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2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8课《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共22张PPT)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 八年级下册语文 —
新课导入
《长江之歌》中第一句是这样唱的:“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歌词中的“雪山”就是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今天,我们学习马丽华的游记散文《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去揭开各拉丹冬神秘的面纱,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
学习目标
学习并掌握生字词,了解游记的写作特点。(重点)
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难点)
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怀。(素养)
各拉丹冬雪山
各拉丹冬雪山位于中国青海格尔木市与西藏安多县交汇处,为唐古拉山脉主峰,海拔6621米。各拉丹冬,藏语意思为“高高尖尖的山峰”,为长江源头,神秘的雪域高原,令人向往。
欣赏《再说长江之重上江源》片段
棱 角 虔 诚 蠕 动 豁 然
懈 怠 蜿 蜒 敦 实 腈 纶
léng
qián

xiè dài
wān yán
huò
dūn
jīng
字词积累
【黧黑】形容黑。
【接踵而至】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
【砾石】经水流冲击磨去棱角的石块。
【皱褶】皱纹,指冰山上的波形纹。

走入课文,随作者马丽华写下的游记共游各拉丹冬。首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梳理游踪。
温馨提示:读游记,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基本行程,作者一般都会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来交代游踪,所以,大家可圈画表示时间、地点变化的词,以此概括行程。


觅踪迹,梳理游踪
接近6000米
超过6000米
第一天
第二天
山脚
冰塔林
草坝子
砾石堆
接近冰山
置身冰窟
再入冰塔林
移步换景

品语言,以文状景
浏览课文,跟随作者的游踪寻找最能打动你的美景。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统领:统率、领导的意思。
·各拉丹冬仿佛一位大将军指挥着千军万马,绝对威严,不容侵犯。由此可见各拉丹冬山多,且雪山雄壮、高大,外形令人敬畏。
“卖弄”本是有意显示的意思,这里是贬词褒用。用拟人的手法,尽情地展示这一派奇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各拉丹冬奇美景色的赞叹、自豪之情。
用字传神
品语言,以文状景
各拉丹冬
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唐古拉山脉有40几座雪山,各拉丹冬为最高峰,海拔6621米。

风一刻不停地呼啸,辨不清它何来何往,仿佛自地球形成以来它就在这里川流不息,把冰河上的雪粒纷纷扬扬地扫荡着,又纷纷扬扬地扫落在河滩上、冰缝里。
(划线部分可以删去吗?)(第10自然段)
品语言,以文状景
划线的部分是作者的感受和联想,作者在写景中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想象,是对大自然漫长历史和永恒运动的想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无尽感慨,删去后,全句就只是对眼前景物实实在在的描写,没有了想象之美景物也就缺少了神韵。
赏雪山景物之美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坚冰”之下是“流水”,一滴水从各拉丹冬流出,汇聚成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长江孕育了中华儿女,中华文明,“一刻不停”代表它源源不断,长江开始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中华民族的文明从这里开始生生不息,源远流长。这一滴水不仅演绎长江的故事,而且演绎中华儿女的故事。很好照应了题目中的“长江源头”四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中华民族
生命之源
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
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
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
哺育各族儿女!

读苦难,知人论世
作者发现美的过程历尽艰辛,找出观景时“我”经历了哪些苦难,内心体验有哪些变化?
知人论世
马丽华是一个苦难主义至上者,一九七六年进藏,在西藏工作和生活了二十七年。她说:“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是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身体苦难
内心体验
手背生冻疮
肩背脖颈疼
连夜高烧
不思饮食
摔伤
头痛
恶心
双脚绵软
呼吸困难
“我要死了”
少气无力
似乎已经
衰竭
但愿不要影响我的心态
各拉丹冬虽然奇美、壮美,但严寒、艰险,不适宜人居住,是生命的禁区。
各拉丹冬
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总结:苦难带来了什么
我始终认为,缺乏苦难,人生将剥落全部光彩,幸福更无从谈起,要有一百次机会让我选择,第一百零一次我仍然选择苦难。
——刘延《如风的马丽华》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原创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微信公众号:初中语文匠
总结:苦难带来了
“现代人心智的杯子已经满溢,感觉也趋于饱和,要重新构建怎样的心态,方能领略和容纳这一方已为人类陌生的时空呢?”
“大自然并不因谁的存在而存在,即便没有人类,它依然万古长存……大自然如此无一遗漏地包容了一切,当然包括微不足道的人类,当然也包括了更加微不足道的人类命运,以及通常我们所称之为欣悦或苦恼的幸与不幸。”
——马丽华
敬畏
作者敬畏而不退缩,拥有着一往无前的探险精神。
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八年级下册语文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