理
大堡礁白化
珊瑚生长在22-30℃且有一定盐度的清洁海水中,其遗骸堆积形成珊瑚礁。近年来,由于海岸带的过度开发,造成珊瑚礁的衰退。简述保护珊瑚礁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健全有关珊瑚礁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②建立珊瑚礁生态系统保护与管理国际合作机制;③加强珊瑚礁生态功能与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 ④禁止采挖珊瑚礁及其他破坏珊瑚礁的活动;⑤禁止在珊瑚礁自然保护区设置排污口;⑥对珊瑚礁开发过程中注重保护;⑦修复珊瑚礁的生存环境,在合适海区营造新的珊瑚生长区。
主干梳理
大堡礁白化
问题探究
大自流盆地
1、说出大自流盆地的地质构造名称。
向斜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大自流盆地地下水的来源。
东部山区降水补给含水层
3、按埋藏条件说明图中地下水的类型和特点。
大自流盆地:
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分布区
承压水,埋藏在两个隔水层之间、承受一定压力的地下水,井口低于承压水位自行喷涌。盐度高不宜灌溉,可作牲畜饮水;
1.大自流盆地的自流井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地质构造为向斜构造 ;
(2)地下水为承压水;
(3)地下水补给来自东部山地降水;
(4)井口低于承压水位。
【思考】2.井水可不可以用来灌溉农田,为什么
自流井盐度高,不宜灌溉,一般可作牲畜饮水。
平原上河流很少,但地下水丰富。大自流盆地两侧高,中间低,在平原中部地势低的地区凿井,地下水可自动流出地面,成为自流井。
问题探究
大自流盆地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描述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
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
半环状的核心:
热带沙漠气候
外环: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中环:
热带草原气候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分布特点:半环状分布
热带面积广大;气候类型多样
问题探究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1、澳大利亚干旱地区面积广大的的成因
①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受副高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干燥少雨;
②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③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太平洋暖湿气流向西深入;
④西澳大利亚寒流对西岸荒漠的形成降温减湿。
问题探究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2、澳大利亚东北部沿海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非地带性)
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
②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带来水汽;
③大分水岭对水汽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
④纬度低,气温高
东岸型的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大陆轮廓(海陆分布)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
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吹东南风, 降水较多,冬季吹西北风, 降水少。②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影响, 增温增 湿。
简述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夏季西北季风的成因。
北半球东北信风带,1月随太阳直射点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而成。
问题探究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问题探究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3、澳大利亚北部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
①夏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带来丰沛降水,为湿季;
②冬季受离岸的东南信风影响而干燥,为干季;
30°S以南地区
①夏季(干季),受副高控制,降水少;
②冬季(湿季),受西风影响,降水多;
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
①南部和西南部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地区,属地中海气候。
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③最南端的塔斯马尼亚岛常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问题探究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地区 气候类型 自然带 形成原因
东北沿海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东澳大利亚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北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带 夏季受西北风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为湿季;冬季受东南信风影响,为干季
广大内陆和西北沿海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带 受副热带高压和来自大陆的东南信风控制,全年少雨,西北沿海又受西澳大利亚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
东部沿海 亚热带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影响
南部和西南沿海 地中海 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东南沿海 和塔斯 马尼亚岛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终年受西风影响
问题探究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描述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分布特点:降水由北、东、南沿海向内陆呈半环状递减。
成因:
北部夏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从海上带来充沛水汽,降水较丰富;
东部大分水岭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东部迎风坡降水较多;
南部受湿润西风的影响,降水也较丰富;
中部和西部地区背风坡,再加上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的影响,降水较少。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气候
针对训练
如图为“ 某月19日18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
1.该月最可能是(  )
A.3月 B.6月
C.8月 D.10月
2.此时,澳大利亚(  )
A.①地天高云淡
B.②地干热风大
C.③地南风暴雨
D.④地北风酷热
A
A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河湖
澳大利亚最低点
湖面低于海平面16米
澳大利亚最长、最大的河流
北艾尔湖
墨累河
河流流程较短,河网稀疏,多季节性河流,淡水资源较少。大陆共有240多条大小河流,分属沿岸河流水系,墨累河 -达令河水系和内陆水系。
河湖特征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河湖
01——墨累河
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源于大分水岭西侧,重要支流为达令河,向西南注入印度洋(河口地中海气候),河流流量不大,季节涨落变化较大。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河湖
夏汛: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降水丰富;
冬汛:下游为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丰富;
根据流域的气候描述墨累河的汛期特征。
02——达令河
达令河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墨累河最长支流,发源于大分水岭山脉西麓,流域面积609283平方公里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河湖
03——北艾尔湖(幽灵湖)
澳大利亚最大湖泊,湖面为-16米,为大洋洲最低点,湖中难得有水,水矿物质含量很高,靠近大陆中心一个极大的盐湖,长期呈干涸状态。
艾尔湖
墨累河

艾尔湖
墨累河






读图分析,艾尔湖盐度较大的原因?
原因:
①湖泊海拔低,周围河流注入带来盐分;
②无河流流出,盐分不易排出;
③湖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分积累。
艾尔湖是一个浅水断层盐湖,位于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为时令湖,湖面比海平面低16m,是澳大利亚大陆最低的地方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铁的储量居世界前列,铁矿的品位高、埋藏浅,大部分宜露天开采;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澳大利亚开采的矿石有一半以上用于出口,是世界矿产品的主要出口国之一,特别是煤、铁的出口占世界重要地位。
铀、锰、铝土:
北部地区
铁矿:
澳大利亚西部
煤炭:
东部沿海
捕鱼区面积比国土面积多16%,是世界第三大捕鱼区。
渔业资源丰富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资源
矿产资源
铝土矿:储量和生产量居世界第一
铁矿:
世界第二大出口国
黄金:
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煤炭: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资源
澳大利亚国树—桉树
桉树适应性强,有良好的的吸水能力,在荒漠和沼泽里均可生长。桉树生长迅速,木质坚硬,叶子可制桉油,经济价值较高,现已作为生产乙醇汽油的主要原料。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资源
2、生物资源
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所拥有的上万种动植物中,绝大多数均为澳洲独有。具有古老、独特的特点。
全球有袋类动物大部分分布在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有许多古老的动物:袋鼠、考拉、鸸鹋,鸭嘴兽等。
鸭嘴兽
短尾小袋鼠
树袋熊
特有动物
袋鼠
鸸鹋
白树蛙
针鼹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资源
一、古老性、特有性
桉树
根据地理位置,说明澳大利亚物种古老而独特的原因
问题探究
陆地环境封闭单一: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长期孤立,海洋阻隔了生物的传播,致使大陆上没有其他动物与它们进行生存竞争。
与其他物种交流少:外来物种对古老物种的繁殖与生存干扰少,缺少天敌
人类干预少:澳大利亚被欧洲殖民统治的时间较晚,人口较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比较少,有利于动植的生存。
自然条件较单一:澳大利亚形成后没有发生过大的褶皱运动,地壳一直比较稳定,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故动物进化缓慢。
澳大利亚肺鱼
单孔目动物·鸭嘴兽
有袋类动物·袋鼠
【补充拓展】生物多样性(物种)丰富的原因
分析角度 答题思路
纬度(热量条件) 地处低纬度(热带),热量丰富,物种丰富,繁衍生长速度快
环境(地形、气候、水陆)等差异 跨纬度广,热量差异大,物种丰富
跨海陆(经度)广,水分差异大,物种丰富
地形起伏大,垂直地带性显著,物种丰富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复杂多样,物种丰富
生存空间 面积广大,地域辽阔,生物生存空间广,森林、湿地面积广,物种丰富
天敌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天敌少
人类活动 地形较封闭(远离大陆),人烟稀少,受人类活动干扰少
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
考点三
澳大利亚的主要地理特征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主干梳理
(一)澳大利亚的人口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国土面积769万平方千米,人口约2573.9万(2021年),地广人稀。主要是英国移民的后裔,英国及爱尔兰后裔占75%,以白种人为主,官方语言为英语。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人口密度极低,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主干梳理
(一)澳大利亚的人口
澳大利亚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沿海地区地形平坦
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居住,环境优美
沿海地区,多优良港口,对外联系便利
欧洲殖民者最早到达这里,开发时间早,经济较发达
矿产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为城市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读澳大利亚人口、城市分布图,分析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特征及原因。
堪培拉(Canberra)澳大利亚首都,位于澳大利亚东南部山脉区的开阔谷地上。原为牧羊地,1913年按规划始建,1927年由墨尔本迁都到堪培拉。
澳大利亚国会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城市
悉尼(Sydney)位于澳大利亚东南沿岸,是澳大利亚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拥有高度发达的金融业、制造业和旅游业被誉为南半球的“纽约”。
悉尼歌剧院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城市
墨尔本(Melbourne) 位于澳大利亚南部,是澳大利亚第二大城市,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和国际大都市。是南半球最负胜名的文化名城。
中央火车站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城市
珀斯(Perth)澳大利亚第四大城市,地处澳大利亚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区。温和的气候、别致景色使珀斯荣获2017年全球最宜居城市第六位。
天鹅钟塔
主干梳理
(二)澳大利亚的城市
农业——“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澳大利亚的养羊业规模很大,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原本这里本没有一只羊。十八世纪后期,欧洲移民第一次带去了29个绵羊。由于这里草原良好,自流井多,气候干燥,适于绵羊生长和繁殖,目前,绵羊数量达 到1.4亿只之巨!羊毛远销国外,成为澳大利亚最主要的出口商品。现在,澳国所有的羊只数量仍居世界第一,都是以产毛为主的美利奴羊。
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小麦
混合农业-----------小麦和牧羊兼顾
大牧场放牧业----养羊
农业生产类型多样
农业地域类型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农业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草场和可耕地多,农牧业发展早,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目前澳大利亚的绵羊总数已达1.5亿只,号称“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主要出口小麦、羊毛、牛肉。
绵羊为主,绵羊数量世界第一
羊毛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一
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
羊肉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18世纪后期引进少数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农业
读澳大利亚农牧业及特有动物分布图,指出“小麦”、“乳畜业”、“养羊业”、“甘蔗”、“养牛业”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农业
气候:广大的内陆和西部地区气候干旱,为草原和荒漠,天然牧场约占全国面积的3/5;
地形:澳大利亚中部平原地势低平;
土壤:土壤肥沃;
水文: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地下水很丰富,牲畜饮水便利;
野生食肉动物少,天敌少。
四大牧区
说说澳大利亚发展养羊业的有利条件
引进优良品种。
商品化畜牧业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农业
分布
澳大利亚东南部
墨累-达令盆地
澳大利亚
西南部
耕作业(小麦)+牧羊(羊毛)
混合农业
特点: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采用种麦和牧羊的混合经营方式。
其中东南部的墨累一达令盆地是主要的小麦一牧羊带。
主干梳理
(三)澳大利亚的农业
分析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无大型野生食肉动物,无天敌
气候适宜,光热充足
有可供牲畜饮用的地下水,水源充足
人文条件
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
市场需求量大,市场广阔
经济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交通便利,利于出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以及混合农业的生产优势。
主题探究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主题探究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墨累-达令盆地从18世纪开始被用来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根据墨累—达令盆地生产模式图,归纳该农业生产模式的优点。
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地,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灵活的生产选择:农民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
图1 澳大利亚农业分布图
图2 墨累-达令盆地农场规划图
图3 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模式图
混合农业
饲养牲畜
种植谷物
养羊
种麦
土地交替使用
生产交替进行
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比例
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农民可有效地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活
灵活的生产选择
归纳总结: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小麦种植 犁地(忙碌) 播种(忙碌) 生长季节 收割 (忙碌) 绵羊饲养 在牧场上放牧 配种(忙碌) 剪羊毛 (忙碌) 在收割后的麦田上放牧 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的主要限制性因素——灌溉条件差(雨影区)
实施:东水西调工程(修建水利工程,引大分水岭东侧的水)
主题探究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成因:盆地处于大分水岭雨影区,降水较少;达令河水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虽丰富,但矿化度高,不适于农业灌溉。
针对训练
1.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 )
A.地中海式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水稻种植业 D.混合农业
2.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水源 C.土壤 D.气候
D
下图中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完成下列小题。
B
针对训练
3.墨累—达令河支流上大量修建水库和发展灌溉农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 )
①土壤次生盐碱化 ②表层土壤流失
③河流水体富营化 ④河口海水倒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下图中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完成下列小题。
针对训练
4.图示农场的收入相对稳定的原因是( )
A.小麦的产量高 B.羊毛的价值高
C.劳动力价格低 D.市场适应性强
5.下列对墨累—达令盆地农业生产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侧重发展畜牧业 B.商品率高
C.机械化程度低 D.主要种植小麦
D
B
下图中的墨累—达令盆地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流域内大部分地区需要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完成下列小题。
1.矿产资源的特点:矿产资源丰富,品种多,储量大,品质优、埋藏浅,易开采。
2.主要工业部门:采矿、钢铁、机械、化学、造船工业等。
3.矿产品主要出口国家:矿产品80%以上用于出口,主要销往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工业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悉尼是其工业中心。
原因:
沿海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可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
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发较早,基础设施完善。
拥有便利的港口交通,能将货物运往世界各地。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工业
澳大利亚国土辽阔,海岸漫长,自然风光和人文建筑精粹兼具,是世界新兴的旅游大国,20世纪7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的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服务业已经大大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澳大利亚的经济支柱。
波浪岩是澳大利亚的一种巨大岩层,位于西部谷物生长区边缘的海登城附近。它高出平地15米,长度约100米。澳洲波浪岩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这大岩石并非一个独立的岩石,而是连接北边一百公尺的海登石及状似河马张口的荷马岩、骆驼岩等串联而成的风化岩石。
波 浪 岩
Colorado River and Grand Canyon
经 — 旅游业
澳大利亚三大矿产资源的集中生产区
东北部、铝土
(约克角半岛、达尔文半岛)
东南沿海、煤矿
布里斯班、纽卡斯尔、
墨尔本
西部、铁矿
为何澳大利亚煤和铁矿石出口多,钢铁工业却不发达?
①煤矿与铁矿距离较远;
②机械工业还比较薄弱,需要的钢铁有限,国内市场狭小;
③劳动力成本高,淡水资源缺乏; ④环保成本较高;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工业
澳大利亚经济结构变化
二战前,
农牧业为主
二战后,
工矿业为主
20th70s后,
服务业为主
“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坐在矿车上的国家”
“世界著名旅游国家”
地理位置
地形地势
气候条件
水文条件
相对独立
地广人稀
东南沿海多
古老独特
地势和缓
河流水可灌溉
优良港口
地下水饮牲畜
人口和城市
经济生产活动
区域协调发展
总结归纳
读澳大利亚的城市、铁路和工业分布图,回答问题:
(1)澳大利亚的铁路分布有什么特点?
澳大利亚的城市、铁路和工业分布图
呈半环状,主要分布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广大地区铁路网稀疏。
(2)简要分析铁路和城市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东部沿海特别是东南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海上交通便利,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为满足运输的需求,铁路分布和人口、城市具有一致性;
反过来铁路的发展又促进了人口的集聚和城市的发展。
主干梳理
(四)澳大利亚的交通
(1)新西兰位于太平洋西南部、澳大利亚东南,由南岛、北岛两大岛屿组成,北岛是政治、经济中心。
(2)受西风带影响,形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自然环境优美。
(3)经济发达,已经从农业为主转型为工业为主,出口羊肉、粗羊毛、奶制品等。
主干梳理
新西兰
真题溯源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校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菜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真题溯源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校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菜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①开发早的城市地区,配套基础设施齐全;②临海,港口多,交通运输方便;
③人口密集,经济发达,是主要消费市场;④劳动力充足;
真题溯源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澳大利亚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校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菜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①人口少,市场规模小;
②国土面积广大,自然环境多样,对车的种类和型号要求多样;
③进口政策放宽后,国外汽车品牌进入加剧了本土汽车市场竞争,消费者选择多。
真题溯源
澳大利亚(下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完成1-3题。
(2018年全国卷3)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3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 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B
D
真题溯源
澳大利亚(下图)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据此完成1-3题。
(2018年全国卷3)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士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 ①④ D.②④
B
课程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