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预习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预习导学案

资源简介

《沁园春·雪》预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 正确读写“沁 qìn、莽莽 mǎng、妖娆 ráo、稍逊 xùn、成吉思汗 hán”等字词。
② 背诵并默写全词;理清“写景—议论—抒情”的结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想象、圈点批注,品析关键词句,学习“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写景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自信与抱负。
二、课前预习任务
(一)了解作者、背景
1. 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诗人,代表作有《七律·长征》《沁园春·长沙》等。
2. 写作背景:1936 年 2 月,红军东征抗日途中,毛泽东面对陕北高原壮丽雪景,挥笔写下此词。
(二)基础过关
1. 给加点字注音并再读两遍。
沁(qìn)园春 莽莽(mǎng) 妖娆(ráo) 稍逊(xùn) 成吉思汗(hán) 今朝(zhāo)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红 zhuāng 素裹(装) 顿失 tāo tāo(滔滔) 江山多 jiāo(娇) 一代天 jiāo(骄)
3.解释词义。
惟余莽莽:只剩无边无际的白雪。
折腰:倾倒、拜服。
风流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杰出贡献的人物。
(三)整体感知
1. 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四字句“二二”顿、五字句“二二一”顿)→读出雄壮豪迈的气势。
2.用“/”给下面句子画出节拍。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3.结构梳理
上阕:写景(北国雪景);下阕:议论抒情(评古颂今)。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三、课堂探究(带着问题精读)
1. 上阕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
答:总写、概括式描写,从“整体视野”勾勒北国雪景。
2.上阕中由哪个词领起具体描写?
答:“望”字统领以下七句景物描写。
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实景还是虚景?
答:虚景(想象雪后初晴的壮美画面)。
4.找出上阕化静为动的对偶句,并赏析其妙处。
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赏析:把静态的“山”“原”比作舞动的银蛇、奔跑的白象,化静为动,气势磅礴。
5.“惜秦皇汉武……只识弯弓射大雕”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何作用?
答:用排比、借代、对比,批判历代英雄文治不足,为下文歌颂“今朝风流人物”作铺垫。
6.主旨句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情感:对无产阶级革命者和人民大众的坚定自信与豪迈赞颂。
四、课后拓展
1. 背诵默写检测(教师或家长报句子,学生空写)。
易错字提示:裹、骚、娇、竞、朝。
2.小练笔:以“我眼中的壮美山河”为中心写一段 150 字描写,要求用上“动静结合”的手法。
五、答案小结速查
1. 写景角度:整体/总写。
2. 领起词:望。
3. 须晴日三句:虚景。
4. 过渡句:江山如此多娇……
5. 主旨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