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024-2025学年期末模拟试卷(试题)五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一、单选题1.因为 × =1,所以( )A. 是倒数B. 与 互为倒数C. 与 都是倒数2.下图中大正方形表示“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算式是( )。A. × B. × C. × D. ×3.如果统计六年级各班男、女生跳绳次数,采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A.条形 B.折线 C.复式条形 D.复式折线4.小亮家在小红家东偏北30°方向,则小红家在小亮家( )。A.西偏南30° B.南偏西30° C.西偏南60* D.无法确定5.如果a除以b得 ,b除以c得 ,求a除以c是( )A. B. C.1 D.16.如果a>0,那么a÷ ( )a× 。A.大于 B.等于 C.小于7.有两捆铁丝共长132米.从第一捆上剪去 ,从第二捆上剪去 后,两捆余下的铁丝同样长.原来第一、二两捆铁丝各有( )米.A.16,116 B.60,72 C.50,82 D.32,608.一个长方体,底面是一个周长为30cm的长方形,高为10cm,如果长和宽的厘米数都是合数,那么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A.0.26 B.0.3 C.0.54二、判断题9.用4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长方体。( )10.因为 + =1,所以 与 互为倒数。( )11.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可以使用排水法来进行测量。( )12.用8个小正方体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13.常用的容量单位是升和毫升,分别可以用字母“L”和“mL”表示。( )14.用4个体积是1cm3的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它们的体积都是4cm3。( )15.下图中,甲乙两张纸条都被遮住了一部分,露出的部分长度相等,那么甲纸条长一些。( )16.学校篮球队男生人数比女生多 ,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 )三、填空题17.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8dm3,这个正方休的长是 ,表面积是 。18.下图是一个长方体物品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m2。19. (方程的应用)25个人住宿,住3人间和4人间(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有 种不同的安排。20.10个 相加的和是 , 的 是12.21.若点A在点B北偏西45°方向380米处,那么点B在点A的 偏 ( )°方向 米处。22.一个长方体的前面和上面的面积之和是39平方厘米,它的长、宽、高都是质数,那么长方体的体积是 .23.一群学生坐在一起做游戏,男生戴白帽,女生戴红帽,有趣的是,每个男生看到的白帽与红帽一样多,每位女生看到的白帽是红帽的两倍, 他们一共有 人。24.欢欢有一瓶 2 L 的橙汁, 如果分装在容量是 的杯子里, 可以装满 杯;如果每次喝这瓶橙汁的 ,需要 次才能够喝完。四、计算25.直接写出得数。+ = 0.8×12.5= 1- = + = - =4+ = - + = - = - = + =26.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7.解方程。五、操作题28.下图是一张天仙阁游览平面图,根据下面的描述,在平面图上表示出各场所的位置。⑴朝阳亭在天仙阁南偏东30°方向 400 m处。⑵菊花园在天仙阁南偏西60°方向600 m处。⑶苹果园在天仙阁北偏东45°方向800 m处。⑷荷花塘在天仙阁北偏西50°方向200m处。六、解决问题29.再生纸是一种以废纸为原料,经过分选、净化、打浆、抄造等十几道工序生产出来的纸张,是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重大举措。回收1千克废旧书本可以生产再生纸千克,回收千克废旧书本可以生产再生纸多少千克 30.海龟每分钟可游千米,乌贼每分钟可游千米,乌贼每分钟游的比海龟快多少千米?31. 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 先到达终点, 到达用了 分。(2)800米赛跑开始1分钟时, 领先,赛跑约3.5分钟后, 领先。(3)小强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得数保留整数)32.垃圾分类可以“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土地资源,也是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万州区2015年到2020年生活垃圾中分类垃圾与未分类垃圾处理情况如下图。(1)2016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 ,2020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 。(2)两种垃圾相差最多的是 年,从 年开始分类垃圾超出了未分类垃圾。(3)观察分类垃圾和未分类垃圾变化的趋势,你发现了什么?33.一个长方体的玻璃缸,长10dm,宽5dm,高4dm,水深2.8dm。如果投入一块棱长4dm的正方体铁块(如图),缸里的水溢出多少升?34. 一个长方体(如图),高增加4cm,就变成了一个正方体。已知表面积增加了,则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各是多少?35.爷爷今年66岁,比小丽年龄的5倍还多6岁,小丽今年多少岁?(列方程解答)36.一个长方体,如果长增加2厘米,则表面积增加36平方厘米;如果宽增加3厘米,则表面积增加90平方厘米;如果高增加4厘米,则表面积增加112平方厘米;那么,原来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多少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解析】【解答】解:因为 × =1,所以 与 互为倒数。故答案为:B。【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倒数不是单独存在的,不能说某个数是倒数,要说明谁是谁的倒数或者谁和谁互为倒数。2.【答案】D【解析】【解答】解: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算式是:×。故答案为:D。【分析】×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然后再把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1份。3.【答案】C【解析】【解答】解:要统计男、女生两项内容,并且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所以如果统计六年级各班男、女生跳绳次数,采用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故答案为:C。【分析】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4.【答案】A【解析】【解答】解:小亮家在小红家东偏北30°方向,则小红家在小亮家西偏南30°。故答案为:A。【分析】两个位置是相对的,分别以它们为观察中心时,看到对方的方向相反,角度和距离相等。5.【答案】B【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得a=b,c=b,那么a÷c=b÷b=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题意用b分别表示a和c,然后再用a除以c,据此求出得数是多少。6.【答案】A【解析】【解答】解:a÷=a×5,5>,所以a÷>a×.故答案为:A【分析】把左边的除法转化成乘法,然后比较第二个因数的大小即可判断得数的大小.7.【答案】B【解析】【解答】解:设原来第一捆铁丝长x米,则第二捆铁丝长(132-x)米,第二捆:132-60=72(米).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比较容易理解,设原来第一捆长x米,则第二捆长(132-x)米,分别用含x的式子表示出两捆铁丝剩下的长度,根据剩下的长度相等列出方程解答即可.8.【答案】C【解析】【解答】30÷2=15,15=1+14=2+13=3+12=4+11=5+10=6+9=7+8,长是9厘米,宽是6厘米,9×6×10=54×10=540(立方厘米)=0.54(立方分米)故答案为:C。【分析】长方形的周长÷2=长+宽,然后把长与宽的和分成两个数相加的形式,再找出符合条件的两个合数,也就是长方体的长与宽,最后用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据此计算,根据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进行换算。9.【答案】正确10.【答案】错误【解析】【解答】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这里是和为1,不是互为倒数,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据此判断。1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可以使用排水法来进行测量,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正确。【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在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排水法是一个常用且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物体完全浸入水中,水面上升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因此,通过测量水面上升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2.【答案】正确13.【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常用的容量单位是升和毫升,分别可以用字母“L”和“mL”表示。故答案为:正确。【分析】常用的容量单位是升和毫升,分别可以用字母“L”和“mL”表示。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4×1=4(立方厘米)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用4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拼成的几何体,无论拼成什么形状,它们的体积都是4立方厘米。15.【答案】正确【解析】【解答】解:甲×=乙×,因为<,所以甲>乙。故答案为:正确。【分析】两个数相乘的积相等,较大的数要乘较小的数(0除外)。1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 ÷(1+ )= ÷=所以,女生人数比男生少 是正确的.故答案为:正确.【分析】男生人数=1+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比女生多的部分÷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比男生少几分之几。17.【答案】2分米;24平方分米【解析】【解答】解:2×2×2=8(立方分米)2×2×6=4×6=24(平方分米)。故答案为:2分米;24平方分米。【分析】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8=2×2×2,则棱长是2分米,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18.【答案】52【解析】【解答】解:(4×3+4×2+3×2)×2=(12+8+6)×2=26×2=52(平方厘米)。故答案为:52。【分析】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 ×2。19.【答案】2【解析】【解答】解:设有 间 3 人房间, 间 4 人房间。根据题意可得:(1) 当 时, (2) 当 时, 。即每个房间不能有空床位, 有 2 种不同的安排。故答案为:2。【分析】依据3×3人间的数量+4×4人间的数量=总人数,来计算。20.【答案】15;32【解析】【解答】解:第一问:=15;第二问:=32。故答案为:15;32。【分析】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由此根据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21.【答案】南;东;45;380【解析】【解答】解:若点A在点B北偏西45°方向380米处,那么点B在点A的南偏东45°方向380米处。故答案为:南;东;45;380。【分析】在地图上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西南和东北相对,西北和东南相对。22.【答案】66平方厘米【解析】【解答】解:设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为 a、b、c;则根据题义可得:ab+ac=39即:a(b+c)=39;39只可被3整除,所以 a=3;则b+c=13;因为b和c也是质数,只能是b=2,c=11或者b=11,c=2;所以长方形的体积:3×2×11=66(平方厘米)故答案为:66平方厘米【分析】设出长方形的长、宽、高分别是a、b、c,上面的面积是ab,前面的面积是ac,根据面积之和是39列出一个等式,因为39=3×13,这样就能先确定a的值,然后根据质数的特征判断出b和c的值,这样就能计算长方体的体积.23.【答案】7【解析】【解答】 解:设男生有x人,则女生有(x-1)人,根据题意得:x-1=4-1=34+3=7(人)所以他们一共有7人。故答案为:7。【分析】 设其中的男生有x人,根据每位男生看到白色与红色的安全帽一样多,可以表示出女生有(x-1)人.再根据每位女生看到白色的安全帽是红色的2倍列方程求解 。24.【答案】10;5【解析】【解答】解:2÷=10(杯)1÷=5(次)。故答案为:10;5。【分析】可以装满的杯数=这杯橙汁的总体积÷杯子的容积;喝完需要的次数=1÷平均每次喝的分率。25.【答案】 + = 0.8×12.5=10 1- = + = - =4+ = - + = - = - = + =【解析】【分析】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然后分母不变,将分子相加减,注意结果能约分的要约分。小数乘法法则:先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得数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26.【答案】解:=--=1-==-==+(-)=+==(+)+(+)=+1=【解析】【分析】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减去后面的两个数;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减法;把后面的两个数结合在一起先算计算;把与结合在一起,与结合在一起,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27.【答案】x=;x=28.【答案】解:(1)(2)(3)(4)【解析】【分析】图上的方向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上0.5cm表示200m,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图上距离,根据图上的方向、夹角度数和图上距离分别确定每个点的位置即可。29.【答案】解:×=(千克)答:可以生产再生纸千克。【解析】【分析】可以生产再生纸的质量= 回收废旧书本的质量×平均每千克废旧书本可以生产再生纸的质量。30.【答案】千米31.【答案】(1)小强;4.5(2)小鸣;小强(3)解:800÷4.5≈178(米/分)答:小强的平均速度是178米/分。【解析】【解答】解:(1)小强先到达终点, 到达用了4.5分;(2)800米赛跑开始1分钟时,小鸣领先,赛跑约3.5分钟后,小强领先。故答案为:(1)小强;4.5;(2)小鸣;小强。【分析】(1)、(2)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可知:全程800米比赛,开始小鸣领先,然后小强领先,直至先到达;(3)小强的平均速度=路程÷小强用的时间。32.【答案】(1);(2)2020;2019(3)解:分类垃圾的质量呈上升趋势,未分类垃圾的质量呈下降趋势。【解析】【解答】解:(1)8÷(8+14)=8÷22=17÷(17+6)=17÷23=(2)17-6=11(万吨),两种垃圾相差最多的是2020年;从2019年开始分类垃圾超出了未分类垃圾。故答案为:(1);;(2)2020;2019。【分析】(1)2016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分率=2016年分类垃圾的质量÷(2016年分类垃圾的质量+2016年未分类垃圾的质量);2020年分类垃圾占垃圾总量的分率=2020年分类垃圾的质量÷(2020年分类垃圾的质量+2020年未分类垃圾的质量);(2)2020年两种垃圾的折线相差最远, 则说明这一年两种垃圾相差最多;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可以看出分类垃圾超出了未分类垃圾;(3)分类垃圾的质量呈上升趋势,未分类垃圾的质量呈下降趋势。33.【答案】解: 正方体铁块体积:4×4×4=64(dm3)玻璃缸剩余的体积:10×5×(4-2.8)=60(dm3)溢出的水:64-60=4(dm3)=4(升)答: 缸里的水溢出4升。【解析】【分析】先求出正方体铁块的体积,将铁块放入玻璃缸中,那么水的高度会上升,当上升到一定高度,水就会溢出。正方体铁块的体积=长方体内空的体积+溢出的水的体积,代入数值计算即可。34.【答案】解:10-4=6(cm)表面积:10×10×2+10×6×4=440(cm2)体积:10×10×6=600(cm3)答:原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440平方厘米,体积是600立方厘米。【解析】【分析】根据题意,高增加4cm变成一个正方体,说明原来长方体的上、下两面都是正方形,且原来长方体的高比长(宽)少4cm。高增加4cm,表面积增加160cm2,增加的表面积为长方体的底面周长×4,则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160÷4=40(cm),所以原来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40÷4=10(cm),高是10-4=6(cm)。再利用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即可求解。35.【答案】12岁36.【答案】解:宽+高=36÷2÷2=9(厘米)长+高=90÷2÷3=15(厘米)长+宽=112÷2÷4=14(厘米)总和:4×(长+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14+15+9)=76(厘米)答:原来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6厘米.【解析】【分析】如果长增加2厘米,表面积会增加4个面的面积,这四个面分别以长方体的宽和高为长,这四个面相对的面面积相等,2厘米为宽,所以用表面积增加的部分除以2就是两个面的面积,再除以2厘米即可求出长方体宽与高的和;运用同样的方法计算出长与高的和,长与宽的和,然后根据长方体棱长和公式计算棱长和,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