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开封前注意保密汕尾市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二年级教学质量监测历史本试题共5页,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已的信息填写清楚、准确,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粘贴处。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得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及答题卡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韩非提出“法、术、势”相结合的治国理论,荀子主张隆礼重法,墨子倡导“尚贤”。这反映了A.中央集权体制的理论建构过程B.工商业阶层打破世袭特权的要求C.传统贵族维护礼乐制度的努力D.士人阶层对社会治理模式的探索2.北魏前期,政治上仍实行“胡汉分治”政策,保留“胡汉杂糅”特色。北魏中期,更多采用汉族传统的政治、经济制度。这一变化反映了A.胡汉民族矛盾逐步消除B.南方区域经济得到开发C.北魏封建化程度的加深D.门阀士族制度遭到打击3.柳宗元在《答元饶州论证理书》中批判两税法实施后出现“富人贿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税,贫者困饿死亡而莫之省”的现象。这主要反映了当时A.土地兼并问题日益恶化B.户等评定制度存在弊端C.政府放弃抑制豪强政策D.人丁征税标准有失合理4.南宋沉船“南海一号”出土文物种类繁多且保存完好,其中部分金器制作工艺呈现异域风情。这一现象可印证当时A.官营手工业主导海外贸易B.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C.制作工艺达历史巅峰水平D.中外文明的交流交融高二·历史第1页(共5页)5,元制,蒙古人、色目人得任便散居内地,日久不再回原籍。有些与汉族通婚,有些改称汉人姓名,有些崇奉儒学,有些擅长文学。这反映了A.制度因素影响民族交融B.边疆与内地治理的趋同C,注重延续因俗而治政策D.“四等人制”遭到破坏6.明中期,民间流通的白银几乎全为碎银、银锭等成色各异的白银。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访问广州的葡萄牙人克路士发现,“中国没有金银钱币,只通行金银的重量,每件东西都按重量买卖,因此人人家里都有秤和秤砣”。这说明了A.白银成为单一流通货币B.钱铺等新金融机构盛行C.明代商品经济繁荣兴盛D.一条鞭法赋役变革影响7.l902年中英议定商约时,双方就“城口”是“城邑和港口”(cities and ports)还是“城邑之港口”(ports of cities)各执一词。英方代表主张“城口”是指“城邑”和“港口”,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总督极力主张“城口”应理解为“城邑之港口”,以限制英国人在通商口岸的特权。这反映了A.统治者固守天朝上国观念B.洋务派保障洋务运动开展C.保守派抵制融人国际社会D.清政府意图抵御西方强权8.从19世纪中叶到抗日战争之前,华侨在广州东山建造洋楼785座,共3个规模较大的祥楼群,这种新型民居建筑打破了广州民居千篇一律的面貌。这可以用来说明A.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创新B。西式风格民居占据主导C,广州城市化进程的加快D.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提高9.1949年3月,蒋介石邀宋希濂,关麟征谈话,核心是探讨国民党失败的原因。蒋介石认为失败的原因在于:一、士无斗志;二、民心思洽;三、内部派系冲突;四、美援不够。下列原因符合唯物史观解释的是A.国民党士气低落B.国民党丧失民心C.国民党内部争斗D.美国的授助不力10.右图中一位老农双手捧着盛满丰收果实的大红漆盘,神情喜悦、笑容憝厚,身上的棉袄、头上的皮帽、身后的一枝红梅都和丰收的果实相互映衬。这反映了A.“大跃进”促农业发展B.三大改造正在实施C.农民建设国家愿景单夹天件机狱给会权D.“一五”计划完成《争取更大的丰收献给社会主义》(1958年)高二·历史第2页(共5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