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干 自主落实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连一连):2.气象灾害(连一连):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多,分布广,发生频率 ,地域差异大。2.多地质灾害:(1)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 、 、 、崩塌和地面沉降等。(2)地震: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3)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3.多气象灾害:(1)洪涝和干旱:我国 地区旱情严重, 旱涝频发。 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2)寒潮:多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经过地区产生 、霜冻、大风。(3)沙尘暴:多发生在 地区。原因: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大风频繁。(4)台风:集中在 沿海地区。台风过境时,狂风暴雨易引发灾害,危及安全。三、防灾减灾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2.修建大量的防灾工程。3.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4.及时调动救灾人员。质疑判断(1)旱涝灾害是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2)南方地区只出现洪涝灾害,不会出现干旱灾害。(×)(3)平原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较高。(×)温故知新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地图笔记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疑难点拨1.干旱≠旱灾:只有干旱影响到生产、生活,并带来经济损失,威胁生命安全时才是旱灾。2.台风有利也有弊,可以缓解盛夏的干旱,也可能造成洪涝灾害。漫画思考逃生方向图中自然灾害发生时,你知道正确的逃生方法吗 合作 重点探究主题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与成因解题必备|综合思维探究情境|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真实情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一分布)读图说出你的家乡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2.(能力探究—成因)(1)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地区的形成原因。(2)从地形、降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3.(高阶探究—实例)华北地区的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分析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图解方法素养 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 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 可以有效避灾。 据此回答1、2题。1.该图示避灾方法适合于( )A.泥石流B.火山喷发C.地震D.寒潮2.下列现象或事件, 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B.非洲的旱灾, 导致农田颗粒无收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引发森林火灾D.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气象灾害路径和影响我国的年等频次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3.该气象灾害是( )A.旱灾B.涝灾C.寒潮D.台风4.与南京相比,成都受该灾害影响次数较少,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高B.距海较远C.地势较高D.地形阻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完成5~7题。5.台风容易发生在( )A.西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B.西南地区受台风的影响严重C.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D.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7.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面图示中所列行为正确的是( )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5年3月26日至29日,受某种气象灾害影响,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地区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完成8、9题。8.材料中“某种气象灾害”指的是( )A.干旱B.地震C.台风D.寒潮9.材料描述的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带来雨雪,居民出行受影响②减轻虫害,有利来年农业发展③造成地面震动,使房屋倒塌④诱发干旱,造成农民收入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年9月16日。登陆上海的台风“贝碧嘉”还没走远,19日,“普拉桑”便已快马加鞭赶来,一周“二连击”,2024年秋台风“偏爱”江浙沪。下图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10.甲、乙、丙、丁四图例中,代表台风的是( )A.甲B.乙C.丙D.丁11.台风过境会给江浙沪带来( )A.狂风、霜冻B.冰雹、霜冻C.气温骤降、冰冻D.狂风、暴雨12.当台风来临时,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大街上,赶紧找广告牌、大树等避风避雨B.如果在结实的房屋中,小心关好窗户C.如果开车,可以冲过集水区D.如果在低洼地区,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木兰溪是福建省莆田市的母亲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经过20年科学治理和规划,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向生态之河的华丽转身。如图为木兰溪流域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 )①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②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③台风带来大风天气导致河水暴涨④下游支流较多,汇入干流的水量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为综合治理洪涝灾害,下列做法适宜的是( )①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泥沙入河②下游加固河堤,避免河水溢出③河道裁弯取直,加快河水下泄④阻塞河道,减少下游支流数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沙尘暴天气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 地区和 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 季。(2)读图1和图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阴影区域多发沙尘暴的原因。(3)我们可以通过禁止 放牧、 等措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4)我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国家,除了北方的沙尘暴,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举例说出几条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主干 自主落实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地质灾害(连一连):2.气象灾害(连一连):二、我国自然灾害频发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种类多,分布广,发生频率高,地域差异大。2.多地质灾害:(1)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和地面沉降等。(2)地震:我国西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地区。因为我国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之间。(3)滑坡、泥石流:中西部山区,以西南地区最为集中。3.多气象灾害:(1)洪涝和干旱:我国西北地区旱情严重,东部季风区旱涝频发。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2)寒潮:多分布于西北、华北和东北地区。经过地区产生急剧降温、霜冻、大风。(3)沙尘暴:多发生在西北地区。原因:植被稀疏,沙源丰富,大风频繁。(4)台风: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台风过境时,狂风暴雨易引发灾害,危及安全。三、防灾减灾1.运用遥感卫星等技术预报。2.修建大量的防灾工程。3.建设一大批救灾物资储备中心。4.及时调动救灾人员。质疑判断(1)旱涝灾害是我国最常见的自然灾害。(√)(2)南方地区只出现洪涝灾害,不会出现干旱灾害。(×)(3)平原地区发生自然灾害的频率较高。(×)温故知新夏季风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地图笔记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疑难点拨1.干旱≠旱灾:只有干旱影响到生产、生活,并带来经济损失,威胁生命安全时才是旱灾。2.台风有利也有弊,可以缓解盛夏的干旱,也可能造成洪涝灾害。漫画思考逃生方向图中自然灾害发生时,你知道正确的逃生方法吗 答:向山谷两侧高处跑。合作 重点探究主题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与成因解题必备|综合思维探究情境|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真实情境)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探究式问题链1.(入门探究一分布)读图说出你的家乡所在地区常见的自然灾害。答:略。2.(能力探究—成因)(1)分析我国洪涝灾害集中分布地区的形成原因。答:洪涝灾害多集中分布在我国南方,原因是南方降水丰富,季节分配不均匀,雨季长;多暴雨和连续性降水;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从地形、降水两个方面分析我国泥石流和滑坡等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的形成原因。答: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坡度大;降水: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上,降水集中。3.(高阶探究—实例)华北地区的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分析华北地区春旱的原因。答: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春季降水少;春季正是冬小麦返青的季节,农业用水量较大。图解方法素养 分层评价必备知识基础练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 个人采取适当的方法, 可以有效避灾。 据此回答1、2题。1.该图示避灾方法适合于(C)A.泥石流B.火山喷发C.地震D.寒潮2.下列现象或事件, 属于自然灾害的是(B)A.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导致鱼类大量死亡B.非洲的旱灾, 导致农田颗粒无收C.燃放大量烟花爆竹, 引发森林火灾D.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如图为影响我国的某气象灾害路径和影响我国的年等频次示意图,据图完成3、4题。3.该气象灾害是(C)A.旱灾B.涝灾C.寒潮D.台风4.与南京相比,成都受该灾害影响次数较少,主要原因是(D)A.纬度较高B.距海较远C.地势较高D.地形阻挡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最为频繁的国家之一。读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图,完成5~7题。5.台风容易发生在(B)A.西南地区B.东南沿海地区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6.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全国各地普遍受到寒潮侵袭B.西南地区受台风的影响严重C.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繁D.西北地区干旱灾害最为严重7.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可以有效避灾,下面图示中所列行为正确的是(D)关键能力提升练 2025年3月26日至29日,受某种气象灾害影响,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地区出现明显大风降温天气。完成8、9题。8.材料中“某种气象灾害”指的是(D)A.干旱B.地震C.台风D.寒潮9.材料描述的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影响有(A)①带来雨雪,居民出行受影响②减轻虫害,有利来年农业发展③造成地面震动,使房屋倒塌④诱发干旱,造成农民收入减少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年9月16日。登陆上海的台风“贝碧嘉”还没走远,19日,“普拉桑”便已快马加鞭赶来,一周“二连击”,2024年秋台风“偏爱”江浙沪。下图为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10.甲、乙、丙、丁四图例中,代表台风的是(B)A.甲B.乙C.丙D.丁11.台风过境会给江浙沪带来(D)A.狂风、霜冻B.冰雹、霜冻C.气温骤降、冰冻D.狂风、暴雨12.当台风来临时,下面做法正确的是(B)A.如果在大街上,赶紧找广告牌、大树等避风避雨B.如果在结实的房屋中,小心关好窗户C.如果开车,可以冲过集水区D.如果在低洼地区,留在原地等待救援 木兰溪是福建省莆田市的母亲河,下游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经过20年科学治理和规划,实现了从水患之河向生态之河的华丽转身。如图为木兰溪流域图。读图,完成13~15题。13.木兰溪下游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有(B)①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低平②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③台风带来大风天气导致河水暴涨④下游支流较多,汇入干流的水量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4.为综合治理洪涝灾害,下列做法适宜的是(A)①上游植树造林,减少泥沙入河②下游加固河堤,避免河水溢出③河道裁弯取直,加快河水下泄④阻塞河道,减少下游支流数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5.沙尘暴天气是我国北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大的风力裹挟着大量的沙尘,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人民生活及生态环境等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某地理学习兴趣小组对此展开了研究,请帮助他们完成研究任务。研究方向:沙尘暴产生的原因及治理。研究思路:搜集材料—分析材料—提出措施。(1)我国的沙尘暴从空间分布看,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从时间上看,主要分布在春季。(2)读图1和图2,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阴影区域多发沙尘暴的原因。答:自然原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超载放牧等。(3)我们可以通过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4)我国是灾害性天气多发的国家,除了北方的沙尘暴,我国东部是暴雨洪涝多发区、季节性干旱多发区。请举例说出几条减轻干旱灾害对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措施。答:改进灌溉方式,采用喷灌滴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农业,提高节水意识;注意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每一滴水;发展耐旱作物。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 学生版.docx 第二章 第四节 中国的自然灾害.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