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一 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和温度带)主干 自主落实一、冬夏气温分布(☆☆)[动手实践]·绘图:在图一中用红色笔描绘16℃、8℃、0℃、-8℃、-16℃、-24℃等温线;在图二中用蓝色笔描绘8℃等温线。·填图:在图二中填出地形区名称、观察其气温特点。冬季 特点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成因 纬度因素和冬季风的影响夏季 特点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成因 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二、温度带(☆☆)[动手实践]·绘图:在图中描绘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填图:在图中填出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的名称。1.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2.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A寒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马铃薯等B中温带 一年一熟 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等C暖温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冬小麦、玉米、花生、甘薯等D亚热带 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甘薯、茶叶等E热带 一年三熟 水稻、热带作物等F高原气候区 一年一熟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温故知新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图解知识纬度因素对冬季气温的影响教材再开发·P32假如我国的地形和美国地形相同,我国冬季气温会有什么特征 答:美国地形东西高,中间低,来自北冰洋的冷空气可以长驱直入。因此我国冬季会南北普遍寒冷,南北气温差异不大。疑难点拨五带与温度带①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以及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②我国的温度带是以活动积温为指标划分的。名师归纳1.我国冬夏气温之最:冬季最高:海南省冬季最低:黑龙江省夏季最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低:青藏高原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③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④小麦和水稻主产区的分界线。合作 重点探究主题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解题必备|综合思维探究情境| 某学校开展了以“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为主题的网上研学,如下图示意漠河与三亚相关的气候资料、我国温度带区域示意。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分布)根据图示判断漠河、三亚所处的省区和温度带。答:漠河位于黑龙江省、寒温带;三亚位于海南省、热带。2.(能力探究—规律)计算漠河与三亚的1月、7月平均气温差,由此分析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答:漠河与三亚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45℃,7月平均气温相差约8℃。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温。3.(高阶探究—实例)三亚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试分析原因。答:三亚处于热带,气温高,热量丰富,种植的作物一年可收获三次,加快了农业育种速度。图解方法素养 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1.我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D)A.气温自南向北越来越高B.气温自东向西越来越高C.气温最高区出现在华北平原D.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2.图中甲区域7月平均气温比中国其他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3、4题。3.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D)A.地形B.交通C.技术D.气候4.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C)A.丁—中温带B.丙—暖温带C.甲—亚热带D.乙—高原气候区 “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一句调侃语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据此完成5、6题。5.“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所处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B)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指标,习惯上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其中暖温带的作物熟制多为(B)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一年两至三熟D.一年三熟关键能力提升练 (新素材·生活情境)根据国家供暖标准相关条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我国集中供暖温度以18℃为基准,在16℃和24℃之间,均达到取暖标准。下面为我国冬季集中供暖区域示意图和我国1月部分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的原因可能是(D)A.南方夏季炎热B.南方煤炭资源丰富C.南方人口稀疏,需求量小D.南方地区冬季不太冷,且寒冷时间不长8.集中供暖区域与未集中供暖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等温线接近(C) A.-16℃B.-8℃C.0℃D.8℃ (跨学科·地理与生物)进入秋季,是银杏观赏的最佳时期。下图为某年全国银杏观赏地图。读图,完成9、10题。9.乐乐想在 10月下旬观赏银杏,他的最佳观赏地宜选择(D)A.长江中下游平原B.山东丘陵C.华北平原 D.辽东丘陵10.丹东、北京、日照、长兴四地的观赏银杏的时间依次延迟,从中可以得出(B)A.我国入秋时间从南往北推迟B.我国入秋时间从北往南推迟C.入秋后,我国南北温差较小D.入秋后,我国南北普遍高温11.(素养提升·人地协调观)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图中秋裤分割线大体和横断山脉、秦岭(山脉)和淮河(河流)分布一致。(2)最低气温10℃等温线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3)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山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4)分析哈尔滨“劝君穿着棉裤走”的原因。答: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昼长时间短,获得太阳光热少,气温低;②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大。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一 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和温度带)主干 自主落实一、冬夏气温分布(☆☆)[动手实践]·绘图:在图一中用红色笔描绘16℃、8℃、0℃、-8℃、-16℃、-24℃等温线;在图二中用蓝色笔描绘8℃等温线。·填图:在图二中填出地形区名称、观察其气温特点。冬季 特点 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越成因 因素和 季风的影响夏季 特点 夏季南北普遍成因 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二、温度带(☆☆)[动手实践]·绘图:在图中描绘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填图:在图中填出五个温度带和高原气候区的名称。1.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 为主要指标。2.各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和主要作物:温度带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A 带 一年一熟 、马铃薯等B 带 一年 熟 、大豆、玉米、 等C 带 两年三熟或 、玉米、花生、甘薯等D 带 一年 熟到 熟 、 、甘薯、茶叶等E 带 一年 熟 、热带作物等F 一年一熟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温故知新影响气候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图解知识纬度因素对冬季气温的影响教材再开发·P32假如我国的地形和美国地形相同,我国冬季气温会有什么特征 疑难点拨五带与温度带①地球上的五带是根据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以及有无阳光直射和有无极昼、极夜现象来划分的;②我国的温度带是以活动积温为指标划分的。名师归纳1.我国冬夏气温之最:冬季最高:海南省冬季最低:黑龙江省夏季最高:吐鲁番盆地夏季最低:青藏高原2.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③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④小麦和水稻主产区的分界线。合作 重点探究主题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解题必备|综合思维探究情境| 某学校开展了以“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为主题的网上研学,如下图示意漠河与三亚相关的气候资料、我国温度带区域示意。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分布)根据图示判断漠河、三亚所处的省区和温度带。2.(能力探究—规律)计算漠河与三亚的1月、7月平均气温差,由此分析我国冬季、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3.(高阶探究—实例)三亚是我国重要的育种基地,试分析原因。图解方法素养 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1、2题。1.我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A.气温自南向北越来越高B.气温自东向西越来越高C.气温最高区出现在华北平原D.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2.图中甲区域7月平均气温比中国其他地区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人类活动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3、4题。3.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交通C.技术D.气候4.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 )A.丁—中温带B.丙—暖温带C.甲—亚热带D.乙—高原气候区 “十一”假期过后,冷空气频繁影响我国,推进了北方秋冬季节的转换。“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一句调侃语道出了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据此完成5、6题。5.“你在北方穿貂,我在南方露腰”所处季节,我国气温分布的特点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南北温差大C.从西向东递减 D.东西部气温相同6.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指标,习惯上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其中暖温带的作物熟制多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C.一年两至三熟D.一年三熟关键能力提升练 (新素材·生活情境)根据国家供暖标准相关条例《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我国集中供暖温度以18℃为基准,在16℃和24℃之间,均达到取暖标准。下面为我国冬季集中供暖区域示意图和我国1月部分等温线分布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7.南方地区没有集中供暖的原因可能是( )A.南方夏季炎热B.南方煤炭资源丰富C.南方人口稀疏,需求量小D.南方地区冬季不太冷,且寒冷时间不长8.集中供暖区域与未集中供暖区域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_等温线接近( ) A.-16℃B.-8℃C.0℃D.8℃ (跨学科·地理与生物)进入秋季,是银杏观赏的最佳时期。下图为某年全国银杏观赏地图。读图,完成9、10题。9.乐乐想在 10月下旬观赏银杏,他的最佳观赏地宜选择(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山东丘陵C.华北平原 D.辽东丘陵10.丹东、北京、日照、长兴四地的观赏银杏的时间依次延迟,从中可以得出( )A.我国入秋时间从南往北推迟B.我国入秋时间从北往南推迟C.入秋后,我国南北温差较小D.入秋后,我国南北普遍高温11.(素养提升·人地协调观)下图为中国天气网发布的“秋裤预警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1)图中秋裤分割线大体和 山脉、 (山脉)和 (河流)分布一致。(2)最低气温10℃等温线大体呈 方向延伸,说明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3)和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四川盆地却“不带走一条秋裤”,主要是因为 。(4)分析哈尔滨“劝君穿着棉裤走”的原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二节 一 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和温度带) 学生版.docx 第二章 第二节 一 气候复杂多样(气温和温度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