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下册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尊老爱幼、妻贤夫安,母慈子孝、兄友弟
恭,耕读传家、勤俭持家,知书达礼、遵纪守法,家和万事兴等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
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
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
断提高,城乡家庭的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
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会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
明作用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家庭之中。我们要重视家
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
梦想启航的地方。
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特别是各
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礼记·大学》中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救
人者,无之。”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
高级千部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向焦裕禄、谷文
昌、杨善洲等同志学习,做家风建设的表率,把修身、齐家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尚
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严格要求亲属子女,过好亲情关,教育他们树立遵纪守法、艰苦朴素、
自食其力的良好观念,明白见利忘义、贪赃枉法都是不道德的事情,要为全社会做表率。
(摘自习近平《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材料二:
作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重要的政治社会观念,“家国一体”强调家庭、社会与国家在结构
形态和治理逻辑上的同构性,这对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基层
社会治理路径。
将家庭看作社会治理的起,点。对所有文明而言,家庭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存在。相较于其
他文明,中国自古以农立国,由一家一户的“编户齐民”所构成的家庭,是个人成长、社会和谐与
国家发展的起点。这可以从中国传统的“修齐治平”命题中获得进一步理解。在“修身、齐家、治
【高一语文第1页(共8页)】2024一2025学年山西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尊老爱幼’是最重要的”于文无据。B项,“论证了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
继承和弘扬革命前辈的红色家风”分析不当,应是“论证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
风”“领导干部的家风,不仅关系自己的家庭,而且关系党风政风”。D项,“材料二的作者提
出…中国的‘家’是社会的核心,整个社会价值系统都经由家的作用传递给个人”不合文意,
不是作者提出的,而是“有学者提出”的)
2.D(强加因果,前后分句不构成因果关系)
3.A(材料二第四段的主要观点是“社区在家国联结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A项,某社区组织
工作人员开展小区净化、美化、亮化工作,没有动员社区居民家庭参与,难以体现社区在家国
联结方面的特殊作用,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B项,某地构建的“养老
服务网”属于“现代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质是“家国一体”观念在养老领域的体现。C项,
“组织老人和孩子一起制作传统美食,共度佳节”,是开展老少共融的文化活动,事实上也带动
了整个家庭的参与,社区是作为拓展的“家”和家国联结平台而存在的。D项,某社区举办安
全知识讲座,带动居民参与平安社区建设,社区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在家国联结方面发挥
了特殊作用。B,C、D三项可以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第四段的观点)
4.①材料一第二段多处使用排比,句子或短语结构一致,整齐匀称,增强了论证的气势。②排比
的使用使表意凝练而充分,有力论证了家庭的作用,无论时代和社会如何变化,家庭都是不可
替代的。(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5.①重视家庭的作用,加强家庭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家庭的社会功能,将家庭看作社会治理的
起点和基本单元:重视家庭文明建设,构建和谐幸福的家庭,使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②弘扬优良家风。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
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抓好家风,为全社会做表率。③树立“家
国一体”观念。当个人、家庭与国家发生利益冲突时,个人、家庭能够舍“小我”而就“大我”。
(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的酌情给分)
6.B(“认识到共产党代表了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理解有误,原文中江涛想参加共产党是群众
运动的影响、贾老师的引导以及家族历史的影响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且文中贾老师的话“你
要明白‘社会’,明白‘阶级’和‘阶级’的关系”,也暗示了当时的江涛并不懂得“共产党代表了
广大无产阶级的利益”)
7.B(“单纯是为人物的对话营造温馨的氛围”分析有误,文中对马榕花的描写,不仅营造了对话
的温馨氛围,还通过花朵的生机盎然和蜜蛾的活跃,呼应了江涛内心的活跃和冲动,暗示着他
即将勇敢地迈出重要的一步,即向贾老师表达自己的入党愿望)
8.①对革命活动充满热情。在贾老师的领导下,江涛积极参与抵制洋货、罢工罢课等群众运动,
站在队伍前头领导人们喊口号,展现出他对革命活动的热情。②有正义感。家庭的遭遇,如
朱老巩的死、父亲和冯老兰打官司等,让他深知黑暗势力的压迫,他渴望反抗这种压迫,改变
受压迫的命运。③纯真青涩。当他想和贾老师谈参加共产党的事情时,感到不好意思、腼腆,
体现了他的纯真和青涩。④有理想抱负。他表示要为祖爷爷争口气,举起红旗,带领千万人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