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五上16《太阳》教学设计(两课时)教材分析:《太阳》是一篇语言平实的说明文,结构思路十分清晰,文章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课文内容分两大部分。第1部分分别从“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3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的特点;第2部分讲人类和太阳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互相关联。正因为太阳那么大,温度那么高,距离我们又那么远,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作为一篇科学性说明文,围绕“说明白了”这一目标,本文呈现出以下3个方面的特点: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单元总任务:五年级要举行“清楚明白介绍事物征文海选”活动,组委会向五年级同学发出征稿函,要求通过阅读说明性的文章,学习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相关资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每位同学撰写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参与评选。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2.默读课文,思考并梳理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教学重难点:梳理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创设学习情境,联系生活导入1.每天清晨,我们迎着火红的朝阳去上学;傍晚,踏着夕阳的余晖回家去。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做讲解员科普一下太阳的知识,赶紧行动起来,去全面了解一下太阳吧!板书课题。2.出示评价标准评价内容 评价星级说清楚了太阳的相关知识。 ☆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解说语言流畅、条理清晰。 ☆☆☆学习任务二:初读课文,识字写字活动1:初读课文,词串识字1.出示学习要求: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什么?2.出示两组词语:实际 抵得上 摄氏度庄稼 繁殖 粮食 煤炭 雨雪 杀菌 治疗自由读词语,指名朗读,集体正音。活动2:句段朗读,字词书写1.找出以上词语所在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注意停顿。我们看到太阳,觉得它并不大,实际上它大得很,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2.指导书写:抵、粮、殖、碳、菌、疗,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学习任务三:再读课文,理清内容1.运用第二单元所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默读课文,在三分钟之内,读完全文。并梳理: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2.再次出示词语,小组讨论:从这两组词语中,你发现了什么?①实际 抵得上 摄氏度②繁殖 粮食 煤炭 雨雪 杀菌 治疗3.小结:第一组词语讲了太阳的特点,第二组是太阳和人类的关系。课文就是从这两个方面介绍太阳的。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认读词语的同时,整体感知太阳的特点及与我们的密切关系,从而厘清课文框架,体会作者说明事物时清晰的行文思路。学习任务四:品味读说,关系密切1.出示词语:粮食 繁殖 煤炭 雨雪 杀菌 治疗品读课文第4--8自然段,从以下词语中选择一个或几个,跟太阳联系起来,用以下句型说几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 。有了太阳,才有了 。2.学生交流小结:大海如果没有太阳,就不会这样澎湃激昂。小鸟如果没有太阳,就无法快乐成长。难怪作者会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设计意图:给学生词语和句子支架,在读文的过程中,将语言内化,概括太阳与人类关系的密切。3.作业:完成本课思维导图。《太阳》资料卡第2课时教学目标:1.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太阳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2.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好处。3.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尝试表达,介绍事物的某一特点。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的特点。体会运用说明方法介绍事物的好处。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回顾字词,导入新课1.出示词语: 庄稼 繁殖 粮食 煤炭 凝成 杀菌 治疗指名读词语,回顾:太阳对人类有哪些作用?学生回答,师随机板书:关系密切。2.导语: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如此密切,可以说,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那么,太阳都有哪些特点呢?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作者又是如何将太阳的特点写明白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太阳》。学习任务二:聚焦特点,品味表达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了解说明方法,思考课文是怎样把太阳的三个特点写清楚的。小组合作,圈出关键词句,在旁边做批注,完成表格,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说明 对象 特点 具体介绍 说明 方法 好处太阳 距离远体积大温度高活动1:说明白,太阳之远1.出示第一自然段,同桌对读,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太阳之远说清楚的?2.学生交流发现说明方法。(列数字、举例子)3.学生分享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多种说明:为什么作者在这里用了列数字的方法,还要举例子呢?举一个例子不够,还要举两个例子,是不是有点啰唆呢?交流想法。小结:作者运用列数字和举例子两种说明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太阳离我们实在是太远啦!运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的特点是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准确用词:作者在写法上还有什么精妙之处呢?(从“约”“差不多”这些词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4.小结:“用词准确”也是说明文的一大特点,我们在进行科普解说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准确用词。5.指导朗读,读出太阳的距离远。活动2:说明白,太阳之大出示第二自然段,和“太阳大得很,大得很。”1.读上面的句子,说说课文是怎样把太阳之大说清楚的?(运用列数字,准确具体地把太阳体积大的特点写清楚了)。(作者将地球和太阳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衬托出太阳体积大得多的特点。)2.小结:同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来突出太阳大的特点。3.指导朗读。活动3:说明白,太阳之热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设计意图:对于太阳的三个特点的学习,先引导学生通过圈画批注、品读赏析的方法,探寻课文介绍太阳“距离远”的特点的说明方法,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太阳的“体积大”“温度高”的两个特点及其说明方法,注意前后内容的联系、方法的延续与创新,最后通过朗读,进一步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简洁、准确。学习任务三:梳理方法,迁移表达。(初试身手)活动1:梳理介绍明白,明确写作表达。1.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太阳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大家带上对太阳的赞美,再读1-3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2.出示交流平台第二自然段,指名朗读,小结说明文把事物说明白所运用的方法及好处。活动2:初试身手,多种方法说清特征。1.出示图文。(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事物的特点说明白,请大家结合图画看看“初试身手”上的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写出了电视塔的什么特征。(2)指名说说明方法。这段话就是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说明方法说明白了电视塔髙的特点。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句子写具体。这棵松树真高, 。运用了 说明方法3.仿照课文,试着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来写一写学校的教学楼。学生进行习作的提前练笔。4.学生交流完后,根据评价标准,同学间再次进行评价。根据以下标准,同学间进行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星级说清楚了事物的特点 ☆运用了恰当的说明方法 ☆☆语句流畅、条理清晰 ☆☆☆设计意图:在扎扎实实学习了说明方法、充分体会作者在写法上的特点后进行小练笔,在习作中发展思维。形成“感受——归纳——运用”的逻辑系统。拓展任务再读《赵州桥》《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找找文中的说明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